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白蒿(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白蒿(随笔)


作者:山野俗人 举人,3131.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79发表时间:2014-04-14 12:57:45
摘要:人常说,“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青蒿的身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那“人尽其才”为什么就不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得到很好的证明呢?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轻视别人和自己,更没有任何理由自卑与骄傲。因为,上天既然让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就一定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必有的能力与价值,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并发掘就行了。

惊蛰过后,天气渐渐转暖。那些鲜嫩的荠荠菜、白蒿等野菜开始在干枯的野草和枯蒿中间,在开始返青的小麦地里悄悄地露出了头。吸引那些勤劳的农家小姑娘、小媳妇们两个一对、三个一伙地提着篮子,说说笑笑地去小麦田、荒沙地、小树林挑拣荠荠菜、白蒿等野菜了。不到一个时辰,每个人的篮子里就堆满了鲜嫩、淡绿的各种野菜。回到家里,他们又坐在太阳底下,有说有笑地择菜。小媳妇们打趣着各自的男人,小姑娘们害羞地偷听着小媳妇们那些令人脸红耳赤的话语,抿了嘴偷偷地笑。快到饭时,她们带着各自的干净的野菜来到厨房,如变戏法似地用她们灵巧的双手,把野菜做成了各种喷香的精美的饭菜。或菜面,或麦饭,或烫熟了做成凉菜。让一家人在不知不觉间吸纳了春天的精华。在这些野菜里,我最喜欢的还是白蒿,既因为它的美味,更因为它的药效。
   今年的白蒿很少。早上外出锻炼,有一位老年妇女带了一袋白蒿叫卖。我忙上前问价。她说,一斤七块。我吓得赶紧走开了。往年这个时候,白蒿每斤只有一两元钱的。
   每年开春,我都要吃几次白蒿的。不仅仅是为了尝鲜,更重要的是为了养肝和护肝,预防各种肝炎。
   白蒿又名茵陈。性微寒,味辛、苦。主治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关于白蒿,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呢。
   有一个病人,身目俱黄,全身没有力气,人也消瘦了。这天,他拄着拐杖,一步一哼地来找华佗,道:“先生,请你给我治治吧”。
   华佗见了病人得的是黄疸病,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都还没有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我也无能为力啊。”
   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愁眉苦脸地回家等死了。
   半年以后,华佗又碰见那个人,谁料想这个病人不但没有死,反而变得身强体壮,满面红光的了。
   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道:“你这个病是哪位先生治好的?快告诉我,让我跟他学习去。”
   那人回答说:“我没有请先生看,病是自己好的。”
   华佗不信,道:“那有这种事?你准是吃过什么药吧?”
   “药也没有吃过。”
   “这就怪了。”
   “因为春荒没粮,我吃了些野草吃。”
   “这就对了,草就是药。你吃了多少天?”
   “一个多月。”
   “吃的是什么草啊?”
   “我也说不清楚。”
   “你领我看看去。”
   “好吧。”
   他们走到山坡上,那人指着一片野草说:“就是这个。”
   华佗一看,说道:“这不是青蒿吗?莫非能治黄疸病?嗯,弄点回去试试看。”于是,华佗就用青蒿试着给黄疸病人下药治病。但连试用了儿次,病人吃了没有一个见好的。
   华佗还以为先前的那个病人准是认错了草,便又找到他,盯着问:“你真的吃青蒿吃好的?”
   “没错。”华佗想了想又问:“你吃的是几月里的蒿子?”
   “三月里的。”
   “呜,春三月间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里的青蒿有药力。”
   第二年开春,华佗又采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试着治黄疸病的人吃。这回可真灵,吃一个,好一个。而过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黄疸病了。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摸得更准,等到第二年,华佗又一次作了试验。他逐月把青蒿采来,又分别按根、茎、叶放好,然后给病人吃。结果华佗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疸病。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华佗便把可以入药治黄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陈”,又叫“茵陈蒿”。他还编了四句话留给后人: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要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青蒿也是一味中药。我国中医药科研人员已从中提取出青蒿素,是从植物提取的治疗疟疾药品,有很好效果,享誉国际。所以,千万别把“国宝”当柴烧了。
   提起青蒿,我的眼前便会显现出一幅画面。那是家乡的冬季,三五个老汉披着沾满灰尘的大衣,靠坐在有温煦的太阳照着的土墙下,一人左手端着一杆从五寸到一尺长短不等的旱烟锅,很享受地微闭着眼睛用劲吸着旱烟。右手捏着一条晒干了的用青蒿编织的草绳。草绳头默默地燃烧着,为烟锅提供火源。草绳很长很长,有的盘成一圈,放在身边;有的搭在肩上;有的盘在手臂上。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这条用青蒿编成的草绳,在我们澄城老家叫做火耀。改革开放之前,农村物质匮乏,火柴虽不是什么稀罕物,但也经不起吸烟的人浪费。于是,那些老爷爷们便延续先祖的做法,事先用青蒿编织成绳索,然后搭在墙头上晒干。晒干后拿下来,引燃火耀就能用了。火耀没有明火,一旦点燃后就不会熄灭,一直到烧完为止。
   旱烟是一锅一锅抽的。一锅烟只能抽一小会儿。抽完了烟,老人就把旱烟锅的铜烟头在鞋底上轻轻地磕一磕。磕掉烟灰,再在挂在烟锅杆上的小布烟袋里捏一撮旱烟丝,捻进烟锅里,用大拇指压实。这时候,老人就会惬意地把用玉石或者翡翠做成的精致的烟嘴噙进嘴里,然后把正在燃烧着的青蒿火耀按在烟丝上,用劲地吸砸起来。顿时,一缕青烟便在老人的一呼一吸中,一顿一顿地飘出烟锅,消散在眼前的空气中。随着青烟的消失,老人的疲累便会随之而消失殆尽,那无法言说的惬意、悠闲和快乐,便也会随之溢满老人的心胸。
   人常说,“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青蒿的身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那“人尽其才”为什么就不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得到很好的证明呢?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轻视别人和自己,更没有任何理由自卑与骄傲。因为,上天既然让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就一定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必有的能力与价值,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并发掘就行了。
  

