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指舞专栏·笑看花落┃俄罗斯纪行

精品 ┃指舞专栏·笑看花落┃俄罗斯纪行


作者:紫气东方 探花,1396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58发表时间:2009-04-15 15:17:36


   站在黑河口岸,黑河与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隔江相望,这条江便是黑龙江,俄罗斯称之为阿穆尔河。
   同一条江河,两岸却是不同的人种,不同风格的建筑,不同的人文风情。
   盛夏时节,我随团由黑河走出国门,踏上了毗邻俄罗斯的土地。在黑河的对岸,阿穆尔州州政府所在地——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进行了走马观花式的游览。
   这里的街道多是林荫蔽道,整洁顺畅,大街上的行人也很稀少,远没有中国省会城市人口那样密集,街市也没有大都市那般繁华。走在街上的行人大多从容自在,悠闲自得,很少有匆匆忙忙赶时间的人。
   在布市的道路上,汽车算不上多,也不是很少。但从汽车的档次看却给人一种两级分化的感觉。较好的豪华丰田车在车辆中占有很大比例,但一些早些年的拉达汽车虽然已破旧不堪,而且有的从颜色上有明显拼凑的痕迹,这种型号的汽车在我国也已经基本绝迹,但在布市的大街上却不足为奇,与行驶的破旧的公共汽车倒也遥相呼应,而与豪华的丰田车相比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距离阿穆尔河岸四五百米的胜利广场,算不上是很大的广场,但在俄罗斯却很有名气,它是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而建的。广场的正面有一座高16米的无名英雄纪念碑,供人瞻仰凭吊。纪念碑的对面有一面长24米、高3米的幸福墙,墙上的浮雕有神态各异的军人头像,引人注目的是一位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孩子神情专注地像是对母亲述说:长大后要为保护母亲、保卫国家去战斗。我们还游览了胜利广场附近的一个街心花园,坐落在花园中的列宁塑像是按照列宁的实际身高雕塑的。看上去,列宁的个子不算高,甚至还算不上是中等身材,但他却以世界伟人的名气吸引了众多游人的拜望。
   与胜利广场相邻的列宁广场的占地面积要相对的大一些,列宁广场在俄罗斯是城市的象征,有点规模的城市都建有列宁广场,在俄罗斯的各大城市中建有列宁广场上千个。我没去过俄罗斯的其它城市,也就没看过其它城市的列宁广场和塑像,但布市的列宁广场规划的很有条理,展现了大都市的风采。广场上既有现代化的喷泉,有儿童娱乐设施,又有绿树、鲜花和草坪,同时还与阿穆尔州政府及布市市政府的办公大楼仅仅一道之隔,虽然州政府大楼仅有三层楼房,但门前也是车水马龙,显得也很庄严、肃穆和繁忙。广场与政府之间的那条道路就是著名的列宁大街,这条全长10公里的大街是布市最早的一条街道,路面平直、宽敞。站在列宁大街上,左面是列宁广场,右面是州政府和市政府大楼,这里称得上是布市的一个亮点。从氛围上看,它没有省会大都市那般繁华,尽管行人也是接连不断,但用熙熙攘攘来形容却很不贴切,无论是车辆还是行人却是稀少了很多;而车辆也不像我们市区那样往来穿梭,以至于穿越横道都很困难,“川流不息”一词在这里也是无用武之地的。尽管这里的人少、车少,但在路口即便没有车辆,只要红灯亮起来,行驶的车辆也会自觉的停下来等待信号通行,展现了国民素质和城市管理的一种有序文明。
  
