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笔尖】梅花礼赞(散文)

编辑推荐 【笔尖】梅花礼赞(散文)


作者:在水一一方 童生,96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30发表时间:2014-03-09 22:35:51

【笔尖】梅花礼赞(散文) 甲午"三八"节期间,恰逢双休日。
   天气晴朗,和风拂面。正巧单位无值班,便携家人,畅游无锡郊外梅园。
   往年此时,早已阴雨绵绵,东风劲吹,梅花散败,落英缤纷。今天,梅园人山人海,风景依然这边独好。
   极目远眺,花红柳绿,河塘那边,梅花更是由低向高层层叠向天边。
   一颗梅树就是一种花色,各色梅树交叠相种,错落有致。一摄粉色梅花过后,便是一摄白色梅花;一群淡绿梅花旁边,又是一群鲜红梅花。
   红梅,它那种红,红得像朝霞,像夕阳,像一团烈火,红得更像一团红领巾。
   绿梅,它那种绿,绿得好朦胧,远看白里泛绿,近看一片白。原来,花朵是洁白的,花萼是碧绿的,近看时只注意花朵,忘了看花萼,远看时白绿互映,白中有绿,绿中有白。
   梅园里,处处浮动着阵阵幽香,时时飘播着渺茫的音乐。时间似乎己停止,烦心事似乎己消失。
   不知不觉,我们漫步走入“梅品种国际登录园”。这里更是熙熙攘攘,小桥流水,精彩纷呈,梅海人家。
   那淡绿梅花叫“皱瓣单绿”;
   那大朵洁白梅花称“徽州玉碟蝶”;
   像樱花一样大朵鲜亮粉红梅叫“杏梅”;
   再淡一些粉红色的称“无锡单杏”、“宫粉”、或“西王母”;
   那鲜红、国旗红的梅花叫“红露梅”或“徽州骨红”。
   果然名不虚传:“百年梅园,芳馨天下”。
   梅花是无锡“市花”,梅花是我们无锡人、乃至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象征着“高雅”和“坚强”。
   看到这些梅花,我脑中浮现出了一枚徽章。无锡市第八中学81届/76级,同学聚会纪念徽章之正面图形内就有无锡“市花”梅花,此“梅花”恰又被一双大手紧紧托起。
   “梅花”与“双手”正象征着“高雅”和“坚强”,正象征着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奋发图强、努力拼搏,最终,开创了绚丽多彩之人生。
   为了让人加深对失落母校“八中”之印象,在此纪念章之“梅花双手”手根处,还特地刻上了明显之“八中”字样。
   母校令同学们情深意长,母校“八中”是自己成长的摇篮,母校“八中”是人生起跑的基石。在每一个“八中”校友的记忆中,“八中”母校是一个温暖幸福的记忆。
   每次走近记忆里的母校,每次都可朦胧地听到:“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每次走近记忆里的母校,都可清晰地看到那无锡县学孔庙“明伦堂”里,还有那两颗古银杏树旁的青春年少……
   “八中”在一九六一年诞生了首批自已的高中毕业生。
   一九六二年,“八中”部分优秀毕业生树立了“以农业为基础”、“到农场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思想,首批参加了光荣的奔赴苏北盐湖农场(或淮海农场)上山下乡运动。正是有了他们的“汗水”或“鲜血”,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强”和“高雅”,正是有了他们的“双手”和“梅花”,最终,才有了今天的广大“苏北”土地上的水利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和各色各样的“乡镇企业”。
   恢复高考后,“八中”人再次发愤图强,紧紧抓住历史机遇,迅速开展分班、分层次因材施教法,与上海育才中学、上海二中、无锡县中、无锡十二中学和天一中学相互听课与交流。最近,据老“八中”丁谓道老校长叙述,当年,在首次无锡市数学竞赛中,“八中”学生囊括前六名。那年,与同期好多中学无人考上大学相比,“八中”500多高中毕业生中,竟有十几人考取多家名牌大学,并且无锡地区考入“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前十一名学生中均为无锡市第八中学学生。
   当时,相同类型的学校还有十几家,其中,更有无锡著名的省重点中学无锡市第一中学,和市重点中学无锡市第二中学等。作为一所普通完全中学的无锡市第八中学,这些优秀成绩的取得实属来之不易。
   无锡第八中学长期坚持孔孟和陶行知等教育思想,践行平民教育,拒绝贵族化教育模式。“八中”的确曾以最短的时间,以最少的金钱,做到了让一般人民去读好书、去做好人。正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早春二月,北方依旧冰天雪地、寒风凛冽,江南则是冰融雪化、梅花竞放。1977年,改革的春风刚刚吹起,“恢复高考”一开始,在众多“树木”还紧裹冬装毫无生气之时,无锡市第八中学,恰如已经枯木逢春的梅花,临寒独自开出了新时代里最早、最美、最“坚强”、最“高雅”的各色“花朵”。
  

共 17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古人这首诗深刻的体现了梅花在寒冬依然不屈地绽放,象征我们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斗、不畏艰难的可贵品质,也是无锡的“市花”。作者三八节期间携家人畅游无锡郊外梅园,所及之地梅花争艳,风景独好,向我们介绍了名不虚传的“百年梅园,芳馨天下”。作者由梅花联想起自己的母校无锡市第八中学,在六十年代培育的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借由梅花的精神,礼赞无锡第八中学长期坚持孔孟和陶行知等教育思想,践行平民教育,拒绝贵族化教育模式,培育人才,恰如已经枯木逢春的梅花,临寒独自开出了新时代里最早、最美、最“坚强”、最“高雅”的各色“花朵”。欣赏佳作,感谢赐稿笔尖,期待精彩继续!遥握,春安!【编辑:陈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陈影        2014-03-09 22:37:57
  期待精彩继续!遥握,春安!解读不周到之处,请见谅!
书握一支笔,书写人生悲欢离合,真善美,喜欢文字,畅游在文字的浩瀚里。
回复1 楼        文友:在水一一方        2014-03-09 22:45:42
  谢谢陈影副社的辛勤审阅与热情点评。
2 楼        文友:潮仙        2014-03-10 08:42:41
  1977年,改革的春风刚刚吹起,“恢复高考”一开始,在众多“树木”还紧裹冬装毫无生气之时,无锡市第八中学,恰如已经枯木逢春的梅花,临寒独自开出了新时代里最早、最美、最“坚强”、最“高雅”的各色“花朵”。欣赏问好!
回复2 楼        文友:在水一一方        2014-03-10 11:25:07
   谢谢潮仙老师的热情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