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心灵】乡村医生二题(杂文)

编辑推荐 【心灵】乡村医生二题(杂文)


作者:史祖诚 秀才,1408.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89发表时间:2014-04-16 11:45:08
摘要:医改的宗旨是为人民大众谋福利,不光是政府的事,是全体人民的事,人民都能说话,不要怕矛盾,只有充分揭露矛盾,才能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奔向小康社会,振兴国家,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一、乡村医生
   全国解放到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种情况,1965年6月26日,在毛主席给卫生部的指示下,全国农村开始建立起农村卫生队伍,名叫赤脚医生,同时粗放型的合作医疗也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出现了。合作医疗这个新生事物,由于经济条件跟不上,渐渐萎缩自灭,而农村卫生队伍依然存在下来。赤脚医生队伍不断壮大,工作活跃在农村这块卫生阵地,以普通的医疗枝朮加上民间流传的医疗方法进行防病治病,参于防疫接种和爱国卫生工作,成为农村这块广阔天地的守卫者,说真的立下了不可抹掉的汗马功劳。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农村联产责任制到土地下放后一段时间,乡村医生取消了过去的生产队补貼,进入了以药养医的过渡时期,但各项工作照常不误,始终没有离开卫生职责的这个轨道和主航线。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乡村医生也进入了这个新的程序,取消了以药养医,进入了一个新的体制改革,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合作医疗,给村民医疗服务等工作集于一身。这个组织机构是县、乡镇、村,三级为一体的卫生机构,并建成一体化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城乡。在人数上乡村医生作为主体升级进入其中,换句话说进入这个实体编制,也就是这个实体中的工作人员,是合法于国家政策規定的。城乡一体化后,乡村医生的身份已成为居民,进入一体化编制,就要以一体化给以劳动所得,享受各种待遇,就好比进入一个机关,工厂一样,有相应的一套机制对待。如工作年期、枝朮等级、在职如何、年龄老退待遇处理等完善机制,根据这些条件相应对待。这个体制的完善,对到龄退的和乃在职的都会心中明白,感到阳光。
   现在有一批老村医到龄和超龄,要他们往下退。退没有什么意见,但在待遇问题上大打折扣,不管你工作几十年,20年,30年,40年,均以10年为一个标准和级别,每月给100元钱作为退养费,退后不能行医执业,而且要写下承诺书,否则以非法行医论处。这100元,每天3元3角,不用还有家庭人口,就一个人每天三顿饭,只能吃一顿,另两顿还没有着落,更不要说年老生病等项,这叫退养吗?他们还能进行一些医疗,但论为非法行医,连手脚都捆住了。真不知道这些当官儿的是怎样想的?要在社会主义优越制度下,活活困死这些农村卫生体系最初的根基石,现在他们老了,是不是象哄小孩子一样,把这些老村医摔了?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不少老村医上访,为争取合法身份和相关待遇。改革现在已进入深水区,医改也同样如此,这个工作也同样如此,在中国历史上给村医退养是没有的。我们现在搞是先例,但问题的结症是没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特别是到在职村医和退下来的老村医中调查研究。因为他们是主体是对象,然后写出调查报告,制定出方案,再做决策,做过这样的工作吗?乡村医生能开方写字,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写字填表,用手写体写个意见征求,每个人写一份完全能做得到,不要长官意志,高高在上,走一走群众路线,接一接地气非常之好,也就是说让他们不要上访,长官们下访,问题总会得到上下都满意,不要急着100元就天下太平了。下来吧!在地方不少卫生局有些小老虎吃乡医肉,合伙套国家的钱,摸一摸他们的屁股吧!看厉害不厉害……思想路线教育要见行动,从而促进医改向前推进,完全符合中央要求。
   医改的宗旨是为人民大众谋福利,不光是政府的事,是全体人民的事,人民都能说话,不要怕矛盾,只有充分揭露矛盾,才能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奔向小康社会,振兴国家,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二、黎明前的曙光
   本信是一个假设,也是一个幻想,在实现中国梦的大前提下,村医们渴望的梦将会变为现实。本文作者老了,如果生前能看到更好,如果死了,在九泉之下也会消除阴霾,笑望充满阳光的世界……
