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我的传奇小说创作二三思

编辑推荐 我的传奇小说创作二三思


作者:江山一舟 布衣,46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54发表时间:2014-05-03 17:23:07
摘要:得益于民间的只言片语,演绎有血有肉的故事,警示人们善待人生,是不才的一向追求。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由于整个社会物质条件的落后,没有漫画书可翻,更没有电视可看,精神生活那叫一个贫乏,在和同龄的玩伴打打闹闹中慢慢等待着长大,倒是那些偶然听来的民间传说吸引了我、震撼了我、同时也丰富着我。
   之所以说是“偶然”,因为家中的大人,包括爷爷、奶奶、爷娘、哥姐,几乎所有的人发现我在一个夏天的晚饭后,混入村东大槐树下乘凉的人群里,听了一位老爷爷讲的《鬼点灯》的故事之后,几乎每个夜里都要做噩梦,在大呼小叫中醒来,常常把家里的人闹得睡不安稳。从那以后天一黑我就不敢出门,上厕所都要别人跟随,倒不是他们嫌麻烦,是担心我吓出啥病来,从此再不允许我到有人讲那类传说的地方去,就连以前茶前饭后最爱在家人面前显摆同类故事的爷爷,只要有我在,也只得闭口不言了,但等我睡了之后,就又是面对家人口如悬河,滔滔不绝起来。
   我要想听那鬼啊、神啊,还有什么仙啊、怪的,只好早早装睡,因为家里的其他人都想听爷爷这些破烂事,又担心我自己睡在我的房间里会掉下床来摔着,只好把我放在爷爷的床上等待节目的开播。
   侧身向里躺在床上假睡的我最难捱,肚子一鼓一鼓地、呼吸沉沉地,既要装出熟睡的样子,又要竖起耳朵不想丢掉一个字。
   随着板凳的声声响动,估计人员到齐,其中也夹杂了东邻西舍好这口的外来人。
   紧接着我睡觉的床明显地晃动了一下,伴随着浓浓的旱烟味,我知道是爷爷贴着我的身边坐了下来,我的精神就更集中了,可这老家伙最最折磨人,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他又要掏烟袋、按烟,然后“哧”地一声点了烟,吧嗒吧嗒吸上两口,还不忘回转身将他一只钢锉一般的手伸进我的被窝,摸一摸我的屁股,再抽出手来重新为我掖好被子,然后轻轻地在上面拍上几下,我的心中那个烦啊,就甭提了!
   在人们的声声要求下,老爷子这才开始了“话说那年……”
   随着极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一步步深入,听到紧张处,我惊得浑身发抖;待到引人发笑的环节,我又差点笑出声来,忙用手悄悄地捂住嘴;凄惨悲情的内容还会引得我泪水长流,打湿了被头和枕头,几次哽咽,鼻声唏嘘。但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讲故事的人讲得过于投入,听故事的人听得过于专注,从而没被发现过,也许是我那时的演技过于高明吧。
   这当中,只是那不争气的尿意会常常前来捣乱,又不想打乱自己和别人的雅兴,我只得强憋着,直到万不得已时,翻一个身,紧闭着双眼,“哼哼”几声,爷爷忙停下口中的活儿,将我抱起,递与身边的人,那人再递给靠外的人,依次传出,因为来得晚一直蹲在门口的人就又一次地摊上了不公平的事,要把我抱到院子里,为我脱裤,扶我小解,待“哗哗哗”好一阵的万马奔腾之后,我又被那人抱回屋,重新按照来时的路线,倒顺序地传回床上,途中我也曾眯缝起一只眼,偷窥一下广大听众的神情。呵,一个个是亟不可待,只差在我的小屁屁上搧上几下才解恨呢。
   我倒是挺理解他(她|)们的心情,一到床上,就乖乖地翻转身,不一会鼾声大作,继续着我的小聪明。
   我的这个小插曲,倒是给了爷爷重新找烟袋、按烟、点烟、吞云吐雾,尽情潇洒的空闲,也给了个别的大人同我一样不想漏掉精彩内容,憋尿已久而外出解除窘迫的机会,有的在完事之后恐怕屋内的节目开始了,提了裤儿就往回跑。呵呵,真是丑态百出呵!
   在人们的一再催促下,爷爷磕了磕烟袋,转回身重新“确认”我的熟睡后,又悠悠地书归正传了。
   爷爷的故事令我着迷,“瞎先生”的每次光顾我村,也少不了我的捧场。那时,有些生来就有眼疾的、或者后天遭遇疾病折磨而失明的人抓住人们普遍爱听传奇故事的商机,拜师学来吹拉弹唱,农闲的夜晚到得村庄卖艺,每次的场面都是热闹非凡,只听得听众嫌那音乐分神,就让说书之人直接清讲起那故事来。
   母亲也是一个大大的“书迷”,很晚了还不想离开,便让我的哥哥、姐姐带我回家睡觉,我怎肯愿意,赖在母亲怀里不走,母亲一边听故事,一边按住我的头,捂着我的耳朵,强迫我快快入睡,我只得故伎重演,假装睡着。待母亲的手儿离开,离奇的故事就又传入耳畔,有时还真的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听过书的人家纷纷给瞎先生送去报酬。啥报酬啊?无非是一些熟食或地瓜干之类的一点粮食,人民币那时是家家短缺的东西,很少有人舍得送出。
   每当这时,母亲总是从箩筐里抓了几片地瓜干打发我去完成那事,自己好腾出时间忙些家务,我也总是一只手接了母亲手上的,再返转身用另一只手又从箩筐里抓了多好几倍的那物件离开,这其中既有对瞎先生悲惨身世的同情,又有对他精彩故事的感谢。母亲发现后,也只是赞许地点点头。