共 22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白蒿,又名茵陈。性微寒,味辛、苦。看似普通的野菜,却有着不可估量的药效价值,能退黄疸。往年一两块钱一斤的白蒿,今年卖价却扶摇直上,竟然卖到七块钱一斤。著名的华佗都曾忽视了它的药性,无意中在一位“不治自愈”的患者身上找到答案,原来三月里的白蒿才能治黄疸。还编了四句话留给后人: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要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青蒿也是一味中药,青蒿编成的草绳不但能当火柴用,还能缓解疲劳。由此而想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我们人类没有任何理由轻视别人和自己,更没有任何理由自卑与骄傲。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并发掘。一篇夹叙夹议的随笔,条理清晰,有感悟,有思想,给人启迪!好文推荐共赏!【编辑:一米月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4-04-14 12:59:44
  感谢山野俗人赐稿荷塘月色!
回复1 楼        文友:山野俗人        2014-04-14 13:17:58
  谢谢编辑!敬祝康乐!
2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4-04-14 13:01:46
  欣赏佳作,问候山野俗人!你的精彩,荷塘的骄傲!
3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4-04-14 13:03:11
  看似普通的白蒿,却有着常人不知道的药用价值。我们人类还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4 楼        文友:天龙        2014-04-14 18:09:39
  祝山野俗人在荷塘写作愉快,佳作连连!!
回复4 楼        文友:山野俗人        2014-04-14 20:25:21
  谢谢天龙,敬祝康乐!
5 楼        文友:雨墨        2014-04-14 20:47:52
  问好:)欣赏美文!期待更多精彩!祝在【荷塘】写作愉快!!!
雨墨
回复5 楼        文友:山野俗人        2014-04-14 20:59:07
  谢谢!我一定会好好向你们学习的。祝快乐幸福!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