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梧桐小说】往事如烟

精品 【梧桐小说】往事如烟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90发表时间:2014-05-01 09:24:47

【梧桐小说】往事如烟 罗天鹏回到已经阔别整整3年的九连。
   当罗天鹏从公交车上下来,沿着那条曾经不知道走过多少回的营区之路走的时候,心里泛起了无数的回忆。道路的两侧是几排钻天杨,他清楚地记得如今很高大的钻天杨里,有哪几棵是自己亲手种下去的幼苗。钻天杨外面是田野,只是本该长满庄稼的田地,却是野草丛生。
   罗天鹏沿着这条路默默走着,想去看看,自己曾经住了整整八个年头的那间小屋。
   他记得很清楚,那是从南边数,靠西边那一溜第二排,西头第二间屋。罗天鹏就是在那间屋子里,住了整整八年!
   营房里是那样的宁静,静得有点死气沉沉,再也不会有那往日的喧腾了。
   都走了,几乎所有的知青,都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返城了。只有不足10%的知青留了下来,有的是因为提干,也有因为已经在当地安家,娶了老职工家的闺女做媳妇,或者是嫁给了老职工家的儿子。原来近200号人的九连,如今只剩下不到50人。这空荡荡的营房显得格外的冷落,甚至有几分凄凉。
   罗天鹏走到那间小屋外面。
   这一排房子竟都是空着!门窗大开,窗户上的玻璃早就没有了,只剩下窗户框子,在风里被吹得乒乓乱响。门,也只剩几块破板子。屋子里一片狼藉,到处是废弃的垃圾,还有家禽家畜的粪便。床板是早已被拆走了,只剩下几个搭床板的砖墩子。
   罗天鹏忽然觉得自己的鼻子有些发酸,眼泪忍不住流下来。这就是罗曾经奉献过八年大好年华的兵团!这就是消磨了八年青春的小屋?如今竟会是这样的一番景象。
   人去楼空!一片疮痍!
   罗天鹏忍不住拿起门外一把破扫帚,走了进去……
   两个小时以后,罗天鹏一身尘土走出那间小屋。
   窗户和门也都修好了,屋子的地上干干净净。
   其实,他心里很明白,自己行为什么意义也没有。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可罗天鹏还是去做了。
   拍拍一身尘土,然后心满意足地走向后面井台去打水洗脸。
   那是罗天鹏太熟悉的井台,一个曾经每天都要来的井台。一点没有变,还是老样子。木头架子的井框,旁边是一只辘轳。
   原是没有这个井框的,只有一眼光秃秃的井,连个盖子也没有,只有那一架辘轳。
   就是在那年猫仔掉到了井里以后,这眼井,才做了个架子,加上了盖子。
   站在井旁,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
   还是70年的冬天,冬灌刚刚结束的初冬时节。
   罗天鹏在冬灌时太累了,又可能受了风寒生,高烧几天都不退,在家里休息。
   大约到第四天上午,感觉好了许多。估计烧退下来了,精神也好了许多。想起冬灌时的脏衣服都没有洗,起身抱了一堆的衣服,到井台去洗。
   罗天鹏从井里打上一桶水倒进盆里,背向井台洗衣服。水很冷,有点扎手。不过几年下来,也锻炼出来了。再冷也不能一个冬天不洗吧?
   跑来五六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叫猫仔,这里一个复员军人的儿子,姓韩。那孩子大约5 、6岁,特别淘气。
   罗天鹏看见他们,便下意识地说:“别在井边玩,小心掉下去。”
   孩子们绕着井台嘻嘻哈哈地奔跑、嬉闹着……
   突然,身后发出“扑通”一声响,接着就是几个孩子的惊叫声。
   “猫仔掉下去了!”
   “猫仔掉进井里了!”
   “……”
   罗天鹏大吃一惊,站起身,箭步窜到井台上,趴着井沿一看:猫仔果然在井里!这孩子算是很聪明,落井的那一个瞬间,他居然抓住了井壁一根细绳!
   是根细麻绳。那是用来吊消毒粉口袋的。每天由卫生员将一袋消毒粉放进井水里。这细麻绳上就吊着一袋消毒粉。
   这麻绳很细,时间久了肯定承不住!这一点罗天鹏很清楚,再说,猫仔也不可能长时间这样,两手抓住根细麻绳!不用很长时间,他手被勒痛了,没有力气了就会掉下去!
   罗天鹏知道这眼井有多深,也知道井里水有多深!因为这眼井是他们挖的!
   总深度有大约十米,井口离开水面有7米,水深3米。
   猫仔一旦松手,他就会掉进3米深的井水里!现在是冬天,水温很低,掉下去,不淹死也会冻死!
