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天津印象

编辑推荐 【梧桐散文】天津印象


作者:老百 进士,853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89发表时间:2014-04-29 14:41:31
摘要:与首都的华丽锋芒和宏大气魄相比,相邻咫尺的天津城少了几分雄者之风,但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使其充满了另一种熨帖平易、朴素低调的美。在天津城的大街小巷四处走走,那些历史的痕迹仍然淡风流韵,静静的弥漫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让人流连和回味。

【梧桐散文】天津印象 2013年11月12日,我们一行五人从沈阳桃仙机场飞往天津,乘坐的是奥凯航空公司的新舟60,因航班晚点,赶到滨海机场已超过下午5点,坐上天津L董派来的商务车向市内赶,遇到交通高峰期,所以,坐到豪华酒店的饭桌上时,已近傍晚7点了。
   津门酒宴拉开序幕,宾主举杯言欢。L董叫来陪客中有个叫达维的澳大利亚人,操着流利的汉语说:“别看天津是中国的直辖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其实没啥特好玩的地儿,天津出名点儿的就是小吃,天津人,什么溜鸟儿呀、钓鱼儿呀,就是会玩。”而L董则豪爽的说:“你们从那么远的大西北来这儿,天津的历史不长,没有什么古迹,也没有香港迪士尼、上海欢乐谷那样的游乐场,但我让你们品品天津文化,一切由我来安排就是。”彩灯熠熠、觥筹交错。
  
   次日清早,从住的高层宾馆落地窗户向外展望天津市容,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想起曾学过的历史:天津是“天子津渡”之意,是明朝皇帝朱棣夺取帝位成功,始发于渡过沽河,于公元1404年 12月23日传谕旨“筑城浚池,赐名天津”,这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在酒店吃完自助早餐后,L董用车带我们先来到鼓楼南街,然后随意步行,走过格格府、南定楼、文庙博物馆,然后一路来到胜利桥上。
   胜利桥又叫会师桥,原名金汤桥,取“固若金汤”之意,位于建国道西端与水阁大街之间的海河上。是天津最早、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三跨平转式开启的钢结构桥梁。
   1949年1月14日上午,解放军投入了5个军34万兵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同时向天津的国民党城防猛攻,次日凌晨5时,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于是,这座桥成为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性建筑。2003年海河开发改造中,金汤桥在恢复设计原貌的基础上加固整容,并恢复了开启功能。成为集观光旅游和纪念天津解放于一体的步行桥。现在的金汤桥头,建有会师公园,院园内包括“会师金汤”雕塑、坦克和火炮等。
   天津的河流很多,素有“九河下梢”之称。但在历史上,海河对天津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天津有句老话:“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古代的金、元时期海河被称为直沽河、大沽河,“海河”名字出现于明末。出于征战需要而修建有海河交通枢纽使天津成为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动脉和繁华的漕运码头。所以,海河是哺育天津的摇篮,天津人视海河为“母亲河”。
   我们现在就站在胜利桥上,看这海河水在日夜不息,奔流到海,仍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海河两岸是重要的景观地带,在绿树花丛、亭台水榭的簇拥下,各式各样的高楼耸立着。于是,许多游客就在这桥上拍照留影。老百抬眼向桥下望,岸边果真是有不少或坐或蹲的一些垂钓者,悠闲自得。
   老百以此为背景,拍照留影并题诗《天津游》
   蛇年出行正逢冬,我到天津看市容。
   胜利桥上留影照,津门故里迎客踪。
   广厦矗立千丈高,海河宽阔一城通。
   店铺吆喝狗不理,岸边悠闲垂钓翁。
  
