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兰轩】绝妙的组合(外一篇)

编辑推荐 【兰轩】绝妙的组合(外一篇) ——石头、绿萝、兰花、蝴蝶、香茗和狗


作者:情满珠江 举人,566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97发表时间:2014-03-20 17:39:18
摘要:有些人,有些事,会在不经意间,在你的心底沉淀,之后想起他或是喜欢它,就会变成一种习惯。正如你对石头的喜爱,正如你对普洱茶的钟情。

【兰轩】绝妙的组合(外一篇) 有些人,有些事,会在不经意间,在你的心底沉淀,之后想起他或是喜欢它,就会变成一种习惯。正如你对石头的喜爱,正如你对普洱茶的钟情。
   ——题记
  
   古桥头,同心锁,
   风中摇曳紫藤萝。
   长亭古巷青石板,
   黄龙溪畔赋新说。
   你见过养在景德镇青花瓷盆里的石头吗?尤其是竟然还在石缝里长出一根嫩芽……那嫩芽竟然也一天天长大!
   你看,这些石头经过水的滋润,各个玲珑剔透,甚是可爱。
   你看,黄的晶莹、黑的圣洁、白的无暇……谁见了能够不喜欢!
   你看到黑色石头上的纹理了吗?那是大自然的杰作!这些石头饱吸日月精华,这块曾深埋在青海湖边,经过几个世纪无人问津,竟然被你一双透视眼,扫视出来据为己有。
   就是这样的梨花带雨。这点点滴滴泪痕清晰可见,就是这般摸样躺在峨眉山下一个幽静的禅院里。禁不住十分的疼惜着,于是它就那样挂着泪花,成为你手中之宝。
   看着这块饱满的黄色,你知道了什么叫圆润、饱满、厚实。
   这块依然如霞般绚丽、这块依然如玉般纯洁,它们曾经被写入故事,现在再次欣赏,一样喜欢着……
   看着这块石头一圈圈那么排列有序的纹理,即使画家画的,又如何?你能不赞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吗?
   还有这块赭色的、这块青玉一般……
   为它们摆出不同的造型,它们竟然也如小山一般,层层叠叠起来了。
   在欣赏石头的时候,家里的一只博美狗--麦克叼着一块猪骨头闯入镜头。好奇的望了望这些石头,心里感到很是不解:这些生硬的东西,不好吃不好用的,为什么得到主人如此钟爱?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它就自顾自继续津津有味地品尝它的美味去了……这个懂事活泼的小狗,平时随你怎么逗它,嬉戏它都可以,唯独这个时候,它津津有味品尝美味的时候,你千万别去惹它,否则,会被误会抢它的美食,那它对你可是绝对不会客气了。
   转过身,看到挂在墙上一个风景画,这是从云南特意带回来,里面一丛兰花,嵌着两个蝴蝶标本。应该是云南大理的蝴蝶吧,虽然这两只蝴蝶的生命已经停止,可是因为做成了标本,所以一样栩栩如生。细看,甚至能看到蝴蝶的眼睛,那样灵性而美丽,它们就这样鲜活地定格在兰花里,和兰花终生为伍,并鲜活在我的书房。
   书房靠窗位置,置放着一个书桌,上面放置一盆绿萝,通透的玻璃花瓶里,放置另一些玲珑的石头,它们也来自各个地方,有的来自高山,有的来自大海,有的来自湖泊,有的来自瀑布。云南、大理、黄山、丽江、三峡、海螺沟、张家界、九寨沟、长白山、富士山、芭提雅、峨眉山、建水、苗寨、惠州、周庄、甪直、黄果树、小洲、芙蓉嶂、黄龙溪等等。看到它们,似乎再次翻阅各地的风土人情。
   这些石头因着绿萝,因着清水的浸润,也因此有了生命,变得灵动起来。一株兰花陪伴着它们,和这些石头花草,相映成趣。
   已经成为书写工具的笔记本电脑,静静伴在绿萝和石头的旁边。对于我来说,它们一样也不能少。绿萝养眼,并能化解电脑的辐射。石头可观,还能不时地拿出一个细细把玩。电脑就更不用说了,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已经疏于用笔写字了。现在工作离不开它,回家作为业余爱好写的随笔当然也是电子文档,连纸笔都不动一下了。不能想象一天没有电脑该怎样生活?
   绿萝、石头和电脑,前者美观,后者实用,它们基本占据了我的业余时光。
   在书房久了,也会产生倦怠,这时候,就踱步到了客厅,在各种茶叶里,专门挑出普洱茶。这是你最喜欢喝的茶了。你看它的颜色,醇红、宁静……这就是云南的普洱熟茶。养胃极好的茶。它的包装也别致,或成圆圆一柄,或叠成四四方方。无论什么造型,都一样郁郁馨香的。
   现在,轻轻斟上一杯,醇香四溢。再小小饮上一口,唇齿留香……
   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起喜欢观赏把玩石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喜欢喝普洱茶?不知道因了什么元素,如此痴迷于它们,甚至游走于任何地方,观赏风景之余,目光都会停止在山间沟壑的石头上,甚至在任何席间,都会不知不觉选择了普洱茶。
   有些人,有些事,都会在不经意间,在你的心里沉淀,之后就会变成一种习惯。正如你对石头的喜欢,正如你对普洱茶的钟情。
   也巧,暑假里刚从成都黄龙溪古镇归来。在古桥头拍到这条同心锁。突然有了一个灵感:用这条同心锁,将这些看起来凌乱的、不合逻辑的石头、绿萝、兰花、蝴蝶、香茗和狗。统统锁在一起,那么,它们将会成为一个多么奇特而又多彩的组合!
  
