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想起阿炳

编辑推荐 想起阿炳


作者:蔺忙珠 秀才,1806.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53发表时间:2014-03-15 08:32:31
摘要:回想现在社会上很多四肢健全的人,拦路抢劫,坑蒙拐骗,为达到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目的,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如果某一天,他们面对不屈的瞎子阿炳的时候,会不会羞愧呢?

第一次知道阿炳和他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大概是十岁那年,偶尔从收音机上听到的。从广播员的介绍中,只隐约记得阿炳是个瞎子,命运坎坷,他的《二泉映月》是世界名曲。至于它所表达的感情则浑然不知,但阿炳及其作品从此却深深地烙在了脑海里,以至于每每听到那熟悉的旋律便会冲口而出:二泉映月。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偶尔一次听《梁祝》,优美的古筝响起时,突然想起,好像很久没听过《二泉映月》了。于是上网搜索。当阿炳那如泣如诉的二胡声重新回荡在耳边时,不通音律的我,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竟然感同身受,感悟了阿炳的悲愤以及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
   阿炳一生命运坎坷,6岁时母亲去世,在教堂担任乐师的父亲悉心培养他,使他成为一名出色的乐师。25岁那年,父亲去世了,而此时他的眼睛由于疾病也瞎了,他只好走上流浪卖艺的生涯。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但他很有尊严,虽然衣着破旧不堪却总是整整齐齐的:他从不奴颜婢膝,不像别的流浪乞讨者,装出一副可怜相。他才华横溢,共创作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一二.八事变后,他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他用艺名“瞎子阿炳”是他面对自身境遇的不咸不淡的心态及处乱不惊的自我解嘲。面对坎坷命运,没有倒下没有退缩。而是超越了人生,进入了死亡的崇高境界,心情宁静坦然。正是这样的胸怀,造就了伟大的阿炳和不朽的《二泉映月》。
   回想现在社会上很多四肢健全的人,拦路抢劫,坑蒙拐骗,为达到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目的,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如果某一天,他们面对不屈的瞎子阿炳的时候,会不会羞愧呢?

共 7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阿炳,本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作者恰是通过初识《二泉映月》,到深刻的理解了《二泉映月》背后的故事,从而写出了民间音乐家阿炳那非凡的成绩背后,是一份令人敬佩的精神。而篇尾的笔锋一转,既切中了现实的诟病,更是留足了沉思的空间。欣赏,问好。【编辑:静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听        2014-03-15 09:16:26
  很喜欢静静的听《二泉映月》,更是被乐曲背后的故事深深的感动着。
淡然静美悟禅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