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缘春天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文缘】读一部作品,对话一个人(作品赏析)

精品 【文缘】读一部作品,对话一个人(作品赏析) ——红楼的解读


作者:寒春 秀才,1119.5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63发表时间:2014-04-13 14:57:17

【文缘】读一部作品,对话一个人(作品赏析) 读一部古典作品,跟作者对话,跟古人对话,你试过吗?这的确是个大话题,大舌头也容易让大风吹跑了。这更容易让人想到这应该是专家学者们要冥思苦想的话题。夏商周断代了的具体年份,你能跟古人一番对话就断定?秦始皇骸骨埋在哪里,你能通过与古人对话而找到吗?
   其实一部作品面前的你,就是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就是你。
   专家学者也是凡胎肉体,也是从一个个简单的生字生词开始学起。从一部书藉和作品读起。不断地思考,再不断地与作品,更直接的与作者本人对话,积累多了,才有了那些一触即发,思如泉涌的灵感。
   如今是个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必人云亦云的社会,可以不用踏着别人脚印小心翼翼往前走,更不必用别人的眼睛看路。即使自己观察和判断会出点偏差,也别忘了,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脑子往往是最方便、最直接的。
   想想以前在课堂里的那些学习尖子,他们只因为照搬课本标准答案和老师的讲义而考上了大学就被人称为天才。但是毕业分配,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生活或不幸福的生活后,原来用来应付考试的那些知识再也提不上桌面,在社会和生活面前,那种学习方式越来越苍白,总是答不出社会为每个人准备的问卷了。而那些在学校里不被看好的“差等生”如今却在如鱼得水的商场上发迹,就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眼睛和脑子观察着社会,跟一身边的世界在一直对话。一个摸清了社会脉络的人,他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美国人爱迪生是位耳熟能详的发明大家,我们都知道了他辉煌的一生就是因为敢于跟每个未知的事物认真对话,撬动了灵感,才趟出一条发明之路。
   我们喜爱文学作品,就像老鼠爱上大米。那么读一部作品,学会对话一个人,对话那个把作品写出来的人,才是件有意义的事。
   写《红楼梦》的曹雪芹我想说说。我不是红学会,也不是刘心武。尽管他们已把作品说得头头是道了,很是经典了,但是《红楼》是不是寥寥几人就能说清楚的。他们讲得再多,也是一家之言,作为读者,你总得去读吧。偏偏世上就有那么一种人,他不喜欢亲自去读别人的作品,只是轻易地花几十分钟浏览一位名家评语,便在论坛或宴会上大讲特讲。一字不落的背诵名家的评语,籍此作为炫耀的资本。
   其实,如果你是资深老读者,你就千万别为看了那些导读的评语而沾沾自喜。它写得再好,也是别人的读后感。别人之所以写得那么好,不就是因为亲读了作品吗?你没读过,你就没发言权。
   把握着一颗要对话的心,读着作品里所谓的好、坏,欣赏着所谓的美、丑,学习着那些作品里的“作品”,有时我嘴里戏谑老曹一句:老兄如不是玩女人玩得火了,如何写得出如此精细之作?
