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 野】 转变观念 (散文)

编辑推荐 【绿 野】 转变观念 (散文)


作者:心契相依 举人,3285.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12发表时间:2014-04-24 22:39:00

正在热播的四十一集电视连续剧“老有所依”,这是一部关注养老问题的电视剧,他聚集了著名演员担任角色,剧情动人心弦,让人们都能含着泪看,从而产生共鸣。可以看出“老有所依”,只所以能牵动观众的心,就是他抓住了社会上的热点,能帮助人们解决许多人们所面临的困惑,启发人们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不愧为一部直面现实养老窘境的好剧论。
   剧中的老人各有特性。人从工作岗位上走下来,进入老年节段,性格会有很多变化。有的甚至变的孤僻,有时还会做出超乎寻常的举动。一直任领导职务的方琼,退下来后性情大变,她在女儿家常常疑神疑鬼,闹得俩个女儿家都不得安宁。就是江开国和他的父亲也是一心只想不能给女儿找麻烦,要回老家。可在回老家前非要去长城去看看,俩人确走丢了。害的调动了好多人和力量才找到了走了一天一夜的他和他的老父亲。死里逃生让他明白了,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他们走了,回了老家,女儿就能不管他们了吗?不能!那样会给女儿带来更大的麻烦。因为他了解他的女儿,他的女儿为了孝敬他们什么牺牲都能做得出。
   剧中的子女代表了各方面的类型。江木兰、吕希、雷爱华等是体贴和孝敬父母的子女 ,余淼、田咪、贾幸梅等算计父母财产的不肖子孙都要遭到谴责,让我们在观看电视剧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就是:子女要让承担责任和孝敬父母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主人公典型说的是:老人江开国,江开国还是孝子。子女江木蓝。他们身上聚集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正义。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
   江开国开明人士,他善良,豁达开郎,是通情达理的老人代表,对亲人和朋友以诚相待,对子女教育有方,他自己以身作则,以优良品质教育子女。在他年岁也大了,眼睛又既将失明,他和父亲从心里想回到自己的故乡去养老,那里有他熟息的一草一木,有可亲可敬感情深厚的乡里乡亲,他们都热切的盼着他能回来,落叶归根也使他一心想往。 可是如果他和父亲回到老家,孝女木蓝一定要随同,女儿的孝心,女儿做出的牺牲让他这个善良的父亲感动和心慰。他很知足,他平时都是特别尊重女儿做出的决定,这次他要女儿听他一次,他和父亲商量要为女儿着想,不回老家了,去养老院。他说:‘木兰属于北京,桐城生她养她,就是让她展翅高飞的,不是让她回去陪自己等死的”。江开国英明决定受到了养老院负责人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是他的无私无畏,挽救了女儿的生活和工作。
   养老院彭院长,是个迷途知返的孝子。以前曾有过对父母不敬,内疚让他良心发现,为此办起了养老院。办养老院没有资金来源,他就变卖了别墅等家产才支撑了下来。他的妻子小冬不能理解来养老院闹事,要跟彭院长离婚。彭院长丝毫不为所动,坚持要把养老院办下去。他要把自己的爱和孝心都付给所有的老人,换来自己心安。他把老养院真的办成了老人的家,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还种花.种草,种菜,养鸡.养鸭。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活动,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让一直都非常古怪的方琼都得以改变了,这就是环境能改变人的心情,心情好了人也就会同情达理了。这个养老院就是个揩模。
   江木蓝是代表先进的青年一代,高考考到北京,在北京成了家。她有饱满的热情,积极上进,工作上非常出色。有良好的教养,她以优良的品质孝敬老人。为了孝顺老人他离异了幸福的家庭,放弃了北京大城优越的生活环境,对正要提升她重要领导职位的工作而不顾,毅然决然的陪父亲,爷爷回老家养老。让人感动之际庆幸人间自有真情在。
   中国有句老话,叫“养儿防老,养老送终”。这句话在各年龄段的人心里根深缔固,人们理解这句话都是老人病了子女就要守在床前,不可以采取别的方式对待老人,比如雇人,送养老院等。如果不这样就好象是子女不孝,近年来好象转变了许多,可要想让人们都想的通,还需要时间。
   我自认为自己是最孝顺的子女 ,在我刚三十多岁时候,母亲就得了半身不遂,不能下地,不能自理。一倒就是五年多,我就姐俩最开始一直在姐姐家,自母亲病倒我们俩家都乱了生活的阵脚。母亲也特别的心焦,每天必须看到我才行。为此单位批准我上完课就可以去照顾母亲。我还有小女儿需要照顾,每天上班老惦着母亲心神不安,在家时心里也老想着母亲,到了母亲那又想着女儿。后来工作调动出了普教,时间上宽松了许多。我就把母亲接到了自己家。可班还是要上,女儿也得照顾,五年多感觉心力僬悴。现在我在想,如果是现在我可能会采取顾人的方式来减轻我的压力。可那时可从没那么想过,我那时就是觉得只有我们做子女的亲手为母亲喂饭,擦身,按摩,擦豕擦尿。才是孝顺。
   养老院本是一直以来都被国家重视的事物,只是人民群众中都没认识上去,都认为去养老院的那都应该是没儿没女的五保户。
   人都有老的时候,我也在思考,到我们老的时候,俩独子要对待四个老人。他们有工作,还有孩子,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老了都到他们那去养老,那他们夫妇能忙过来吗,肯定顾不过来。他的孩子成长问题,工作问题都会因顾不过来而出现问题。
   所以人老了进养老院是解决社会上这些问题的最好,最有力的手段。
   这是一条对老人对子女都有利的措施。
   要做到这样,首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把认识提高上来。送养老院不是子女不要老人了,而是选择的是更有利于老人的更好生活的措施。
   养老院不光能专注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同龄的老人在一起也有更多说话的人,还可参加各种活动,娱乐和游戏。有事有病可有人有条件及时发现和解决。
   让老人去养老院本不可非议,子女可常去看老人,老人也可常回家看看。
   至此对于养老问题我们都要予以重视 ,树立起良好的风尚。
   毋庸置疑,养老是当下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人民网发起的“全国两会调查”显示,“养老保障”问题连续四年居网友关注度之首。据有关数据显示,如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名老人,到2025年,每四个人中就有一名老人,中国已经开始跑步进入老年社会,面临着未富先老的现实窘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中国“4+2+1”的家庭格局的压力巨增、养老院床位供不应求的当下,把老无所依改成“老有所依”,有其积极的社会意义。