   上学后,识字了,一些传奇故事书成了我的至亲伴侣,一有空就拿出来细细地品味,渐渐地从这些离奇的故事中领悟到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受到的教育可谓匪浅。说起那些故事书的来历,倒也不免引起我内心的一阵阵心酸。
   吃“大锅饭”那阵,由于我家老的老,小的小,再加上我兄弟姐妹多,吃饭都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还要供我们几个上学,生活很是拮据。但家里人知道我爱看故事书,都挺支持的,特别是母亲的表现最为突出,常常卖了舍不得吃的鸡蛋,把钱塞给我去买书看,但她也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要求:听我讲那书中的故事。
   你还别说,这样一来在锻炼了我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呢,学生时代我的作文一直深受老师们的好评,常常作为范文在班上大张旗鼓地进行宣读,或者贴在学习园地的显要位置,他们还号召同学向我学习,同学们都很崇拜我的,送我许多“小作家”、“大诗人”之类的雅号,弄得我很是不好意思!
   再后来,我长大成人了,参加了工作,忙忙碌碌中,也不忘钻到老人群里,寻找我的那份快乐,闲暇时把听来的民间传说,整理了好几大本,也算是一种业余爱好,有时还想着等到退了休,静下心来搞一搞这方面的研究呢,也许是有点好高骛远吧!
   今年的春节期间,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我来到江山文学网,结识了许多有着共同文学爱好的老师和文友,心里很是高兴,生活感觉更加地充实。
   最近,我发表了几篇自认为是传奇小说的拙文,引起许多朋友的关注,就连熟悉我的人在看过之后也纷纷致电给予了我充分的肯定,说它们是非常典范的民间传说。“典范”二字着实让我兴奋了一阵子,能写民间传说了,这是对一个老年文学爱好者莫大的鼓舞。可是时间一长,我却品出了另一种味道:是不是有人想说我只是在讲述民间早就有的传说呢?
   其中,就有我的一位多年的挚友向我调侃道:“老哥,从哪里听来的故事啊?你描述得还挺吸引人的!”我也不便直接表态,只是说:“假如你到得别人的家里做客,吃着主人为你精心准备的佳肴,却在心里揣摩着它们的来路是否正道,那入口的滋味岂不要变了喔?!”
   那家伙倒也聪明,继续调侃我:“平时还真是小看你了喔。那你的家门我还可以随便进入吧!”
   “那好啊,江山有我家,随时恭候你的大驾光临!”我回道。
   随后是我俩的一阵开怀大笑,其乐融融。
   如果还有朋友有以上的那种想法,我只能说:错矣!虽然,我也知道,就算是把现成的民间传说加工成文学作品,也是值得可喜可贺的,但这几篇确实是我构思而成。
   就拿《胡牛传奇》来说吧!这篇文章的产生纯属偶然:我和几位朋友业余时间打牌消遣,只因牌场上有人极其神速地偷换了扑克牌,引得其中一位牌友浮想联翩,说他的家乡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走路特别快的神人,与人赌博时因输光了钱能利用极短的时间离开赌场到很远的地方借来赌资继续赌着玩。这倒引起了我的注意,再问那牌友详情时,他说只记得那神人因砍了别人家女人的小脚给老婆看,被人杀了,别无他事。
   消遣完毕,回到家中闲来无事,我想何不就朋友所说神人那事杜撰杜撰,于是就有了《胡牛传奇》的第一版,发在了江山文学网,是瞳若秋水老师编辑后,给予了肯定,并建议做成有声文学,同时给我指出文章的思想层次还不够高。于是我就改换思维模式,调整文章结构,增加了胡牛反清、蛇妖害人等内容,与前一篇迥然不同,这就是新版的《胡牛传奇》。
   其他几篇也是这样。《拾儿记》是我在得知了一则有人在为病重的孩子看病归来的途中、认为孩子已死而丢弃、但那孩子死而复生被别人捡了去、父母想要回而未果的消息,本想着写文劝告世人做事莫草率,写着写着却又改变了初衷,写成了宣传孝道的文章。《糊涂葬父》更属于本人毫无根据的天马行空的遐思臆想,只是想着练一练怪异的文笔而已。
   我不知道蒲松龄老先生的《聊斋》到底借用了民间传说的多少成分,但得益于民间的只言片语,演绎有血有肉的故事,警示人们善待人生,是不才的一向追求,别无他意!
   喔,现在又把自己和古代的大文豪相提并论,恐怕有些自不量力,那就权当是我酒足饭饱之后,打了个饱嗝,而醉言醉语吧!
   是怀揣一颗爱好文学的热心,想在文字中寻找快乐而让我们走到了一起,不应让文人相轻的腥风冷雨淡漠了每一颗滚烫的拳拳之心,相互理解、相互扶持才能拥有一片朗朗的晴空。我说的没错吧?
   也许是我的敏感误解了朋友的真诚,言辞的不当之处就请诸位谅解了!
   在此,想借江山的一方宝地对瞳若秋水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感谢您在文学路上对鄙人的悉心牵引,同时也感谢众位老师和文友的厚爱和帮助!
   最后,让我用不成篇章的几句感慨,对给予了自己畅所欲言的江山文学网表达一下真挚的谢意吧:
  
