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游走人生】登鼓山

  【游走人生】登鼓山


作者:割鹿侯 进士,686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73发表时间:2009-04-15 21:17:37

一年春节期间我在榕城小住。由于是第一次到榕城,朋友辉群有意带我到处逛逛。西禅寺去了,江滨去了,金牛山去了,只有鼓山远些,几作打算都没有去成。到了假期将尽,朋友辉群便丢下手头的事情,陪我登鼓山。
   先前听辉群说,到了榕城不登鼓山等于白来。我倒是对鼓山充满了遐想。坐了一小时多的车到了鼓山,眼前的它倒也不见得奇异巍峨。顺着崎岖的山道我们一路随意观看。
   鼓山上多是石头上的刻字,几乎能刻字的石头都刻上了。而其内容多的是关于佛,可见八闽之地的尚佛之风是何等兴盛。山上也多佛窟仙洞,城里人家也常见焚香念佛。在城里玩的时候,曾见过一株大榕树下有一个佛龛,香烟萦绕。我想这种景观也只有在榕城才能看得到。徜徉于松间石道,观看石上书刻,或游山记事,或传世崇佛,也是一件快事。古人游山水,于山水之间,查自然之语,留朱迹,或为言志,或为记事,点点滴滴,都是今人凭吊之处。
   鼓山的自然景色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好在文人风景石刻碑文非常多。一方面榕城附近就鼓山一山独秀,另一方面鼓山上的石头让游历鼓山的人有个好地方来刻字立文,而尚佛之风让鼓山成为宣传佛的地方。中国人自古以来,想流芳百世,想不朽。于是在山石上刻字便成了“不朽”的方式。不管是当官的还是豪绅墨客,来到鼓山上都要留下些踪迹。在鼓山上见有数位历代的巡抚的碑文石刻,然而我想谈得上不朽的没有。
   游山观石刻,但见南宋文信国公文天祥书刻巨石之上“忠孝廉节”四字,意气风发,苍劲有力,力透巨石,大家风范,跃然石上。不想文天祥也曾游鼓山,留此四字,以表忠节。当时,南宋灭亡,文天祥率部拥主转战沿海一带,以图收复汉人江山。他曾作《过零丁洋》一诗,诗中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时,复国已不可能了,元朝对文天祥百般招降,但是他怎会做变节之臣。值时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宫,王积翁言:“南人无如天祥者。”遂遣积翁谕旨,文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矣。”文天祥最终舍生取义。
   想当时,文天祥在元兵的追杀下,到处逃亡,保存实力,希望东山再起。他来到福州,登上鼓山,登高望远,茫茫闽江,尽收眼底,世事沧桑,尽涌心头。南宋大势已去,国将不国,汉氏江山,将成为胡人的天下,天下百姓也落入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宋臣,自是不事二主,作为汉人,安能忍受亡国之痛。心中的凄楚,纵使化为滚滚闽江水也难以流尽。此时此刻,文天祥希望山石为证,记下他的赤胆忠心,于是他挥笔写下了“忠孝廉节”四个字。忠孝廉节,一为历代国训;二者亡国之际,文天祥借以表明自己的忠贞。
   今日,文天祥留下的字,成为世人的凭吊,哀叹朝代变更之痛。时日,国家强大,与日俱上,先人之悲不再重演。我想不朽的不是文天祥在鼓山上写得那几个字,而是他这个人。站在鼓山之上,望滔滔闽水,从远古而来,向未来而去,古今之事,尽涌心头。

共 11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鼓山之行,引出一代忠诚之士的千古传说,让我们回味历史,为英雄的忠贞感叹!问好作者,欢迎继续来稿。【编辑:故事中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09-04-15 21:31:26
  鼓山之行,引出一代忠诚之士的千古传说,让我们回味历史,为英雄的忠贞感叹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2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09-04-15 21:33:11
  问好作者,欢迎继续来稿。【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3 楼        文友:冷寞同城        2009-04-16 09:32:30
  登山感怀~
   缅怀历史事~
   大气浑然~~
落花有魂,信了,你有了感伤;不信,你有了心痛
4 楼        文友:冷寞同城        2009-04-16 09:32:57
  作者写起游记~
   得心应手~~
   欣赏
落花有魂,信了,你有了感伤;不信,你有了心痛
5 楼        文友:冷寞同城        2009-04-18 10:29:42
  倒有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韵味了~
落花有魂,信了,你有了感伤;不信,你有了心痛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