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楚风湘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湘韵】听雨的奢侈(散文)

编辑推荐 【湘韵】听雨的奢侈(散文)


作者:龙在江湖 秀才,1172.8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37发表时间:2014-04-28 09:40:42
摘要:“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燕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题记

近日夜雨,但因不住顶层,也无巨树临窗,所以听不到雨水敲击屋顶、拍打树叶的哗哗声、簌簌声,听到的只是雨水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的滴沥声。响声随着雨势,时骤时疏,时轻时重,朦胧之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
  
   就像“古人不见今日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也无太大的区别。由于空气的污染,今时雨的酸度也许会大些,但雨点拍打树叶、细润花草、敲击河滩、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绝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而已。例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高兴地放声高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而晚唐的李建对春雨的感受就要复杂得多。他有首《春雨》诗是这样写的:“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深情的怀念和咀嚼。而南宋词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词对雨从感怀到感叹,把人生的悲凉况味传达至今,简直痛人心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燕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我对雨的好恶也因时因境而殊。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中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地百感交集和痛彻心髓,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就迥然不同。
  
   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雷鸣电闪风狂雨骤,犹如冥冥之中有个张牙舞爪的隐形魔鬼在大发雷霆,它怒吼着像要从天而降,将我撕成碎片,令我惶恐万分。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莫测,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即令是和风细雨,我也不大喜欢。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那时,家里条件不好,没有雨伞,也没有现在的塑料雨衣;那种用棕丝做的可以防雨的“蓑衣”都被大人穿了去下田,留给我的只有一个锅盖大的大竹笠,以之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裤难免要淋一身湿。这是遭逢夏雨秋雨时的情景。要是冬春的雨,则还要加一层可恶。那是因为我没有雨鞋,逢上雨天只好穿着那双呲牙裂缝的“历士鞋”(学名叫解放鞋)。冬春的雨冰凉凉的,渗进鞋里,踩在地上好难受!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哒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
  
   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特备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下雨有了雨伞、雨衣和雨鞋,无了淋雨之虞;科学剥开了雷鸣电闪的神秘外衣,心理上对雷电也不再恐惧,因而不再害怕下雨,相反,倒渐渐也喜欢起雨来了。不仅喜欢和风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因为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风,没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力度。别的无庸费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狂风骤雨,而无雷鸣电闪,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诡瑰丽的杰作《天问》。正是大自然的雷电风雨触动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怨屈、激愤、忧虑、沉痛、苦闷、彷徨、坚贞、无畏......才有了这篇170个问题成堆、天人合一的杰作流芳百世。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家如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风写雨的真谛。
  
   身居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因为重庆属内陆城市,也没有台风登陆,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错杂弹”的韵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会因此生出一种遗憾。雨中出门和上下班,虽然要增加带雨具的麻烦,但我还是喜欢雨。因为城市的污浊单靠几个环保工人解决不了问题,它要靠雨,靠一场大雨,靠每隔一段时日就来一场豪雨和骤雨,才能把城市和大地的污浊冲洗干净,再现天地的清新和明净。至于雨声,不论是“细声巧作绳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自是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当今整日笼罩在KTV歌吟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因此,每当久雨不晴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这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是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
  
   如是,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你也就不会觉得无稽和过分了吧?

共 19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雨洗柔怀,滴答情绪。作者以蒋捷“虞美人”点题,“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燕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用回忆的方式,将对雨的“情有独钟”,倾泻笔端,让雨见证自己成长、成熟的经历。其中披蓑衣、戴斗笠、穿解放鞋那段描写,似把人们的眼帘,带去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能触动有相似经历的人的心弦。整篇散文,情绪饱满,写意生动,能抓住时代的命脉,讴歌生活,以雨声敲击心扉,激扬文字!好章法,好记述,倾情推出共赏,感谢惠稿湘韵!祝福作者五一快乐、写作康健!【编辑 郁李仁】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郁李仁        2014-04-28 09:45:08
  醉赏龙大优美的散文,勾起了我与你相似的那段在农村经历雨景的回忆,产生了共鸣!谢谢您!祝福五一快乐!
秃笔写庸,腐纸留浊。郁,愚也!
回复1 楼        文友:龙在江湖        2014-04-28 23:21:08
  编按辛苦,敬茶!
2 楼        文友:万水杜千山        2014-04-28 10:01:30
  龙在江湖的散文睿智中透着冷静,优雅中伴着诙谐,我特别喜欢读这样的文字,不但能学到很多东西,还愉悦身心,赞!
回复2 楼        文友:龙在江湖        2014-04-28 23:21:41
  感谢高评,惭愧!祝好!
3 楼        文友:万水杜千山        2014-04-28 10:04:20
  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轻轻搓揉着你的心。找回你那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
   写的太好了,赞!
回复3 楼        文友:龙在江湖        2014-04-28 23:22:08
  谢谢谬赞。敬茶!
4 楼        文友:素心萦月        2014-04-29 18:05:00
  雨的朦胧给人遐想,雨的清爽给人欢欣,听雨声淅沥,思乡情浓。
素心清婉,素月萦怀。
回复4 楼        文友:龙在江湖        2014-04-29 20:52:12
  雨声滴答,点点滴滴都是情......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