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炊烟(二十一)

  炊烟(二十一)


作者:728349053 秀才,128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98发表时间:2009-04-07 16:11:39

二十一
  
   信寄走一个月了,如石沉大海,仍然不见刘二的回复,两个女人家里再也坐不住了。一个乌气沉沉的冬日,刘二娘打发金叶踏上了南下的火车,二英隔离不开娘,便小尾巴一样也随在身边。汽笛嘶鸣,游若姣龙。一路穿行,车至潼关天空愈加阴霾,铅灰色的云朵与远山缠结在一起,缓缓加重着颜色,恰似心中那一团纷扰的乱麻。西安出了站台,开始有细碎的雪粒降下来,满街的行人都在急急赶路,一副心事忡忡的样子。金叶拖着孩子,人生地不熟,彷徨四顾,又喜了人又畏了人,靠近身边的出租不敢乘坐,只凭了自己的一张口和一双习惯了山路的脚丫子找寻,几经打听总算是摸到了汽车站。他那一身土气的打扮和谨小慎微的举止很容易就让人辨出了外乡身份,一个急于揽客的汽车司机上前询问了她所去的方向后,不由分说,半劫持地抢过包来把他推上去,说这趟车正是去那里的,马上就要开了。司机那副乐呵呵的表情让他觉得温暖、踏实,当然她并不知道这是一趟通往至中县城的客车,而至中县城离此行的寺峰煤矿还有一百多里的道呢。一个小时后,客车启动,约模行出五六十里路程,雪加大起来,一阵紧似一阵,又换作了纷纷扬扬的鹅毛片子。当空飞舞,壮若飞絮,天地间织起了一道巨大的银幔,白茫茫的一片。千万只玉蝴蝶斜扑在窗玻璃上,凝聚成一股股纵横的暗流,外面看不真切了。随之客车放缓速度,轮胎带起的雪水哧哧有声,接着路上也有了积雪,车灯也亮了起来。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足足走了两个小时,六点多种抵达至中县城,金叶方知要到寺峰煤矿还得换乘其他车辆,大雪迷漫,山路弯弯,都到了晚上了,哪还有什么车呢!无奈之至,金叶只得再沿街找寻过夜的住处了。
   空旷的大街上行人寥寥,雪的圣洁让世上所有的丑和恶、卑和耻暂时掩藏起来,金叶把二英抱在怀中,脚踩在雪地上发出格吱格吱的声响。时逢圣诞前夜,路边一所教堂的喧闹引发了二英的好奇,树上灯光闪烁,璀璨夺目,虔诚的信徒早早赶过来,腋下夹着圣经正沿着那个窄窄的洞门鱼贯而入。停下脚步,二英在树上幸福地摸了摸,问:“娘,这是在做啥?”金叶说:“今儿是平安夜,他们在迎接耶稣降生,准备做烛光崇拜哩。”二英嘟起小嘴,“啥是平安夜,我和娘也要进去崇拜吗?”金叶无法回答,指着那个尖尖的穹顶嘘了一声,“你听!”一首荡涤灵魂的天籁之音正自教堂里悠扬地传出:
   平安夜,圣善夜,万暗中,光华射,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静享天赐安眠,静享天赐安眠。平安夜、圣善夜,牧羊人,在旷野,忽然看见了天上光华,听见了天军唱哈利路亚,救主今夜降生!救主今夜降生!平安夜,圣善夜,神子爱,光皎洁,救赎宏恩的黎明来到,圣容发出了荣光普照,耶稣我主降生!耶稣我主降生!
   也就在这一时刻,百里之外的艮生脱光身上所有的衣服,疯疯癫癫地狂奔起来,他握起一块尖利的矸石在自各儿头上连开了几道口子,鲜血淋淋漓漓洒在胸前,哈哈大笑。冰天雪野,梅花朵朵绽在身后,然后又是一把一把地往嘴里填煤面子,跳跃的身姿宛如一个劲歌生命的舞者。夜色苍茫,正是炊烟四起的时分,桔红的街灯给皑皑白雪粉上一层胭脂色的红晕,音乐渐渐散去,二英搂着金叶的脖子问:“娘,我爹在哪里,今儿到底能不能见到他呀?”金叶笑了笑说:“傻孩子,能!咱们这不就是去见你爹吗。”……
  
