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愿作木而为樗(散文)

精品 【江南】愿作木而为樗(散文)


作者:一朵午荷 秀才,248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24发表时间:2014-03-18 15:15:12
摘要:张潮的《幽梦影》中说:“愿作木而为樗。”做一棵逍遥自在的樗树,迎着风和雨,自由地采摘阳光,吸吮大地的营养,这是一种葳蕤的理想。红尘滚滚,若生而为樗,当是一件幸事。

【江南】愿作木而为樗(散文) 夜来翻阅张潮《幽梦影》,读到“愿作木而为樗;愿在草而为蓍;愿在鸟而为鸥;愿在兽而为鹿;愿在虫而为蝶;愿在鱼而为鲲”,禁不住收了闲闲散散的心思,良久地怅然了,终于浅浅淡淡的感伤弥漫了心头。人生就是一场辛苦的旅程,你用双脚走过了季节,走过了风雨,从青丝走到白发,然而你的心却仿若风之痕,梦之影,你永远也追不上。否则,何以宁肯为木、为草而苦于为人呢?张潮如是说,而他的朋友郑破水说的更是通透,竟至“我愿生生世世为顽石”。若涨潮苦于追求生命的大自在而不得,那么郑破水却是在深味了人生的种种之后,感悟到若想步入自由的王国,唯有凝冷般的沉默吗?
   浮生之慨,是不惟张潮才有的;在自然中标注自己的心灵投影,也不是唯张潮才有的。密宗祖师莲花生大士就说过,自然就是我们的“生命所依”。当磕磕绊绊走得倦了,牵牵连连想得累了,连手脚都无处放置,目光也都酸涩迷离,这个时候,诚如苏子所言,唯“山间之清风”“江上之明月”,哪怕是一条小溪,一朵小小的花,一株青葱的树,才能帮你洞彻本心,寻回人生奋力向前的力量吧。这样想着,转头瞭望窗外灯火疏落,夜色黢黑,心里就有了丝丝缕缕的暖意。
   一、
   几年前的冬天,我教着一个叫张月的可爱小女生;下课了,同学们都纷纷地走出教室,唯独她微红着笑脸,一动不动地伸直了胳膊站在讲台上,仿佛这个姿势能够把她学习的疲倦挥发到空气里似的。我叫了她一声,她转过头来认真的说:“老师,我现在是一棵树。”我用卷起的试卷敲敲她的胳膊:“那么,这就是你的树枝了。”她开心地说:“是啊,老师。以后你的包就挂在我的树枝上吧!”真是个可爱的女孩啊,她小小的年纪,那生命征途的起点犹在望中,就走得疲倦了吗?从日复一日繁重的学习中抬起头来,她发现了这一刻她渴望自由地舒展着枝叶,做一棵小树呢。这样想着,不禁莞尔。
   其实,她不知道,我也很想做一棵树呢。
   一株普普通通的槐树,春来便沿着枝条,次第抽出新芽,秋至便摇落整个季节的繁华,只剩下枯瘦的树干,准备迎接冬雪的降临。这就是槐树的事业,不管什么人从它身边来去,红的男,绿的女,这树终归是不管不顾的。如此便是如此,去管顾些什么呢?这是树的本性,也是树的智慧。当你从日渐浓密的树冠上,开始看到一丝夏的影子的时候,那树上正开满了槐花,空气里都弥散着淡淡的甜香。这时候,散步到树底的人,都禁不住仰起头来,看那一串串洁白的花铃,心里追念着童年,追念着遥远的伙伴或是妈妈呼唤的声音,总有一种情怀从心底升腾起来。
   可是呢,到了西风渐紧的季节,值日的学生们每天早晨都要到那树下去清理满地的落叶,总也清除不完,刚刚扫过了,一阵风来,又是一层的叶子打着旋扑落下来,那心底除了着恼,可是没有半分浪漫的情绪的。树呢?它可是不管,开它的花,落它的叶,不慌不忙,可曾为惹起了这般那般的情绪挂念过一丝?这是树的智慧,简单而深刻,许多人不理解。其实我们何曾读过树?我们不过是读自己罢了。可怜的,其实我们又何曾认真读过自己?也许只是读了自己的影子罢了。
   如此便是如此,理所应当,从不改易。树的智慧,我们大概都学不来。
   二、
   同事梁老师是个心秀的人,大概也是个容易惹起了相思,又害了相思的人。去了公园,便见到西风黄叶秋满园;去了泰山,便缅怀至圣先师,万世之表。她就是这样一个心秀的人。这是一种好,寻常人学不来。然而,黄叶并不曾去招惹了人;那孔圣人尽管曾说过自家之死,若泰山之崩,很可能其实也并不曾想去招惹人,数千年重重的冠冕加身,即便圣人,也很难让人一窥其本来的面目了,奈何还要再去圣人的面上涂抹油彩呢?远远地望一眼,路也深深,树也深深,也就够了。我的确说过,该去孔林看一看,十七年前,我便去看过一眼,看过那道“金声玉振”,也远望过那矮矮的坟丘,却不曾动过心思去说什么,内心有点凄惶,也仅此而已。
   心秀的人,你可曾去想,这纷繁的人事,应对不来,其实大多是自惹烦恼,不如去学学简单的树?
