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漫话中国国技——象棋和围棋

  漫话中国国技——象棋和围棋


作者:愚者 秀才,1722.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55发表时间:2014-04-24 15:30:41
摘要:   围棋与象棋,它们的演化过程十分相似,都是从中国古战场的情景之中演绎而来,围棋与象棋,就如同贵族和布衣

我与象棋的缘分始于上小学的时候,大概七八岁的年龄吧,那时家里有一副中国象棋,父亲常常利用下雨阴天闲来无事的时候,与邻近的叔叔伯伯品茶对弈,常常杀得天昏地暗,不亦乐乎。童年好奇的我,便在一旁观阵。刚开始时,虽然不太懂,但也津津有味,乐在其中。时间一长,耳闻目濡,也就略知一二了。于是便在业余时间里,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捉对厮杀,“切磋”一番。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参军入伍上军校,戎马生涯十几年,直到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这种雅兴一直伴随着我,而且我把对象棋的这种爱好一度扩展到围棋、跳棋、军棋等领域,可谓爱屋及乌,发扬光大。
   记得上军校那年,正赶上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棋圣神勇无比,锐不可当,几乎以一己之力横扫东瀛列岛,让众多日方的“超一流”棋手俯首称臣,从此名扬四海,为咱中国人争了光。于是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围棋热潮,尤其各大院校、科研单位等知识分子扎堆儿的地方,纷纷举办围棋沙龙,无论教职员工,无论悻悻学子,都以会下围棋为荣。那时在茶余饭后,人们谈论最多的便是围棋、擂台赛、聂卫平、马晓春、藤泽秀行这些闪光的名词,真是羡煞人也。也就是在那个年代,我学会了下围棋,并且沉浸其中,常常废寝忘食,乐而忘返。
   军校毕业后回到部队,工作之余技痒之时,便与棋友们切磋一番,藉此打发着单调乏味的业余时光。但基层毕竟不同于院校,对这项“高雅”的搏技游戏人们大多并不热衷,也就是说,围棋在基层并不普及。
   其实围棋与象棋,它们的演化过程十分相似,都是从中国古战场的情景之中演绎而来。
   围棋的“围”字,追朔其源,可理解为围城掠地的意思。古时候,华夏大地并不是铁板一块,各诸侯国为争夺地盘相互交战,狼烟四起,对垒双方相互绞杀,犬牙交错,战至最后,谁的实力强,谁的谋略技高一筹,谁就会在战争中攻占更大地盘,获取更大的利益,是谓获胜方,对方要么俯首称臣,要么被彻底消灭。后来人们就根据战争中那种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场景,演绎出一种纸上谈兵的搏技游戏,就是古时候的围棋。所谓琴棋书画中的“棋”,就是指的围棋。
   中国象棋产生的年代似乎较晚一些。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侯普遍讲求排场,就连国与国之间交战也是如此。那个时侯,交战双方在战争之中普遍使用战车战马,军中主帅坐于中军帐中,左右有军士护卫。攻城拔寨时使用土“砲”远距离打击敌人,后来随着火药技术的发明,土“砲”也就换成了后来的火炮。交战前,双方军队于楚河汉界严阵以待。交战开始,双方主帅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充分利用手中的武装力量向对方腹地发起攻击,直杀得天昏地暗,残阳如血。最后智谋高超者逐渐在战场上获得主动权,或者集中优势兵力步步为营,造成兵临城下之势,逼迫对手就范:或者派出轻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捣“龙宫”,擒得对方主帅或曰主将而获胜。后人又依据这种春秋战国时期的交战模式演绎出中国象棋这一搏技游戏。
