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荷塘】李家娘们张家郎(小说)

精品 【荷塘】李家娘们张家郎(小说)


作者:陌上幽莲 童生,67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22发表时间:2014-04-15 12:23:52
摘要:张家老少露出感激的神情来,李家女人刚开始同情的是张家男人,见了这个家,李家女人就同情一切了。李家女人自己感到奇怪,为什么一迈进这个破烂不堪的家,她就焕发了女性的慈爱和柔情。张家男人站在身后,就像一堆火炭烘烤着她。

李家是下放户,与老张家成了邻居。两家的风流事一传出来,村里人也搞不清是真是假。
   李家有三个孩子,俩丫一小儿;张家也有三个孩子,也是俩丫一小儿。李家刚搬来的时候,虽与张家是邻居,并没有什么大的来往。鸡零狗碎的,似乎又不间断联系,过着平静日子。
   张家人爱唱歌,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张家男人的歌声浑厚优美,听着顺耳。隔三差五的,歌声就跃过墙头,飘进李家的院子。李家女人就偷偷地蹲在墙根下倾听,李家女人就感觉出张家男人的那颗丰富的心。能够唱出这样动听的歌儿,即使他是一个木头人,也会被多情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所打动。张家男人爱唱歌,说明张家男人有好心情;男人有好心情,他的家一定是温馨又甜蜜。李家女人听完歌声就怅然地跑回屋去,趴在炕上不起来,浮想联翩,凄凄艾艾的浑身无力,满腹心事。
   张家是小山沟里的老户,名副其实的贫农。贫到啥程度,这是李家没有料到的。李家刚来的那年春天,张家女人得了胃病。张家男人在门口急得来回跺脚,就是想不出办法来。李家女人正好出来倒灰,见张家男人大清早的在门口闲遛,李家女人顺便搭了一句:“大哥,大嫂烧完火了吧,烟囱没冒烟呢。”
   李家女人第一次正眼瞅张家男人,虽是蓬头垢面,掩饰不住他的英俊,浓重的剑眉,大眼睛双眼皮,长长的睫毛,嘴角曲线分明,很是好看,高个头,就是穿戴邋遢,裤脚子开了线,衣服大圈套小圈。李家女人就吃惊,那些动人心弦的歌,就是这个男人唱的?从男人的穿戴上可以看出他的女人和他的家庭。李家女人猜想,张家女人保准又丑又邋遢。李家女人的心情莫名其妙的好起来,内心充满了优越感。早晨起来的时候顺便就穿了这件花布衫,真是没有白穿啊,虽然李家娘们不知道女为悦己者容这个词,但是她的心情,此时正在验证这句话。她就端着簸箕笑盈盈地走到张家男人的面前。
   张家男人见穿戴花枝招展的李家女人上赶着和他说了话,还叫他大哥,感觉受宠若惊。这么漂亮的女人,和他说了话,张家男人像遇到救星赶忙苦着脸子说:“唉,烧啥火呀,家里的病了,在屋里折腾呢。”在辽西,男人管自己的媳妇就叫“家里的”。李家女人愣住了,忙问是啥病,张家男人低下头:“胃疼。”李家女人把簸箕往墙跟一靠,迈着优美的步子拐进张家的院子。李家女人自搬来后,这是第一次走进张家。
   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李家女人一进屋就捂住了鼻子,一股霉味还夹杂着腥臭味,让人不敢喘气。李家女人大气不敢出,从外屋地一直到屋门口,尽是乱柴火,拣光趟地儿走,还是挂了一脚灰,整个外屋地没有下脚的干净地方。站在屋门口,李家女人适应好一会,才看清屋里的摆设。
   张家没有玻璃,窗户用牛皮纸糊着。只有炕头二尺见方的地方,糊了一张大白纸,春日的阳光透过这张白纸,屋里才有了一点点亮色。
   炕头上跪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裤带解开了,裤腰边掉下来,露着棉花套子。女人用力地堵着胸口。这时李家女人才看见,炕梢墙角挤着俩孩子,地下站着一个十三四的女孩,看样子是老大。孩子们都嘎巴扯扯的,埋埋汰汰地,没有袜子,小脚漆黑,脚指盖由于过长往下弯弯着。袖口的鼻涕嘎巴有大钱厚,又黑又亮。张家大女孩找了一个水杯,在外地刷了又刷,倒了一杯热水捧给李家女人,轻轻地说:“婶,喝点热水吧,没有茶叶。”李家女人看了张家女孩一眼,女孩很懂事。
   李家女人向炕上跪着的张家女人询问病情。张家女人抬起头来,这是一张瘦弱的蜡黄的脸,李家女人只瞄了张家女人一眼,就有了自信。张家女人小眼睛,蒜头鼻子,大嘴。小脸还洼兜着。这么丑的女人还长病了,破房子漏锅,瘫巴老婆,这日子没法过了。李家女人此时同情起张家男人来。