   旧地重游
  
   三年,一千多个日暮晨昏,潮涨潮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足以滋生一次情殇,足可以让百花凋落,足可以使酴醾花开。
   ----题记
  
   那么,三年等待,刻意计划的流产,无意期盼的降临,一切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再次踏上这个幽静的小村——瀛洲,看上去好像不经意,其实,心里不知酝酿了多久。距上次离开这里,不过三年的时间。
   这是盛夏上午,无意识的询问,没有准备的试探,却得到确切的答复:旧地重游,现在就去。而那一天,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真是没想到,这是自天而降的惊喜!
   草草收拾,登上快车,恨不能一步百里,立刻置身于那个世外桃源,那块清净的土地。
   小村还是那个小村,都说“旧地重游,物是人非”。我却说:旧地重游,物非人非。
   就算人依旧,但是经过夏的火热,秋的跋涉,冬的伤痛,春的补偿,时空转变,世事轮回,人也不是当年的人了。而小村,则完全没有了当年的质朴。
   三年前,第一次莅临小村,那人,那景,那绕村河,那古渡头,尤其是那锅耳脊老屋,哪一笔不写着古朴、自然而生动?
   而今,不过三年,连脊的老屋,一个比着一个地拆,看谁拆得快,看谁获利多。商品经济的浪潮,远比珠江水流入小村绕村河速度还要快。拆老屋,建新宅,租客户,得月租。老村的百姓,没有保存古屋的意识,座座老宅,三年中不见了大半。令人扼腕痛心。
   这是此行没有想到的。
   你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还不如不来,记忆中保存的,竟是那一片清幽,多好!
   而我,确实感到一片失落。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吧。
   毕竟,小村绕村河清亮亮的,九曲十八弯,绕着小村流淌,它,是拆不掉的;
   毕竟,古渡头还立在绕村河边,渡头的牌子上,刻满沧桑;
   毕竟,千年古枫也挺拔在夏日里,遮挡着炎炎烈日、老榕树一如既往根发飘飘;
   毕竟,那座用蚝壳砌成的老屋还在,层层叠叠的蚝壳刻满月缺月圆;
   毕竟,那座古老的翰墨桥,还架在小河两岸。只是,它的身上落满老屋拆建的尘灰;
   毕竟,小村里,几步之外,坐落着一处处的“逍遥酒吧”、“柔软时光茶馆”、“夜航船卡特小栈”、“山泉居生活馆”、“小桥艺术馆”、“北师大文学创作研究中心”……等等,各式各样新鲜、时尚的招牌琳琅满目,惹人流连忘返。
   少了一些失落,多了一些兴致。
   你说:也好,毕竟我们不是政府,这样的拆旧建新,政府都不管,我等草民又能如何?
   走吧,我们去柔软时光,那里的茶一定很柔软。
   是啊,时光柔软,柔至香茗,亏柔软时光主人想到这绝妙的名字。
   我坐在茶馆门前用来招徕客人的逍遥椅上,摇荡着休闲时光,听着你和白衣女主人调侃。因为女主人的文化元素感染了你吧,你和她多聊了几句,她竟邀我们进去听琴。只见她白衣飘飘,小步轻移,款款来到茶馆深处一座古琴旁边,轻抬手腕,一曲【高山流水】似从天外飘来。茶馆里立刻云淡风轻,我不禁闭上眼睛,回味着昔日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心里涌动着及时飘来的诗句:
   一个古老的故事
   从古说到今
   洞穿了千年的梦想
   一首古老的乐曲
   从古奏到今
   奏出了千年的呼唤
   高山流水 伯牙子期
   穿越时空。流向永远
  