   你看那树,无论生于何处,目标是何等专注唯一,向下,深深地植根于大地,触须拼命地延展,纵然土石也不能将它阻挡;向上,枝叶披拂,如千手观音一般,抓住宇宙能量的照拂,壮大自己。风来了,随风起舞;雨来了,顺势呼吸;雷电来了,无忧无惧;鸟雀来了,敞开胸怀……植根大地,拥抱蓝天,悦纳万物,是何等的简单自在!
   三、
   同事封老师倒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也是一个很像树一样的人。他高大帅气,加之体形健硕,站在面前,很有点玉树临风的味道。他有几个雅号——“疯子”“嵇康”,因为经常疯言疯语,又多少有一些嵇叔夜的神韵。
   比如,老婆生了个大胖小子,他便在办公室里探讨起为儿子起名的问题。有人打趣说:“就叫封建吧,以后你就是封建家长了。”办公室里顿时笑声大作,有女老师早已滚作一团。他只憨憨地笑笑,便也默认了这个雅号。能给大家平静单调的生活放一点调料,何尝不可?后来他为儿子取了一个颇雅的名字——砚泽。可能是希望儿子能多读书,与翰墨结缘吧,名字平仄有致,低调而奢华,比起“小强”之类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
   此人不修边幅,极少见他换衣服。前两年常穿一件黑色的半身风衣,大概年深月久,那颜色早已把持不住,褪得失了本色,看起来灰不溜秋的,好像蹭了一身粉笔灰一样。办公室的女教师实在看不下去了,见了常常皱眉:“你就不能换一件?你千年不烦,我们可是烦了昂。”说着,就做出要给他扒了扔出去的样子,他依旧嘿嘿地笑笑,不以为意。第二天,照样灰不溜秋地穿来,依旧昂首挺胸,自信满满。
   此人又极爱抽烟。前两年曾经和另一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躲进靠阳台的一间小办公室,据说暖气不畅,冬天冷得像冰窟窿,两位瘾君子倒逍遥自在,当真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了。偶尔进去,寒气和烟气四溢,常常逼得人倒退回来。后来学校要求大家在一起坐,俩人只好搬回来,逍遥的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办公室跟鸽子笼一样,女教师又多,大家对烟味还是极其敏感的。一来顶不住白眼和冷语,二来年轻的女教师要孕育下一代,责任重大,更不敢造次,便常见此君站在走廊或洗手间里吞云吐雾,眯着眼,享受得很。每每从眼前经过,便有一阵烟味扑鼻而来,常常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味了。大家都劝他戒烟,他说:“人没点爱好还活着干吗?”
