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天堂里有没有酒(散文)

精品 【荷塘】天堂里有没有酒(散文)


作者:陌上幽莲 童生,67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3发表时间:2014-04-12 00:30:16
摘要:天堂里有没有酒?天堂里有没有酒啊!我望着天上的片片流云一阵阵的发呆。我仿佛看见,我的父亲围坐在豪华的餐桌旁,和他的老朋友在开怀畅饮,从此啊,再没有不懂事的女儿管着他了,再没有人会摔他的酒瓶子了,就让父亲在天堂里喝个够吧!!   

【一】
   我最为自豪的,也最为烦恼的,就是有个能喝酒的父亲,有个只有一只眼睛的父亲。
   有这么个事儿,让我没事的时候总是回想着。我小时候,家门前来个要饭的,说话垮了巴几,父亲了解了人家的情况后,二话没说,进屋就端了一簸箕秫米出来,把那个要饭的吓着了,哪有给这么多的?我家的状况也不好,要饭的说啥也不要那些,非得要一少半,父亲来气了,把簸箕又端回屋里,找来一个钢笔冒儿,灌了满满一下捏出来,我父亲气得冲那个要饭的喊道:“这回少,拿去吧。”
   要饭的哭笑不得,但是他知道,我父亲多善良啊,他说:“大哥,我知道你的心,可你也不宽超啊。”我父亲说:“你这人咋这么难答对,多了嫌多,少了嫌少。啥也别说了,跟我进屋喝酒去。”我母亲气得要死也得给父亲面子。炒了盐豆,还买了一盒臭豆腐,日头偏西,要饭的喝得离里歪斜地走了,临走还给他拿去十斤秫米,父亲望着他的背影满意地说:“这小子,真能喝。”
   父亲是个嗜酒如命的人,喝酒还愿意找伴儿。为此也有好几个外号“不拉桌儿”“王半天儿”“王一瓶儿”。下酒菜是咸菜疙瘩,苣荬菜沾酱,有一把盐豆就算不错了。
   父亲爱喝酒,每日里醉醺醺的,酒气喷人。若喝得高兴,我们就围坐身旁,听他讲笑话。这时,我才敢问他那只眼睛为何瞎了?父亲就告诉我们,小时候闹眼病没钱医治,就大发了,眼珠子掉了下来,在脸上来回悠荡,奶奶一狠心,用剪子“咯噔”一下剪掉扔了。父亲说得幽默轻松,我的心却激灵一下子。县里的海荣大哥逗趣说:“剪掉多可惜呀,如果把那只眼珠掖在耳后,前一只眼后一只眼,省着有人背后偷袭。”我们哄堂大笑,父亲也笑,这时觉得父亲很可爱。然而,父亲不总是这样,喝闷酒的时候,一只眼睛发出凶狠的光,我们都不敢上前,父亲酒喝得越多,我就越害怕,躲在旮旯不敢动弹。
   父亲年轻时候,在生产队的东厢房里打铁,我倚在门口,听他轮圆八磅大锤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叮当声。父亲还教我怎样拉风匣,大火小火怎样掌握,父亲遗憾的是,我不是一个男孩,不能给他打下手,我不服输,虽然抡大锤很吃力,但是父亲夸奖我说:海燕就是灵,别看干不动,但是干得带劲。我知道父亲是借着这个话题给他的徒弟听。给父亲打下手的三哥和老叔,父亲骂他们俩是仰着下蛋的鸡。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父亲是力量的象征,有父亲在家的夜晚,我就睡得踏实。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年,父亲在我家的外屋地盘了个大炉子,把房顶捅个窟窿,垒上了烟囱。我和妈妈都很高兴,以为开了铁匠炉,一定挣钱。烘炉开张了,生意十分兴隆,每天里大烟小气,叮叮当当,干了一个月下来,不仅烧光了家里留作雨天用的煤,也使光了家中所有铁制品,就连妈妈收灰用的铁锹头,也叫父亲毁成锄板子送了人。再看看收入吧,钱没挣下一分,倒拉下了一堆饥荒。有人来做铁活,父亲不但分文不收,还要打酒陪人家喝上半天。父亲又有个外号“王白凿”。