  
  
  
  
  
   ——关于我的文字耽恋
  
  
   《炊烟》成稿的一刹那,我有一种剥茧抽丝的虚脱,又是一年春花烂漫,不知不觉这些拙劣的文字已伴我走进了第三个年头。一如既往,靠着内心的记忆我都在竭立描述一种如水的、生生不息的低层生活画卷,这令我感动也令我忧伤。他们有彷徨有挣扎,有窃喜也有卑缺,而掩映其中的那一脉坚韧清正之气始终是我着墨的对象。诚然,因嵌入了这理想主义加现实主义的矛盾性格,这里展现的总是一个悲情压抑的世界,掩卷之余您大抵会一声叹息,其实我想正是这一声无奈的刀割温暖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不至使人心生失望。喧喧红尘,这正是历史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必需的或正在必需的。
   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一年也好像不曾回家几趟。漫长的冬夜里,我在其他小说里描写的那种孤狗的吠叫总是大一声小一声,有一声没一声地持续着整个通晓,惊惧的记忆鲜活如昨。也许是由此产生的一种恋母情结吧,总觉得男人付出再多也比不得女人,笔下的男性总有一丝自然不自然的刻意丑化,相对于他们的卑私,一个个母亲角色却是包容的,豁达的,甚至是荡气回肠的。每当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艰难抉择的时候,她们总能心存大爱,放下小我,焕发出一种人性本真的沧浪之美,这就是我眼中永远的母亲形象。真的,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母爱,正是她们的无私奉出在哺育着我们渐渐成长。
   《炊烟》的后半部分有一段关于煤矿生活的情节,实话实说,我对此并不熟悉,只有参照了路遥大师《平凡的世界》里的部分景象和对父亲的具体问询,因为他正是一名退休的煤矿工人,但即便如此,国企有国企的规矩,私窑有私窑的特色。在明眼人看来绝对有纰漏的地方。
   据我所知,陕西的煤矿多在榆林、铜川等地,而在近秦岭的山水之间鲜有出现或根本就不存在,我之所以以某一个关中大县为蓝本,把这个事件的发生地嫁接到这里,缘于我对这片厚土的人文迷醉,这样可能会让我觉得离自己敬仰的贾平凹大师更近一些,不能只身千里亲聆教诲,一颗灵魂附在刘二身上也算作了一次远游吧!他日或可有期?不舍不弃,不屈不挠,我深深坚信有梦想就有可能,这成了我今天执著的理由。
   就此,人神共佑,阿弥陀佛了!
   ----笔者2007年于西山陋室

共 22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部小说的结尾,留在读者心底的是沉重的叹息,是对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的悲悯。圣诞之夜,一切都是那般的祥和美好,与疯癫的艮生,还有寻找丈夫与爸爸的金叶母女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的心真的在悸动。这是一部很厚重的小说,它有着生活的真实,有着特定地域的内涵,有着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对那片热土的真挚的情。很感谢作者为我们奉献出了这么一部有深度力度的作品。欢迎作者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江山。【编辑:月儿常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728349053        2009-04-08 14:37:01
  我们不必怀疑银生的清白,就像我们不必怀疑金叶无怨无悔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样,他跳跃的身姿足以说明一切。请记住!某种伟大的情愫就是在这样的群体间深深扎下根须,卑微且又悠长地生活下来,眼下所有标榜的感动和他们无缘相逢,而眼下所有标榜的感动在他们面前又黯然失色。他们只想信平凡如水的日子,而日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抬头看天,低头做事
2 楼        文友:三公主        2010-01-11 20:16:43
  欣赏好文!
一只空灵的燕儿!
3 楼        文友:段干萸        2015-01-21 11:19:50
  祝贺签约,我们是黄埔同学。
祖上山东,出生浙江,当兵福建,安家福州,弹指过不惑;童年玩泥,青年玩枪,中年玩笔,老年可能玩物丧志。
回复3 楼        文友:728349053        2015-01-25 23:11:14
  问好,好久不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