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青春客栈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青春漫舞】记忆小镇《荐》

精品 【青春漫舞】记忆小镇《荐》


作者:耕天耘地 进士,9757.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79发表时间:2009-04-16 14:36:46

记忆小镇
  
   九年前,我因政策缘故从局机关流放至一个边缘小镇地税所。当时地税系统尚未进行机构整合,仍然是以行政区划设立征收机构。那个小镇离县城四十多里,我在那里一住就是一个礼拜,周末才回家。虽然我只在那里呆了一年零两个月,但小镇却给我留下了鲜明记忆,在我心灵的硬盘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每每忆起,就像电视画面,淡入的如诗如画,闪回的如梦如幻。
   刚到小镇,众家兄弟热忱地欢迎我,说我是“从昆仑山下来的神仙”。分配我的工作是负责一个小集镇的税收征管。那里也就只有几十家个体户,每月税款区区5000多元。但这里民风剽悍,基本没有纳税意识。除去几家大户纳税态度尚可,其余都是软硬不吃的难缠户。去那个小集镇收税每一次都像打仗,说不上硝烟弥漫,但也是险象环生。数月后,我发现了一家新开业的加油站,院子里还兼修摩托车、小四轮。我自然要通知老板办理税务登记并申报纳税。可是那位姓权的老板梗着脖子,气冲冲地说生下来就不知道啥叫缴税。于是我开始一遍遍下通知书,纳税通知书、限改通知书等等。一切繁文缛节都履行完了,权老板置若罔闻。甚至所有通知书的回执他都不愿签字。现场围观的不少,没有一个人愿意证明我把通知书送到了,大家都抱着膀子作幸灾乐祸状。我就感叹:战火纷飞的年代那种鱼水关系现在已成鱼网关系了。汇报给所长,他也束手无策。从法理上说,税务机关只是一个准执法机关,没有直接的执法权。所谓直接执法权就是搜查抓人的权利。要采取强制措施,没有当地派出所的配合,那就只是一句空话。弄不好,乡民们群起而攻之,让你去再多的人最后也得落荒而逃。陪所长请公安吃了几次饭,人家被我们的诚恳打动,答应随时可以为我们出警。腰杆硬了,我和所里的几个兄弟骑着摩托车去查封他的加油机。行动前,我到县局借来了摄像机。这台机子过去一直扛在我的肩上,我就是它的主人,但如今我只有“借”了,心中不禁有些怆然。权老板见我们要封他的加油机,大怒,光着膀子,拎着一根铁棍就冲了出来,高声言道:奶奶的,谁封我的机子我就砸烂谁的狗头。接着就是一通污言秽语的谩骂。他见我扛着摄像机,又穿着便衣,以为我是电视台的,就冲我发狠道:你别装模作样的在那拍,有种把我说的话也拍进去。围观的乡民七嘴八舌,都站在权老板一边说话。事情弄到这一步,只有搬救兵了。派出所的哥们儿还算够朋友,只10分钟就赶到了。如今的人们只怕两种人,一种是警察,一种是小痞子。警察屁股后的手枪,衣袋里的手铐对他们极具威慑力,弄不好戴上洋手表,那不是好玩的;小痞子的横行不法也令人胆寒,稍有不慎,轻则拳脚相加,破皮流血,重则腿断胳臂折,弄个生活不能自理。在这里的农村,像税务这样的部门,大家基本上不放在眼里。权老板见来了警察,态度就软了下来。警察们说让权老板到镇里去一下,把情况说清楚就回来。老板娘让他穿上一件上衣,他不愿穿,说是到镇里就回来了,大热天穿上褂子不爽。到了派出所,警察们把他从车里拽下来,不由分说,三推两搡就把他关进了水塔下的小屋里。派出所长说,典型的暴力抗税,最起码给他弄个治安拘留。可是,当警察们去那个小集镇取证时,乡民们没一个愿意作证的,都说没看见,没骂人也没打人。派出所长唉声叹气对我们说,不是不帮你们,没有证据我也没办法,我的权利,不能超过24小时就得把他放了。我说你要证据呀,我有。于是我把摄像机与他们的电视连接,权老板的一切言行顷刻再现。所长兴奋地一拍桌子说:我的乖乖,这证据再形象不过了,治安拘留不行,得弄他个刑事拘留。有了那盘录像带,县公安局当天就批准对权老板刑拘。警车送权老板去拘役所,他在车上唉声叹气对我说:哥哥,这点小事,真的就把我弄进去了?我隔着铁栅栏递给他一支烟,点上火后说:兄弟,这事一到公安手里,我们就插不上手了,你好自为之吧。据说,当时公安局抓人也有任务,抓到权老板就不愿放手,很快就报到了检察院批捕科,检察院下达了正式逮捕手续,就将案卷移送到起诉科,准备以国家公诉人名义起诉,权老板面对的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后来听说,权老板花了不少钱,硬是将案卷从检察院掏了出来。六个月后,原本黑黑的权老板,面容白皙的走出了看守所。自从权老板被逮后,小集镇的纳税环境有了质的变化,好像大家一夜之间都读懂了税法,见了我都说国家税收当然该缴,抗税不是闹着玩的云云。我就坚定了自己原来的观点:税法宣传的最好过程,就是强制执行的过程。