   家里虽然贫困,父亲却天生一副热心肠,愿意助人。一次,父亲从市里领回一个沿街乞讨的小男孩。这个孩子名叫杨镇福,我们叫他小福,在齐齐哈尔市与爸爸走散,十二岁的他流浪到阜新,在阜新已经待了三年。那时我家十分困难,父亲背着三十斤黄豆到工人村去卖,给小福买了衣服和鞋。吃饭的时候,父亲把他的下酒菜只给小福吃。
   一天,我家邻居送来几个苹果,弟弟没吃够,哭闹不停。小福撇着嘴说,那是啥破苹果,你们等着,千万别告诉我大叔(指我父亲),我去给你们弄。小福说完拿个面袋子就走了。妈妈忧郁地说,小福在咱家呆够了,流浪孩子都野惯了,借机就跑了。跑了更好,我当时这样想。
   这一夜父亲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大骂妈妈,说小福流浪到社会上会学坏的。我们都不敢吱声,希望小福能够安全回来。天快亮的时候,小福背着满满一袋子水果回来了,胳肢窝还夹着一捆银灰色的确良布匹。累得大汗淋漓。当小福把袋子往炕上一倒,自豪地说:“你们吃吧!”全家人目瞪口呆!这是些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啊,我们连看都没看过,有些东西不会吃,不知吃皮还是吃瓤。小福内行地如数家珍,这是槟子,这是橄榄,这是荔枝,这是香蕉,还有菠萝,白梨,苹果,猕猴桃,柿子。他指了指那捆布说:“今天运气不好,没有遇上红色的或是绿色的。”我和妈妈简直乐开了花,对小福刮目相看。才十五岁的孩子,多能耐啊。
   父亲急眼了,两个耳光抡过去,小福顿时流出了鼻血,我和妈妈赶紧上前拉拽。怕外人听见,说话都是咬牙切齿的压抑,父亲严厉地对小福吼叫:“你不小了,你不知道偷东西是犯法的?你小小年纪就不学好,我送你去公安局。你太让我失望了,我白拉巴你了。”
   小福痛哭流涕,发誓说再也不敢了。祈求父亲不要把他送到公安局去。当时正是“文革”时期,社会上动荡不安,把小福送到公安局,也是害了他。父亲和母亲商量决定把小福送回老家,把他交给他的家人,这样才能对得起这个孩子。父亲当晚借了二百块钱,请了假,领着小福上路了。小福就像过年一样的高兴。望着小福离去的背影,我和妈妈都控制不住的哭了。父亲一直把他送到他的老家——河北省隆化县白虎沟公社榆树底大队,也就是战斗英雄董存瑞的家乡,把小福交到他爷爷手中。每当提起此事父亲总是眉飞色舞,这是他的一生中出门最远的一次。父亲参观了董存瑞的坟墓,说里面只有一条腿和几件破衣服。看了电影《战上海》,小福的爷爷叔叔们像对待恩人那样对待父亲,给父亲下跪磕头。父亲回来时可着量地背了一袋子豌豆,这是他们那里的土特产,父亲拿回来时,东家一碗,西家一瓢,当新鲜玩意儿,分巴没了。父亲就是这样一个热情的人,哪家有个大事小情,他扔下自家的活计一帮到底。有一次父亲到别人家去借钱,还没到家,就把借来的钱半路上又转借给了别人。
  
   【二】
   直到有一次父亲亲身经历了一件事,才有所醒悟。
   那是春季的一天,早已成家在外屯的我和妹妹,同时回了娘家。母亲说吃饺子,父亲就上扣大棚的人家去割韭菜。三斤韭菜,二角钱一斤,人家要了六角钱。父亲抱着三斤韭菜回到家,感慨万千,他说,想当年为村人白打铁,三元五元都不放在眼里,那时的钱多实啊。
   那顿韭菜馅的饺子父亲没吃几个,酒喝了不少,边喝边止不住地自言自语,“我要是这么过日子,早发了……”父亲终于发出了痛心疾首的长叹,三斤韭菜,让父亲好孤单,好痛苦。望着父亲黑红的脸庞,我觉得父亲是那么可怜无助,有些话又不能说出来,他是男子汉,他能说什么呢。我说:“爸,岁月增长,你却嫩了,学习去吧。”父亲笑了,一切尽在不言中。那天父亲喝多了,醉在大炕上,母亲给他枕了几次枕头,都被他掀翻在地上。后来,小弟找个圆溜溜的皮球给父亲枕上,他竟然纹丝不动!我们像观赏杂技师表演一样拍巴掌哈哈大笑,父亲更加鼾声如雷!嘴角却露出笑意。原来,父亲似醉非醉。逗我们玩呢。