共 24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养老是当下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人民网发起的“全国两会调查”显示,“养老保障”问题连续四年居网友关注度之首。据有关数据显示,如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名老人,到2025年,每四个人中就有一名老人,中国已经开始跑步进入老年社会,面临着未富先老的现实窘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中国“4+2+1”的家庭格局的压力巨增、养老院床位供不应求的当下,把老无所依改成“老有所依”,有其积极的社会意义。都说养儿为防老,可是如今的社会家家都是独生子女,一家一个孩,两个孩子结合面对的是四个老人,你让他们怎么办?有工作,有事业,家里还有孩子。只有走进养老院,老年公寓,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同时也给社会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怎样去搞好老年公寓,养老院的各项管理设施,怎样培训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服务人员,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让子女们放心,老人们安心。文章娴熟流畅,突出社会主旋律。推荐阅读。问好姐姐。【编辑秋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飘零        2014-04-24 22:50:55
  这是一篇对电视剧《老有所依》的剖析和深刻的感受!可惜我没有看这部电视剧,这是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欣赏了!问好相依老同学!
用心做事做人做文为人行善
回复1 楼        文友:心契相依        2014-04-25 14:04:39
  你想看从电脑上找老好了,谢谢了。
2 楼        文友:黄山飞侠        2014-04-25 00:13:30
  剖析清楚到位
热爱文字,广交天下文友,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文学创作水平!
回复2 楼        文友:心契相依        2014-04-25 14:05:25
  谢谢你的鼓励。
3 楼        文友:钟声        2014-04-25 06:31:24
  作者以当前社会最令人们热议的养老话题交待了作者的良好初衷和美好的建议——转变观念,让养老院成为众多老人的归宿,以便解脱年轻人养老的负担,这是一种新的适合潮流的观念,不失为社会进步的一个善举。但是并不能被多数人首肯。应该承认旧的养老观念桎梏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应该说作者抒发了众多人对养老的期盼。很不错的文章。只是有几个地方文字语法不够精准,应该多加注意改善之。谢谢作者赐稿。
情系江山,意在分享 。
回复3 楼        文友:心契相依        2014-04-25 14:13:13
  老师对养老问题的深刻认识,给了我启发,特别是老师真诚的指出文中的不足之处,令我感动。我就喜欢说真话坦诚对待朋友的人。谢谢您,我会注意的。
4 楼        文友:心契相依        2014-04-25 08:51:21
  社长的精心编辑,点评的高,说的好“都说养儿为防老,可是如今的社会家家都是独生子女,一家一个孩,两个孩子结合面对的是四个老人,你让他们怎么办?有工作,有事业,家里还有孩子。只有走进养老院,老年公寓,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同时也给社会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怎样去搞好老年公寓,养老院的各项管理设施,怎样培训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服务人员,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让子女们放心,老人们安心。”认识的更加深刻,谢谢。
5 楼        文友:晓芹        2014-11-12 10:03:46
  真的,养老是当今社会上最难的事,我深有体会,我的婆婆就是个例子,93了,常年在我一家,想出个门得先把她安排好在能走出去,太难了。看了你的文章我很开心。以后养老院,老年公寓普及了就好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