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

精品 【梧桐散文】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 ——辽宁行一


作者:老百 进士,853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85发表时间:2014-04-28 15:47:19
摘要:在辽宁沈阳,有两个景点是必须看的,一个是“沈阳故宫”,它做为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宫殿之一,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与北京故宫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格局样式。另一个是“张氏帅府”,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2009年9月17日,老百在大连学习期间,和16个同学相约来到沈阳参观,将所见所闻及所思所感写下游记。历史证明:无论是努儿哈赤、皇太极,还是张学良将军,凡是对为国家,为民族作过重大贡献的人,不管其出身如何,人民都会奉为英雄。

【梧桐散文】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 一、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
   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2009年9月17日,老百和同伴们一起来到此,领略一下昔日皇宫的风采。
   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依建筑时和按自然布局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其中东路为老罕王努尔哈赤进沈阳以后修建;中路为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以后兴建;西路为清朝中期乾隆帝东巡和为了安放《四库全书》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间,组成20多组院落。
   年轻的女导游带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东路努尔哈赤时始建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创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满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还饰有八个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正门前的大柱上,盘旋着两条翘首扬爪的金龙,是受汉族敬天畏龙思想的影响,以龙代表天子的至尊无上。大政殿建筑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龙盘柱,尽显中原之风;八位力士又流露浓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帐式的风貌,则是满族古老文化的延续。
   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1643年,六岁的顺治皇帝在大政殿继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颁布了出兵令,命摄政王多尔哀兵入山海关直捣中原,最终完成了满清一代的一统大业。老百诗《大政殿》:
   秋阳高照到故宫,大政殿前看满清。
   怀旧楼阁人去尽,感伤深处叶落庭。
   光阴流逝难追复,花红易榭请相迎。
   八旗子弟遗迹在,不枉九月沈阳行。
  
   大政殿两侧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南宽北狭,似无穷无尽,象征兵多将广,万世绵延。
   “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老百诗《十王厅》:
   君王起居万机轻,金戈铁马八旗兵。
   玉辇升天人已非,故宫犹有树长生。
  
   从东路出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中路。从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即续建皇宫,形成沈阳故宫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门,后至清宁宫,院落三进,独成一体。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这便是演义小说中俗称的“午朝门”。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
   穿过大清门。我们来到了沈阳故宫中路的头道院落。首先印入眼帘的建筑就是沈阳故宫的“金銮殿”——崇政殿。崇政殿兴建之初名字叫做“正殿”,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我记得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而沈阳的琉璃瓦是黄色镶绿剪边,这也正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重要差别之一。
   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称帝的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举行。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老百诗道:
   走进沈阳九月秋,故宫导游说王侯。
   江山依旧人已非,千年英雄一时休。
  
   穿过崇政殿两侧的左右翊门,举目可见位于3.8米高台之上的凤凰楼。凤凰楼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休息小憩和宴请之所。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
   诗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谓十分贴切。登上凤凰楼俯瞰四周,万般景物尽收眼底,可饱览盛京全景,也可观赏日出。“凤楼晓日”是当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凤凰楼门洞上方悬有“紫气东来”匾,为乾隆皇帝御笔。“紫气东来”的典故出自汉朝刘向的《列仙传》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乾隆用“紫气东来”比喻大清王朝自东方兴起,向西入关定鼎中原。老百诗《凤凰楼》:
   沈阳故宫九月游,满清遗迹凤凰楼。
   青砖朱栏存百年,金顶绿镶照千秋。
   两代明君图奋强,一朝帝王好风流。
   历史沧桑亘古变,闲人骚客自多愁。
  
   穿过凤凰楼底层的通道后,我们就进入了后妃居住的台上五宫。台上五宫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
   正中是清宁宫,清宁宫原叫“正宫”,是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正中隔一间璧,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在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就在南室“端座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老百诗道:
   沈阳旅游看故宫,宫分三路景不同。
   殿宇楼阁五百年,帝王嫔妃遗梦中。
  
