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蓬莱与刘公岛

编辑推荐 【梧桐散文】蓬莱与刘公岛 ——齐鲁行一


作者:老百 进士,853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99发表时间:2014-05-06 22:02:44
摘要:2009年9月21日,老百和新疆同事在大连学习完毕,横渡渤海,来到山东旅游,清早来到“人间仙境”蓬莱,午后来到威海刘公岛。两处景点迥异,让老百感慨万千,写游记以记之。

【梧桐散文】蓬莱与刘公岛 一、“人间仙境”蓬莱
   2009年9月21日,迎着东海的晨曦,我们一行18人横渡渤海,从烟台下渡,然后乘车来到山东之行的第一景点——蓬莱。
   神仙”二字是蓬莱有别于其它旅游胜地的主要特色,也是蓬莱旅游叫得响的品牌,神仙的超脱与逍遥,自然是很具有魅力的。要做神仙之游,非蓬莱莫属。
   1、
   蓬莱位于胶东半岛北端,濒临渤、黄两海。是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传说蓬莱、瀛州、方丈是海中三座神山,山上琼楼玉宇,堆金砌银,吃了山上的果实能长生不老,自古便是秦汉之君求仙巡幸之地,素有“人间仙境”之称。蓬莱景区集名胜古迹,山海风光于一体,景区占地10.5平方公里,其中“海市蜃楼”奇观和“八仙过海”美传皆源于此。老百诗《蓬莱行》
   培训归途山东行,远眺沧海秋水清。
   丹崖山下蓬莱路,相邀八仙话长生。
   据考证,有关蓬莱的传说早在秦时或更早就有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东巡欲求仙拜神,至蓬莱海边,不见仙山的踪影。忽见远处海中隐约有红色,便问方士是什么,方士答说是仙山。始皇问仙山的名字,方士仓促间见海中水草飘动,遂用水草的名字作答曰:“叫蓬莱”。蓬莱的名字便由此而得来。
   汉武帝与蓬莱也有着极深的渊缘,为了寻仙问药,梦求长生不老,多次驾临此地。公元前132年,汉武帝最后一次来蓬莱海边寻仙不遇,遂下旨建城池,蓬莱自此开始有了最初的城郭。
   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历代帝王对仙山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梦寐以求。老百诗道:
   身在蓬莱欲何求,秦皇汉武问九州。
   沧海不应怅眼望,始信八仙解风流。
   蓬莱是先有城池后有蓬莱阁。唐代曾在丹崖山上建造过龙王宫和弥陀寺;宋朝时才建蓬莱阁供人游览,后又几经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蓬莱阁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四大名楼,是历代文人墨客喜欢游历登临的地方。他们登斯楼吟诗填词,在此留下了不胜枚举的诗文和墨宝。。
   我是对蓬莱早有慕名,梦中多次想登丹崖山,临蓬莱阁,在领略“人间仙境”的同时,亲身感受一下名人逸士的诗文和情怀。
   上午十点,我们行至蓬莱,在“八仙过海”群雕前向西北远远望去,丹崖山拔海而起,与浩茫的碧水相映,阁楼高居顶峰,仿佛镶嵌在绿荫丛中一颗璨灿的明珠,旁边的灯塔居高临下,雄伟壮观,恰如守护蓬莱阁的士兵,巍然矗立在峭壁上。周围有一道城墙气势磅礴,好一幅“仙阁竣空”图啊!