   父亲的一生是动荡的坎坷的,幼年时期,父亲的父亲就把他们母子三人抛弃了,他持着双枪跨着骏马,领着两个同样持双枪跨骏马的女人当了土匪不进家了,据说他有个绝活,那就是祖传的治疗聋哑。我小时候就看见过我家几摞发黄的医书和药匣子。我对医学杂志非常感兴趣,是不是有遗传的因素呢。父亲的母亲在父亲十五岁时也有病死去。父亲是长子,下有一个十二岁的妹妹,九岁的弟弟。从此父亲被他的大娘收养,开始自立的人生。每当父亲喝酒来了兴致就对我说:“海燕,我把咱家的家史对你说说。”我总是不耐烦地打断他:“别说你们老王家臭事,我不爱听。”现在想来,我是多么愚蠢无知啊,父亲最终也没有说出我的家史,因为我不给他这个机会,以致造成我永久的遗憾啊。
   父亲不仅好善乐施,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管是什么乐器,父亲拿过来就能摆弄。夏日的夜晚来临,父亲坐在门口的石条上吹箫,或是笛子,口琴,弹琴。父亲嗓音极好,像蒋大为的声音,一曲北国之春让我无限神往。父亲喜欢绘画,我记得父亲画了一副画贴在我家的后墙上,是个农家汉子头扎毛巾双手拿锤子在开山,我用蜡笔涂了色。这一点我沿袭了父亲的细胞,我认为绘画绝对是天才。父亲爱看书,经常把大量的文学名著拿回家来,我小时候受父亲的影响,看了大量的文学书籍。以至使我的性格有些特殊,丰富而多彩。父亲也是幽默风趣的人,有一天正在吃饭,父亲对我说:“海燕你看,写毛笔字的时候,‘家’字的宝盖写小一点就好看。”我就回头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是贴在柱子上的条幅。我回过头来继续吃饭,妈妈白了父亲一眼说,挺大个人没正出儿,我爱人也偷着笑,我就纳闷了,不知他们在搞什么名堂,我往嘴里扒了一口饭,刚嚼几下就辣得我眼泪都流下来了。原来,父亲趁我回头看字的间隙把辣椒偷偷埋在我的饭里了。看我辣得够呛父亲竟然乐得像个孩子。那时我已经四十岁了,现在想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这么一个多才多艺聪明善良的人,也有犯浑的时候呢。我在高中念书的时候,因买不起课外书,我就和父亲叨咕,结果父亲给我买来《论十大关系》、《美国友好人士斯诺访华文章》。让我哭笑不得。他喝得醉醺醺的,来到高中,光着膀子在操场上抓虱子。他把虱子放在一起,口里喊着“哪儿跑!回来!”我当然肺都气炸了,有几个同学已经在窃窃私语了。不料父亲借着酒劲把我大骂一通,还一套一套的,“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愿回家乡,四年不认爹和娘。”我在心里一个劲地诅咒:王乃民你咋不死啦。
   假如有人告诉我,说在哪哪的水沟里,或柴禾洞里有个人,看是不是你爸,我的心里就翻个,那要不是我父亲才怪呢。他醉生梦死,用酒浇愁,可能是一生不得志的缘故吧。现在想来,我不但不恨父亲,还觉得父亲非常实在,他不虚伪不做作,因为那是聪明人的愚蠢和痴呆,也就是大智若愚吧。
