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僧歌】宁园(散文)

编辑推荐 【僧歌】宁园(散文)


作者:川河老僧 探花,1302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88发表时间:2014-04-26 21:17:40

【僧歌】宁园(散文) 阳光无拘无束,不受任何阻隔,清丽的眼神抚摸过宁园的每一个角落。兴庆殿雕梁画栋,墨绿的瓦脊古朴庄重,两只鸽子优雅地站立在上面,闲适地转着脑袋,一会儿功夫,又有几只飞来,灰蓝的脖颈莹莹发亮。再现“西夏风云”的壁画就在殿内的墙壁上,只是“非活动期”不予开放,于是,西夏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风土人情等,也就只好在里面继续沉默。名为翰墨的碑廊里,有欣赏刻石的人,曲折复回,逍遥自在,恍惚间他们也似乎是散步的鸽子,既来之则安之,恬淡的心情,自若的脚步。沁茗阁翘着卷棚式尖角,门窗紧闭,暗红的木质门窗记录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坎坷。
   一九八七年秋,宁夏第一座以清代仿古建筑群为主体的小型园林在这里落成了。南门楼、鼓楼、玉皇阁这三处远古遗存与之咫尺为邻,步行街北口即又是宁园西口,如此地理位置,使原本是银川市主要街道的解放街愈加人流如注、车水马龙了。宁园这两个字,不曾考证,但大约也不外乎两层意思:一是宁夏的一个特色园林;二是闹市中的一处恬静所在。不然除此还会是什么呢?街上走得累了,一转身踅进宁园,老树新枝,蔽日荫碧,品碑石书法,看“哪吒闹海”(水池中的汉白玉石雕)。
   历史是一位老人,但同时也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早晨在宁园徜徉,怎么说都是一种享受,远了夏日的暑热,清凉一丝丝在心头集结。上班的,旅游的,休闲的,读书的,恋爱的,健身的……都从四面赶来。置身其中,不禁会猜想当年,当年那个金戈铁马的大西夏,那个与宋、金、辽鼎立200年的党项族王国。然而早已人事皆非,徒留一个“西夏”的空名。想着的时候,眼前的建筑肃穆起来,锈蚀已久的思绪开始在街巷俳徊,汽车的惊叫伴着怆凉的老墙迎面而来。很多树,很多花纠结在一起,枝叶蓬勃地生长,左右上下,旁依斜出,只感到这才是不失时机。一株藤状的乔木,攀附在一棵槐树上,婆娑的叶片如瀑而下,长椅上坐着两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子,黄白素装,每人手捧一本书,专注的神情如入无人之境。几缕明亮的太阳光投射过去,空气间弥散着清新香甜的味道。市声在附近喧嚣,但这里的那种宁静,会让走过的人不禁脚步放轻。树们应该会更茂盛,她们的明天必当也会更茂盛。可是心下的疑虑是,她们,如她们一样的学子们,真的是在专注于学业、专长、能力的学习吗?现在这个世界诱人的东西太多太多,漂亮的脸蛋就是成功的通行证,想要出污泥而不染,那是需要勇敢、忍耐力和苦苦坚守的素养的。如果不是连续两个早晨看到她们,以及还有像她们一样在宁园读书的许多人,我是不会有这样游离主题的想象的。
   坚韧,永远是智者的信条;契而不舍,永远是进取者的选择。
   党项族人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以坚忍、强武、不甘人下、取长补短的精神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且依据汉字创立了西夏文字,其文明程度高标独立,尤其佛文化冠盖周边国家,我们可以从现存的西夏遗迹(一百多处佛塔及相关的建筑群)得到证明。不幸的是,这样极富生命力的国家,竟被仇杀灭绝了,以至在后来的千年之间,人们不敢再言称自己是党项民族的后裔。屠戮成为肉体到心灵全面倾覆的历久灾难。还有抹去一个民族如同拈死一只蚂蚁容易的事情吗?看着宁园中几处仿古房屋,血色的锈红,青灰的凝重,蓬勃如燃烧的翠绿植物……这些都是宁静的。宁静到让人叹息。槐树没有剥离青藤的缠绕,瓦脊上的鸽子没有人射杀,娴雅读书的孩子没有人前去打扰,绿色的叶片甘愿无声地托举起各种颜色的花朵艳丽绽放。
   很多人从不同方向走进宁园,在池水边驻足,在碑廊中流连,或者就是静静地坐在长椅上享受一份短暂的休闲,并无目标,是看着这片盛夏的浓荫光顾的。有时还有丝弦悠扬,围一圈人,笑语温婉。但是总还能听到翻动书页的声音,因为在它的东侧,还有一座市立图书馆。实际上读书人当中何止是学生,耄耋之人亦是更使人激动,在他们逝去的时光里,储满了青春热情,而今迎着朝阳举一张报纸,摊开一本线装的古籍,那种安静的从容又是多么令人羡慕。
   水池中映着天光树影,盘桓在这座不很阔大的园子里,心无旁骛,任脚步散漫不羁,留下几张宁园的照片,镜头里无法躲过鼓楼、玉皇阁,要不是一条流量繁华的大街道,它们该就是这个园子的主角了。虽然如此,还是少不得不时之际的张望和遐想。它们把西夏国的建筑艺术展示在街头,有了它们存在,现代的摩天大楼就少了被人注视的机会,城市也就不再那样千人一面得乏味无趣了。城市的青春和美丽全都集中在它们身上,它们才是不争的花朵,那些利欲的楼宇虽则雨后春笋般崛起,但还是逃不了作为绿叶的命运。都说科技进步到今天,文明社会大行天下,可是谁又会懂得,这些剥夺了多少人心智、血汗的“鸟笼子”,寿命才只仅仅是五十年。而且可以断言,这些劳什子绝不会在千百年之后复又被人去仿建。
   在宁园的树草花木中游走,恬静的气息浸润身心,可是又像手上捧着一只透明的玻璃鱼缸,很担心一失足,碎片满地,虽则晶莹,却已是无法收覆了。眼下,房地产价格日渐高涨,二十多年前看待城市的目光,未必适合“新时期”的新局势,宁园这块土地可是货真价实的寸土千金!

