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哦!青藤茶楼(散文)【成长征文】

编辑推荐 【山水】哦!青藤茶楼(散文)【成长征文】


作者:清微之风 童生,69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90发表时间:2014-04-08 10:53:08

前几日,看到一个网友的博文,题目是《青藤茶楼》。名字很别致,一下子吸引了我。一口气看完,说实话,多少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那青藤茶楼坐落在何方圣地,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经营特色,文章没有说。
   于是顺着网友的文章线索一路追踪,接连看了几篇与青藤茶楼有关的文字,还是没有答案。这撩起了我的猎奇之心。终要探个究竟,弄个明白。
   虽然没有答案,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它不应该是老舍笔下茶馆的那番摸样。那里聚集了太多的前朝遗老遗少,每个人出场都带着长长的一串名头,礼节繁庸,酸腐气太重,年代沧桑得令人压抑,结局悲沧得令人窒息。
   也不会是文革期间的样板戏《沙家浜》里春来茶馆的那个环境。这个看似普通的市井小店生不逢时,处在民族危亡的风口浪尖之上。树欲静而风不止,敌我顽三方,你方唱罢我登场,唇枪舌剑,杀机四伏,阴霾之气太重,逍遥悠哉的乐趣全无。
   大约也不是电视剧《青瓷》里的那间青瓷会馆的氛围。类似的会馆现时遍及神州大地,奢侈而隐秘,是各路官员,成功人士,商贾名流出入的场所。客人都是圈中人,常人很难进入。这里是暗箱操作的中枢,利益交换的庙堂,一切的一切都被高雅和富丽堂皇的表象所掩盖。
   那么,青藤茶楼会是什么样子呢?
   在我的内心里,它或许存在于烟雨江南某个风景秀丽的水乡小镇上。几间白墙铁瓦的老屋被苍翠的箭竹所环绕,几根青藤顽强地攀爬上屋顶,又将它的枝蔓俏皮地垂落在窗前,在微风中摇曳不停。屋内散座着三三两两的茶客,墙壁上随意挂着几幅淡雅的竹墨,老式的茶桌椅子擦拭得一尘不染,所用的茶具是一水儿的青花瓷,几碟秘制的茶点,茶盏里茶汤黄亮,清香萦绕。窗外是一条似曾相识的小河,静止不动的一弯碧水,古朴典雅的各式拱桥,青石铺就的铺满墨绿色苔藓的路面,偶尔会有一条小船从窗下缓缓摇过,船上载着几个观光客。划船的大约是一个穿着碎花束身衣褂的村姑,应客人的要求唱着一曲流莺婉转的民谣。所过之处,撒落一屡清香,洒下一池涟漪……
   抑或是在某个繁华大都市不为人知的烟花柳巷里,一座古老的小四合院落。庭院中的格架上爬满了紫藤萝,那紫色的花瓣像瀑布般垂落下来,遮挡了正午炙热的阳光,释放出了满院子的郁香。几个年轻时尚的男女围拢在一张八仙桌子旁,讨论着下一个旅游出行计划。旁边有一老者,躺在一把破旧的藤椅上昏昏欲睡。也许几个青年的意见相左,争执起来,声音有点大,惊扰了老者的睡意。老者不满地咳嗽了两声,那群小青年知趣地收敛了音量,老者则微微侧了侧身,继续着他的好梦。而旁边茶几上的那碗茶水早已没了热气.....
   真想融入到上面的情景当中,置身于那种清净之地,沏一壶香茗,摇一把蒲扇,松弛蹦紧的神经,舒展僵硬的肢体,享受无欲无求的微醺与惬意。在品茗的同时参悟佛之辉煌,道之宁静,禅之淡然;在漫无边际的游弋中思索着天地之谐,物之理念,万物之序……
   毕竟是想象,终归要回到现实中来。那青藤茶楼依然让我纠结,忍不住便去问了那位网友。网友告诉我,青藤茶楼是网上一个文学爱好者的群体,群友们自诩青藤。
   哦,青藤茶楼,原来是这等情形。唏嘘之中未免有些失落,失落之余,一种从未有过的愉悦溢上心头。
   记得前几日看过一个外国人评价当下的中国文坛现状,大意是中国经济已跃入世界前列,而中国文学未能与世界同步,在世界各大文学评奖中鲜有胜迹。文章断言,中国文学在体制内窒息,若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死亡。我不敢苟同此观点,也无意评论对与错,只是坚信中国文学的前景一片光明。表面上看,网络文学强势崛起,使传统的文学体制受到了猛烈冲击,实际上,网络文学与传统纸媒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文学也是根植于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之上的。两种形式合纵连横,共生共存,假以时日,必将相得益彰,熠熠生辉。当文学走出文学家的象牙之塔,迈向更广阔的空间时,其发展也是不可限量。类似于青藤茶楼这样的文学爱好者群体,在网络上何止成千上万。他们是一群小小鸟,没有什么名气,自然也没有什么顾忌。他们或蕙质兰心,或英气勃发,或老骥伏枥,怀揣着文学的梦想,用热情和执着抒写着心情文字,乡土文字,家乡的山山水水、民风民俗,都市人的家长里短、爱恨情仇。正是这些众多的草根文学爱好者推动和见证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壮大,并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了成长的喜悦。或许他们的文字有些青涩稚嫩,他们的功力欠些火候,毕竟他们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感受与亿万的读者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涓滴成河,众川归海,必将汇成一股强大的洪流,给中国文学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在尘芥中,那桃源净地般的青藤茶楼或许从未存在,它一直珍藏于某些人的心中。对于任何人来说,只要心存美好,何处不是茶楼,何处不是青藤。

共 19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哦!青藤茶楼》作者看到一篇文章《青藤茶楼》,以为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青藤的茶社,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想对青藤茶楼有个了解,于是查找有关资料,根据不同年代,与不是时期的茶楼做了比对,最后又通过想象对心中的茶楼做了描述。未得其解,又与此文的作者联系,终得其因,原来文中的青藤茶楼是网上文学爱好者的群名。好雅致的一个名称,与作者心目中的想象截然不同,又好象相同。荼楼在不同时期却有不同的用途,如今多为社会名流,富贾一方的人士聚集聊天、办公、议事等的场所,不乏也有阴暗、龌龊的一面,玷污了茶楼初始的用途。作者语句精良,运用自如,用至真的情,饱满的笔墨倾诉了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推荐共赏,问好作者。【山水神韵编辑:风儿飞扬天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儿飞扬天下        2014-04-08 10:56:18
  问候文友,欣赏美文,谢谢赐稿山水,祝快乐写作,快乐生活。
回复1 楼        文友:清微之风        2014-04-09 22:25:35
  谢谢编辑,辛苦了,问好!
2 楼        文友:潮仙        2014-04-09 06:54:17
  我忽然明白了,在尘芥中,那桃源净地般的青藤茶楼或许从未存在,它一直珍藏于某些人的心中。对于任何人来说,只要心存美好,何处不是茶楼,何处不是青藤。 欣赏问好!
回复2 楼        文友:清微之风        2014-04-09 22:26:37
  谢谢您的鼓励,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