   由此可见,围棋和象棋均由战争场面衍变而来,是为相似之处,所谓殊途而同归。
   由于二者在棋局设置上的异同,决定了他们在盘面上的复杂性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围棋盘面复杂,棋格多,对弈过程中所用的棋子就多,借用一句军事术语叫做“大兵团作战”,运筹起来自然劳神费时,一盘棋下来少则一两个钟头,多则三四个钟头或者更长,您得有充裕的功夫去仔细斟酌,耐心体味。
   而中国象棋则不同,棋格设计相对简单,棋子也少,通俗易学,耗时较少,一般情况下,一盘棋下来多则二三十分钟,少则十分八分的,更有性急者几分钟之内结束战斗,所谓“棋怕十六吃”,嘁哩喀喳,快刀斩乱麻,痛快淋漓也,最适合普通大众口味,因而深受广大基层群众欢迎。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属中国国棋的象棋远较围棋普及的原因了。
  
   围棋与象棋,就如同贵族和布衣。
   围棋者,琴棋书画之属也。下围棋者,文人墨客是也,达官贵人是也,才子佳人是也。下围棋太过讲究,从我国古代的才子佳人、谦谦君子、道人高僧,再到后来传入日本后,那些自命不凡的道场中人,更是变本加厉“穷讲究”,使得这项高雅运动更加去大众化。因此,下围棋者多是一些衣食无忧的官宦人等、闲云野鹤之属,这些人都把下棋作为休闲娱乐的智能游戏。普通百姓常常为一日三餐而愁眉苦脸,整日忙碌奔波,为的是一家老小能够果腹,哪里有那许多的闲暇时间去玩味这项“贵族”游戏。
   下围棋要有“涵养”,体现出绅士风度。我观下围棋者,大多衣冠楚楚,文质彬彬,正襟危坐,一脸肃然,举手投足是那样的持重和得体,气宇非凡。对弈双方在交战之前,如果彼此不熟,为表示尊重,都谦让着拿黑子先行(黑先白后),表示自己水平有限,请求对方让先之意;如果旗鼓相当,则以猜先决定谁先下谁后走;如果是下指导棋,则以“学生”方执黑先行。这是礼节,是基本规矩,决不可乱了秩序,否则即被视为不懂行,对方便可拂袖而去。下围棋最讲究礼数,讲究一锤定音,忌讳悔棋,切忌大声喧哗,包括观棋者。下围棋就像中国的武当太极和气功,比的是内家功夫,所谓“道貌岸然,秀在其中也”,所谓“观棋不语真君子也”。
   相比之下,象棋这种搏技游戏适合各个阶层,但以市井布衣之属居多。大中午或星期天节假日,街头巷尾,大树荫下,随处可见此道中人聚集成堆儿。对弈双方伸胳膊撸袖子,“杀一盘?”“好啊。”三言两语,说干就干,叮叮当当,互不相让,口中念念有词,唾液星子四射,吸引着众多的围观者都把脖子伸得长长的,活像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个看客,“仿佛许多鸭,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只不过所看的不是杀人而是杀棋罢了。这些人大都不甘寂寞,不仅观战,而且各助一方,出谋划策,众说纷纭,叽叽喳喳,吵闹得不可开交。有性急者,甚至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搞得主帅六神无主,不知所云,只好听之任之,整个一傀儡也;有主意端正、不愿听从摆布者,欲自行其事,却被从旁助阵者按住其手,使其动弹不得,大有不听我指挥您将寸步难行之势,真真儿地可爱至极;还有“性情温和”但主意坚决者,虽屡次提出“合理化建议”,而主帅却我行我素,根本不为所动,于是认为甚失颜面,气得扔下一句“臭棋篓子”便扬长而去。嘿,也算是性情中人。
   一般情况下,争归争,骂归骂,大家都不动真格,都是为了玩吗,又不图钱,又不图利,何必为一盘棋伤了和气呢?但个别情况下也有例外。这也难怪,都是平民百姓,百人百性百脾气,树林大了什么鸟都有。
   我就见过两位,本来都很熟悉,平时见面打个招呼,和和气气的。有一次,两人都到一个棋摊看棋,各占一方立场,帮主将出谋画策。看着看着,双方主将还没咋地,这两位仁兄却争得面红耳赤的,声音越来越大,由争吵而对骂,由对骂而开打。都在气头上,犟得就像两头驴,谁劝都不行。结果一方被打得鼻青脸肿,另一方却血流满面,最后招来110,各打五十大板,教训一番,匆匆了结。事后两人后悔不跌,恨当初失却方寸,真不应该啊!