   我们进入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一处十分精美的牌坊,横阔三间,飞檐下正中是苏轼题写的“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石牌坊的四根石柱上分别挂着黑底镂金的两幅楹联,中间的镌刻的书画名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蓬莱阁和丹崖山的壮美、雄奇画卷,两侧的镌刻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既写出了海上仙棹逐浪的惊险,又写出了山间漫步登阁的悠闲。有着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我们这样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的暗意。老百诗《蓬莱一》
   秋高气爽九月天,慕名登攀丹崖山。
   楼阁层叠藏春梦,水波浩渺生云烟。
   秦皇汉武曾巡游,吕祖韩湘结神缘。
   海市蜃楼终幻影,身到蓬莱即为仙。
   2、
   穿过牌坊,往右拐,便是一个天然的绿色走廊,沿着石级往上走一段路程,眼前又出现一个气势恢宏、精雕细琢的牌坊,这就是“丹崖胜境坊”,是木质结构。清光绪末年被毁坏,1981年重新修复,上面被题为“丹崖仙境”,字体如行云流水,美妙绝伦。女导介绍说,这是董必武副主席在1964年来蓬莱阁时题写的。
   举世闻名的蓬莱阁就座落在蓬莱市北濒海的丹崖山上,这里的石头是红褐色的,所以称为“丹崖”。蓬莱阁始建于北宋时公元1064年,明代扩建,清朝重修。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别具一格,生动传神。登上高阁,确有心境开阔、超凡脱俗之感。阁四周环以明廊,是观海赏景、俯瞰古城的最佳场所。
   我们一行人陆续来到蓬莱阁上,这一个双层木结构建筑,阁的正中匾额高悬,上面“蓬莱阁”三个大字据说是清代书法家铁保的笔迹。阁的底层墙壁上原来有历代名人逸士的诗文和绘画,现已不存;阁的二层四面回廊,三面木屏风,向北的一侧,游人可以开窗凭栏观赏海上风光。
   在蓬莱阁,我发现一幅八仙醉酒图,蜡像制成,虽算不上精细,倒还有趣。关于八仙的传说,在我国流传久远,影响深广。传说他们八人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便飘洋过海。
   传说中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又名钟离权,在蓬莱仙去,诗道:“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想从,自言往处连沧海,别时蓬莱第一峰”。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是在神仙曾经呆过的地方,我想像着八位仙人,各显神通地在八仙渡上飘扬过海的样子,会是怎样的情景?看完八仙醉酒的雕塑,我开玩笑的说自己是铁拐李的后代,引来串串笑声,我倒并不在乎,自己也就权当做一回铁拐李,来做一个遐想的仙梦吧。诗道:
   九霄云处天外天,走入蓬莱梦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缘凡人心不坚。
   此时此刻,我们居身阁上,举目远望,蔚蓝的天空,白云朵朵,海面上波涛万顷,海鸥在海上翱翔,远处,时而有几只渔船打鱼归来,在海上乘风破浪。人们常说江海的宽广,可以涤俗虑、洗肺肠,在这里,老百已深信不疑。老百诗《蓬莱二》:
   烟波细浪两眼收,日照黄海吐清秋。
   碧水远去渺云天,游客闲来上阁楼。
   登州海市起明月,秦汉出巡作古舟。
   山海风光仙外境,随口咏兴也风流。
   3、
   从弥陀寺进入,经过丹涯仙境坊、天后宫,便达到了吕祖殿,这里供奉着仙人吕洞宾的塑像,只见八仙之首十分严肃的屹立在吕祖殿中央,我们纷纷走入吕祖殿,拜见拜见这位有着神奇传说的仙人。
   女导游带我们来到了蓬莱阁前的“碧海丹心”刻石前,据说,这“碧海丹心”四个字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写的。“九?一八”事变后,冯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公开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主张抗日救国,因而受到蒋介石的压制和排斥。他悲愤交加。
   1934年5月,冯将军偕其老友国民党元老李烈钧来到蓬莱。李烈钧也对蒋心怀不满,力主冯玉祥再度出山,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在蓬莱期间积极宣传群众,大声疾呼“抗战存,不战则亡”。在游览蓬莱阁时,李烈钧书就一联:“攻错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请冯将军题写横批,冯玉祥热血沸腾,当即饱醮浓墨,挥毫写就“碧海丹心”四字横额,字体豪放潇洒,迎着蓬莱阁上八面来风,向世人宣示着我们民族的自尊和不屈,那种气概无人能为之匹敌。
   老百在“碧海丹心”处留影,并诗道:
   蓬莱传说千百年,凡夫俗人尘世缘。
   仙山修炼诚有道,碧海飘泊苦无边。
   荣辱事后多成梦,喜忧参透便是禅。
   登高远望寄丹心,万虑皆空已淡然。
