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荷塘】二娘和她的园子(小说)

精品 【荷塘】二娘和她的园子(小说)


作者:陌上幽莲 童生,67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13发表时间:2014-04-19 13:11:15
摘要:二娘天生的勤快,不干点活就难受,四四方方的近八分地的后园子,让二娘侍弄得干干净净,畦是畦垅是垅。观看二娘的园子简直是一种享受……

二娘天生的勤快,不干点活就难受,四四方方的近八分地的后园子,让二娘侍弄得干干净净,畦是畦垅是垅。观看二娘的园子简直是一种享受……
  
   二娘是村子里最有意思的人,别看七十来岁了,要说穿着打扮顶数二娘大胆,往那儿一站,咋看咋着笑。
   二娘上身穿大儿媳不要的粉红低领衫,露着皱皱巴巴的胸脯子。脖子上挂着大孙子玩够的mp3,大孙子给她下载了二人转。下身穿二儿媳不要的黑色体型裤,细细的罗圈腿显得更弯了。屁股蛋子瘪瘪着,体型裤倒把二娘糟践了。脚穿三儿媳不要的红色舞蹈鞋。老太太脚小,二孙女露了脚跟的花袜子她拣过来补好,一穿就一年。打远看,干干巴巴的老太太鲜艳夺目,红花绿叶不伦不类的。
   二娘是村里最苦的人,十四岁嫁到老林家,小叔子小姑子,公公婆婆,还有公婆的公婆,一大家子老少十多口人。大家庭里,没有二娘说话的地方,也没有二娘站脚的地方。整个一个小家奴。
   二娘没有抱怨,她说这是命。每天早晨,鸡叫头遍二娘就爬出被窝,第一件事就是泼尿盆子。人多,放在外屋地的便盆满满的一盆黄尿。老爷子,老老爷子,老太太,老老太太,他们年岁大,猫不下腰,每次都把尿撒在外边,让人没法下手。二娘就找两片玉米皮垫着,小心地端出去。然后开始烧水,二十印的大铁锅,烧开一锅水得二个小时。二娘就坐在灶坑旁拉风匣,咕嗒,咕嗒,拉得二娘胳膊生疼,眼睛盯着火苗止不住地幻想。水开了,留好洗脸水,灌好暖壶,就下米煮饭。人多,这饭就不好煮。捞早了,饭硬。奶奶婆婆爷爷公公都没了牙,胃又不好,摔摔打打,边吃边骂。捞晚了,水了巴汤的,干饭不干饭粥不粥的,小叔小姑们叨叨咕咕。这个家里只有婆婆关心二娘,因为婆婆也有公婆,她很体谅自己的儿媳。每次二娘煮饭的时候,婆婆都帮助她捞饭。或是偷偷往锅里扔两个鸡蛋,熟了就捞出来藏好。二娘也不多问。等到晚上,一家人陆陆续续上炕脱衣服,钻进了被窝,只有二娘自己在外地收拾碗筷的时候,婆婆偷偷捅二娘一下,也不说话,顺手递给二娘一个小纸包,然后手往外一指。二娘就会意的出了屋,在院中僻静地方,把两个已经剥了皮的鸡蛋转眼间填进肚里。有一次二娘偷着给婆婆留一个,没想到婆婆老大不乐意:“给我留干啥?你吃!你活计重,老爷子老太太啥活干不了,成天在炕上偎着,光顾他们也不行,你要垮了,咱家的活谁干?”二娘有这样的婆婆,心里安慰,受苦受累也心甘情愿。
   最让二娘不如意的是晚上。那时烧柴都很困难,把饭做熟就算完事。只有炕头热乎,被爷爷奶奶占着。中间是公公婆婆,排下去是小姑子小叔子,二娘与丈夫排在最炕梢。每当夜半更深,炕上想起各种各样的呼噜声,二娘就偷偷钻进丈夫的被窝。丈夫温热的身体将她搂得暖暖的。有时来了兴致,丈夫就偷偷爬上她瘦弱的身躯,青春的躯体总是无法抑制冲动。那样的环境里,屏息静音的,可炕头的老爷子还是夸张地咳出声来,好像他什么都听到了。
   尽管如此,可一点没有影响二娘的母体本性。接二连三生了三个儿子。爷爷奶奶闻听到了曾孙子的啼哭声之后相继去世。小叔子小姑子也相继出门,当兵的当兵,出嫁的出嫁,分家的分家。谁也不愿意守着这个破大家了。在办理了公婆的后事之后,二娘的大儿子娶了媳妇。二娘终于从小家奴熬成了婆婆,正经巴本地当上了长辈。