   据他的学生在贴吧里讲,最难忘的老师就是封老师了,真性情。除了难忘他的烟味,他的黑风衣,还有他在课堂上天马行空、充满哲思的话。比如,人在二十岁的时候一定要看风景,过了这个年龄就没有心情看了。他在课堂上经常神采飞扬,口若悬河,声若洪钟,强大的冲击波,在走廊上离着很远就听得到。
   即使是讲公开课,此君也常常不按常理出牌。一般人要讲课了,犹如丑媳妇要见公婆了一般,惴惴复惴惴,忙不迭地准备,不起上一嘴燎泡,不熬白几根头发不罢休。他则相反,常常是优哉游哉,胜似闲庭信步。但常常擘画有余,操作不足。去年在学校讲公开课,中途多媒体大屏幕不配合,突然就升了上去,此君不慌不忙,中军帐中依然有条不紊地布棋如故,结果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学目标没有完成。事后大家颇为他担心,怕物议有差,他却很无所谓的样子:“爱谁谁,反正讲完了。”
   说到爱好,此君还有一个,是与年龄极不相称的,且十几年如一日,从不生厌,即玩电脑游戏。据说常常躲进阁楼,一玩就到大半夜。阁楼不知陪他度过了多少个寂静而热闹的夜晚,灯光漂白了四壁,却漂不掉他的玩兴。
   此君不只爱玩,其实也爱看书。出乎意料的是,他爱看的是玄幻,什么《鬼吹灯》《蛮荒记》等等,网上有的,各种奇奇怪怪,早已阅尽无数,依然乐此不疲。对此,我有点不解且鄙视。挺大的一个人了,年近不惑,为何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呢?他的回答令人瞠目:可以冥想啊。没事的时候,夜阑人静之时,常常思考一些问题,反观自我。这令我倒吸一口凉气,怪不得他常常口出惊人之语,原来是夜晚坐禅的功劳啊。记得那一次川大中文系的一个学生来,我们聊到了读书,他说自己读了几百本了,随便举,他肯定读过。说着便随口说起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说这本书乍看看不进去,要仔仔细细地读才可以。原来,他读了很多书的呀。平时孩子气十足的他,其实内心很丰富,很高贵。可是他述而不作,说要写文章是要花时间的,这就会带来烦恼。其实他偶尔露的一两手,足以证明他不但内心世界丰富而深刻,而且文笔流畅而生动。
   但他最爱读的是《庄子》。据说当年读大学的时候,经常向老师请教,但常常说着说着,就成了他指导老师。结果,庄子的“无为”真真影响到了他。本来学校男老师就少,有点才气的少之又少,如果他以儒为表好好表现的话,谋个一官半职是不成问题的,也曾经一不留神踏进了半步,可惜因为性情直爽,经常信马由缰,经常找茬,领导实驾驭不了这匹野马,就任由他去了。
   可惜,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总会暴露的。渴望逍遥游的他,终究没能像庄子笔下的树一样逍遥。也正因为他的大大咧咧,所以尽管有时会发点脾气,但是大家也都不放在心上,所以人缘还不错。也因为他的粗枝大叶,管理起一帮女人来反而简单了许多。所以有一天,校领导终于又“降大任于斯人”了,他当了教研组长。他似乎一下子从庄子的世界里走了出来,再也没有那么多的怨言和牢骚,没有那么多的非暴力不合作了,他异乎寻常地认真了起来。每天忙着搞教研活动,想怎么能把一沟死水搅和得有点活力,跟好多大的小的老师谈话,为他们规划未来。这些,大概是他在阁楼里向游戏借来的时间思考出来的。他,变得积极起来,儒家的思想忽然就不但打了照面儿而且久居不去了。他似乎做了孔子了。
   当然,他在上任之初,就给自己想好了退路,埋下了伏笔,假如那一天感到疲惫的时候,他是会飘然而去的。当然,不出所料,他很快就露馅了,“庄子”毕竟装不了“孔子”,牢骚又跟套在里面的大褂一样露出来了。大概,对他来讲,做祭坛上的神龟,还是不如曳尾于涂的好。
   四、
   忽然又想到了东坡,他自如地穿梭于儒释道之间,把一个人生,过成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斑斓。生命的姿态,各种各样,大概人之所以羡慕树,是因其无情,无情便无烦恼,顽石更是如此,纵然白云苍狗,沧海桑田,顽石无忧无惧,让他做山便是山,让他化粉即为粉,他不会有丝毫的怨言和苦恼。《红楼梦》里,青埂峰下,那块顽石非要化作宝玉去人间走一遭,最终是眼睁睁地看着万艳同悲,千红一哭,直到情缘已尽,剪去烦恼丝,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怪不得那高僧说道:何苦惹他呢。
