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火源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火五一】星列河汉(散文)

编辑推荐 【星火五一】星列河汉(散文)


作者:大源 秀才,280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77发表时间:2014-05-06 21:37:28
摘要:天上人间是谁星列河汉?


   (一)
  
   我常常喜欢在家乡这条风景秀丽的江沿上欣赏这条弯弯曲折的大江,特别是一勾弯月静谧的夜色下,霓虹辉映江岸,五彩斑斓。朦胧的夜幕下,江中群星闪烁,熠熠生辉。其实这是银河的星系落到人间的奇景。也许人们觉得这毕竟是天上的星宿光芒,大江也只是映照河汉群星闪烁,又怎能与星河媲美?那么就让我们比比看?
   就在我矗立的江南岸,曾经是日本关东军在东满总省不到一百公里的牡图线上所构筑的四座军用机场之一,海浪机场。共和国培养的第一代女飞行员就出自这所著名的东北老航校,其中多数成为共和国领袖与元帅们的专机“飞将军”。是蓝天英姿飒爽的巾帼女杰,是共和国闪亮的一面旗帜!
   在这条大江上游,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遗迹的渤海古国上京龙泉府的东侧,牡丹江南岸的东京城,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孕育出一位新星,她是“江姐”,是“林道静”,又成功塑造歌剧中的国母宋庆龄的形象。她倾情放歌在北大百年讲堂、人民大会堂、维也纳金色大厅。她就是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歌剧表演艺术家金曼。
  
   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学毕业生,在“大跃进”的年代只身到牡丹江边的沿江乡插队务农。当生产队长的亲身感受变为纸上墨香的小说《第一次当队长》后,这篇出自青年业余作者之手,刋载在《北方文学》杂志上的小说引起來东北采访的著名作家刘白羽的重视。老作家不辞辛苦从哈尔滨來到牡丹江,亲自看望这位青年作者,并陪他吃饭,探寻家庭,鼓励引导他前进……
   他就是牡丹江土生土长的作家刘柏生。一九六五年被选为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我认识刘柏生老前辈那已是他硕果累累的九十年代,不担有短篇小说、散文集出版,更有多部长篇小说问世。并担任市文联、作协副主席、主席等职务。黑龙江作协理事,中国作协委员。
   在牡丹江岸边东京城南的大荒地村,这里走出一位国家一级编剧,曾任牡丹江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的王治普老先生,九十年代创作的话剧《女大十八变》参加第三届天鹅艺术节演出获大奖,并进京演出,获文化部第三届“文华新剧目奖”,“文华编剧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王老师不但在戏剧创作上硕果累累,并有多部电影文学剧本由中国电影集团摄制并在央视六频道多次播放。王老师不仅是位高产的剧作家,而在小说创作上也很丰厚,长篇小说《渤海国通俗演义》一部,中篇小说十七部,短篇小说近百部。
   我与王老师第一次见面是九十年代,市文联招开地区创作积极分子坐谈会上,记得是人民文学小说主编谈小说创作,会后讨论时听一位红光满面,一头银发的前辈谈他的小说《“王八”队长》创作体会。从那时起我们便相识。
   后來我们有缘又住在一个小区。有文稿亲自呈于王老师审阅,并得到一些教诲。王老师是满族正白旗,有一次专为我査阅核实李姓满语称呼。我收到族谱也呈于王老师品评,认为其中有可鉴赏的价值。并且被吉林一位搜集整理谱书出版的朋友选用。
  
   牡丹江师范学院书画硕士生导师,享誉华夏的牡丹江艺术家傅伯庚先生的艺术特色,从这句富于哲理名句中可以看出一二,“画是写出來的,字是画出來的。”傅先生的书画作品以丑、拙、奇而独树一帜,伯庚先生《叩问笔墨》、《中国笔墨语言论》被理论界誉为“东方艺术的至理箴言”。书法与水墨丹青在中国堪称历史悠久,远远流长,从甲骨文的象形字开始演变到大、小篆;从秦代隶书到晋代王羲之的行书,以及颜、柳、赵各大家。而中国水墨写意、功笔画更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但系统阐述这块瑰宝的理论几乎是块无人碰过的处女地,而傅先生的《叩问笔墨》、《中国笔墨语言论》正是这一领域振聋发聩的洪钟大铝。
   任何艺术成就决非轻而易得,成功与成名的背后都镌刻着苦难经历。自幼受祖母父辈丹青笔墨影响的小伯庚对写写画画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生活困苦,连温饱都难以维系的家中,谁还会顾及其它。走向社会后的青年时期,在无立锥之地的闹市区也经历溜别人房檐的窘境,但有一样,对艺术梦想的追求永不放弃。有多少冷嘲热讽说他的字画太丑,难登大雅之堂,也有好心朋友奉劝他放弃这条走不通的路。面对这一切,他坦然面对,仍然走自己的路,勇于探索未知的艺术领域。从傅先生的足迹中,对正在怀揣艺术梦想的后人來说,应当有所借鉴。
  