   如今,二娘在晚年里享受起现代生活。丈夫几年前就已经病故,三个儿子都分家另过。别看二娘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可二娘的身子骨还很结实。她愿意过独立的生活,和哪个儿子也不掺和。三个儿子都是自由恋爱结婚,家中条件不好,都光身出。建房搭屋,全凭自己能力去挣。所以三个儿媳常常在背地数落婆家如何贫穷,比东家比西家,好象嫁了二娘的儿子受了天大的委屈。二娘是个皮拉人儿,从不和媳妇们计较,随媳妇们说去,每日里照旧忙活。一会儿给大孙子缝裤裆,一会儿给老孙子做兜肚。给孩子们补露了脚跟的袜子。要么做小垫子,做鞋垫。或用秫秸杆给儿媳们钉盖帘,用高粱挠儿(去了米的空穗)给儿媳们扎刷帚。二娘竭尽所能为儿媳们劳作着,总是忙的不着闲。儿子家的零零碎碎的杂活儿,全都二娘干了。儿媳们聚在一起玩麻将的时候,二娘也会站在一边扒眼儿。二娘不懂麻将,看着就笑:“你们这叫啥呀?小鸡,面条,饼,还都整糊了好。”媳妇们就呲哒她:“妈,你不懂就别瞎说,让人笑话。”
   二娘住在老屋老院,住久了,感觉习惯。老屋后院有个大大的园子,老屋的后门开着,推开后门就进入了后园,这是二娘喜欢住老院的主要原因。二娘年岁已大,上山卧岭的当然不行。但二娘天生的勤快,不干点活就难受,四四方方的近八分地的后园子,让二娘侍弄得干干净净,畦是畦垅是垅。观看二娘的园子简直是一种享受。二娘一个大字不识,但是二娘绝对有艺术细胞。这块方方正正的大园子,充分展示了二娘的蕙质兰心,只要看了二娘的园子,谁也不敢说二娘一个“不”字了。
   在园子的最北边,二娘种了两排白苞米,它有遮挡园子起到栅栏的作用。苞米一定浆儿就扒下来,二娘烀了一锅,媳妇儿孙们都过来啃苞米。二娘在苞米底下种上“秋后老儿”或“老母猪耳朵”等秋豆角,苞米杆直接当架柴。等到秋天,你看吧,苞米杆上开满淡紫色的豆角花,一直开到苞米尖儿上。半月以后,一嘟噜一嘟噜的豆角挂满苞米杆,让人羡慕又眼馋。紧挨苞米的是几垅花生,然后是茄子,青椒,柿子。这些都是一茬作物,冻死拉到。二娘很会找时间差。都说“清明前后,种瓜揇豆”。二娘却不着忙,只在墙根种几棵。一个月以后,二娘开始大量播种了,各种豆角瓜果种的全科。一排排的池子,二娘踩的脚印就像炕上的席子花。二娘是个乐观的人,踩池子的时候,二娘双手一背,嘴里嘀啦哒、嘀啦哒的,调儿是大秧歌调儿,头上扣着粉红色的水舀子,把儿朝前。活脱脱一个老顽童。儿媳们把嘴一撇:“死老太太,没正出。”二娘也把嘴一撇:“可不像你们,未老先衰。”二娘这是跟大孙子学的词儿。
   耕种的季节是二娘最快乐的日子。二娘小把锄不离手,起早贪黑的,整日这铲铲那剜剜,整个大园子没有一棵杂草。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气葱葱,鲜嫩欲滴。豆角架柿子架,都编上了花儿,顶上系着红樱儿。那是二娘打了补丁的衬裤,大孙女硬是抢过来塞进灶坑,二娘还是掏出来留下了。绞个补丁绺儿啥的,绑点啥。在二娘的眼里,啥东西都有用。要是有哪根架柴插歪了,二娘认可把它拔下来重新再架。二娘种菜从不上化肥,老早地,二娘就拣了几大筐羊粪蛋子,在园子中间挖个大坑,把羊粪蛋子倒进大坑之后,在往上泼尿,泼饭水。闷了一段时间以后,二娘把粪蛋子挫碎,拌上草灰。二娘种出的菜是正经八本的绿色食品,土豆炖豆角,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当别人家的蔬菜都过了喷儿,薅秧拔架的时候,二娘的菜正是旺季,这时的菜比以前贵许多。有许多小贩子挨家收购青菜,一到二娘的园子旁就停住脚。望着满园子的青菜眼馋得直流哈喇子,追着老太太问卖不卖。二娘连摇头带摆手,得意地拉着长腔:“不——卖——呦!”小贩子气的直和老太太顶嘴:“你一个干干巴巴的老太太吃了这些菜吗?”