  
   有人说,棋如人生,确是如此。我观棋迷众生图,发现这样一些事实,随口聊聊,不知妥否,请诸位批评指正。但有一点,切不要随便对号入座,免得自寻烦恼,本人一概不负责任。
   第一种棋迷,下棋时十分注重良好氛围,注重身份、修养、气质甚或气节,对弈双方气定神闲,无论输赢皆坦然面对,大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品质。这些人下棋时专注认真,绝不悔棋,也不允许对手悔棋。围棋手大多具备这种气质,象棋手有许多同样具备这种气质。这一人群在现实生活之中,往往也是那种性格沉稳,宠辱不惊,遇事冷静,心思缜密,凡事不出风头之属。这类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那样沉着冷静,不乱方寸,讲究信用,给人谦谦君子的印象,容易受到领导、朋友的信任,也因而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之中占据较为有利的位置。许多知识分子、文人骚客、儒商雅士甚或某些儒将文官具备这种素质,这些人往往会最终成为社会各界中的精英。
   具备这种气质的人中尚可细分为真君子和假君子。真君子者已如上述,假君子者在现实生活中亦不乏其人。这种假君子表面上总是给人一副道貌岸然,谦谦随和,甚至正气凌然的形象,处理事情往往八面玲珑,滴水不漏。其实一肚子歪心眼,一肚子算计人的鬼主意,甚至一肚子男盗女娼。这种人在各行各业均有,尤其在官场上体现得更加充分。
   前几日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有位从事“娱乐”行业的女士,闲暇时间与众姐妹看电视新闻,当看到本市一位政要的讲话时,引起她的注意。屏幕上一位气宇轩昂、一脸正气的领导干部振振有词地做着总结性发言,讲的是本市政法战线的同志,在本年度扫黄打非工作中成绩突出,关停整顿歌厅、发廊、洗浴中心等涉黄单位若干家,查处涉黄干部若干名,对这些涉黄单位一定要严厉打击,决不姑息纵容,还社会以洁净环境;对那些涉黄干部一定要严肃处理,决不留情,坚决维护党员干部廉政纯洁的光荣形象。真是言辞凿凿,铿锵有力,大快人心。看到这里,这位女士实在忍不住,“噗哧”一声乐了,“去他娘的蛋,装什么算呀!前天晚上还与我甜言蜜语,‘心肝儿呀宝贝啊’叫着,要多肉麻有多肉麻,今天却在这里大讲仁义道德,廉洁正气,他可真是‘正人君子’”!
   这没办法,人家从小练就的武当太极,功力深厚,自然能够扬长避短,步步为营,进而登堂入室,登高望远,普通人等您不服行吗?
