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诗词古韵 >> 【梧桐诗词】回京都赋

编辑推荐 【梧桐诗词】回京都赋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23发表时间:2014-04-27 16:09:19

【梧桐诗词】回京都赋
   余16岁离京,时至今日已四十五年。其间虽间或回京,只是游子归探老母,若飞燕掠水而已。梁园虽好,已非吾久居家园。
   然京华古都有高堂在室,兄弟姐妹几尽云集于斯;又为少年风华记忆常新。于是,其城廓坊巷、市井阖闾,数十年来恒记脑海,梦中常回矣。 人生百年如过眼云烟,某今年已虚度年华六十有一,况家母耆耋垂暮,且多病,思儿日切。故冒朔风凛凛,寒气肃杀,于五十年未遇之大雪初霁,匆匆北上故里。
   归家之日,泣叩老母,见其神智似有恍惚,鬓发如霜,举止巍巍,不由悲从心来,潸然长泪横流。为人子却不能长尽孝于高堂膝下,实乃大不孝也!
   遥记离京之时,家母尚在中年,风华正茂,正叱咤风云、豪情撼云之时。每每训导吾辈兄弟姐妹,言:“好儿女志在四方,吾与汝父,少年从军,报效国家,戎马生涯,驰骋沙场数十载,从未以家为羁绊而常思民生苦难。故始终追随中共,将解民于倒悬为己任,终身不悔也。” 某自幼受教于斯,故毅然率先赴塞北屯垦戍边。转视岁月倥偬,镜中己亦鬓发斑白,岂不叫人徒生感叹?
   或家母得见游子有归,已至膝前,精神竟大见愈好。某甚喜之,便偎依其旁聊以寄慰。家母却言:“吾见儿归,已大好。不必时时守候于旁。汝多年未归,恐已不识旧日家园,不如趁归京走访故地,看看古都沧桑巨变。”
   序
   某欣然从命,接连数日,逛前门,祭孔庙,追思国子监;登长城、游故宫、夜逛王府井。浏览老北京昔日风貌,瞻仰天安门前国旗舞动蓝天。由芳草地至鸟巢、水立方,穿街巷入四合院,又漫步长安街头,尽收京都故貌今风于眼底。
   今试以赋书之,然某文笔功力有限,此文若有不当,诸君权当饭后茶余消遣尔。
   赋
   京都始建于周,武王封召公于此,始有燕地,又封尧后人于蓟,后燕灭蓟,迁王城至蓟,开燕京之史也。后历经秦汉,及隋唐沿革先后,有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诸称,显见于史书,逾今建城已2000余年。
   京都雄踞华北,为天下形胜之地。古有“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寥寥数笔勾画其状矣。 京西北,地势险要雄奇,太行山巍峨蜿蜒、群峰叠立、陡峭直入云巅。居庸关内外清流萦绕,苍峰叠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又地势险峻,紧锁京都门户。万里长城盘旋起伏于群山峻岭之间,如巨龙拱卫,成天下王势。
   潮白、北运穿行于东,永定、拒马环绕在西,浩荡穿越之下东南入渤海耳。五河纵贯处,千里沃土地茂物丰。春夏日,举目碧浪翻滚,至秋季,放眼一片金黄。便是朔风起,寒冬时,大雪漫天狂舞,片片冰晶纷飞,又是一派景象。
   若此时登太行之巅,当见蜡象驰骋原野,大河失涛成镜。故伟人毛泽东有名词《沁园春.雪》云:“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北京自元建都,历明清,三朝为都。有皇城建于城中,世人常以“紫禁城”名之。
   城头祥云萦绕,金碧辉煌泱泱大国气势。三殿六宫一十五门,气贯九州,威震八方,实乃普天下之大宫奇观。
   天安门前,华表高耸,玉龙盘旋其上,貔貅蹲踞于顶;五座金水桥白玉雕栏,雄狮精工巧夺,栩栩如生。
   自共和国立,重修天门广场后,更为大气磅礴。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英雄碑擎天耸立。东有博物馆巍峨庄严,西见大会堂典雅壮丽。正南之纪念堂肃穆凝重,与天安门遥想呼应。长安街横贯东西,两侧大厦林立,高楼入云,旧貌已换新颜,中华直入强国之林。
   看今日京都,名胜本已满城,又添新景无数。八方游客踏至,万国友人朝圣。华夏大邦之盛况,令我炎黄子孙欣慰甚甚。更兼奥运大彰国运,有鸟巢独领风骚,水立方奇幻耀世。去岁逢国之甲子诞,三军受阅,见我国力之伟。凡我华夏子孙,皆尽意气风发。军威国力令世界侧目。试看寰宇,有不知中华者乎?
   数日盘桓,难窥京都全貌,却也聊慰思念萦萦。回沪后,整理相机,得八百有余,分门别类做成散记实录,凡一十五篇。今再做一赋为终结也。

共 17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回京都赋》作者以大气的笔融书写多年没有回京探母,京都虽好,那以是物是人非。“归家之日,泣叩老母,见其神智似有恍惚,鬓发如霜,举止巍巍,不由悲从心来,潸然长泪横流。为人子却不能长尽孝于高堂膝下,实乃大不孝也!”声声泪涟涟,悔没能长久尽孝在高堂脸前。一组古韵,几阕新词,愧疚难当。字字泣血,伤感动天地,悲情泣鬼神。文笔凝练,大气磅礴。欣赏老师大作,祝好,推荐阅读。【编辑:彩石桥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彩石桥畔        2014-04-27 16:10:54
  一组古韵,几阕新词,愧疚难当。字字泣血,伤感动天地,悲情泣鬼神。文笔凝练,大气磅礴。欣赏老师大作,祝好,远握。
2 楼        文友:老百        2014-04-27 23:07:53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在南北朝时期,抒情小赋发展起来,赋的内容与形式都有了变化。对于现代人来说,赋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而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江南铁鹰连续写的几篇赋都很精彩,可见古典文学基础极深厚,应该是深得赋的精髓,支持江社,这篇应该是精华篇!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3 楼        文友:梧桐文苑        2014-04-28 00:22:29
  江山风水地,佳木择地依。文文皆相重,桐凤两相宜。梧树好筑巢,桐叶片片娇。百鸟朝凤时,江山景更好。欣赏老师佳作,梧桐因你而精彩!问好,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