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酒家】由一份协议漫话契约人生(随笔)

精品 【酒家】由一份协议漫话契约人生(随笔)


作者:素馨 进士,96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71发表时间:2014-05-05 15:40:24

【酒家】由一份协议漫话契约人生(随笔) 快节奏的社会,人人都喊辛苦都喊累。
   我总觉得,做父母是最辛苦最累的职业,从上岗那天开始,就没有能够歇着能够偷懒的时候,还不能罢工不能闹情绪摔饭碗撂挑子,上班非得上到生命最后终了的那一刻。
   没有去仔细揣测别的父母的心思。至少这都是我的真实想法。作为军人的妻子,我是深谙了一个母亲为了孩子的良苦用心。我明白,在儿子眼里和心里,我算不得一个好母亲,但我可以毫不脸红地说,我是一个肯观察肯动脑筋肯想办法的母亲,是一个时刻关注孩子成长并陪同孩子一起成长的母亲。
   似乎扯得有些远了。
   儿子十一岁了,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有了走进青春期预备阶段的征兆。说他是儿童,少了一分幼稚;说他是少年,又少了一分成熟。他一边可以接受“海绵宝宝”的卖萌,一边可以参与“社会与法”栏目剧的是非讨论;一边可以津津有味地看“绿野仙踪”系列童话书,一边可以抱着字典啃《论语》等国学经典。
   处于这个阶段的儿子,是矛盾的组合体,到底有几面估计他自己也纠结不清,故而敏感,浮躁,控制不住自己,甚至有些叛逆。跟他讲道理吧,一则道理他都懂,甚或比你懂得还多,你一句可能招至他上十句来;二则絮叨是青春期孩子最讨厌的事情,说了听不进去,甚至可能引起反感,或者故意对着来。动硬的吧,伤他面子伤他心,况且他人竖那儿比你不得矮,力气比你不得小,他虽不至于还手,但抵抗是必定的,一抵抗,你肯定硬不下来,反倒找不到下楼的台阶。
   怎么办呢?按专家们教的去做么?可是,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特殊情况,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不同特质,岂是照搬教条就能解决问题的?
   我琢磨了些时日,最终决定跟儿子签份协议书。
   针对学习,生活,做人,习惯,等等,我列了许多条款,对应有奖励和惩罚措施。所有的条款,又都细化讲与儿子听,由他指出不合理的地方,我再修改完善。奖励和惩罚,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他可以享有周末特定时段的自由,在那个时间段里,他可以与同学去玩电玩,看电影,或是打篮球,或是做其他,我不干涉也不过问,但这个自由,是建立在他周一到周五表现良好的基础之上的。
   我的初衷,无非是想让他明白:要想有所获,必须先付出,有舍才有得;人生的各个阶段各有对应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有所担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无信而不立;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记得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不止一次跟我们说起“好记性抵不上烂笔头”。我在想,或许教育孩子,嘴里喋喋不休,倒不如纸上一二三写得明明白白来得有效。不是说“空口无凭”么?
   对于这份协议,儿子没有过多的异议。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求双方都签下名字,以示郑重,也是引起儿子的重视和内心里不自觉的责任感。
   协议说的是自“五一”假期后正式生效。今天是假后上学第一天,我端着早餐出来,都忘了协议的事,跟往常一样嘱咐儿子把床铺整理好。要是过去,他要么充耳不闻,要么嬉皮笑脸,要么无限期拖延,可是今天坐在沙发上却是嘴一努,手一指。我探头望去,他的小床已经收拾好了,虽然不是很整齐。等他吃完早餐出门上学时,我没有吩咐,他也把垃圾袋顺带着提走了。
   我暗自欣慰,看来协议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一时感慨,在空间发了相关的说说。三哥第一时间跟评:契约生活。
   “契约”二字,犹如一粒石子击中我心,激起涟漪一圈交着一圈。整天都在思考,与儿子的协议,会不会让他学得唯利是图?会不会进展顺利?会不会有好的收效?
   答案不得而知。
   只是有一点,看了三哥的话后,心底里就升起那么一句:其实,谁又过的不是契约生活?
  