   第二种棋迷,性格比较急爆,与人对弈时喜欢直接进入战斗状态,不愿缠缠绵绵,更不愿后发制人。以下象棋为例,一上来就是当头炮盘头马,直切对方中路,恨不得一下子捣毁敌方司令部擒其主帅而后快。这类人下棋时面部表情一般比较丰富,喜怒都写在脸上,战局顺利时笑容灿烂,口中妙语连珠,滔滔不绝。而一旦战局不利,则面色沉沉,眉头紧蹙,抓耳挠腮,时常为走错一步棋懊恼不已,唉气连连。赢棋时心花怒放,输棋时要么怨天尤人,要么悔自己不够谨慎。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多是一些性格直率之人,待人接物不喜欢绕弯子,直截了当,成就成,不成就不成,决不委曲求全,决不献媚奉承。这类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凭实力、凭实干,大多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但由于不够婉转,不够谦和,因而较易得罪人,在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伤害。所谓“江山易感,禀性难移”,他就那性格,谁也不要试图改变他。
   当然,具备这种性格的人,还有另外一个类型,那就是粗鄙盲流之属。这种人本身没什么文化修养,从小所处环境也差,长大后混迹市井,我行我素,你跟他谈道德与法制无疑对牛弹琴。这种类型的人在现实生活之中,遇事往往不够冷静,缺乏理智,有如干柴烈火,盲目蛮干,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贰呼呼的”、没脑子之类的。棋摊上由争吵而对骂而对打的大多是这种人。
   与性格急爆者相反,有一种棋迷棋风偏软。一般不喜欢或者不善于使用当头炮,对弈过程中也不太喜欢硬碰硬,对方硬来,他则稍避,因而局面上大多处在下风,总想着尽量把局势拖入残棋状态,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算计“大推太极”,寄希望对方在急躁之下出现漏招,乘机战而胜之。这种人下棋不论输赢,总会让旁观者大感不爽,明明有狠招他却不屑使用,一招一式,软软绵绵,默默唧唧,急煞人也。现实生活之中,这种人往往性格懦弱,缺乏阳刚之气,遇事不慌不忙,该着急时不着急,往往遇到好的机会却由于他的性格缺陷而失之交臂。当然,这种人一般不太招惹是非,较易相处。工作之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进取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就那性格,您其实不必苛求于他,让他去轰轰烈烈干一场可能吗?
   有一种类型的棋迷,我把他们谓之意志不坚型。这种人无论棋艺高低,在无旁人围观时尚能从容应对,针对敌方的棋局变化,主动思考问题,想出应对策略;而一旦有人旁观,或支招或议论,参谋一多就不知所措自乱方寸了,下来下去,自己变成傀儡。我本人就犯这毛病,常常被众高参们“参”得混混沌沌主意全无,结局自然可想而知了。这一类型者,在现实生活之中也是如此,无论工作,无论家庭事物,常常举棋不定,没主心骨,缺乏一锤定音的勇气和魄力,一般较难成就大事业,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头百姓,踏踏实实过日子即可。
   我最讨厌这样一类棋迷,爱悔棋。明明已经落子,看看走得不对,己方要吃大亏,赶紧拿回刚刚落定的棋子,不管对方愿不愿意,自己心安理得,毫无半点歉疚之心,以为自己很聪明。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之中往往唯利是图,不讲信用,只顾自己,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种人爱耍小聪明,而且属于那种特低级的、任谁都能看得懂的小把戏。这种人缺乏大智慧、大气度,无论在工作单位抑或亲朋之间,一般属于那种让人讨厌,或者说不愿与之交往的人等,主要是太不实在,太不仁义,人们都不愿搭理他。
   更可恨的是这种人中的极品,自己走错了坚决悔棋,而且“理直气壮”,言辞振振;如果对方要悔棋时,那是坚决不让,“谁让你走错了?早干嘛去了?”总而言之,我悔可以,你悔万万不能。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之中近似于无赖,不讲理。你要硬了,能镇住他,他自然就软,因为他怕你;你要软了,他的能耐就大了,总要想法占你点便宜,否则显不出他有本事,他难受。
   当然,弈者的心态表现何其多,以愚者的洞察能力哪能一一列举,以上仅是择其常见者抛砖引玉,算是一孔之见吧。恳请众棋友或其他朋友们多提意见,或补充完善或拍砖均可,同样感激不尽,谢谢。

共 532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中国象棋和中国的围棋是在中国这块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一对并蒂莲花。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可以说下棋是最廉价的、最简洁的群众娱乐活动之一。作者把这两种棋类融入到群众的海洋里去观察,去体味,比喻人生,把许多类人的人品、秉性、行为、言止考察和对比,因此,这两种棋类的游戏,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别看生面的一篇散文给人以享受和深思。拜读。【编辑:欣雨文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4-04-24 15:39:43
  欣赏作者对于棋类的联想,这就是生活底蕴。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回复1 楼        文友:愚者        2014-04-24 16:53:11
  谢谢编辑给予这样的评价,正如您说的,这就是生活的积淀,写得不好,见笑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