   从胜利桥走下,L董带我们一行很快来到天津著名的古文化街,迎面就是一个牌坊,上书“津门故里”。
   我们漫步于古文化街,这儿虽然经过修缮,但大部分建筑都是老东西,有历史、有故事、更有文化;这条街,用风水学上的话讲,是聚财宝地。因它是临水而建,小径通幽,没有风水硬伤,横宽不超过9米,街巷不直通到底,从街口绝对望不透,可是路路皆通,正所谓是四通八达。
   老百也去过许多城市,天津的古文化街确有着与其他城市相同的地方,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相同之处:基本上也都是各种卖文玩商品的商铺;商品呢,有真也有假;不同之处:这儿的建筑风貌、店铺装修、匾额楹联,经营商品都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比如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有一幅幅极具江南造园艺术风格的苏画。构图生动有典,形态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绚丽无比,风采迷人。
   在门面建筑装饰中除彩绘故事画外,另树一帜的是砖、木雕刻装饰。其内容广泛,多数带有浓郁的民俗气息和吉祥喜庆寓意。而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碑帖、古籍、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天津风筝等专业店铺丛聚本街,供游人们观赏、选购。至于中西乐器、艺术陶瓷、装潢小件也都有专店,买上一两件,固是惬人心意的事,而流连一番,或许也可以受到熏陶、启迪,摄取到一些营养吧。
   L董告诉我们:在天津,只有这条街和滨江道,永远繁华!这里还有一处香火极旺的“天后宫”,每年都有妈祖祭祀活动在这里举行。可惜我们几人却无此雅兴。
   老百在此留影,并作一词《卜算子 . 古文化街》
   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
   天津小吃卫嘴子,声名传天下。
   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
   故里寻踪百家店,尽显古文化。
  
   老百从历史书上得知,天津,曾经有8个国家在此设立过租界。洋人们在这里建造了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供自己办公和居住。于是,地球人都知道:“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于是,L董带我们来参观意式风情区。
   意式风情区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它由五经路、博爱道、胜利路、建国道这四条河北区的道与路合围起来的四方形地区, 这儿建造的房屋以意大利花园别墅为主,并严格规定沿街建筑不许雷同。别墅房顶多为意式角亭,有园亭、方亭之别,圆柱和方柱之分,并分别用圆拱、平拱、尖拱、连拱、垂柱进行点缀。这些角亭高低错落,构成优美的建筑空间,它是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原汁原味并具有百年历史的欧洲建筑群,其数量上有近200余栋。这个地区也是一处集旅游、商贸、休闲、娱乐和文博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区。
   L董介绍道:“住在这种地方的别墅里,要比住在北京爽的多啦。因为这里吃的食品,物价要比北京便宜;住的房屋,更是比北京来得风光,而且要有特色多得多。” C总笑着说:“怪不得洋人喜欢住在这里,而中国的皇亲国戚也喜欢到这皇城的后花园里定居,听说那个讲相声的冯巩,就是大军阀冯国璋的孙子,以前曾在这里有别墅。”
   这些到底是否属实,老百没兴趣认真去考证,反正不管是真是假,通通跟老百不搭介。
   老百徜徉在这里,心情很复杂,一边走,一边体味来自岁月的悠远韵味,还有来自异国的温馨情调,同时也感到历史的沉重。自豪和耻辱并存,先进和落后共在。历史在前进,天津已旧貌换新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多元文化的天津,创新开放已成了主流。
  
   中午是到南街市场,L董给我们点了一桌子天津的各样小吃,多是油炸甜食,什么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等等,只是因为才十二点多,并不是我们新疆人习惯的午餐时间。古语道:饿了香,饱了臭。所以,这些久闻大名的天津小吃,老百吃着也就那么回事。
   下午我们驱车去洋货市场,这是照顾同行的女眷们喜欢市场,其实也只是好奇的看看,而还有个市场,听说最便宜的袜子2800元,这就根本不是我们工薪一族所能消费得起的,所以,既然囊中羞涩,就没必要再逛那些高档店。
  
   晚宴,L董安排在水上公园的“狗不理包子店”。一桌子美味佳肴,还有几瓶“狗不理酒”,而狗不理包子则成了附属品了。
   我们主宾围桌团坐,L董的弟弟L总相陪,也是口才极佳,天津人似乎个个都是“卫嘴子”,他介绍到:这狗不理包子是中国灿烂饮食文化中瑰宝,被公推为闻名遐迩的“天津三绝”食品之首。当年,慈禧太后吃了袁世凯送的“狗不理”包子,也派专人到天津去买。我们笑说“天津人果然是会吃会玩会享乐呀!”L董接口道:“那当然,近代天津一度是中国的政治重心,其衙署被视为中国的第二政府和影子内阁。辛亥革命以后,天津又成了首都的政治后院,所以,形成的文化就是循规蹈矩,不敢有飞扬跋扈的野心,只是讲究吃点好的玩点好的。像今天吃的‘狗不理’包子,连西哈努克亲王以及美国总统布什都曾慕名前来这里品尝。所以,天津人俗谚道:到天津不尝一尝‘狗不理’包子,等于没有来过天津。”
   正在吃喝间,走来一个艺人,打着快板说“狗不理包子”的来历,为众位来宾助兴。
   据说,这段历史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同治年间,十四岁的高贵有从武清县杨村来到天津,当了刘家蒸食铺的小伙计。这家铺子专卖什锦蒸食和肉包,主顾大都是往来运河码头的船工、纤夫、小商贩。高贵人小心灵,很快学得一手做包子的好厨艺,几年后,就自己在附近开起了包子铺,人家喊惯了高贵有小名“狗不理”,久而久之,就把他经营的包子叫“狗不理”包子了。他是天津最早放骨头汤做馅,第一个用米发面做包子的,因此,大小整齐,色白面柔,咬开流油,肥而不腻,味道鲜美。
  