   特意翻阅了一下字典。契约,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基于对立合致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不知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生除了血缘关系,就是契约关系。
   细究起来,还真是,我们的一生,都处在形形色色的契约的包围里,只不过有的是书面的,有的是口头的,有的是默认的,有的是推定的,有的是追认的。
   我们生活于世,总离不开交换。我们付出劳动创造价值获得收入,把劳动成果供他人享用,又用所得收入去换取生活所需,也即他人的劳动成果。所有,不过是以己之劳动,换彼之劳动,实质即是交换。
   有交换,就有契约关系的存在。
   我们去医院生孩子,交了钱办了入院手续,我们与医院之间,与医务人员之间,就存在了契约关系。我们需要付出钱财,需要听从医嘱,需要配合诊治,医院和医务人员则有责任提供服务和技术指导,有责任尽最大可能保证母子平安;孩子上学,交了钱和户籍证明办了入学手续,我们与学校之间,与老师之间,也产生了契约关系。我们需要督促孩子的学习,培养孩子的习惯,照顾孩子的身体,关注孩子的成长,学校和老师则有责任传道授业解惑,保障人身安全等等;工作了步入社会,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还是职员、工人、打工仔,与单位之间依然产生契约关系,不管是长久的铁饭碗,还是临时性的糊口工具,契约关系都是铁定存在的。我们需要遵守规定,需要按时上班,需要付出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而单位,有责任给我们提供报酬,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提供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提供各种保障。即便是农民,他要耕种土地,他要砍伐树木,他要兴建房屋,无一例外都必须获得相关部门的允许,签下相关的条条款款,实质还是契约……就是走到了人生终点,为了让那身臭皮囊有个安身之所,为了让子孙后代有个寄托念想和哀思的地方,我们还是得跟殡仪馆、公墓签最后一份契约。
   有交换,就有契约关系的存在。
   契约,可以说贯穿我们的一生,包括衣、食、住、行,包括生、老、病、死,小到从小贩手里买一撮小葱,大到新生命的诞生和老生命的完结。
   还有一种契约关系,就是婚姻关系。不管有没有感情基础,有没有你侬我侬,有没有花前月下,只要有了那一纸婚书,就有了法律意义上的契约关系。双方有责任夫唱妇随,或是妇唱夫随,相互扶持共建家庭;有责任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和睦友邻,相亲相爱,互尊互重。那一纸婚书,不止给夫妻双方,也给两个人背后的两个大家庭,无形中订下了契约关系,颇有荣辱与共的意味。万一哪一天缘尽了情灭了,婚姻解体,契约关系也就跟着不复存在。当然,曾经的夫妻双方与孩子之间,仍然有关系,不过,这个关系不是契约关系,而是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
   因为种种原因,也有事实婚姻的存在,两个人跟夫妻一样生活,只是少那具有法律意义的一纸婚书。这看似不存在契约关系,实则不然,他们以感情或是利益为基础为纽带,得到了周边人的认可,只要共同生活的事实存在,契约关系也就应运而生,还是得有相应的付出和所得,也即交换。
   即便是“包二奶”,事实重婚,也是有契约关系的。一方付出青春和美貌,一方付出金钱和财物,或许还有感情,还有其他。交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不过是,这种契约关系是阴暗的,见不得光的,受人诟病的,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在商品经济社会,交换不可避免地伴随我们一生。契约关系,跟着影子一般伴随我们,从呱呱坠地,到呜咽离世。
   与契约关系联系紧密的,是所谓的契约精神,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
   据说,我国保存至今的契约原件以西汉中期的为最早,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魏书?鹿悆传》中也有关于契约的记载:“契约既固,未旬,综果降。”
   令人慨叹的是,契约一词在我国虽然由来已久,契约精神却是远远不够的。
   譬如说“守信”。我们购买商品,付出了财物,按照契约原则,商家就该提供给我们合格的商品。事实呢?我们的商家生产出售含有敌敌畏的火腿,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含有增白剂的馒头,含有苏丹红的食品……于是,今天在查找造成“大头娃娃”的病因,明天在排查使用地沟油的店家,后天又在报道转基因食用油……单是一个事关我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问题,这些年来不知上演了多少场闹剧,而暗藏的不为人知的,还不知道究竟有多少。
   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利益,就抛却信用、承诺、良心和为人的基础了么?
   字典里说,契约是一种法律行为,那么,契约精神的缺失,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法律意识的淡薄,法律知识的缺乏,法治环境的恶劣,法制法规的不完善不健全,法律监督和执行的不到位不得力?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人格的缺失文明的缺失?
  
   夜深人静。没想到,与儿子的一份协议,三哥的一句话,竟然引发了这么一阵啰嗦。打开文集准备投稿时,头像旁闪烁不停的“签”字醒目地提醒我,这里也存在着一份契约。不觉撇嘴轻笑。

共 34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很有些意思,从作者和儿子的一份协议展开来,详细阐述了自己对契约生活的看法,浓缩了许多对人生的感悟。诚然,人们生活在这个契约世界里,很多关系都是一种契约关系,无论是纸面上的契约关系还是实际存在却不表述于纸面的,都会给人一种存在感,更应该是一种责任感,比如对孩子的照顾,对父母的赡养,对爱人的忠诚,都应该归于其中,而现实中的契约关系就太多了,这篇随笔很真实详实地阐述了这一观点,并且列举了大量的事情加以说明,让读者读来生动有趣,不错的随笔。欣赏。推荐。【编辑:故事中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406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4-05-05 15:41:01
  这篇随笔真实深刻,不错哦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1 楼        文友:素馨        2014-05-06 15:38:40
  故事辛苦了!
   我这叫想到哪儿打到哪儿,毫无章法啊。
2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4-05-05 15:41:34
  其实我们都生活在契约中,这样想来,责任感更重了。呵呵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2 楼        文友:素馨        2014-05-06 15:39:49
  是呢。既享有权利,也承担有义务。要想有所得,必须先付出。
3 楼        文友:鸿渐于陵        2014-05-05 22:35:37
  中国人缺少契约精神,人与人的关系往往约束以道德力,实则不具强制力的,其结果却使道德底线更为下移。卢梭有句名言:人人生而自由,却无不在枷锁中。这才是契约的精髓。
   契约生活,很好;让孩子适应契约,更好;与周边相适应,绝好。
我没有个性,所以不签名。
回复3 楼        文友:素馨        2014-05-06 15:44:43
  欢迎三哥!看三哥在群里的话,貌似不喜欢酒,那就敬上一杯茶吧。不过,我这儿没有龙井,有黄茶,远安鹿苑寺的,曾是贡茶哦。
   嘿嘿,三哥说得太好啦。多说几句哈,或许可以启发我多胡乱凑一些文字。
回复3 楼        文友:素馨        2014-05-09 08:55:34
  人人生而自由,却无不在枷锁之中——呵,再来看更多感慨。
4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4-05-10 09:52:24
  这篇杂文随笔没有说教的意味,可确实撼动我心。读完文字,我想问,你和儿子的契约,有没有电子版的,发我一份,我借鉴下。好久不注意动态,不知你有这条说说。还是手机,有空电脑来评。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回复4 楼        文友:素馨        2014-05-10 16:44:23
  没有电子版。都是根据小子的实际情况拟定的,对你用处不大。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