   4、
   早就听说有“蓬莱十景”,可惜我们只是匆匆两小时的过客,也只能读到“仙阁凌空”和“万里澄波”等,而像“神山现市”又叫“海市蜃楼”,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至于“日出扶桑”和“晚潮新月”则又必须住在这里,所以,我们也只能看看其它景点,如千年唐槐以及戚继光雕像。
   在丹崖山天后宫院内、垂花门西侧这棵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槐,传说当年铁拐李和吕洞宾在这里下棋,烈日当头,酷暑难当,为了遮荫随手将一截槐树枝插入地下,瞬间树枝长成大树,浓荫宜人,直至今天。当然,这棵树究竟是何人所种,史书上并无记载,后人谁也不得而知。但令人称奇的是:清道光十六年,天后宫失火,烧毁宫厅30余间,独此槐幸免。还有它的树干背面1/3处由于年代久远,腐朽了约100厘米×70厘米的大洞,树干中空,现已用水泥砖块充实,外边还补上了另外的树皮,可它的枝叶仍异常茂盛,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蓬莱阁所处之地是一座山丘,山上土质贫瘠,可这颗唐槐的根却牢牢地扎入泥石之中,无论是风霜雨雪还是炎夏酷暑,它都能不折不挠地生长着,而且枝叶繁茂,树冠如伞,粗壮的树干两个成人也抱不拢。老百诗道:
   老树新梢刺破云,风刀雨剑留残痕。
   盘根千年兴古庙,满目生机笑凡尘。
   5、
   蓬莱阁面北的底层墙外,在墙体立石上有“海不扬波”、“寰海镜清”、“碧海清风”等三处石刻,这些石刻是哪朝哪代何人所题,因为石上没有落款,也没有看到文字介绍,当然也就不清楚。从题字的内容看,这些题字都是写丹崖山上观海所见的:海上无风的时候,海水清澈湛蓝,海面波平如镜。这其中当然也蕴寓着四海升平、国泰民安之意。
   导游是这么介绍的:在“海不扬波”石刻上的“不”字处,游人可以明显地看到有一块儿用水泥后补抹平的地方,这处痕迹是当年甲午黄海海战时日本军舰炮击留下的,蓬莱阁底层内壁灰皮也在这次炮击中被震落,墙上的一批珍贵诗画从此绝迹。
   老百在“碧海清风”石刻前留影,并诗道:
   丹崖山上蓬莱阁,千年多少游客过。
   朝迎旭日夕伴霞,碧海清风道传说。
   6、
   在一所石屋中,是“苏公祠”,并有苏轼的诗碑,才知道这位宋代大文豪在蓬莱的故事。可惜他只做了五日登洲太守,但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登洲《海市诗》,成为千古绝唱。我似乎看见苏轼在蓬莱阁上远眺大海,口中振振有辞地吟诵:“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蜇鞭鱼龙。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率然有请我不拒,信我人厄非天穷。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信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老百的学识自然比不上苏大文豪,但既然到此仙境,也就凑合吟诵几句:
   遥遥万里蓬莱游,丹崖山上一望秋。
   八仙飘然过海处,夕阳西下水东流。
   7、
   从蓬莱阁下来,我们走进戚继光纪念馆。
   戚继光(1528-1588),山东蓬莱人,明嘉靖年间,曾多次在山东、浙江、福建等地大败骚扰沿海的倭寇,他治军有方,制定了车、步、骑配合作战的战术,形成墙、台、堑密切联系的防御体系,时人誉为“足称振古之名将,无愧万里之长城”。
   戚继光招募农民和矿徒组成的“戚家军”,纪律严明,赏罚必信,并配以精良的战船和兵械,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屡次大败倭寇,安定我国海防。
   戚继光的戎装雕像面南背海、按剑而立,游人纷纷趋前与之合影。雕像所刻画的戚继光风华正茂,英姿飒爽,正如其26岁领山东沿海3营24卫所御倭之时。此时的戚继光在国内已崭露头角。
   他23岁赴京参加武举会试,正遇上蒙古部族俺答汗进犯北京,他参与城防被任命为总旗牌,督防九门。其间,他上书陈述御虏方略受到赞赏,“奉命率六府民兵戍守蓟门”,此后,春去秋回共3年。戚继光长于蓬莱,少时熟读兵书,曾在书间批注曰:“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可见其志向高远。
   在戚继光的雕像前,老百诗赞:
   蓬莱阁前屹雕像,抗倭名将戚继光。
   治军堪比岳鹏举,才智犹如诸葛亮。
   联合作战车步骑,防御体系堑台墙。
   万里海疆长城在,痛击敌寇保安邦。
   明代的山东各沿海防务,采用了卫所制度,设卫、所、寨三级指挥机构。蓬莱地扼渤海海峡要冲,是进出京幾、沟通海外的重地,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洪武九年(1376),开始设置军事单位登州卫。当时每卫设左、中、右、前、后五个千户所,以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112人为一百户所,但在执行时并未统一,各卫所辖千户所数时有增减,兵员也多寡不等。
   走近明代炮台,走近一段凝固的历史,走进一幅悲壮的画卷,浴过抗倭的硝烟,荡过将士的呐喊,波动的思绪,撩起我湿润的情感,我仿佛听到炮筒在深情的叮咛:别忘了我们中华民族屈辱的昨天...