   不会忘记我高中三年里,父亲为了供我念书曾掏塌过无数的山梁。那时,实在是没有来钱的道儿,父亲不知是听谁说的,说我家附近的沟里有金子。父亲就去沙金子。这一沙还真就成全了我家,父亲有了这个挣钱的门道,整天乐呵呵地出发了。背着铁锹,洋镐,钎子,榔头,大簸箕,小簸箕,还有饭盒子,就这套家伙什儿,重量四五十斤,就够好人背的了,父亲整天双脚泡在泥水里,光着膀子,晒得像烤鸭。他找来牛犄角作为金缸子,用红布裹了棉花作为盖儿,用鞭稍把金缸子和盖儿连起来,掖在裤腰带上。好像金子就是用牛犄角来装的。父亲多次到市里的银行卖金子,父亲为此还得了一个大大的奖状“采金为四化,利国又利家。”有很多人上赶着来买父亲的金子,可父亲都不卖他们,父亲只把金子卖给国家。那时每克黄金是十三块钱,父亲就像老鼠盗洞那样把山梁掏空,有金子的沙层只有巴掌厚,大部分的活计都是往洞外运土,而且随时有塌方被埋住的危险。父亲往外背一筐筐的黄土,我的饭盒里就会有满满的米饭,没有父亲的辛勤劳动,我就不能完成学业,就不会成为人人赞扬的农民作家。每当卖了金子有了钱,父亲第一件事就是下馆子。先要它一斤酒,再来一盘猪头肉,父亲就极享受地喝起来。喝完酒再买点好吃的,因为全家人都盼着他回去呢。
  
   【三】
   父亲是个命苦的人,儿女们的日子都好过了,兜里有了钱,父亲却离开了人世。这么一个爱喝酒的人,抛开他热爱的烈酒一去不回了。
   那是2006年4月18日,半夜里弟弟打来电话,说父亲病了,情况不是很好。我和爱人赶紧起炕穿戴利索打车直奔娘家,天下着冷雨,车一进村子只有我家灯火通明,此时我是那么讨厌这明亮的灯火!它们在这个时间应该是灭的,好让我的父亲睡觉啊。我一进屋父亲就对我说,我完了。他无力地指了指他的脑袋,我见父亲能说话头脑清晰,当时就埋怨弟弟小题大做,这不是好好的吗?让我吓得心跳心疼。不一会七大姑八大姨的来了不少,他们张罗着给父亲做寿衣,这让我十分生气。我的感觉就好像把父亲要活埋一样。找来大夫,大夫摇摇头说,预备后事吧。我真想上前去扇他耳光。我走到父亲身边,问他现在感觉怎样,父亲却闭上眼睛,啥话也说不出来了,呼呼喘气,嘴里吐出血沫子。下午六点半,父亲咽下最后一口气。我抢时间争分夺秒回到家终于听到了父亲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我完了”。
   接下来我的灵魂已经游离了体外,我为父亲守灵,陪他度过最后一个夜晚。来送父亲的人很多,这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父亲躺在冰凉的木板上没人管了,接下来就是买菜买酒雇厨师,大量的鸡鸭鱼肉抬进屋来。张罗五谷粮,丧盆子,什么打狗鞭子,喂狗饽饽,灵灵幡儿,很多名堂,小孩子们东窜西窜,呜嗷喊叫,就像节日一般热闹,谁的脸上有多少悲伤啊。当我戴着红手套拣完父亲的骨灰的时候,我感觉我是麻木的,什么感觉都没有。在家答对完眼巴前的节令,什么三天圆坟七天上望,人很多也没觉出太大的悲伤。我又不会做作的哭泣。五期是个大节令,烧了很多纸草活儿,有人告诉我说五期得使劲哭,五殿阎君没闺女,把他哭心软了,父亲会免灾的。可在烧纸驴的时候有人说,你爸平时馋的哄的,毛驴到那边还不得叫你爸杀肉吃啊。你爸好喝酒,还不得把小人儿“答应”和“顺手”给灌醉了。有人干脆说,别哭了,那边肯定不错,你看去了哪有回来的。你爸的坟还做了防水,下辈子不用抹房了。这样一来我就哭不出来了。
   大概是父亲走了有二个月,有一天,我正在家里烧火做饭,我家后院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扯着嗓子喊:“爸,爸,爸——”,他在喊他爸爸回家吃饭。一时间,我醒悟了,如醍醐灌顶,我彻底地明白了,我的爸爸死了,也就是我永远没有爸爸了!从此啊,“爸爸”这个神圣亲密幸福的呼唤,我没有啦!当我瞒含深情地喊了一声“爸爸”,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回应了,我的爸爸再也不会笑眯眯地回答一声“哎——!”我是父亲的掌上明珠,我的父亲是多么爱我,他爱他的女儿聪明伶俐,爱他的女儿多才多艺,就是因为这一点,我可以敢高声地喝止他喝酒,我可以敢在妈妈的叨咕下摔他的酒瓶子,可以敢在他喝半道酒的情况下撤下饭桌子。