   本信的内标题是:卫生转企,势在必行,割掉最后一个尾巴。
   去年和今年以来,全国各地不少村医、老村医为争取合法身份和待遇问题进行上访,我作为一个老村医虽然没有上访,但心和你们一样,也在犹虑和困惑之中,不知理在那里,路在何方?
   村医这个名称,是近代的一个名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产儿。在封建社会里叫作先生,同教师共一个称呼,还有一个尊称叫大夫,反正是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不读书人一般做不得大夫。在旧社会多数为落榜弟子,正如民间一句俗语:“秀才改大夫,钢刀割豆腐。”读书人做不成官,一个就是当教书先生,一个就当大夫。当大夫有流动的,有不流动坐堂的,以此行医,维系生计。那些流动的叫江湖医生,也有的叫野大夫,他们挑个壶瓶,云游天下,后来便有了一个成语叫:“悬壶济世。”反正在旧社会里民间,医生根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就如象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也同样如此,他们什么时候发过大财?
   就这样,那时的民间医生也很少,直到解放后我国广大农村普遍还是缺医少药,医疗条件还是十分不好,直到1965年,我国广大农村才建立卫生所,情况才有了一些扭转。由于经济条件不好,以民间医药为主,辅以西药和打针,输液也不多见,继而中西药结合开始形成,农村医疗条件才有了一些改变。现在工作45年左右的老村医,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经过了时代的蜕变,从改革开放一直走到今天,这一批老村医坚守在农村这块卫生阵地,不弃不离,可现在他们就要退下来了,可应该在晚年有一个快乐的时光,但身份和待遇一直没解决下来,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
   问题就处在这样的一个焦点上,城乡一体化进程摧生了卫生必需转企,原来二元化的模式要向一元化汇棸,对卫生工作的管理很不适用,转企后才能进行现代化管理,这样可以量化工作,工资待遇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不象现在工作40多年和工作10年一个样,所以出现上访是存在着不公平而产生的。
   村医卫生转企是客观上的需要,不转不行,如果不最后割掉这个尾巴,还是二元化,就象打临时短工一样,村医就没人干了,因为走到头也没有希望,这个工作的连通续性就泡汤了,城乡一体化后,二元结构的消失,由于村医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在用人上必须附和企业的特点,工薪的等级区别,年老退休等均有一定的标准,不能乱来一气。
   凡事都得打好根基,眼下的这一批老村医怎么办?是把他们摔掉,后来的再用新的办法,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今后的上访还会继续,甚至会影响到后来。现在在职的将一天天会变老,现在不上访,过一年就有一批上访,会成为一个恶性循还。如果把这个尾巴割掉了,名正言顺了,问题就不存在了,谁还吃饱撑着去上访?
   等待吧!黎明前的曙光将会出现在中国地平线上,老村医们只要能活到那一天,一定会等来的……
  

共 26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分两个小章节介绍和阐述了乡村医生的诞生、在医疗事业上发挥的作用以及乡村医生发展到今天这个时代所处于的待遇和境况。对乡村医生的养老待遇和对退休后生活安排等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做了详细条理的分析论述,并希望医疗事业能够重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个人观点和意见。语言自然流畅,诚恳真挚。欣赏,问好!【编辑:雪伶珊】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伶珊        2014-04-16 12:18:20
  欣赏佳作,问好作者!
艳不求名陌上花。
2 楼        文友:雪伶珊        2014-04-16 12:19:17
  文章分两个小章节介绍和阐述了乡村医生的诞生、在医疗事业上发挥的作用以及乡村医生发展到今天这个时代所处于的待遇和境况。对乡村医生的养老待遇和对退休后生活安排等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做了详细条理的分析论述,并希望医疗事业能够重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个人观点和意见。语言自然流畅,诚恳真挚。
艳不求名陌上花。
3 楼        文友:雪伶珊        2014-04-16 12:20:06
  祝您写作快乐,佳作不断!
艳不求名陌上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