   清宁东次间开门,是典型的满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门南西北三面都设火炕,称“万字炕”。与汉族有所不同的是,满族人将烟囱建在屋后,而且从地面向上垒起。这种“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的建筑特点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格了。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等。
   说起文溯阁,我们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出于加强文化统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诏访求天下藏书,历经十余年时间编成一部大型丛书。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所以称为《四库全书》。书修成后,仅成七部,在全国建七座藏书阁分别收藏,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宫殿建筑,我们很容易想起“红墙绿瓦”、“金壁辉煌”这类词汇。而文溯阁却与众不同,屋顶用黑琉璃瓦镶绿剪边,整个建筑以黑绿两色为主色调,这与它的用途是分不开的。文溯阁藏书忌火,依据五行字说立色配饰,装修取《易经》“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因此屋顶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从天降,消灭火灾。
   文溯阁东南宫门外有嘉荫堂,它与南面的戏台连成一个院落,是专为皇帝准备的娱乐场所。西路建筑除文溯阁外,其它建筑用卷棚式屋顶,显得十分别致,富有江南风韵。
   沈阳故宫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却是一气呵成,完整和谐。特别是三路建筑分别代表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南面独尊”、“康乾盛世”三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总体来看,沈阳故宫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满族政权和满族社会由崛起到兴盛这个发展的历史进程。
   老百以一首古风《沈阳故宫怀古》作文章结尾:
   满清遗迹涵沈阳,眼中隐约古战场。
   烽火连天军马动,逐鹿中原接大荒。
   百年宫殿皇帝梦,一觉醒来枕黄梁。
   休道征战为黎民,实则夺权图封疆。
   硝烟弥漫厮杀紧,败者为寇胜者王。
   巍峨楼阁起歌舞,高楼之外飞血光。
   将军功成垒白骨,沃野千里尽凄凉。
   忍饥挨饿流浪人,扶老携幼奔他乡。
   多少孤影随游魂,呼夫唤儿欲断肠。
   岁月如烟难回首,徒留后人尽感伤。
   故宫深处忆往事,一怀愁绪写诗章。
  
   二、张氏帅府
   我们一行17人在女导游的带领下,从沈阳故宫出来,徒步来到“张氏帅府”。
   走到帅府前的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于广场中央的张学良将军的雕像。将军一身戎装,显得格外威武挺拔,面部微皱眉头,目光望远显得深邃,嘴唇紧闭显得坚定。再现了将军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精神风貌。此时,正是秋风习习,仿佛上天有意想为将军拂去家仇国恨。
   “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小帅府”,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长子——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1914年,占地29,1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570平方米。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的不同风格的建筑群组成,是我国近代优秀建筑群之一。
   帅府中院为青砖结构的三进四合院,是1914年张作霖刚当上北洋军阀陆军27师师长时开始兴建的仿王府式建筑。该院坐北朝南呈“目”字型,三进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又有东北辽南民俗风格,门廊柱的油饰彩绘独具特色,窗下墙身的砚石浮雕堪称一绝,墙上砖雕细腻生动,檐枋木雕巧夺天工,是研究民族建筑和民间习俗珍贵艺术资料。
  