   没有人无缘故地混写一部作品,他既然写出来,都是带着喜怒哀乐写出来的。那么你就带着喜怒哀乐的感情,随作品一同沉浮吧。读到快意时,你可以到废寝忘食的状态。读不下去了,你毫不客气地合上它。等什么时候有欲望了再读。
   有一种反证法来证明命题,我今天就拿来试试对《红楼》的解读。
   选豹里一斑,红楼的有趣,概可囊括为:一、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用墨;二作品里的“作品”引人入胜。
   先来说说“对社会低层小人物的用墨”吧。书虽名其曰《红楼》,用墨有三成以上全在小人物身上。出入粉墙高阁的芸芸众生相里,不乏底层平头百姓。甚至那些一等一的富贵官人,放起粗来,照样跟一个乡下无赖如出一辙。不信你可以看看那个“凤辣子”发起威来是如何骂人的,这里不再赘述。
   比如那个恃功酗酒的老奴焦大,比如忠心无二的侍童茗烟,比如管事来旺夫妇、来生夫妇、张材家的、周瑞家的在贾府内的专权霸事等等,皆属于小人物之列,但这些像家具一样的摆设并没多少趣味而言。
   这里也不谈有详尽笔墨伺候的十二衩裙(或副十二裙衩),专说一个人尽皆知的女人——刘姥姥。
   如果本书中把此人全然删去,我想四大古典小说位置里从此再不会有《红楼梦》这个名字。《红楼梦》就成了“清楼梦”了!,这部享誉中外的作品更会无足轻重。最重要是失去了解读作者内心世界和写作思想的的一个窗口。老曹无法排捱自己对那如在面前的血泪情仇的红楼一梦,我注意到,他在整个作品格局里只有提到这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人物时,才使得作品充满了情趣。而这个情趣,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使整部作品高潮迭起,如上青云。
   刘姥姥,她虽不属什么红粉佳丽之列,却是老曹将所写过的所有下等人中,揪出的一个杰出代表和缩影。说这样的话我不需要理由,因为这也是我与曹郎对话对出来的。
   刘姥姥何许人?她只是一个前世里跟贾府几杆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也早知道金陵城里有那么一个富贵通天的亲戚,却因前世不曾走动而无脸高攀。无奈家道中落,上门的一个女婿也好吃懒做,安贫乐苦,财名无济。刘姥姥则不甘心于此,这个谙于人情世故,遇事随高就低的乡下老妪,抱着撞运气的想法去了一次荣府。见了一面贾府的大管家五臣煕凤。虽没待如上宾,却也不虚此行,毕竟贾府里随便捡一两件不稀罕的东西给她,在农家看来也算宝贝了。想来那一面,足以使刘氏老妪不耻下访了!
   俗话说,亲戚是走出来的。那年秋天,刘姥姥带上刚刚懂事的小外孙,带着秋天里的头茬菜蔬,再次来到贾府串亲戚。谁知这无心的插柳,只插得贾府内柳树成荫,红光满堂。她赶上了贾府里至高掌权者贾母的生日,而贾母又是最讲排场热闹,最喜俗风野趣的老寡妇,自然会选中这个乡下来串亲戚的“活宝贝”。想想这憨憨的老婆子还真不是无心的,贾母的生日想必她早留心过了!
   由此也成就了《红楼梦》里最热闹,最经典,也是最受欢迎的一场大戏。作品里贾府的鼎盛期,也正是发生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之时。
   一个小小的农家老妪,竟成了贾府兴衰成败启承转合的一个见证人和参与者。这点在后来贾府巧姐遇难时,逢刘姥姥的及时赶到,而使得刘氏再次成为贾府的救命恩人。
   身为长祖的老祖宗史太君竞不能扼阻贾府最终完结的命运,而刘氏老妪却能给一个落魄大家族带来丝丝缕缕的残喘生气。个中滋味,你只需与曹雪芹本人悉心对话一番,不难得出的。
   曹兄不愧是曹兄(我称其为曹兄,是因为我跟其有着非一般的悲喜情缘),让这个令人捧腹的农家老女人,要么在乐极时出现,要么在生悲时赶来。事情就是如此的巧。在这一点上,曹兄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得到释放,曹兄不以衣襟长短论人的高贵情操得以见证。贫富悬殊的对比,巨大的反差的揉合,使得作品透出一种平实悠远之美。
   至于作品结尾,当代的红学家和剧作家们更倾向于这一点。甚至改变了续作作者高锷关于巧姐事后再次回到贾府,无缘于刘氏的做法,而是让巧姐做了刘姥姥外孙板儿的媳妇,在这一点上我也是非常赞同的。这更能表述作者本人“达则接济天下”的文人意图。当然,这更是与作者一番深切的对话后,才会有此动作的。不然,借那些学者一万个胆,他们也不敢乱改的。
   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的那些表情和话语,一个字,真!而二进荣国府,才把刘姥姥的“实力”给充分显露了出来。姥姥虽不通文墨,但精于世故,有了第一次来串远亲的拘谨和经验,才有了第二次憨逗与精滑。她非常清楚自己什么身份,是来干什么的,也知道在大观园里该说些什么,该表演些什么。所以刘姥姥不是个简单的女人,用沙家浜里的话说:“这个女人不寻常!”而且通过里面的对话就看出,她绝对是超常于世故,久谙于人情的留影机。这一点让她身上也披了大众化的味道。
   《红楼》里写香菱的学诗,是很值得品读的。