   李家女人马上跑回家去,几乎小跑着又跑回来,端来一铁盆小米。又拿来半兜苏打粉,用汤勺化了半勺,叫张家女人喝了下去。同时以女主人的口气吩咐着:“快,熬点小米粥,稀点的,她这是饿的。”
   张家老少露出感激的神情来,李家女人刚开始同情的是张家男人,见了这个家,李家女人就同情一切了。李家女人自己感到奇怪,为什么一迈进这个破烂不堪的家,她就焕发了女性的慈爱和柔情。张家男人站在身后,就像一堆火炭烘烤着她。
   张家大女儿抱来柴禾,张家男人去挑水,炕上的两个小孩见了米伸手就抓,喊着“要饭,要饭”,张家女人感激地掉下泪来,口里软软地说:“多谢大妹子,上炕坐会吧。唉,这炕,也没法叫你坐。”的确,炕上只中间有块锅台大的席子片,其余全是土炕。李家女人安慰了一会就走了,炕上的张家女人望着李家女人的花格贴身上衣,那眼神十分羡慕。以至不顾胃疼转过身去,趴在窗台上,从一个小窟窿眼往外看,一直看到花格布衫拐过墙角。张家大女儿一直送到门口,不住地说:“多谢婶了,有空来窜门啊。”
   张家女人自打喝完李家女人送来的苏打粉,又喝了几天小米稀粥,胃就好了。张家女人每天屋里屋外地忙着,呼猫唤狗的,孩子大人叽叽呱呱,叫叫抓抓。一会哭一会笑,一会打一会闹。间隔着张家男人浑厚的歌声,还有叮叮当当或噼里啪啦的什么声音,不时地传进李家的院子,真是过日子的一派生机。
   这让李家女人十分不解,那个穷家,有啥忙的呢?哪来的那么多活计呢?孩子大人整天不着闲,也没看忙出什么水平。该埋汰的还埋汰着,该破烂的还破烂着。相反的,李家院子却是鸦雀无声,尽管李家也有三个半大孩子,也有猫狗猪鸡,也无一例外地天天过着农家院的日子,还比张家多了一条狗,可就是无声无息,没有那种蓬蓬勃勃的生气。
   李家的孩子们很少出屋,相互间也不打闹。每当张家院子传来男人或女人的歌声,李家女人就在自家的院当心发愣,张家男人唱的歌很让李家女人猜疑,比如:李家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呦,张家溜溜的大哥,爱上溜溜的她呦……
   李家女人就暗暗动了心,觉得是张家男人是有意唱给她的。张家男人招呼妻子,向来都是那句:老婆儿哎!连余音都带着多情。招呼孩子们也都是闺女儿子的,满腔的亲昵和爱扶;好像这一家人总是处于久别重逢的状态。这让李家女人心烦又嫉妒,就那个丑娘们,连屋子都收拾不干净,还整天“婆儿”“婆儿”的,心里骂他们穷欢乐。张家小孩子唱的儿歌也有意思,李家的孩子隔着墙头听过几遍就都记住了,在背后偷偷地学:小汽车,哗啦啦,看你家,邋遢家。锅台上,鸡粑粑,炕沿上,切葱花,尿盆尿,洗地瓜,擦屁纸,糊窗花,破鞋头,拣趿拉,破背心,露妈儿妈儿。
   张家女人胃疼好了以后,总想找点什么东西回报李家一下,家里实在是没有啥好东西。张家女人想来想去,终于下决心把那对粉红色的肥皂盒和一面小圆镜子送给李家,那是插队知青小刘送给他们家的。
   张家的三个孩子中,老大老二是女孩。两个女孩都从内心喜爱小镜子。早晨,都抢先洗脸梳头,就是为了先照镜子。不起眼的小镜子,在女孩心里就是宝贝。有时为争夺小镜子发生口角,最终的结局总是大的让着小的。在这个贫困的家里,无论什么矛盾发生争执,绝对以公平正义取胜。这与张家男人和张家女人平时的教育分不开的。
   张家老少都爱好唱歌,张家女人还喜欢看书,只要不是天塌下来的大事,这个家里时时充满了欢乐。眼下,见妈妈要把小镜子送人,女儿都撅起嘴巴。张家女人就对女儿们晓之以理:“咱家不能没良心。人家送来小米,救了妈一命,你们想啊,小镜子和妈哪个重要?”女儿听完母亲的一番话都懂事地点着头。在一个晴朗的中午,张家女人换上一身干净衣服,把肥皂盒和小镜子包好,满怀喜悦地来到李家的院子,她想李家女孩一定会高兴的。这是李家搬来之后第一次迈进李家的院子。
   一迈进李家大门口,张家女人就觉出了李家的经济实力。大门口停放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这是凭票购买的好车。李家的猪圈门、鸡窝门、园子门全是钢筋焊接的,还刷了蓝油子,精巧别致。窗底下摆着圆桌,还有八个红皮椅子。院子扫得干干净净,连个柴禾棍儿都没有。家什归放整齐,各有各的地方。外屋有两个门,塑料花系的门帘子,富贵又漂亮。