   二娘一个人当然吃不了这些菜,她是供三个儿子吃菜啊。儿子们吃不了,再送给其他人吃。人人都吃过二娘种的菜。媳妇们的园子可就惨了,连基本的小葱都懒得栽。杂草半人深,院墙东倒西歪。每日里除了玩麻将还是玩麻将,就是不愿干活儿。尤其是园子里的活儿。二娘看不惯叨咕几句,就有十句不好听的等着她:“侍弄出花来了,出几个钱?累死都不知咋死的。”话虽然不好听,可媳妇们都是笑着说的,二娘的心里也就没什么火,也笑着回敬儿媳妇:“看你们懒的,屁眼子挑蛆。那我种的菜你们别吃啊,现成的园子撂荒放兔子,你们是过日子的人吗?”说归说,二娘今天给大儿媳送豆角,明天给二儿媳送黄瓜,后天又给老儿媳送土豆,儿媳们吃不着她种的菜,那才叫难受。二娘格外心疼下辈子人,每日照旧乐呵呵地侍弄她的园子。
   二娘的园子有一道特殊的风景,也是最惹人眼目的地方,就是靠东边的倭瓜。二娘种的大倭瓜千奇百怪,什么品种的都有。有四五十斤重的磨盘倭瓜,两种颜色,杏黄和浅绿。杏黄色的,味甜,甘面,炖着吃好。浅绿色的,水灵,脆生,适合炒片,或拌馅吃。还有如方枕的灰绿色倭瓜;有小巧玲珑的方倭瓜,底下还有四个小爪儿,通红通红的,非常好看。还有一个新品种,也不知二娘从哪里掏弄来的籽儿,那倭瓜形如手臂,一挂一挂的,好像在练健美。让人一看十分喜爱又十分惊奇。
   从南到北,二娘搭了两排瓜架子,都是花现钱从北沟买来的碗口粗的槐木杆子,三块钱一根呢。别的杆子不结实,为此儿媳三天没理她,认为婆婆没有经济头脑,有钱乱花。随着倭瓜的长大,瓜架也就吃劲了。有一回二娘用杨木杆子搭了架,在秋后几个大倭瓜就压垮了。一个个大倭瓜有的摔得掉了皮,有的摔得裂了纹,有的碎了好几瓣儿。二娘心疼得掉了泪。她把那些碎倭瓜拣起来,洗净,剁碎。包了馅饽饽,儿媳们都说好吃,这让二娘的心里好受许多。
   全村人,甚至外村人,年年都能吃上二娘送的倭瓜。人口多的人家,二娘就送大的,人口少的人家,二娘就送小的。有一回,二娘送给一对小夫妻一个大倭瓜,小夫妻只在大倭瓜上挖了一小块,剩下的就放烂了,扔在粪坑里。让二娘看见了,心疼好半天。二娘就决定给人口少的送小倭瓜。村中老刘家就得送大的,他家人口多,生活贫困,炖了一锅倭瓜等于改善生活了。二娘的园子,二娘的倭瓜,在村子里形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妇女们闲着没事的时候,总会说:“走哎,上二娘家看倭瓜去。”大家心有灵犀,到二娘的园子来没有空手回去的。谁家缺啥就拿啥,掐把葱叶子,或提溜几个茄子,要不就抱个大倭瓜。二娘的池子梗上或地头地脑也不闲着,二娘栽上鸡草花,鸡冠花,灯笼花,老来变花,串红,房檐下栽了一排美人蕉。二娘的园子也就成了花园,让人赏心悦目。每当有人观赏二娘的园子,夸奖二娘的菜,夸奖二娘的倭瓜,夸奖二娘的花,二娘就脸放红光,有了骄傲和自豪。一个实心实意种园子的老太太,恐怕再也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此时哪怕是极不相干的外地人,二娘也要送给他一个倭瓜,人们就说,这老太太,心眼真好。
   这年秋天,二娘的满架倭瓜又丰收了,在美人蕉、老母猪耳朵豆角花的映衬下,一个个大倭瓜更加丰腴可爱,让人总是控制不住想摸一下,或者抱一下。掂量掂量。这时候,一个穿着雪白西服,头发染成牛毛色的城里小伙子路过这里,趴在墙头上欣赏半天。望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用榆稍绳子吊起的倭瓜,惊奇不已。能把倭瓜种出这等水平的,一定不一般;一定是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懂技术的现代化的新型农民。小伙子眼睛贼溜溜乱转,打起了倭瓜的主意。喊出二娘,见是一个干干巴巴穿戴不伦不类的农家老太太,扑哧笑了。老太太今天换了装束,上身白底红花的蝙蝠衫,下身蓝色运动裤,脚蹬黑色女式瓢鞋,鞋跟让二娘用菜刀砍去了。二娘也冲小伙子笑了:“笑啥?谁敢说我老太太不时髦?”小伙子嘿嘿儿笑出了声儿,二娘也跟着哈哈哈地笑起来:“我老太太不管好赖,拣孩子们剩下的破烂儿。”小伙子很会哄人,迎合着二娘说:“你老人家赶上我妈了,我妈就是。得啥穿啥。人家说了,扔了白瞎。”也不知道小伙子的话是真是假,他的话让二娘很感动。打听人家的妈妈多大岁数,其实小伙子是在和二娘套近乎,他打倭瓜的主意呢。