   罗天鹏没有时间多想,一面抓住辘轳上的绳索下井,一面大声命令几个孩子:
   “快去找大人来救人!去啊,快去找人。”
   他顺着绳索下到井里,慢慢向猫仔靠近。不敢动作太大,生怕会掀起水浪,把猫仔掀翻到水里。
   罗天鹏靠到了井壁,抱住猫仔,一只手将孩子托出水面,另外一只手抓紧辘轳上的绳索。
   这是根很粗的麻绳,只要罗天鹏有足够的力气抓紧这根麻绳,等到救援的人赶到,罗天鹏和猫仔就都不会有危险;要是一只手抓不住绳索,就不好说了。
   罗天鹏咬紧牙关,一面死死的抓紧麻绳,一面尽量将猫仔举出水面,脚下还要踩着水,尽量加大浮力,减轻双手两臂的负担,就这样在冰冷刺骨的井水里等待救援……
   “干爹?你是干爹!”
   一个男孩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断了罗天鹏的回忆。
   罗天鹏转过身来,面前站在个8、9岁的男孩子,虎头虎脑瞪着大眼,有些意外,也有些惊喜看着自己。
   “猫仔!”罗天鹏一眼认出,就是当年从这口井里捞起来的小猫仔!
   三年前离开九连的时候,父亲专门领着他赶来送。孩子长得快,比起三年前高了很多,也壮实了。
   罗天鹏弯下腰,先是试图把他抱起来,试了一把,笑着摇摇头放弃了。这小子好重,想抱起来有点勉为其难了。
   “儿子,你长大了,干爹抱不动了。你怎么在家,没有上学去?爸爸妈妈好吗?”
   罗天鹏按着猫仔的肩头询问。
   ……
   当初究竟举着猫仔,在这眼井里呆了多久,自己也搞不清。
   只是觉得胳膊越来越重,两只手和胳膊都没有了一丝力气,就是双手想相互替换都不可能。要是松开抓紧绳索的右手,必定会和猫仔一起沉到井底去!罗天鹏可以松开左手,那样或者他自己没事,可猫仔肯定是沉到井水里!
   他只觉得井水越来越冷,已经把周身血液都冰冻起来了。小猫仔,早就没有力气哭喊了,已经奄奄一息。
   罗天鹏不停喊着他的名字。 “猫仔,听话。不能睡觉!猫仔,再坚持一下,猫仔……”
   ……
   就在他自己也渐渐闭上眼睛,失去知觉的时候,耳边依稀听到了人声:
   “快,下去救人!他们支撑不住了!”
   那一霎那,罗天鹏失去了知觉……
   等罗天鹏醒来,已经是第二天。
   躺在团部的卫生院里,睁眼看见连长和指导员,还有老韩夫妻领着猫仔。
   他们说,罗天鹏本来在生病,又在井水里泡了40多分钟,人救上来已经昏迷。
   老韩流着泪,把猫仔领到罗天鹏病床前,让他跪下叫罗天鹏“干爹”,说猫仔的命,是罗天鹏捡回来的,以后就是罗天鹏的儿子了。
   从此那以后,猫仔一直叫罗天鹏“干爹”。
   ……
   “我爸他们下地了。我已经不读书了,现在帮农场放羊。”
   猫仔告诉罗天鹏。
   罗天鹏有些意外,也有些生气,拉住猫仔手,追问:“为什么不上学了?你小学都没有毕业?”
   猫仔低下头,用脚踢着地面的石子,说:“爸说我读书不用功,读不好浪费钱!家里也没有钱供我读中学。妹妹还要读书……”
   罗天鹏听着有些心酸。这地方竟然还是这样的穷!孩子读中学都供不起。
   罗天鹏拉起猫仔的手,说:“走吧,领我回家。”
   那天夜里,罗天鹏没有返回城里,住在猫仔家里。他细细地询问了知青们走后的情况。
   天亮后,罗天鹏要走了,老韩带着猫仔来送他。临分手时,罗天鹏拿出一沓钱,交给老韩,说:“老韩,该说的,昨天已经说了不少,这是三千元钱,是猫仔的学费,必须让孩子去上学。”
   老韩满眼泪花,颤抖着双手,没有拒绝。他知道不能拒绝,为了猫仔。猫仔“扑通”一声跪下了,在地上“咚咚咚”连着磕了三个响头,哭泣着说:“干爹,猫仔一定会好好上学去。猫仔会给干爹争气。”
   罗天鹏伸手去拉猫仔,猫仔却不肯起来。罗天鹏扶着猫仔的头,深情地说:“猫仔。干爹信你。快起来吧。记住干爹的话,好好读书,中学读完去考大学,做个有用的人。”
   罗天鹏走了,走出很远,回过头去,看见老韩父子,还站在路口望着……
   四十年之后……
   白发苍苍的罗天鹏又一次来的这里,来到这个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里埋葬了他们一代人的青春,也留下了无数的遗憾与希望。
   当罗天鹏再一次出现在这里的时候,他发现这里竟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变得更加荒凉。他茫然在村落里走着,一个人也看不见。
   罗天鹏又来到了那个井台上。
   他没有想到,这眼井居然还在那里!不过,除去那架辘轳、木头架子之外,多了一块用贺兰石镌刻的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打井人”,背后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罗天鹏老花了,看不清上面刻着什么,不过他看清了落款人的名字:韩勇。这是猫仔的名字。
   “干爹,您真在这儿。”
   罗天鹏回过头去,身后站着一行人。最前面是一对中年男女,还领着一个大男孩。
   “你是猫仔?”