   因为读过本书的人都能得出过一个结论:那就是本书前八十回的文字价值远超后四十回的“续貂之作”。那么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最大区分到底在哪儿?却有好多文人不不敢妄下评语。我却要在此抛砖引玉:无非就是前八十回里最直观的诗词歌赋部分了。红楼之所以称其为红楼,跟这些是不无关系的。大量关于写作红楼梦的意图解释;大量隐喻前生后世的十二钗判词;大观园初试才情;众钗结社;饮酒行令的雅对;宝玉悼念睛雯的祭文,直至著名的《葬花吟》随便拿其中一幅,后四十回里都比不得的。
   这里且不说其它,单说“诗疯”香菱写诗的事说吧
   香菱喜欢上写诗后,守着才貌无双的薛宝钗不去学诗,为什绕过她而去拜萧湘妃子为师呢?老曹绕了这么个圈子,是有深意的:A,薛宝钗是个正统教育出来的女子,虽然不会嫌弃香菱这种被拐卖来的女子,但骨子里是看不起她的,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不应该学什么文雅诗歌的;B,作者对香菱本人是十分同情的,她虽低微为抢来之妾,为人所玩渎,但一下子遇到了像林黛玉那才情高傲、轻俗重义,独领清秋的绝世佳人,不由心里早已生出了无限的敬重,而与林一般亲戚的薛宝钗自不是一个级别看待。姑嫂关系居然比不上诗友关系,对于鉴析香菱的人物个性,乃至于林姑娘的个性,都是举足轻重的。香凌心里更喜欢林,而不是薛。这种喜欢不单是停留在口头上和简单的行动上的。学诗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敬重林姑娘的诗品。C老曹拿香菱学诗这件事似乎在说,要写诗就写像林姑娘那样有清灵脱俗的诗,而不是写一些循规蹈矩、玲珑八面,事事周全之人写出的那种正儿八经的挑不出毛病来,又说不出优点来的庸诗。
   曹雪芹在贾府众女人堆里,只选了四个女人进入好人之列的,那就是:与公公有私情的秦可卿,此女虽淫,本质却极善(早夭);第二当属二奶平儿,第三是袭人,第四就是这个诗疯子香菱。作者用贾府里头等的好人来欣赏黛玉的才学,正是作者高明的意图。虽然在诗社的几次才情比试中宝黛各有千秋,(李纨的评价,因为寡妇李纨是中庸之人,她代表了世俗的眼光。)但作者看来两者的差距是不言自明的。
   且看原著中是如何说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得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若是让宝钗来教,只会教她一些寻章觅句的小把戏,至于意境,一定会大打折扣了。
   接着以三首不同的诗在短时间里突飞猛进的说明:香凌找对了师傅,也学到了诗之真谛。这分明是在向世人亮出他曹某人的写诗之道。
   香凌写的三首诗如下:
   其一: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其二: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其三: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其一诗句很显有刚学诗者的痕迹,却是有些意思的。只是“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虽喻得形象,却有重复之嫌。诗是浓缩和精华,固是不足取的;其二首急于求成,虽润色加工一番,竞不如前一首的诗意了,颈联两句“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最为得意,却因尾联的平淡无奇而大打折扣;其三首,显然是水平猛长一截,很明显意境出来了,特别是“绿蓑江上秋闻笛与红袖楼头夜倚栏”写得妙。妙在何处?试想如改成“闻秋笛”和“倚夜栏”则只突出了笛声和栏杆,而将“秋”与“夜”淡化。这也是初学者和一些追求形式格韵者很难体会到的领地。而且尾联二句将全篇的意思统领起来,让人浮想感染。值得学习。
   老曹拿香菱学诗说事,是想借黛玉的口说出了写诗的真正涵义。
   《红楼》里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如把红楼里的筋、骨、血、肉、脏器分开来,却会不难看出,若单论里面的诗歌艺术而言,它不可能超越李杜白的那些诗;若单论爱情故事,它又不及《西厢记》;若单论情节却难及《三国》与《水浒》;若单论神仙鬼怪尚不及《西游记》、《聊斋》有趣,若单论男欢女爱的篇章偏不及《金瓶梅》,单论爱情悲剧,终比不过《梁祝》让人唏嘘。
   可是偏偏这些被有机的组合了起来,那般地天衣无缝,其思想、个性很完美地柔进文字里而不露声色。况且在的声色场里匠心独具的打造,无人匹敌。可见曹氏之殚思蝎虑,之增删章节之能事,之含裟射影之精道,当今天下之人没能思量得出。
   这些还不足以满足老曹的心愿,在整部红楼巨梦中,作者将人格里的双重性分散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对雪宝钗的抛之不顾而出家,是前文中早有交代了的,所以不管在雪宝钗在世俗的眼中多么完美,她也注定不会得到幸福的。如是,作者对美好爱情和无上真理追求的一种境界,那怕以悲剧收场,也决不屈从于命运的作弄与安排。对安于现状俯首认命的好人、善人、精通世事之人,一点也不留情面,也正是有了太多太多的那些所谓的“老好人”,反使美好的愿望离人们越来越远。今人亦然!