   帅府东院,原是帅府的后花园,也称帅府苑。主要包括小青楼、帅府花园、大青楼和关帝庙。
   小青楼是张作霖为其五夫人专门修建,1918年落成。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是一座中西合壁式的砖木结构建筑,分上下两层,一楼东屋为五夫人卧室,西屋为会客厅;二楼为张作霖的几个女地居住,所以在民间流传中,此楼也被称之为“小姐楼”。1928年6月,日本人策划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就安顿在此楼一楼西屋会客厅里并在这里谢世。
   现在的小青楼,已是陈旧不堪,谁能想到,这楼当年的主人是大军阀东北王。当我走进这里,很感慨沧桑岁月的无情,再辉煌的人物也只是沧海一粟,最终烟飞灰灭。
   大青楼于1922年建成,面积2460平方米。大青楼是仿照北洋军阀政府总统曹馄在天津的公馆——曹家花园的样式,设计制造的。因该楼用青砖而建,故称大青楼,是一座罗马式建筑,此楼三层,其中一层、二层及楼顶都有宽敞的阳台。北与故宫凤凰楼相对,是当时奉天最高的两个建筑之一。 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之前,大青楼是张作霖办公及家眷居住的地方;之后,张学良进入大青楼办公。
   赫赫有名的“老虎厅”就在一楼的东北角,因厅内摆放一只老虎标本而得名。这里有一幅张作霖与老虎标本的照片,这只老虎标本是东道边镇守使汤玉磷,在大青楼建成之际送给张作霖的。 我曾读历史,记得惊心动魄的“杨常事件”就发生在这个老虎厅。当时杨宇霆、常荫槐二人本为东北军元老,在张作霖时期曾受重用,但是张学良执政后,杨、常二人藐视张学良,张学良苦劝多次无效,最后忍无可忍,在1929年1月10日,于老虎厅内果断将二人击毙。
   岁月似乎也很有意,给后人留下的历史痕迹让人回味,让人留恋,让人赞叹!老百诗赞《张学良将军》
   张氏帅府沈阳城,学良将军真枭雄。
   西安事变求抗日,东北易帜图和平。
   斩杀杨常树军威,恩爱赵四显柔情。
   一代豪杰已仙去,千载青史留英名。
  
   帅府西院的七座红楼建筑群,是1930年由张学良规划并筑好地基,“九一八”事变后建成的。此外,在帅府院外的东部和南部,还有赵四小姐楼、边业银行和帅府办事处(俗称“帅府舞厅”)等建筑。院内外组合成优美的建筑和环境艺术体系,交相辉映。
   导游带我们来到这些院落时, 匠人们正在修缮,处处的遗迹仿佛都在诉说着着当年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
   赵一荻故居是一处引人驻足的亮丽人文景观,故居又称赵四小姐楼,在边业银行的西北角。这一座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因1928年——1930年间,张学良将军的红粉知己赵一荻(人称赵四小姐)曾在此居住而得名。整幢小楼装饰精美别致,这里既有体现中国传统风格的描金彩绘,又有雕刻廊柱等欧式建筑艺术的鲜明特色。其室内陈设以法式家具为主,尽显豪华气派。如今修复后的赵一荻故居,内设会客厅、舞厅、餐厅、琴房、起居室、书房、办公室等多个房间的复原陈列,真实再现了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将军共同生活的真实场景,演绎着他们伟大、动人的爱情故事。老百诗赞《 赵一荻》:
   国色天香谁不夸,博学多识有才华。
   芳心钟情张少帅,相伴一路到天涯。
  