   (二)
  
   这些只是当代牡丹乌啦闪耀的几颗新星。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沿着河汉上游的镜泊湖畔顺流而下,一颗颗将星璀璨夺目。在江河破碎,倭寇蹂躏,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最危机时刻,是他们自发起來抗击日本侵略者。
   在镜泊湖畔有这样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谣:“镜泊湖水清亮亮,一棵青松立湖旁,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
   自幼聪颖的小翰章读私塾以第三名的成绩后來成为一名教师。“九一八事变”后,胸怀一腔爱国热血的陈翰章毅然弃笔从戎,投身抗日救国军。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在抗联一路军主帅楊靖宇壮烈殉国后,他毅然决然扛起一路军这杆大旗,带领抗联勇士们与数倍于己的日本鬼子展开殊死的拚杀。据后來周保中将军回忆,抗联最困难时期,一无外援二无根据地,只靠深山密营艰难度日。陈翰章所指挥的抗联队伍是抗击日寇次数最多的部队。
   然而这位英雄却在一次遭遇战中不幸负伤,右臂及胸部中弾倒在冰雪中,他艰难爬起背靠大树,试图用左手开枪射击。最后还是被敌俘获绑在大树上。鬼子残忍挖去他的双眼,可陈翰章将军依就大毅凛然高声叫骂鬼子。最后鬼子残忍割下英雄的头颅示众。
   辗转七十多春秋,英雄终于身首合一回归故里。鸣枪二十七响,代表英雄在世只有短短的二十七年,但谁又能说他短暂的一生不是光辉的一生,璀璨的一生?在秀丽山水镜泊湖畔,是一颗耀眼的抗日名星!
  
   在牡丹江市区江东铁岭河南山苍松翠柏的烈士陵园中有一块髙大的墓碑,这是为一位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英勇献身的军事将领和党的工作者而立。他就是抗联四路军的创建者之一,中共吉东特委组织部长孟泾清烈士。
   一九三一年在“哈工大”读书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二年一月,李延禄在王徳林救国军任参谋长后不久,孟泾清受党组织委派來到了救国军,并与李延禄及部分党员在补充团秘密成立党支部,并与李延禄一同说服东北军起义将领王德林,在镜泊湖南大河口的天险伏击日军天野师团。在大河山崖上,补充团八百勇士居高临下,如冰雹般的手榴弹铺天盖地砸向敌人。死伤惨重的天野师团,只逃掉五六百人。随后的火烧松乙沟,关家屯伏击战,高岭劫军车,史称连环战。天野师团最后只逃掉二百人。天野少将被击毙。
   孟泾清大学学的是机械。大河口一战收集鬼子烧毀的枪枝一千五百多支。在他的提议下,在东宁县救国军总部组建兵工厂。在宁安火磨收集一些机械设备及受损的一千五百多支步枪偷运到东宁,孟泾清亲自组织维修。这批武器武装宁安工农抗日游击队,这支队伍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支抗日队伍第二补充团。
   一九三五年,任吉东特委组织部长。严峻的形势中,由于叛徒告密,孟泾清日伪军抓捕。严刑拷打中,这位抗联将领宁死不屈的硬骨头让鬼子无计可施,于是将他拉到牡丹江北郊八达村,将捆綁的孟泾清丢进狼狗圈中,眼看狼狗将他撕成碎片……这位坚贞不屈的抗日民族英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夺目的光彩与彩虹齐飞。
   牡丹江岸,烈女标芳;宁安古城,马俊美名杨。吉东抗联名将周保中;沙兰古镇威振敌胆平南阳。李范伍,陶雨锋,李延禄,金光侠……
   蓝天之星,歌星;文学家、剧作家、艺术家之星;抗日烈士、抗日名将之星,群星荟萃,光彩照人!
   天上人间,是谁星列河汉?
  
  
  

共 30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作者此文,犹如在品读一段段历史。无论是过去那些为了民族战争而献身的先烈,还是近现代涌现出的那些看似普普通通,实则并不普通的名人,大家,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都能打动人心。天上人间,是谁星列河汉?这一问,恰如当头棒喝。是啊,什么是星?怎样的人才算得上是星?这恐怕是值得思索的一件事。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流畅的用词,通过引经据典,旁引博征带我们走进一段段或平直素淡,或跌宕起伏的人生,最后一问,引人深思。欣赏荐阅!期待精彩继续!(编辑:涓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琳璃        2014-05-07 00:01:59
  感谢老师支持星火,支持征文活动,琳璃双手奉上一杯铁观音!
我骄傲我是江山人,我自豪我是江山签约作者。用余生来耕耘江山守护江山此乃使命所归。
回复1 楼        文友:大源        2014-05-07 05:33:08
  多谢社长深情厚意!一个团队的发展壮大与其热情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招力,凝聚力是分不开的。祝活动成功!
2 楼        文友:大源        2014-05-07 05:26:41
  感谢涓子老师编审,辛苦了,祝福快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