   罗天鹏有些迟疑地望着这个魁伟的汉子。
   猫仔上前一步拉住他的手,说:“干爹,我是猫仔。”
   罗天鹏转身指着前面的一片苍凉,问:“这,是怎么回事?”
   猫仔笑着说:“我给您的信上说的很清楚:这个地方没有什么发展经济的条件,证明当年让你们在这里屯垦戍边,就是一个错误。我们现在的发展方向,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经营。”
   罗天鹏还是指着前面,说:“难道,这里就这样放弃了?”
   猫仔很肯定地点点头,说:“是的。我二十多年前研究生毕业后,回来认真做过考察。您应该相信我的眼力,我是学现代农牧业经济的。”
   猫仔非常自信。
   罗天鹏叹了一口气,说:“我怎么会不相信你的眼力?我是不忍接受这个现实。”
   罗天鹏指着前方,继续说:“我们这一代人在这里奋斗了八九年,有人甚至超过了十年。把我们的青春、热情、还有远大的理想,都留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荒漠。是我们亲手一砖一瓦,一苗一树,改变了这里的一切。可几十年过去了,这里不仅没有新的发展,却要彻底放弃了。我心不甘啊。”
   几个年轻人走上来,围在罗天鹏和猫仔身边。其中一个说:“罗老,您不必遗憾啊。你可以去新农庄看看,你们老一代知青的理想和希望,我们已经替你们实现了。我们都是老知青、老农工,还有转业军人们的后代。这些年,我们在韩书记的率领下,已经建设起一个全新的现代化新农庄。我们就是来接您到新农庄去的。”
   罗天鹏有些意外,看看猫仔,又看看这个年轻人,问道:“韩书记?你是说他?韩勇?他是你们书记了?那你又是谁?”
   “对韩勇同志是农场老书记兼场长,也是新农庄的总工程师。这几十年来,韩书记率领大家,继承了老知青的光荣传统,又用科学的方法,认真调查研究,终于使这里有了新的发展。我叫胡继志,是北京知青的后代,现在是农场场长。”
   这个叫胡继志的年轻人侃侃而谈。
   猫仔扶着罗天鹏,指着身边的中年妇女和那个男孩子,说:“干爹,这是我媳妇,这个小子是我儿子。快叫爷爷。”
   那孩子走近罗天鹏,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躬,说:“爷爷好。”
   罗天鹏看着他的脸,依稀有着当年猫仔的模样,微笑着说:“真快啊,猫仔都有这么大儿子了,我们这一代人真是老了。”
   猫仔笑呵呵说:“走吧,干爹。咱们的家在新农庄的镇子上。”
   罗天鹏被搀扶着朝停在路口的一排汽车走去。走出村落的时候,忍不住又回头望着,自言自语说道:“真是往事如烟,什么也没有留下。”

共 45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罗天鹏是猫仔的救命恩人,第一次救猫仔,那是由于猫仔调皮,不小心掉到了井里;第二救猫仔,是因他家里贫困不能上学,罗天鹏拿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帮他交学费。四十年后,当罗天鹏回到了当年艰苦生活过的地方时,已经是物是人非的荒凉景象,然而他却得到了意外的惊喜,他曾救助过的猫仔终于没有辜负自己的重望,完成了学业还创建了一番雄伟的大业。虽是“往事如烟”,但人的善良却会得到无以可比的回报。精美的文字一定给广大读者以深情的感触和美好思绪的。【编辑:丹枫醉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5013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丹枫醉晚        2014-05-01 09:25:46
  欣赏江南先生优美的故事。遥祝愉快。
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01 12:11:35
  文笔优美,荡气回肠,一篇情节曲折唯美的美文。欣赏,问候江南老师,祝愉快!
3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5-01 13:34:50
  谢谢丹枫,谢谢晚霞。祝贺节日快乐。
4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5-01 19:21:54
  祝贺江南老师作品获得精品!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回复4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5-03 15:44:38
  谢谢吴社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