   城里小伙子英俊潇洒,村里大姑娘小媳妇见了动静都围过来。问这问那,身前身后的献媚。还用春话聊扯人家。小伙子显然见过世面,言来语去的,还不过分,幽默风趣。几句话就与村中大姑娘小媳妇打成一片。二娘打眼偷摸睃他,认为他是鬼,鬼才一身白。小伙子问二娘的倭瓜多少钱一斤,大小全包了。二娘开始说不卖,架不住小伙子撺掇,说你一个老太太也吃不了这些倭瓜,到时烂了,还不如卖俩钱儿花,想买啥就买啥。二娘一想也是,去年就扔了好几个大倭瓜,这玩意儿不能留过年。倭瓜留过了年,说是一年都窝囊,迷信呗。二娘就坐在石头上犯寻思。老刘家要留两个,要大的;老张家留两个,一般的就行;老李家留一个,老赵家留一个。老吴家有个城里亲戚,特别爱吃倭瓜,也给他留一个。老曹家给不给呢?人不能太计较,谁好谁带着,就给他家留一个吧,当然留大的。三个儿媳每人留五个,多了白扔。二娘寻思来寻思去,得留下一百来个倭瓜,去掉这些,还剩下多少呢?二娘就站在倭瓜架下数倭瓜,数了一遍又一遍,总是数不清,不是这猫一个,就是那块叶子挡一个,小孩子似的那么淘气,这里露个脸儿,那儿又露个尾。城里小伙子直乐,数什么数啊,也不论个儿卖。找个大麻袋,找个三百斤的大称,一装一抬一过数,得了呗。

共 949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小说,作者用诙谐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乡村老太太二娘平凡的一生。二娘是平凡的,但是她却用她的平凡赢得了村里人的尊重,也影响了自己的儿孙。故事中,二娘“十四岁嫁到老林家”,是“村里最苦的人”,“每天早晨,鸡叫头遍二娘就爬出被窝”开始忙活,一直到晚上大家都进被窝了,她还在收拾碗筷,她是林家的小家奴。但是这个小家奴因为有一个好的婆婆,她就是“受苦受累也心甘情愿”。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以后,二娘勤劳的本性没有变,将家里的菜园子侍弄得干干净净,种的菜全家人吃不完,又送给其他人,“人人都吃过二娘种的菜”,二娘的大方举动被儿媳们误解,认为白给人家吃也没有赚出好来,所以趁着有小贩去收倭瓜,将倭瓜连种都没留,全摘了卖了。二娘死后,在收的二万多块礼金面前,让晚辈们看到了“人情的分量”。二娘用一生积攒的人气,教育了晚辈。小说读后让人深思,在农村中又多少象二娘这样的勤劳善良本份的母亲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二娘不是一个人,她是乡村母亲们的代表,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小说取材生动典型,人物鲜活亲切,语言生动活泼,读来兴趣盎然,在作者的笔下,农村的生活栩栩如生,家长里短,信手拈来,很接地气,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这是一篇耐读耐看,令人回味无穷的作品。佳作,倾力推荐共赏!【编辑:心寄弦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419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寄弦下语        2014-04-19 13:25:58
  感谢幽莲带来的精彩小说,荷塘有你更精彩。
2 楼        文友:心寄弦下语        2014-04-19 13:30:58
  幽莲的小说总是很幽默,让人看着忍俊不禁,非常好看的小说。
3 楼        文友:心寄弦下语        2014-04-19 13:31:57
  期待幽莲更多的精~~彩
4 楼        文友:雨墨        2014-04-19 16:45:08
  幽莲姐小说很耐看,写的真好,欣赏,学习,问好幽莲姐姐:)周末愉快!
雨墨
5 楼        文友:天龙        2014-04-19 19:33:58
  恭贺幽莲连续16篇精品,实现了“一片红”!!
6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4-04-19 22:18:10
  恭喜作家姐姐美文成精!
7 楼        文友:扰之        2014-05-08 19:03:50
  这里来看望大姐。我是 桂林啊。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