   叮咚的音符
   潺潺的心曲
   化为知音的情愫
   游走在爱与痛的边缘
   是血还是泪
   在隐痛中沉淀
   试问当日
   伯牙为何彼此望眼欲穿
   却又说不出一句透明的语言
   来年八月十五
   一座新塚前
   伯牙含泪摔琴 祭知音
  
   古枫已在晚风中曼舞
   日暮时分
   不要让我听风悸动
   琴音渺渺,琴心悠悠
   白衣女心灵属于另一个时空
   心的属地 设有距离
   咫尺亦天涯
   你只能感知 不能触碰
   她心的热度
   与手的恒温
   ……
   恋恋不舍离开柔软时光茶馆,途经逍遥茶馆,不由得在一座被绿萝蒙络缠绕着的小屋驻足了。这是怎样一个热爱生活的主人呢?这一墙的绿萝,需要怎样的打理,层层叠叠的,充满着蓬勃生命力,如火的盛夏,这屋该是怎样的清凉?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神秘的绿色小屋,它不是很高,也不用很大,在这到处拆旧屋的氛围里,它用满身的绿色,驱散着满天的尘土,无须进去,只在它的窗前一站,已经够了。喜欢它,只需一分钟。看着我痴迷的眼神,你说:买下来吧,送给你,生日礼物。
   慰人心思的话,不要多,一句就好。哪怕是抽象的。
   “夜航船卡特小栈”餐厅,一桌岭南小菜,就着四瓶珠江,你就醉了吗?听着你感慨:那是哪一年?七瓶珠江是为了纪念七夕的吧?
   你是因为替牛郎惋惜吗?那个记录再也打不破了,就四瓶吧,生日里,图就图个四平八稳。
   而我,不由分说,将四瓶一分为二,不就是两瓶嘛?
   偏偏对着【夜航船】感兴趣了。
   夜色渐浓,走吧,我们去夜航船。可是,竹篙在哪?
   在这里,你意味深长地说着,随手指了指小村夜里已经涨潮的小河。
   是啊,朦胧的灯光下,我看到了一艘老船,在丝丝绦绦古榕树根发织成的珍珠帘下,等着待发。
   于是,我们上船,你轻点竹篙,在小村星光陪伴下,我们夜航……
   夜深了,小村变得宁静,拆除旧屋的噪声被夏虫的呢喃和蛙鸣代替了。这才是我记忆里古朴的小村啊。
   清晨,在一阵阵机器的鸣叫声中醒来,小村不再安宁。于是,来到古渡头,和小村做最后的亲近。
   小河涨潮了,水漫渡头。几个村妇在河里洗着竹席。小孩子赤身裸体,在河里嬉戏。我也脱掉鞋子,站在被水漫过的台阶上,用裙裾划开层层涟漪。
   别动!你说着,随手举起相机,一个生动的剪影,就定格在小村古渡头了。
   这是最后的纪念。我想我不会再来了。
   是啊,原以为,三年后,能给我们一个岭南的周庄。这是第一次来这里时你说的,可是,三年后的今天,还周庄吗?
   “还周庄。”你说,“只是,真正的周庄刻在我们记忆里了。”
   再见!瀛洲。再见!记忆里的周庄。
  