   二
   在布市,我们参观了著名的洁雅大桥。吊挂式大桥横架在湍急的河流之上,车辆行驶在上面,虽然感觉到路面凹凸不平,更能亲眼目睹大桥的斑斑“年轮”,但从远处看,洁雅大桥丝毫不失其美丽、气派,特别是身处绿色的树木、农田之中,更显示出其威武和挺立。
   阿穆尔州是俄罗斯的农业大洲,以盛产大豆和小麦为主。汽车驶过洁雅大桥,可见大片农田,这里便是伏拉基米尔农庄。
   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走进了当地的一户普通农民家中。住房是当地较为普遍的“木克楞”式木房,房子虽说古老了一些,但居室的摆设却不落后。室内被间隔成客厅、卧室、厨房等,物品摆放的也是井井有条。客厅摆放着新式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墙上挂着装饰壁毯,地板上铺放着已经褪了色、却很整洁的地毯。一位俄罗斯老太太热心的为我们比划着介绍着什么,尽管她很热心,但最终我们还是一句话也没有听懂。
   我们走出农庄时,早已有一群10多岁的孩子围将过来,其中的男孩大多只穿着一条短裤,脚上很少有穿鞋的。一位游客很有兴致的要和他们合影,孩子们很高兴、也很配合地站在了他的左右,“咔嚓”过后,孩子一窝蜂似的伸出脏兮兮的小手,嘴里喊着虽然生硬倒也流利的中国话:“10卢布,10卢布。”这时我才明白,这些孩子为什么这么喜欢与游客照相了,原来他们从事的是有偿服务。因为“过关”前我们兑换的都是大面额卢布,还没有机会到商店里去消费,身上也就没有小面值的卢布,只能用泡泡糖、香烟以及随身携带的笔、本等小物品打发他们了。
  
   三
   夏季的俄罗斯实行夏时制,时差与北京时间相差大约两个小时。北京时间晚6点,俄罗斯夏时制已是晚上8点了。我们吃过很不合口味的面包果酱和鸡腿炒饭等西餐式的晚饭后,便走出宾馆漫步闲逛。
   我们居住的友谊宾馆坐落在阿穆尔河岸边,站在黑河口岸的岸边便清晰可见。沿着宾馆前河岸的林荫小路悠闲而行,可以说是一路风景,一路风情。散步,几乎人人都经历过,但在异国他乡这样从容自在、无拘无束的品味欣赏异国的人文景观却是机会难得。岸边的人行道上,散步的人群很多,间或也有类似我们这样来自他国的“外国人”,但俄罗斯人看我们却是形同路人,而不像在我们中国遇到外国人那样好奇甚至围观。河岸边,不时的有类似我们这里路边大排档,三五人围坐在桌旁,喝酒聊天。我有意识的从近前走过,却有一大发现,喝酒的人以青年居多,桌上除了每人面前放着一瓶啤酒外,并没有菜,也没有筷子、勺子、叉子之类的餐具,桌面上很干净。也许这是异国的一种消遣方式,这才叫喝酒。不像我们所谓的喝酒,必须要备下许多下酒菜。我们喝酒是喝馋酒,而洋人喝酒就是喝酒,大概他们把喝酒和吃饭当作两回事来对待。在河边的小路上,不时的遇到三三两两漫步的行人,每人手里都拿着一瓶或一罐啤酒,边走路、边闲聊、边喝酒,这是到俄罗斯看到的第一道风景。还有我们称之为第二大发现的就是少女少妇吸烟的多。在岸边散步或在路边小憩的人群中,男人喝酒的居多,而女人吸烟的也为数不少。两名少女迎面而来,每人手里夹着一支香烟,好悠闲、好自在、好潇洒。在我们的传统习惯中,男人吸烟不足为怪,而女人吸烟特别是少女吸烟总感觉有点有失大雅,而在当地人看来却是见怪不怪,对于我们这些“老外”来说,总感觉别有一番风景,这也许就是一种异国风情吧。
   漫步在阿穆尔河岸边,欣赏着异国风情,不时的眺望对岸黑河的楼房、街道,谈论着俄罗斯的见闻,不知不觉又来到了白天来过的列宁广场。此时虽然已是傍晚,但这里游人很多。人群中,有当地的居民、本国的游人及外国的游客。一些俄罗斯小伙子们席地而坐,每人手里拿着一瓶啤酒侃侃而谈;几名少女赤足下到喷泉的水池中嬉戏,不时的把水泼向对方,打闹着、嬉笑着;一对对情侣旁若无人般的拥抱、接吻。因为我是初出国门,初次踏上异国的土地,既不了解他们的民族文化,又不知道俄罗斯的风土人情,既不会说俄语,又看不懂俄文,所以就像文盲一样,不认识字、听不懂话,也看不惯他们的一些做法。又想:就是在国内我们也左右不了别人的行为,也只能是视而不见、更何况是在国外了,真是自寻烦恼,随他们去吧。
   广场上有一个纪念前苏联不知什么事件的纪念碑,日间导游带我们集体游览时没走到这个地方。我和赵老先生围着这个碑转了一圈也没看出什么名堂,密密麻麻的碑文上只认得代表年份的几个阿拉伯数字。想问问别人碑文上所记载文字的意思,又没人能懂我们的中国话,即使人家听懂了我的话,我也听不懂人家回答我的俄罗斯话。
   从列宁大街折回,还没走到河岸边,阴霾的天空就下起了小雨,我们漫步在返回宾馆的小径上,感觉既清爽又舒适。小雨淅淅沥沥,给夏季的傍晚带来了一丝清爽,在异国的土地上,我有幸在雨中、在阿穆尔河畔悠闲散步,体验一种别有情趣的心情。
  