   我可怜的父亲啊!纵然是现在美酒成箱,纵然是我满心叫他狂酤痛饮,可这一切都是幻想了啊。那一天我哭了,彻底地哭了,我哭得天昏地暗,泪水滂沱,我哭得烧不了火、做不了饭,我哭得头昏脑胀、神情支离破碎,我的爸爸啊!我可上哪里去找你,请你喝一顿美酒呢?爸爸你上哪去了呢?
   天堂里有没有酒?天堂里有没有酒啊!我望着天上的片片流云一阵阵地发呆。我仿佛看见,我的父亲围坐在豪华的餐桌旁,和他的老朋友在开怀畅饮。从此啊,再没有不懂事的女儿管着他了,再没有人会摔他的酒瓶子了,就让父亲在天堂里喝个够吧!!
  

共 576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看罢此文,心里很难过,一个多么善良、朴实的父亲啊,代表了中国农民的整体形象。他曾收留一个素不相识的街头流浪儿,收留一个要饭的人在家陪他喝酒,尽管家里还很贫困。他勤劳能干,还多才多艺,他的优点那么多!美中不足的是,父亲太爱喝酒了,以至于因病早逝。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他的离世,是家庭的损失,是家人抹不去的痛,如果喝酒会让人快乐,那就让父亲在天堂里喝个够吧!该文情感真挚,文字朴实无华,方言恰到好处,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优美回忆性叙述散文!!【编辑:萨若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413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萨若兰        2014-04-12 00:33:10
  感人至深的一篇散文,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个勤劳朴实、乐善好施的好人!
2 楼        文友:萨若兰        2014-04-12 00:34:19
  荷塘有你的加入真精彩,精品连连,来势凶猛,加油!
3 楼        文友:萨若兰        2014-04-12 00:35:27
  感人肺腑的好文章,也勾起我对父亲的怀念!
4 楼        文友:天龙        2014-04-12 02:04:33
  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为你父亲深感惋惜之!!在此,敬一盏酒给你的父亲,让他在天堂好好喝一口吧~~
5 楼        文友:雨墨        2014-04-12 16:52:27
  天堂里一定不缺酒,他老人家一定会每天喝上一口~~看了感动,问好幽兰姐姐:)
雨墨
6 楼        文友:天龙        2014-04-13 11:24:04
  恭贺幽莲美文成精!!荷塘有你更幽美、更精彩!!
7 楼        文友:陌上幽莲        2014-04-13 11:57:20
  在这里向若兰朋友,天龙社长及雨墨小妹,还有其他阅读文章的好友,表示严重的感谢!谢谢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的动力!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