   张学良将军的红颜知己赵四小姐祖籍在浙江兰溪市灵洞乡洞源村,她出生在1912年的香港,据说她出生的时候,天空出现了一道霞光,所以又得名赵绮霞。她小时候的英文名字是“Edith”,谐音即为“一荻”。在家中姊妹排行为第四,所以家人亲友都唤她赵四,后来,一些社交圈人士也跟着称她为赵四小姐。
   赵四小姐身材颀长,体态婀娜,气质和风度绝佳,爱打扮也会打扮。1928年,赵四小姐时年16岁,在天津舞场认识了当时不到30岁正春风得意的少帅张学良。两人当下情投意合,一年后赵四小姐私奔沈阳住进大帅府旁边的小楼,并在各方的瞩目下未婚生子。她为爱情执著敢作敢为,宁肯不要名分,成为当时上流社会津津乐道的新闻。心胸大度的张学良原配夫人于风至感念赵四的真情,力主修建了此楼。
   赵四以秘书身份跟随在张学良身边维持了30几年,赵四对张学良不离不弃,在九一八事件张学良丢掉东三省的时候,赵四甚至被冠上红颜祸水的骂名,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赵四小姐孤身一人带着儿子闾琳,先后在香港及上海奔波。1940年2月,于凤至患病去美国就医,并定居,赵四小姐将不到10岁的儿子送到美国托人抚养,自己从香港赶到贵阳修文县阳明洞,陪伴张学良。一直到了1964年,于凤至答应跟张学良离婚,有情人终成眷属,当时张学良已64岁,赵四51岁。从此两人再未分离。老百诗赞《将军红颜》:
   半生壮举半生闲,将军百岁两红颜。
   生死荣辱皆成空,知己相伴苦亦甜。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我们会由衷地感慨,很多女人都会爱上风流少帅,但能没名没分地陪伴一个失意的男人度过数十年寂寞幽徒生涯的,却只有赵四小姐。她不仅在叱咤岁月里与张学良相知相爱,而且在她“辗转眠不得,枕上泪难干”的山居岁月里,在“烽火余生后,惟一愿读书”的幽闭日子里,给他温暖、给他信心。难怪张学将军常用一口地道的东北话对人亲昵地称赵四小姐说:“这是我的姑娘!”
   百年后的今天,踏入这座张氏帅府,便踏入半部民国史。历史再次证明:为国家,为民族作过重大贡献的人,无论出身如何,人民都会奉为英雄。正午时分,当我从帅府的后门走出来后,想想我国那段屈辱的历史,想想张学良将军的家仇国恨以及他的英雄壮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共 606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明清旧城中心,是后金入关前的沈阳(盛京)皇宫和清朝迁都北京后的盛京行宫(或称奉天行宫),始建于1625年,初成于1636年 。至乾隆时期又有较大规模的改建与增修,占地约6万平方米。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故宫内陈列了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皇太极用过的腰刀和鹿角椅等. 1912年9月,袁世凯任命张作霖为陆军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而后,张作霖开始安置家眷,置办产业。先在大南门里,通天街租赁了道台荣厚的一套旧宅居住。1913年底,将荣厚旧宅买下来,同时又将西侧的江浙会馆购买下来。1914年夏,将这两处旧宅全部拆除,重新营建了大帅府。 作者以游记笔法,为我们展示了上述两处沈阳的著名景观。作者的笔触是很细致地刻画了沈阳故宫和人张大帅府的建筑特点。不仅如此,作者也用自己白描手法的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以及历史人物的一种观点。游记并不好写,不仅需要作者用出色的文笔去状物,同时又必须融入个人情感,做到情景交融。感谢老百赐稿梧桐文苑,期待更多精彩。【编辑:江南铁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429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百        2014-04-28 16:10:01
  江社真是博古通今,对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的建筑历史说的很正确,也对老百的写作给与了指点。老百也算个多愁善感的小文人,出外旅游耳闻目睹本就是个长见识的机会,归回后写游记,光凭学生时代积累的知识是远不够的,就要查资料找典故,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既有文学性,也有知识性。进入梧桐文苑,能得到江社这样的老师多多帮助,老百会继续努力的。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2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8 16:24:13
  很有看点的一篇游记。
回复2 楼        文友:老百        2014-04-28 16:33:35
  谢谢江社,这篇文章是受你老的《江北之旅》的指点,将自己2009年的两篇游记整理好,合二为一了。当然,与你相比,游记的内容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老百还都有一定距离,但老百肯虚心学习,在这个梧桐文苑里博采众长,会有所进步的。
3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4-29 08:07:15
  恭喜老百荣获精品!望佳作连连。
回复3 楼        文友:老百        2014-04-29 08:21:26
  感谢何社的帮助,老百的作品离何社、江社还相差甚远。老百近年出外旅游,能用心记下所见所闻,写下游记,和其他文人相比,稍有亮点就是相配的旅游诗(不合格律的古体诗),也感谢江山文学社海纳百川,对老百的小作给以鼓励。
4 楼        文友:梧桐文苑        2014-04-29 10:09:54
  江山风水地,佳木择地依。文文皆相重,桐凤两相宜。梧树好筑巢,桐叶片片娇。百鸟朝凤时,江山景更好。欣赏老师佳作,梧桐因你而精彩!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老百        2014-04-29 10:17:36
  一份默契来自心灵的感动,一份欣赏点燃智慧的心灯;穿越心灵的湖,让情谊温暖彼此的心房;珍惜相处的时光,让我们在这个梧桐文苑里,真诚相伴,快乐每一天!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