   人这种动物,因为天生情种,便自然会生出无数烦恼和忧愁,但是,终其一生,又何尝不是为了一个“情”字而活呢?不知道封君哪一天会厌倦了凡俗的尘世,拂袖而去,继续当他的庄子逍遥游,但愿他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忽而又想起了弘一法师,曾经“二十文章动海内”,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思想先进,热爱生活,曾经何其认真地在尘世中忙碌着,忽然有一天割断万千情丝,皈依了佛门,隐藏到杭州虎跑寺。在他剃度那一天,他的妻子以及曾经深爱的红颜知己一齐跪在寺外,进行“哭谏”。可惜此时的李叔同早已是四大皆空,向佛的慧根萌发,红尘色相于他早已成镜中花、水中月,任谁也拦他不住的。想必他一定是厌倦了城市的喧嚣聒噪,豁然之间看到了佛门的一道慧光,便如此决绝地挥手自兹去。宁愿做一炷静静的佛香,绝不肯当一把熊熊的烈火。
   五、
   菩提树下的禅修,屏蔽了几多纷纷扰扰,做一个热热闹闹的人,不如当一棵安安静静的树。
   无数的树里,最朴实的,是其貌不扬的杨树。或道旁肃立,遮蔽艳阳;或野外独处,只顾生长,无所求,无所惧。
   最坚忍的,是峭壁上石缝间的松树,哪怕巉岩嶙峋,何惧山风呼啸,岂忧流岚纠缠,无惧鸟雀剥啄,她只侧身而立,盘曲而上,站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最平静的,是那枝叶婆娑的银杏。在几千年的风云变幻中,始终在时间的长流里做一个漂流客,从从容容,平平淡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将无数个朝阳熔成一柄柄金色的羽扇,自在地度过四季,阅尽风雨。
   最坚持的,是那柏树。岱庙里的汉柏,历经几千年风风雨雨,即使枯死也保持着昂扬的站姿,有的将身形旋转成舞蹈的姿态,千载而下,依然流淌着生命的旋律。
   还有让人叹服的,最不屈的,是沙漠里的胡杨林,那是一种生命的呐喊,那是一种凝固的力量,只需一眼,便可以将你感动和震撼。
   树,各种各样的树,总能让人读出点别样的东西,一刹那拨动心弦。
   但最自在的,当属樗树,樗就是是臭椿,乔木大树。庄子在《逍遥游》里建议将其在旷野栽着,没人管也没人砍伐。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慨叹:“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强调“无用”,在于提醒有才之士,要深谋远虑,韬光养晦,不必急于显露锋芒,更不可恃才妄作,否则若不招人之嫉,也会被人役用而成牺牲品,所以无用便是大用。
   张潮的《幽梦影》中说:“愿作木而为樗。”做一棵逍遥自在的樗树,迎着风和雨,自由地采摘阳光,吸吮大地的营养,这是一种葳蕤的理想。
   红尘滚滚, 若生而为樗,当是一件幸事。
  

共 548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生命的姿态,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传递,最是可贵,最是动人。愿作木而为樗,看到这个标题,打心里来说,我是十分喜欢的。树,自有它的姿容与隐藏的坚韧之气。本篇文字,与其说作者在读树,毋宁说在树的身上读人生。人生且行且悟,在许多颠簸面前,没有强有力的信念抵挡,不免折了高昂的趋向。然,树和人有太多的不同。树只能原地不动,而人则可以来去自如;树没有语言,对于风云咋起只能静观其变,而人则可以通过语言向别人倾诉;树表面粗糙而内心平静如水,人的表面一片平静内心却往往如波涛般起伏不定;树可以成活千年,枝繁而叶茂,而人生在世却不过百年光景……由此及彼,人和树之间的差异便会给人类带来一些警示或感悟,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变化风起云涌的今天,一个人若能宠辱皆忘处乱不惊,学会入世和出世,那么,人生之旅将会有所不同。一棵独立的树,一个独立的生命,皆是自然界里的一份子。红尘滚滚,若能做一棵树的生命姿态,真是人生最精彩的演绎。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分了五个层面,每个层面都记录了一个小经历,由树及人,细细写来,娓娓道来的点滴轶事,逐渐深入的剖析人的内心,既写出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又旨在表达坦然面对人生顺境逆境的主题。行文中,字里行间外带作者自身的感想感悟,并透露出作者淡淡的迷茫,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某种释然。全文语言朴实自然,富有哲理,富有启示,给人以心灵上的感染。欣赏佳作,倾情推荐!【编辑:简单爱好】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319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4-03-18 15:20:13