   江山好,
   无限风光在其中,
   文人骚客展才华,
   即兴游客乐融融。
  
   江山好,
   学生来此练笔功,
   广泛阅读开视野,
   有志之人事竟成。
  
   江山好,
   青壮才思似泉涌,
   如鱼得水变蛟龙,
   篇篇美文纷彩呈。
  
   江山好,
   老者聊发少年情,
   怀旧创新可尽兴,
   终有所乐亦从容。

共 39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紧扣一个“痴”,写出了作者与民间故事的缘分,写出了作者对民间故事的痴迷。小时候痴迷是因为“听”,因为听爷爷的故事而害怕,因此大人不让听了;于是有了装睡听故事的故事,听爷爷讲述的故事,听“瞎子”卖艺讲述的故事。成人了,作者对民间故事的“痴”就是写,赞也好调侃也好,说明作者的“痴”有了良好的回报,赢得了读者群体的关注。这篇文章讲述作者的痴迷故事,叙述生动,有情节,有场景,有感人的细节;语言流畅娴熟,表现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好文章!【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05-03 21:10:58
  叙述故事生动,通过故事透露的信息对我们阅读和写作都有启迪意义。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愚者        2014-05-22 16:36:46
  读罢文兄的文章,很有收益,谢谢!
回复2 楼        文友:江山一舟        2014-05-22 21:12:02
  感谢您的关注!遥握,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