共 20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古到今,介绍和描写景物的好文章,不胜枚举,“好处”不尽相同各有千秋。读罢此文,顿觉耳目一新,在这些传统的“美”之外,又感觉到一些独特的芬芳。文章里从直观的感受到所引起的心灵感悟,从园中的静物到“动景”,从现实到历史,眼见的一草一木,一人一鸟到所联想的事物都,随着作者的思绪神驰,读者也身不由己的跟着走,一同跨越时空,做了一次心灵的放飞。文章散而不断,广而不乱。常人不注意的一个景物和细节就会引起作者的无限遐想,做跨越时空的转换。而每一次现实和历史,眼前景物和遐思地转换,看似跳跃很大,但都有一根绷紧的线紧紧连着它们,以所描写的宁圆为中心。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邃灵动的思想,如一只百灵鸟轻松自如地在不同的树枝上跳跃,回转。让人觉得这样现实与历史,景物描写思想活动完美结合的佳作,是作者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细致传神的描写,现实的感叹历史的感怀,颇得中国文化的精髓。此文是一篇具有多种文学手法和深邃思想的大家手笔。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极主人        2014-04-26 21:18:50
  佳作一出,耳目一新。
北极主人
回复1 楼        文友:川河老僧        2014-05-08 21:11:10
  谢谢北极
   祝好撰安、编安
2 楼        文友:潮仙        2014-04-27 07:50:19
   在宁园的树草花木中游走,恬静的气息浸润身心,可是又像手上捧着一只透明的玻璃鱼缸,很担心一失足,碎片满地,虽则晶莹,却已是无法收覆了。眼下,房地产价格日渐高涨,二十多年前看待城市的目光,未必适合“新时期”的新局势,宁园这块土地可是货真价实的寸土千金!欣赏佳作。问好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川河老僧        2014-04-27 21:51:34
  潮仙的支持总是十分及时
   谢谢,致安
回复2 楼        文友:川河老僧        2014-05-08 21:12:01
  谢潮仙
   快乐笔健
3 楼        文友:川河老僧        2014-04-27 21:51:44
  北极主人美按,很荣幸
   谢谢了,问好
读写文字 见贤思齐
4 楼        文友:秋觅        2014-04-29 16:13:45
  复审理由:一篇唯美的散文,用灵动的文字叙述宁园的美,具有深邃思想的大家手笔。作者从直观的感受到所引起的心灵感悟,从园中的静物到“动景”,从现实到历史,眼见的一草一木,一人一鸟到所联想的事物,都随着作者的思绪神驰,读者也身不由己的跟着走,一同跨越时空,做了一次心灵的放飞。文章散而不断,广而不乱。常人不注意的一个景物和细节就会引起作者的无限遐想,做跨越时空的转换。而每一次现实和历史,眼前景物和遐思的转换,看似跳跃很大,但都有一根绷紧的线紧紧连着它们,以所描写的宁圆为中心。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邃灵动的思想,这样现实与历史,景物描写与思想活动完美结合的佳作,是作者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细致传神的描写,现实的感叹历史的感怀,颇得中国文化的精髓。
秋觅
回复4 楼        文友:川河老僧        2014-05-08 21:17:55
  秋觅君与春秋的关爱我一直都是很感谢的
   也正因为如此,使我很是过意不去
   自己文字见拙,不入法眼,枉费了诸君好多功夫
   再次送上我的感谢,是空话,但诚心若醇
   祝好秋觅君,祝好大家
5 楼        文友:川河老僧        2014-05-08 21:11:33
  谢北极悉心编按,通透的诠释,昂扬的鼓励
   我的散文总不能写得那样洋洋洒洒,平白如话,如此也很难进入江山的“大”散文行列,这于我来说确是需要想想的;但一想,又觉得毫无必要,于是即就作罢,只是怕让爱我散文的人心生疑惑:这文字好还是不好
   其实,一篇文字,有一二知者已经足矣,不必再想什么了
   我知足,我感谢
   再谢北极
读写文字 见贤思齐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