   2011-7-26 初稿
   2014-3-19 修改
  

共 42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不能不说,这是两篇很精致的散文,两篇中尤其喜欢第一篇《绝妙的组合》,作者只是很客观地描写了几样东西,石头、绿萝、兰花、蝴蝶、香茗、狗以及电脑,再加入主人的活动,就会把这些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变得和谐、生动和温馨起来,在雅致的环境下,嗅着绿的馨香,把玩着奇石,品着香茗,用电脑描摹着自己的情绪和见闻……即使没有直接写,我们也会感受到这个居所的“室雅人静美”来,无疑这样的居室,所折射的是其主人的情趣好恶,小小住处透露给人的是大千世界和主人丰富的阅历。这让人不由想起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旧地重游》选取几处重点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景观进行描写,以先入为主的幽静、恬雅的心境记述了所见、所闻、所感,笔触轻盈、典雅,如一阵清风掠过。当然这次是留下了遗憾的,但真正的遗憾不是作者,我想应该是——瀛洲吧!佳文共赏,倾情推荐,期待更多精彩!【编辑:枫林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林晚        2014-03-20 17:44:27
  很有情趣的两篇散文,文风清丽,笔触优美,意在言外,喜欢!
枫林晚
回复1 楼        文友:情满珠江        2014-03-20 22:54:04
  谢谢枫林!这篇本来是昨天发出来的,可能太长了或者文笔欠缺,被编辑过程中又放弃了。导致今天又麻烦了您。一天编辑珠江两文实在是麻烦了您。辛苦了! 以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夜深了,祝您好梦~~~~
2 楼        文友:枫林晚        2014-03-21 08:57:24
  您知道我们的编辑都是业余、义务的,有时会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电脑问题、停电等,不能及时编发出来,还望能予以谅解。江南的编辑队伍整体还是素质比较高,也是比较敬业的,而且编辑大体是按各自熟悉的文体类别分工开展编审工作的,他们不会因为文字长或把握不了而放弃编审的。希望今后继续投稿江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们一点会不断改进工作,提高编审能力,尽力满足作者的合理要求,形成编辑和作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建设好我们自己的阵地——江南烟雨。
枫林晚
回复2 楼        文友:情满珠江        2014-03-21 11:14:00
  的确如此。对于编辑无偿的义务为作者编审,我也很感谢并有体会。曾在十年前的很多论坛做个版主,类似现在的编辑。现在也在江山峥嵘社团做编辑。深知个钟滋味。所以深深理解。枫林不用多解释我都知道的。只有感谢!
   在祝您一切顺利开心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情满珠江        2014-03-21 11:17:56
  顺便再求您一件事,好吗?
   这篇散文本来是只发一篇的,可是我看错了要求,以为散文一定要达到300字才可以发。所以加了外一篇。弄得两文不伦不类的。
  
   您能不能再进到编辑里,将我另一篇《旧地重游》删除,我另发一次?同时你为它写的按语也一并删掉。等我另发的时候再粘贴过去?
   不知可否?谢谢!
3 楼        文友:枫林晚        2014-03-21 16:35:18
  珠江,这样是不行的。如果您觉得文章和按有不合适和不对的地方是可以修改的。
枫林晚
回复3 楼        文友:情满珠江        2014-03-21 19:01:53
  按写得一点没问题。我的意思是 不想两文合在一起发,想分开发,成为两篇。如果不行就算了。谢谢枫林。
4 楼        文友:枫林晚        2014-03-21 22:11:46
  对不起,江山有规定,编发的文章只可修改,不能删除
枫林晚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