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蓬蒿】自然的“雾”与生命的“悟”(赏析)

编辑推荐 【蓬蒿】自然的“雾”与生命的“悟”(赏析) ——读杨林短诗《雾夜》


作者:蓬蒿老翁 秀才,2509.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37发表时间:2014-04-23 09:42:31

“四十不惑”,看来人到中年的杨林兄真的是不惑了。
   笔者一直认为,写诗需要一颗年轻的心,需要一种激情。这种激情就好像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看到青春貌美、动若天仙的妙龄女子的冲动一样,这种冲动来自于身体的本能,而杨林兄具有这样一颗年轻的心和这种激情。说句实话,笔者是讨厌雾的,尤其是那种叫雾霾的雾(相信大多数人跟笔者的感受是一样的)。杨林兄从自然界的雾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悟”,并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出来,可见其心之年轻,情之盎然,思之深邃。
   杨林兄《雾夜》这首短诗较之他许多短诗来说,是很容易理解并体会的。笔者是不喜欢去解读一首诗的,就如同不愿意去揭穿魔术师的魔术表演一样,笔者愿意做的就是静静地欣赏,静静地去体会,去感悟。
   《雾夜》只有十二行,结构简单,起转承合,一气呵成,自然而然,不娇柔,不做作,行如流水,犹如米芾的草书一样,在短短的十二行诗句中,就将一个置于雾夜中漱洗后平躺在床上的诗人对日常生活中的世界以及对生命痛与愈合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所闻、所见、所忆、所思一一呈现出来,而在其中的“雾“不过是诗人所托的“物”,诗人想要言的“志”也在“雾”中——“进入梦中,迷雾。”下面就杨林兄的《雾夜》和大家一起分享笔者的想法:
   “春天里,万物再次赋予了想象。”
   春天,这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生气和蓬勃的季节。当人们从酷热难耐的夏天、萧条肃杀的秋天、严寒冷漠的冬天中走过,迎来了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意盎然、清新浪漫的春天,人们的心情是舒畅的,对未来是充满期待和想象的,而春天,人们重新振作,重新规划,朝着自己的追求、欲望、梦想重新出发。诗人杨林在诗歌的起首一句就营造了一个美好而宏大的意境,赋予了我们对万物的想象,当我们的思绪还处于美好的想象之中时,诗人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调转,将我们从想象中拉回到残酷的现实中,诗人杨林仅仅只用了巧妙精准的两个字:
   “静默。”
   不要小看了这两个字,“静默”二字在整首诗歌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整首诗歌都活了起来,而后面几句都是围绕“静默”的内容来写的,诗人杨林以“禅意”的方式,将我们带到了面对现实,审视过去,思索人生的自省之中。“吾日三省吾身。”(孔子《论语?学而》),在人生追逐梦想,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真的需要停下自己奔跑的脚步,让欲望歇口气,这便有了后面的诗句:
   “漱洗后平躺在床上,
   汽车时而呼啸而过,尾音将我掀起波澜,
   捡拾陈年旧事。”
   很显然,诗人的自省是在春天寂静的夜晚,在“漱洗后平躺在床上”之后开始的,是从陈年旧事的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自省的,回想过去,历历在目,犹如“汽车时而呼啸而过”,诗人杨林用“时而”“呼啸”来阐述陈年往事,可见过去的往事勾起了诗人的思绪,令他无法平静,在他的心里掀起波澜,这种能够掀起波澜的往事是什么呢?童年的游戏,少年的寒窗,这些显然不是,那么诗人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便是步入社会后的挣扎、挑战,甚至也包括难以忘怀的初恋情感或者婚姻。然而,诗人杨林并没有在“陈年旧事”的“静默”中止步,他继续“静默”,审视所面对的现实:
   “窗外,雾透过街灯弥漫进来,
   描述一个长夜如何笼罩,与破裂。
   痛已经痛过,雾也就自然愈合,或散去,
   只剩下自己。”
   现实是怎样的呢?尽管有夜灯的照耀,还有些许光亮,但是“雾”还是在夜晚,“透过街灯弥漫进来”了,这雾会遮挡视线,会桎梏肉体,会窒息呼吸,被雾笼罩的长夜,诗人挣扎过,疼痛过,但这漫长的被雾笼罩的夜终究会过去的,就像雾一样会散去,而疼痛的伤口也会随着时间愈合,而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唯独我们自己是真实的。生活是真实的,自己也是真实的,不管追求过什么,最终都会像雾一样散去,可本真的自己会剩下,会存在,依然在这个世界上,所以应该回归自我,回归本真,这就是诗人在雾夜中思考,也就是生命的“悟”。诗人杨林本可以将这首“雾夜”诗就此结束,然而没有,他继续写道:
   “将各种片段与假设都梳理一遍,
   我终于累了,任黑夜完全淹没,
   进入梦中,迷雾。”
   从现实中展望未来,从今天看到明天,一层雾散去,还会有一层雾过来,未来就是一层雾,自己也将会继续被雾笼罩,诗人在人生的某一站感到身心疲惫,感到累了,但是诗人并没有丧气,也没有颓废,而是要让自己在厚重的黑夜里枕着雾进入梦中,即使未来还会有迷雾,也会积极面对,突破迷雾的包围,因为诗人相信本真的自我在雾散去后“会剩下”。
   一首好诗不需要堆砌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故弄玄虚,更不需要振臂高呼空洞的口号,《雾夜》这首仅仅十二行的短诗,就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用一个又一个简单但却精准的词语,将过去的回味、现在的审视、未来的展望捏揉在“雾”中,从这三重雾中,给我们阐释了一个真谛,一个生命之“悟”哲理——回归自我,回归本真。
  
  
   附杨林诗歌《雾夜》
  
   春天里,万物再次赋予了想象。
   静默。
   漱洗后平躺在床上,
   汽车时而呼啸而过,尾音将我掀起波澜,
   捡拾陈年旧事。
   窗外,雾透过街灯弥漫进来,
   描述一个长夜如何笼罩,与破裂。
   痛已经痛过,雾也就自然愈合,或散去,
   只剩下自己。
   将各种片段与假设都梳理一遍,
   我终于累了,任黑夜完全淹没,
   进入梦中,迷雾。
  

共 21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自然的“雾”与生命的“悟”,从自然的雾中感受到生命的“悟”,读来令心境豁然开朗。对于朋友的短诗《雾夜》,作者用心品读创作者当时的心情、感受、初衷和诗歌的内蕴,对诗歌的语言、结构和意境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将作品的精华呈现在读者面前。无疑,作者对《雾夜》这篇作品的理解是非常通透和到位的,从迷蒙的雾霭中氤氲出对过去的回忆、现在的审视和未来的展望,悟出了生命的哲理:回归自我,回归本真。全文语言精致凝练,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深刻了解到作品的精髓。很欣赏作者对作品的如此用心。欣赏,推荐阅读!【编辑:简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希        2014-04-23 09:43:31
  问好老师!细致精美的赏析,读来心清目明。祝创作愉快!
简希
回复1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4-04-23 13:31:40
  谢谢间希的精彩点评,问好。这是昨天下午应作者邀请而写的评论。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