   一进屋,李家的锅台上摆着一帘雪白的馒头,上面苫着带花边的苫布。四合扇的玻璃窗户擦得又明又亮。李家的两间房大屋子摆满了家具。有卧式梳妆台,桃型圆镜。箱盖上还放着一面大镜子,两边带着条幅,分别是: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箱盖上有雪花膏,有牙刷牙粉。李家的孩子们穿戴干净利索又整齐,特别是他们家的大女儿穿着一条白底粉花的百褶裙,像个小公主。张家女人一进屋就十分不自在,自己的穿戴与这个家太不协调了,李家女人让张家女人坐在炕上,并吩咐大女儿倒水,百褶裙的少女一脸的不情愿,别别扭扭地去倒水。张家女人赶忙说:“不渴,一点不渴。”张家女人一只手抚摸炕上鲜艳的炕毡时,一只哈巴狗“旺”的一声窜上来叼住了张家女人的袖口,幸好没咬住手,张家女人吓得“妈呀”一声站起来远离炕沿,望着袖口的三角口子,一着急喊到:“啥败家玩意?我打死你。”开始张家女人以为是一只大白猫,这一叫才知是小狗。这种小狗只是听说过,叫什么炕巴,还挺贵,没想到在李家看到了。李家的二女儿口里叫着“毛毛”,小白狗就跑过去了,这个二女儿把毛毛搂在怀里,冲张家女人瞪眼喊到:“你敢把毛毛打死,我妈说你家可穷了,赔起了吗?”李家女人不好意思起来,小孩子揭老底,看来有些话不能对孩子们说。张家女人笑了,话是从十来岁的孩子嘴里说出的,就不能生气。李家女人也笑了,用怜惜的目光打量着小狗说:“这小狗是老李托朋友弄回来的,你们真就买不起呢。”
   张家女人唯唯诺诺,一时找不出话来说。她要不说话屋子就静得出奇。李家的孩子们也不爱说话,都闷头各玩各的,气氛就显得挺尴尬。张家女人赶忙从胳肢窝里掏出包,把小镜子和肥皂盒拿出来,真诚的表达谢意,李家女人说什么也不要,顺手从八仙桌底下拿出两对肥皂盒来说:“看,我家不缺这个。”人家的可比张家女人手里的精美多了。这让张家女人的心里很是悲凉。李家女人说:“大嫂子,远亲不如近邻,有啥事还得求你们照应,我们不缺这个,你拿回去吧,心领了。”
   张家女人不知如何是好,一想到自己的女儿是多么喜爱小镜子,李家的女孩说不定也喜欢,张家女人就要求把小镜子留下来。李家女人说啥也不要,很实在地说:“你看,我家不缺镜子,你家没有,拿回去吧。”张家女人的心里很不得劲,自打进了李家的院子,就有低人一头的感觉,连小孩子都不把她放在眼里。本来讨好人家的肥皂盒和小镜子,现在成了扎手的刺猬,拿不起放不下了。就这样和李家女人一推一挡,不知怎么一失手小镜子就掉在地上了,“叭”的一声,打个稀碎。李家大女儿,那个百褶裙的少女,见状火了,小嘴爆豆一般叭叭起来:“一个破镜子扯巴啥?告诉你们,我不收拾,扎脚别赖我。”
   张家女人的心里直跳,赶忙说:“不怕的,不怕的,我来收拾,我收拾。唉,白瞎了。”张家女人犯了错一般,低头找笤帚,李家女人说不用你收拾,我自己来吧。张家女人又有了一个发现,李家女人把“自个”说成“自己”,连说话都城里味文化味,李家女人端着铁锹往外扔碎镜片,张家女人也就跟着走出李家的院子,没有一个孩子挽留她,或者说叫她再来串门。刚迈出李家的屋门口,就听见李家的孩子们说:“那人身上有味,难闻死了。”
   当李家女人把碎镜片扔在门口的小沟里,转身回屋的时候,张家女人又偷偷地返回小沟,挑拣最大的两块拿回家来。一块拳头大,一块鸡蛋大,分别送给了两个女儿。张家女人打了酱糊,用红布条把镜碴边缘糊起来,以防孩子们扎手,张家的女孩子兴高采烈,抱住妈妈说:“妈!得回摔瓣儿了呢,要不然,咱家就没有镜子照了。”张家女人就把在李家的见闻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她的男人和孩子们听。孩子们听得入了迷,个个现出神往的表情。张家男人羡慕地说:“李家这小子真有福,娶了这样的好媳妇。”张家女人听了,心里怪不得劲的,顶撞到:“那有啥用?看她养的孩子,连人话都不会说。”张家大女儿敏感地问妈妈:“他家孩子说啥了?”张家女人忙说:“没有,庄稼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个的好啊。”
   李家成了小村里人人羡慕的好户,半工半农的家庭,吃粮吃菜不花钱,人家还有钱花。张家女人也是有心眼的人,李家孩子们说的话,张家女人没有向孩子们说,朴素的张家女人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她知道,哪些话该对孩子们说,哪些话不该对孩子们说。末了,她问孩子们:“你们说,妈的身上有味吗?”孩子们都扑上来抱住妈妈闻起来,都说:“妈的身上有香味,好闻。”张家女人无限怜爱的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心里感慨,真是黄狼子不嫌一窝臊,这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扭转的亲情啊。