   四
   在我们中国,总是习惯把那些不是中国人的外国人称为老外,而我们国人一旦到了国外,也许会被外国人当作他们眼中的老外。在异国他乡我也体验了一把当老外的感觉。
   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尽管有许多来自中国的游客和商人,但大街上十有八九还都是俄罗斯人,他们有说有笑地在人行道或广场上漫步,对我们这些老外根本就不屑一顾。
   吃饭的时候,服务员在餐桌上摆放了几碟小菜和啤酒,每人一份鸡腿面包,让我们吃的喝的都很不尽兴。不知谁喊了一声:“服务员,拿两瓶啤酒。”忙碌的服务员像是没听见一样。“服务员——”,“喂,老兄,这不是中国。”一句话让要啤酒的人没了火气,又引得同桌人的会声大笑。是啊,在这里我们是老外,在人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做事不能像在自己国家那样随心所欲的大呼小叫或对服务员呼来唤去。更主要的是语言不通成为我们交流的最大障碍。每次吃饭的时候,如果有导游在桌上,我们还能提出点额外要求;如果导游不同我们一起吃饭,只能有什么吃什么了,绝不能提半点要求。
   在俄罗斯的布市,给我留下的印象不论是在商店、在街道还是在景点,俄罗斯人非常谦和、讲究礼貌。在商店购物时,任凭我们百般挑选,售货员总是一件件的拿给我们,哪怕是最终也没选中自己要买的商品,售货员也没有半点怨言,更没有像国人骂娘的那种丑陋行为。我们在一家食品店购买巧克力时,一名40多岁的售货员按着我们手指的物品,一样一样的从柜台里拿出来,然后又不厌其烦的把选中的放在一处,把没有选中的放回原处。由于语言不通,但数字是相通的,她把价钱写在了纸上,微笑着递给我们,我们也就面带微笑的把卢布递过去。在景区及居住的宾馆附近,一些推销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卢布及邮票的商贩,更是不厌其烦的介绍着商品,用手比划着价格,即便你不买,也是一笑了之,从没有吹胡子瞪眼睛的情况。这一点很值得国人特别是商界的人学习借鉴。这样并不是崇洋,为的是提高我们的文明程度,经商不要把眼睛只盯在钱眼儿这一点点方寸之地,要放眼世界,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塑造文明古国的文明形象。只要对我们有利的,我们就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这也叫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吧。
   路边的一处小亭子看上去与我们这里的小卖店一样,玻璃窗前也摆着烟、酒之类的物品。我感觉有些口喝,便走过去想买瓶矿泉水。卖货的中年妇女拉开玻璃窗,叽哩咕噜的不知说了一通什么,大概是问我要买什么东西吧。我说买矿泉水。她还是叽哩咕噜的说了一通我听不懂的话,我想她是听不懂我的话,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后来,她递给我一张纸,我拿着纸写上了“矿泉水”三个字,写完后我却笑了出来,她听不懂我的中国话,怎么能看懂中国字呢,写俄罗斯文字我又不会,这可怎么办呢?后来我灵机一动,在纸上画了一个瓶子,递给售货员,然后用手比划着喝水的动作。售货员像似明白了我的意思,拿过一个玻璃瓶装的饮品递给我。我一看与在大街上见到的俄罗斯小伙子们手里拎的啤酒瓶子一样,我知道她又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就又比划喝水的动作,售货员指了指那个啤酒瓶子,两手一摊,做出了很无奈的动作。我看出她的意思是除了啤酒以外没有其它的饮品。
   矿泉水没买到,还让我受了很大的憋。
   当了一把老外,我体验到了语言不通、文字不通带来的交流上的不便。看来,普及英语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打破国界限制,加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是增进友谊,方便别人,更方便自己的必要保证。有了语言上的交流,才能确保走路不受阻,沟通无障碍。到了异国他乡,虽然我们人是老外,但语言上却不应该是老外。
  