   半年以后,我在小集镇外面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发现了三家屠宰场,以宰牛为业。据反映,此乃兄弟三人,每天每家都宰杀十几条牛。动刀使斧的地方我一个人去还真有点底气不足,于是请所长和我一起走上一遭。走遍了三家大院子,主动和他们打了招呼,人家对收税的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对我们带搭不理,拒人与千里之外的冷淡。我们去的时候,人家正用压水机往宰杀的牛身上注水,高压水顺着死牛的动脉血管汩汩流淌,原本耷拉的牛腿慢慢地就伸直了。我真是开了眼界,原来只知道注水肉,不知道是怎样注进去的,这回有了感性认识。因为人家不理不睬,我们俩就显得很尴尬。正在骑虎难下,外面走进一位古稀老者,见了我们就热情地称我们同志,问是税务的还是工商的,邀我们到他家里坐坐。我们正好就坡下驴,打破尴尬局面,就和他一起来到一个整洁的小院。他和我们说话间,时不时从衣袋里掏出一个酒瓶,对着嘴喝一气。我心里就有点打鼓,别碰上了一个酒晕子,等一会儿借酒撒泼,到那时逮不住黄鼠狼还落一手骚。他热情地请我们坐下,同时进行着对瓶喝酒的动作,我忙掏出烟想敬他一支,他说你们来我这里是客人,哪能吸你们的烟。他掏出一包玉溪分发给我们,我这烟和他比就显得不上档次。落座后他说,前面三家杀牛的是我儿子,凡是公家来人他们都不问,别管要肉的还是要钱的,都由我来管。我一共五个儿子,有一个还是你们税务的,在国税。于是就说了那个儿子的名字。那人我和所长都熟,还在一起吃过几次饭。我说真不好意思,不知道这儿是他的家,大水冲了龙王庙了。老者说没事没事,你们算算该拿多少就开票吧。然后冲外面喊,孩他娘,给我拿三个茶杯来。我们说您别麻烦,我们不渴。然后开了三张票,恭敬地放在他面前。杯子拿来了,他像变戏法一样从另一个衣袋里拽出一个酒瓶,满满一瓶酒均匀地倒在三个杯子里。把税票小心翼翼地放进衣袋,他满嘴酒气地说两位同志咱爷仨每人一杯,喝酒。我和所长傻了眼,三两多酒,一气喝下去,连摩托车也骑不成了。见我们迟迟不肯碰酒杯,老者有点生气,便把税票掏出来,用一叠钱压在上面,严肃地说,喝了酒,钱是你们的;不喝酒,税票你们拿走。没办法,我们端起酒杯分三次喝了下去。老人哈哈大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我说老人家你是海量啊,他用手抹了一下嘴说,我不吸烟,每天两瓶酒。我心里就有点羡慕,夸他说您不是酒神也是酒仙。他说神呀仙的谈不上,老伴都叫我酒鬼。你知道我五个儿子春节回家,我们年三十喝团圆酒咋喝吗?我问咋喝?他就有点沾沾自喜,很兴奋的样子,自夸地说把团圆饭在堂屋里摆好,爷六个在门前每人发一瓶酒,喝完了这瓶酒再进屋坐桌,正式开喝。
   晕晕乎乎地骑着摩托车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我羡慕老人的潇洒。人生难得几回醉啊,而此老每天都在神仙境界,无忧无虑,这是很高的境界了。与他相比,像我这样每天疲于奔命、劳心伤神的后生小子真是惭愧得很。
   这个小小的地税所总共只有六人,家住县城的除去我还有两位女同事,其他三人家都在本镇。女同事家里有小孩,平时不经常来上班。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院子就我一人。守着空旷的楼房、寂寞的院落,一股强烈的孤寂和苍凉经常将我紧紧包裹。特别是阴冷的隆冬,浓浓地夜暗将这里挤压,听无情的西北风在外面摩挲脚步,敲打窗棂,我就有一种天涯漂泊的感觉。于是,摊开稿纸,将自己埋在那部未完稿的中篇小说《旋涡》的故事中,肆无忌惮地安排那里面人物的命运。有时兴致所至,第二天兄弟们来上班,我就把头天晚上编造的故事告诉他们。唯独有一个故事情节招致大家的反对。小说里,我把主人公地税分局局长的老婆写跑了,此老婆红杏出墙,和一个纳税人燃烧激情。兄弟们对此情节大为不满,一定要我更改。可是他们不懂,小说的故事情节一旦展开,人物的命运有时甚至不受作者指挥。但我还是设计了一个情节,让刚上班的一位女大学生爱上了这位分局长。跑了一个黄脸婆,来了一个红粉知己,对这位分局长来说应该不算吃亏了。只是这个情节明显的游离于整部作品的情节之外,画蛇添足,非常别扭。小说发表时,编辑果然对此提出修改意见。只是我怕兄弟们不依,一再坚持不愿修改,责编还是勉强接受了。
   小镇的夜很漫长。有时心绪烦乱,不想看书,因为书是一团乱麻;也不想写字,因为字是一片模糊。于是,穿上一件军大衣,踱上空荡荡的大街。走进一家酒馆,坐在临街的角落,一支无家可归的歌,浅浅斟满我的酒杯。邻近的桌子边,坐着满满的人,他们推杯换盏,吆五喝六,场面热闹非凡。他们的热闹映衬着我的孤寂,我有一种强烈的被边缘化的感觉。飞快把酒喝完,逃也似的离开这个热闹的地方,站在霜天下遥望星空。很快就有人出来蹲在街边“现场直播”,又有人抱着电线杆说着情话。这就让我感到,原来边缘也有边缘的好处啊。置身世外,至少没有身在江湖的压力,没有互相轻视的倾扎,没有名利的纷扰,没有费尽心思的勾心斗角,与所有的事物保持等距离,不会成为别人垂青的对象或盯视的对手。就像我在酒馆里,是一个独来独往的散客,一碟花生米,二两老白干,在一个别人不屑一顾的角落里自斟自饮,无人捧场喝彩,也无人拉扯灌酒。或许,人生本来就不是赶大集,不是逢庙会,不是大会堂的喧哗,不是舞台中心的灯光。就像我站在这里,只是黑暗中的守望,黎明前的曙色,星光下一个模糊的影子。
   如今,小镇地税所已经合并,那个院落连同那座办公楼也已经拍卖,人去楼空,往事已非。但每当我下乡从这里路过,我还是忍不住要打开车窗,眺望那座灰蒙蒙的楼房,忆起在这里曾经有过的“税月”。记忆小镇,我把它当作对自己一段生命的检阅。在我生命的音响演奏最低沉音符的时候,是它陪伴了我。感谢小镇!