   张家女人开始在晚饭后烧热水,给孩子们洗澡,剪指甲。孩子们把干净白嫩的小脚丫往外伸,张家女人感到很骄傲,那是母亲的功劳,看着也舒心。自己也在孩子入睡后在外地洗个痛快。把不穿的旧背心毁成小裤衩,勤洗勤换了。当天烧过的灰当天收拾出去,锅台也用砖头蹭过。箱盖上没用的破瓶子烂罐子,都用土篮挎到大沟去。有两个特殊形状的酒瓶子,她没舍得扔。在地头采了两把野花插进去,灌满凉水放在箱盖上,屋子里有了清新的味道。这样一收拾,屋里屋外焕然一新,孩子们高兴极了,又唱又跳。小儿子天真地问:“妈,要过年了吗?”张家女人对孩子们说:“咱家没钱买好东西,干净不用花钱。孩儿你们说,干净点好吗?”孩子们都喜滋滋地点头,和妈妈拉沟,坚决把干净进行到底。

共 12643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张家和李家不同的生活状态,张家贫穷,过日子邋遢,却热爱生活,有人情味,孩子们也懂事;李家小日子过得比张家好些,屋里屋外干净利索,却是阴郁的,尤其是李家女人,凄凄艾艾的,满腹心事的样子。李家男人呢,典型的公鸭嗓,还小心眼,不够爷们,孩子们也不太懂事。李家女人倒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她羡慕张家虽然埋里埋汰,却过得有滋有味,歌声不断。邻里之间相处日子久了,自然相互受一些影响,张家受李家影响,也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变化很大。李家女人受张家男人乐观的生活态度所影响,话里话外流露出来,让自家男人多心,从而发生“战争”,把本没有发生的事演绎得跟真有那事了似的,两口子打架打得惊动了村干部,最后李家搬走才算了事。行为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俱佳的作品,读来感觉很有嚼头,这就是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萨若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4153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萨若兰        2014-04-15 12:44:19
  一篇对比效果明显,艺术性很强的小说。欣赏、学习!
回复1 楼        文友:陌上幽莲        2014-04-15 12:47:44
  若兰辛苦了,这么长的小说难得有心情看下去。谢谢你!
2 楼        文友:萨若兰        2014-04-15 12:47:07
  行为描写、心理描写俱佳,读来颇感兴味浓厚,有嚼头。又一篇好小说!
3 楼        文友:萨若兰        2014-04-15 12:47:50
  荷塘有你的加入,精彩不断!
4 楼        文友:烟云墨雨飞        2014-04-15 19:07:41
  写的不错哦!严重欣赏中......
烟云墨雨飞
5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4-04-15 19:12:32
  接地气的故事,烟火味浓!欣赏!
6 楼        文友:天龙        2014-04-15 19:31:35
  一篇生活气息浓郁、故事情节感人的精彩小说!!
7 楼        文友:天龙        2014-04-15 19:50:21
  祝贺幽莲佳作斩获精品!!你的精彩,荷塘的自豪!!
8 楼        文友:石寸雨        2014-04-16 09:07:00
  张家长李家短的家庭琐事,描写的活灵活现,好小说,学习中。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9 楼        文友:涓子        2014-05-08 00:20:25
  很久没读到这么贴近生活的作品了,一口气看完,忍不住留点痕迹,学习问好。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