   五
   没去俄罗斯的时候,就有人告诉我,在俄罗斯买纪念品,最有纪念意义的就是套娃,既使东西买的再多,如果不买套娃,不说你白去了一趟俄罗斯,也说明你没有眼力,不会买纪念品。
   为了认识套娃,没出境之前,在黑河逗留的半天时间里,我特意走了几家商店,看了几种材质、几种颜色、几种图案的套娃,对套娃有了初步认识。
   在布拉戈维申斯克,不论是导游带我们去的商店,还是我们自己在市场闲逛,几乎每一个商店都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套娃,在一个规模较大的商场里,一层层、一排排的货架摆满了各种质地、各种花色的套娃。游客们围在近前争先恐后的挑选自己喜爱的套娃。有趣的是,货架上还有绘有俄罗斯领导人普京的套娃。我在挑选时,一层层的打开,看到里面有叶利钦、戈尔巴乔夫、斯大林、列宁,还有几个不认识的生面孔,不知是哪个年代的领导人。导游说,前几次来的时候,还有一套中国领导人与马克思、列宁在一起的套娃。可能是中国游客较多,这种套娃比较抢手,我找遍了上上下下所有的货架,也没看到导游说的那种套娃。因为我已对套娃的工艺有所了解,也基本知道底价,因此,我一次挑选了大大小小的八个套娃,装了满满一塑料兜儿,同行者还说我买这些东西携带着不方便。回到宾馆,我把买回来的套娃摆放在床上,一个一个的一层层打开,有的是5件套,有的是6件套,还有的是8件套,最多的是12件套。当然了,还有更多、更大的套娃,我考虑携带不便,只得忍痛割爱了。同室的同行者看我摆弄着这么多各式各样的套娃,这时候才后悔没买几个带回去,当作纪念品送给亲朋好友。
   临近吃晚饭的时候,宾馆的俄罗斯老太太进来收拾房间,看见了摆在床上的套娃,“哇——”的一声显出很兴奋的样子,之后叽哩哇啦的不知说了一通什么,我忙拉开房门喊来导游,导游告诉我说,她在夸你有眼力,会买东西,到俄罗斯买几个套娃作为纪念品带回去是最好的选择,套娃称得上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导游用俄语与俄罗斯老太太交流了一番,之后,他现买现卖地向我讲述套娃的传说:“这种极富民族特色的套娃,最初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俄国人称之为玛特廖什卡,因为当时玛特廖娜、玛特廖莎是最常见的俄罗斯姑娘的名字,而这两个名字又源于拉丁文的母亲。它与套娃的特征颇为贴近,都寓意着旺盛的生命力、健康壮实的身体和人丁兴旺的后代。传统的套娃大多是一个圆脸的农村姑娘形象,身穿绣花衬衣和长马夹,系着围裙,头上系着花头巾,给人一种勤劳、朴实的印象。
   在家里的书柜里,摆放着一套自己喜爱的、而且是满商场里几乎没有与之重样的那个大套娃。无聊的时候,我就拿出来摆弄一番。一层层的打开,再一层层的套上。打开,套上,套上,再打开,小的总是被大的套着、庇护着,既使摔了、碰了等遭到外力的挤压,总是外面的、大的在支撑着,大的保护着小的,为小的维持一个安全的空间,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环环相扣,环环相依。手中摆弄着套娃,让我联想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也许俄罗斯套娃原本就没有人际关系这层寓意,也许传统的套娃代表的只是美丽质朴的女性和世代兴旺的民族……

共 579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中的异国风情让人耳目一新,心生向往。作者的游记写的翔实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欣赏了!——天未耕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420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