共 40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镇民风在天地哥哥的笔下写得活灵活现,权老板的斤斤计较无视法律和爱喝酒的老人的洒脱大方形成鲜明的对比,做人不但要“知法、懂法”还要“守法、护法”,不去钻法律空子,也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文章最后两段写哥哥在异乡的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人生不是赶大集,不是逢庙会,不是大会堂的喧哗,不是舞台中心的灯光。”值得让人深思,也许,也只有人生经历丰富的人才会有如此有深度的想法!问好天地哥哥!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416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雀儿        2009-04-16 14:50:22
  天地哥哥的文字总是那么朴实那么有深度,读起来轻松,又可明白许多道理。
我交出自己的的翅膀,飘落,然后把天空涂成了黑色```
2 楼        文友:江南月如水        2009-04-16 18:53:48
  嗯雀儿说得对。读耕大哥的文章就像是在喝一碗浓浓的鸡汤,很香很厚重。呵呵,也从文章中看到了耕大哥过去的一段岁月。大哥继续写我继续看。
江南月色夜朦胧,月华如水,漫撒天穹……
3 楼        文友:寂寞中行走        2009-04-17 19:56:07
  人生本就不是赶集,嘿嘿。也许是大哥的心境,但是俺们年轻人还是比较喜欢乱串、喜欢热闹的。嘿嘿
4 楼        文友:华意情诗        2009-04-18 21:14:26
  写的很实际,很生活。10年前我也在乡政府工作过,那时下乡配合地税所收特产税农业税,老百姓不愿交,抗税的打架的真有。现在都不要了,还是党的政策好啊。不过现在想来那时的生活真的值得回味。看到尼的文章好像看到了我的同事。
5 楼        文友:怡然        2009-04-19 22:25:49
  感谢楼主把往昔的岁月呈现
希望在这里让幸福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6 楼        文友:海阔天空        2009-05-22 15:19:11
  祝你快乐,也祝你妹妹幸福!
喜欢文学,喜欢交友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