   通过一天的旅游,老百深有感触,天津这地儿它不像北京、西安、南京这样到处都有帝都的印记,也不像苏州、杭州那样梦里水乡,有着那么多自然的、非自然的人文景观……但凡普遍意义上的那种“好玩儿”的地儿,在天津似乎都不大能找得着!
   但老百依然很喜欢这座城市,虽然她只有六百多年短短的历史,但她在中国近代史中无法被抹掉的历史地位;老百喜欢她的恬静、散漫;也喜欢她的善良,不争,喜欢她的海河,喜欢她的各路美食,喜欢她的建筑……。
   其实,天津的建筑和天津的景观,只是这个城市的名片,但毕竟是固定的,而生活在天津的如L董、达维、L总等人,才是这个城市移动的风景,是会讲话的名片。
   愿天津更加美丽,愿在天津生活的人更加幸福和快乐!
  

共 37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朴实无华,又随着时代步伐正在行进中的天津。文笔生动自然流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老朽写过一段关于天津的文字,节选一段凑个趣。我们在海河旁坐下休息的时候,我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2点了,离开开车还有2小时,然后有点下意识的取出车票看了一眼。 结果我大吃一惊,这车票上改签的车次居然不是在天津站发车,而是天津西站!这一下麻烦了,我们的行李还在天津站的寄存处。我们现在必须马上赶去取了行李,再去天津西上车。 我顾不得细说,站起身拉着妻子就跑。跳上一辆去天津站的公交车。不曾想,天津的公交车奇慢无比,就如同一辆老牛拉的破车,在天津的大街小巷摇啊摇的,好不容易,花了半个小时才开到火车站。 我跳下车,连拖带拽的扯着妻子跑到寄存处,取出我们的行李。我先往妻子的手里塞了几件不太重的,大约也就四五件吧?剩下的,我能背的背,不能背的就乱七八糟的的抓在手里,再去赶公交车。 要是现在可以打的,可当时,出租车几乎看不见。坐三轮又太慢,地铁还没有,公交车是唯一的选择。总算等到一部从天津站开往天津西的公交车,我们大包小包的爬上去,还被售票员强迫多买了一张车票。我本来就心急如焚,差一点和她吵起来。 这回的车开的就更加恐怖了。在路上磨磨蹭蹭的,一个小时还没有开到! 我不停的看着手表,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离开开车的时间越来越近。我只好去央求司机能不能开快一点? 谁料想,不等司机回答,车上几个天津人就说话了。 “咱天津卫的公交车,就是这速度!比牛车快不点,也就是个驴速!” 我气得差点没有晕过去!公交车居然只有驴车的速度! 感谢赐稿梧桐文苑,期待更多精彩。【编辑:江南铁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9 14:44:27
  老百的游记很不错。
回复1 楼        文友:老百        2014-04-29 15:55:36
  呵呵,看了江社的点评,其中您老写的一段天津的趣事,很符合天津的氛围,天津那儿的人就是这样“卫嘴子”。天津不和北京抢风头,但自有一番风味。天津人会吃、会玩、自在悠闲,滋润着呢。再次谢谢江社的支持和帮助!
2 楼        文友:梧桐文苑        2014-04-29 15:24:14
  江山风水地,佳木择地依。文文皆相重,桐凤两相宜。梧树好筑巢,桐叶片片娇。百鸟朝凤时,江山景更好。欣赏老师佳作,梧桐因你而精彩!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老百        2014-04-29 15:57:27
  感谢梧桐文苑的关注!认真的说,这篇游记写的太散,只是知识性,而文学性和趣味性就差多了。比不上《江苏行》系列,甚至还比不上前两年《辽宁行》系列,因为天津的确没有什么好的景点,而天津的文化就突出表现在吃好和玩好,很会享受生活呀!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