共 741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蓬莱是山东历史文化名城,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有历代名胜古迹100余处。建于宋嘉佑六年(1061)的蓬莱阁和建于宋庆历二年(1042)的蓬莱水城,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戚继光故里、三仙山、海洋极地世界、八仙渡海口、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西苑动物园等旅游景点。春秋属莱子国地,汉属黄县地。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汉武帝东巡至蓬莱,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通典》:“汉武帝于此(今蓬莱)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唐始置蓬莱镇,属黄县。唐神龙三年(707)登州治所移蓬莱,蓬莱升为县。1991年11月30日,撤销蓬莱县,设立蓬莱市。作者在游记中为我们重彩浓墨描绘了美丽的蓬莱仙道的美丽景色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汉代刘公刘母的美丽传说,又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还有众多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其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森林覆盖率达87%,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园”的美誉。“重温历史、铭记历史,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来铸就新的钢铁长城呢? 别了,让人梦绕魂牵的刘公岛。刘公岛呀——这个清朝北洋舰队的基地,却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遗恨千古的地方。北洋舰队在此处的覆没,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结束。也许历史会将这场战争失败的真正原因,给出一个正确解释。”这是作者通过刘公岛游览,给人们的重要警示。感谢赐稿梧桐文苑,梧桐有你更精彩【编辑:江南铁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5-06 22:46:49
  问好老百,你的游记很不错。
回复1 楼        文友:老百        2014-05-06 22:55:31
  一直要感谢江社的鼓励和支持,老百的作品多是经您的编辑才得以到这个文学平台的。以这篇文章为例,后半部分刘公岛就是由您进行了语句段落适当调整,显得文思更加清晰,老百受益了。
   其实老百的游记特点就是插入了一些不合格律的旅游诗,而在其它方面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与江社和何社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老百凭此文,今天刚刚进入童生名望,也就算是高中生了,会在您老的帮助指导下,一点一点的进步的。祝您老身体健康,文思泉涌!
2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5-07 07:36:55
  老百的游记,很有特点,详实有分量,有自己的风格和独特的魅力。蓬莱山、刘公岛,已经是人们写烂了的题材,老百别出心裁,把旅游诗有机地和美文融合在一起,很有嚼头。又:借此帖,恭喜老弟进入童生名望了!
回复2 楼        文友:老百        2014-05-07 08:00:22
  欢迎三哥的来访,对老百旅游的特点,三哥点评的很中肯。老百知道,自己的许多文章与何社江社吴社相比,还有差距,老百还须努力。比如这篇,原本是游历山东时的两个景点,本是两个单独的游记,是否合二为一更合适,老百就向晚霞和江社请教过,得到了很好的帮助。至于说到游记中的旅游诗,很惭愧的说,老百的古典文学功力不过关,旅游中在照片上题写的诗词几乎全出格,羞于单独成章,只好放入游记中作为点缀。
3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5-07 21:27:33
  欣赏老百详实感人的佳作,问好!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回复3 楼        文友:老百        2014-05-07 21:49:42
  感谢吴社的关注,有你的鼓励和支持,老百会努力的,老百的文章,主要是游记为主,以后冬闲了,试着学写小说。祝吴社身体健康,文思泉涌!
4 楼        文友:梧桐文苑        2014-05-07 23:02:04
  运笔生动、渲染自然,层次丰富、文笔细腻,逼真灵秀,主题突出,命意精准。
回复4 楼        文友:老百        2014-05-07 23:54:03
  朋友相逢在文苑,留下图片和锦言;沏茶作揖表谢意,你来我往心相连。
5 楼        文友:梧桐文苑        2014-05-08 09:49:43
  梧桐情谊浓,
   百鸟朝凤凤。
   江山天地宽,
   卧虎又藏龙。
   欢迎赐稿,欣赏佳作,问好,祝创作愉快,梧桐因你而精彩。
回复5 楼        文友:老百        2014-05-08 11:20:50
  感谢梧桐文苑的支持和鼓励!有知识才有高雅,有情感才有浪漫,有品味才有层次,有真诚才有朋友。友谊是快乐之源,是工作的动力,是健康的要素,是人生的无价之宝。好人一生平安!愿你快乐每一天!
6 楼        文友:梧桐文苑        2014-05-08 09:50:07
  江山风水地,佳木择地依。文文皆相重,桐凤两相宜。梧树好筑巢,桐叶片片娇。百鸟朝凤时,江山景更好。欣赏老师佳作,梧桐因你而精彩!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6 楼        文友:老百        2014-05-08 11:24:41
  社长辛苦了!在梧桐文苑中,你是当家人,为众文友提供这样一个文学交流的平台,能让我们尽情享受文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老百向你致敬,并边学习边创作,为梧桐文苑的繁荣昌盛而做不懈的努力。
7 楼        文友:梧桐文苑        2014-05-08 09:50:27
  江山风水地,佳木择地依。文文皆相重,桐凤两相宜。欣赏佳作,梧桐因你而精彩!
8 楼        文友:梧桐文苑        2014-05-08 09:50:55
  运笔生动、渲染自然,层次丰富、文笔细腻,逼真灵秀,主题突出,命意精准。
回复8 楼        文友:老百        2014-05-08 11:25:14
  朋友的一句问候, 像一杯暖茶,沁人肺腑; 朋友的一次关爱, 像一炉炭火,暖人心扉;朋友的一次来访,犹如浓浓的咖啡,提人精神;朋友的温馨祝福,让我心情愉悦...... ,愿友谊天长地久!祝朋友开心快乐每一天!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