   而对一个整日疯疯颠颠,大白日里说“胡话”的贾宝玉和另一个自命清高、不随俗就凡、将花瓣埋葬的“怪僻”女子林黛玉捧为理想的化身,我不知道真的有几个国人能消化了去。肯与曹郎成共识!
   作者处处都在说是前生就注定了要泪尽而亡,也是告诫人们,美好的爱情就算以泪水来憾卫,也是没有用的,腐而不朽的卫道士们太强太凶残了,美好的爱情总有一天被掳掠而去,美人遁于寂壤,痴人遁入空门就成了唯一的抉择。
   社会戏弄了曹氏,曹氏反过来通过《石头记》又戏弄了空前的甚至绝后的社会和历史。我不知道这算是悲哀呢,还是一种幸福。
  

共 545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古典小说《红楼梦》读过的人不在少数,写评的廖无几人,因为评过的它的都是说一不二的大学者。于是读《红楼》的人更喜欢听那些名人学者们评论,很少再有自己的想法。作者在文章大胆地剖析着红楼里的一些人物,以自己的解读获得的心得来诠释着红楼,让读者对红楼又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的确,解读一篇作品,就像和一个人在对话。本文作者认为作品是读出来的,而非听出来的。亲读作品才是第一要素。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脑子一点点跟作者对话,就可以和作者沟通起来。文字是很奇妙的东西,只要读者能沉下心去读。就会把握到一部好作品的脉博和滋味出来。对一部名著评头论足会使一般人望而却步。而本篇却从两个不为人注意的小角度走进那部名著中,游刃有余,言之有物。通过对红楼的解读,让读者认知到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的重要性 。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415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4-04-13 15:07:13
  欣赏老师对读书的独特见解!问候,祝周末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2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4-04-13 15:13:08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读一篇好文章,也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欣赏老师的佳作,欣赏老师文章中对红楼人物的见解。受益匪浅!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3 楼        文友:三月传奇        2014-04-13 22:41:27
  亲近曹前辈,跟古典对话!寒老师精辟理解红楼,体现出老师非凡的学识!激赏,学习!问好寒春老师!
4 楼        文友:海之子        2014-04-13 23:40:04
  拜读寒春老师的佳作,学习了。
5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14-04-14 06:18:13
  喜欢你的文笔!文学功底深厚。拜读学习了!
6 楼        文友:潮仙        2014-04-14 06:50:24
  美好的爱情就算以泪水来憾卫,也是没有用的,腐而不朽的卫道士们太强太凶残了,美好的爱情总有一天被掳掠而去,美人遁于寂壤,痴人遁入空门就成了唯一的抉择。欣赏佳作。问好老师!
7 楼        文友:徐雨文        2014-04-14 23:13:48
  多年前几次拜读红楼,最多就是注重了故事情节,今天赏读前辈这篇大作,感慨良多。雨文学习了,向前辈问好!
8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4-04-15 12:21:20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9 楼        文友:林琳        2014-04-18 09:24:11
  受益匪浅!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10 楼        文友:王广        2014-06-07 22:09:05
  欣赏老师美文,剖析透彻。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