  写文之人,有一好处,就是能把经历的事情记于心间,再将丝丝感悟娓娓道来,也能将生活划出别样的一瞥。也是最动人的部分。作者眼中和心中的这颗树,既有着一种独特的内在之美,更有着一种激励人的精神。皆因,深挚的情感已然融入灵韵的字里行间,这种精神更是言在篇里,旨在篇外。是一篇给人禅悟的好文章。问好一朵午荷,祝写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一朵午荷        2014-03-18 16:07:18
  看着简社洋洋洒洒的按语,久久不能落笔,只因感动。写文的人最期盼的,便是看文的能懂得,这是我在江山江南遇到的不一样的风景。文章用心写出来了,每一篇每一字都是心里生出的花朵,即使是一棵静立不动的树,不言不语,风来了,人站在风中,立在树下,听得懂婆娑的话语,这是一种令人潸然泪下的感动。简社的按语不但是懂得,更添了一份深刻,一份全面,那是一种人生路上且行且歌的感悟,字字闪烁着参禅悟道一般的光辉。这次第,怎一个谢字了得!
2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4-03-18 15:22:27
  人,倘若能够站成一颗树,简简单单,在四季里,顺应自然规律给予的风雨,长成参天的姿势。这,真是人生最精彩的演绎。
回复2 楼        文友:一朵午荷        2014-03-18 16:17:30
  是啊,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树,樗有樗的自得,松有松的遒劲,杨有杨的挺拔,柳有柳的婀娜,不管是什么树,长出自己的姿态即是一种最美的风景。人世间有各种各样的人,或潇洒,或旷达,或勤奋,或坚强,活出自己的精彩便是一种卓越的姿态。我想,江南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棵不一样的树,各有各的风采。人生,简单,也不简单。不简单,也简单。能像树无忧无惧、不悲不喜,真好。多谢简单的按语,让我浮想联翩。
3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4-03-18 15:24:38
  我心里长了一棵树,啥时候把这棵树移植进去江南烟雨的?我也不记得,反正自打有了这棵树,心里充实多了,也踏实多了,至少不孤单。哈哈,这条评论虽然不是官方式的,却是免费赠送的。所以可以不用回复的。闪人……
回复3 楼        文友:一朵午荷        2014-03-18 16:24:00
  看见这条,忽然想起了一首歌——《梦田》,三毛作词,齐豫唱的:
  
   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那是我心里一亩一亩田
   那是我心里一个不醒的梦。
   我想,我们都在江南有一亩田,每个人都种了一棵树,也种下了春风。春天来了,我们踏春去!
4 楼        文友:枫林晚        2014-03-18 17:24:14
  我想,我们都在江南有一亩田,每个人都种了一棵树,也种下了春风。春天来了,我们踏春去!这话好。
枫林晚
回复4 楼        文友:一朵午荷        2014-03-18 18:24:26
  多谢枫林晚留墨鼓励,你种的树已经枝繁叶茂啦。春风吹过,每一片叶子都在唱歌。
5 楼        文友:翎雨        2014-03-18 18:44:53
  喻禅于物,喻理于悟,谋篇独到,语句精湛,绮丽娴熟,美文难得!
用吾心悟心与文学,创造新生活,感动自己也感悟人生!
回复5 楼        文友:一朵午荷        2014-03-18 20:10:58
  哎呀,翎雨老师过奖啦。还得多多向您学习呢。午荷这厢有礼啦,春安!
6 楼        文友:彬彬一声笑        2014-03-20 22:29:27
  人文相彰,笔力秀心,灵慧雕龙,读之莞尔。
立根本心方为岸,真空弦动两仪圆。
回复6 楼        文友:一朵午荷        2014-03-20 22:39:07
  多谢朋友言简意赅、典雅深蕴的评语,好喜欢!问好!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