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龙王庙

  龙王庙


作者:幽奥 布衣,13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89发表时间:2014-05-09 18:32:42
摘要:第一次尝试着写小说,本质上写出来文章应该并算不上是小说吧。望江山编辑斧评该文。


   谷雨过后,乌云渐渐消散,雨阳洒落在湿透了的大地上,空气中弥漫着幽幽的泥土清香。鸡子崖对门的山沟上方泛起一座彩虹桥,勾连着两个彼此相望的山头,一抹阳光透下,赤橙黄绿青蓝紫,每一道色彩都显得清晰明亮。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农家自制的土鞭炮,瞬时引燃的炸响声回荡在附近的各个山坳里,震耳发聩,半小时有余。
   崖头,遒劲的老枫树颤动着墨绿蔼蔼的鹅掌叶,山雀拖着长长的五彩尾巴,在狗蔷薇中四飞乱窜。
   鸡子崖的那头,点片状的农户院里,万人空巷,除了家中的老人在院坝里翻晒着发霉的大蒜头,年轻人大都搁下了手上的农活,去了鸡子崖参加龙王庙的落成仪式。
   五郎坪村的局部地势相对于整个紫阳地形来说,算是比较平缓。虽说是山区,但这里的山却不像他处般陡峭,土壤肥沃,坡度不大的地方开垦成坡地,平日里种些玉米或是洋芋,也足够一户一年里养出几头大肥猪来。半山腰的地方成片地种着柑橘和板栗,每当到深秋的时候,随意让四邻家的孩子们去闹腾。
   土坪的四周都是些相对较高的村子,这样倒显得此处是块盆地了。一条被称为“安家河”的小河,由不远处的擂鼓台上融雪汇聚,从发源地直至西边的王家砭村,一路奔腾,直至在五郎坪的河道里安澜下来,河水变得清澈而又温暖,滋润着两旁的稻田,继而流向东南的群山中去,最终汇入汉江。
   因为是大山里的村庄,五郎坪对于外界来说是相对落后。人民淳朴憨实,无论老少常年都在家中务农,少有出去走动者。外面的多彩世界了解甚少,这里的农民世世代代靠着几亩良田沃土,凭着一年的收成,倒也过得舒适安逸。不与天争,不与地斗,用双手与智慧去耕耘,去劳作,有饭吃,有衣穿,这也就知足了。
   朴实,热情,善良是农村人的传统美德。虽说已经是科技发达的新社会了,但不免根除不掉农村人保守封建迷信的思想。在紫阳,和其他地方一样,当年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好多山神庙,土地庙被拆除,可文化大革命一过,农人崇拜天神的思想又再次复苏,过了一二十年的时间,当地到处可见新建的庙宇。
   陕南的谷雨,就像是南方的梅雨一样,下下停停,稀稀落落的,每次下的并不大,但总要下上十来天。早晨刚下了雨,中午又是暖暖的阳光抛向大地,反反复复这样,使得好多山崖上的石头松散,谁也不知道哪一天会突然间从山头上掉落下来。
   紫阳是国家级贫困县,近些年来,国家也在大力扶持当地经济发展。人常说: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句箴言,当今发展,什么都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农村的发展更是如此。因此,领导们首当其冲,带领当地百姓大搞交通事业,没有路的地方修路并硬化,有路且路况不好的地方就开山扩路,裁弯取直。五郎坪作为条件便利的贫困乡村,便首当其冲成为了重点建设的对象。
   政策是在头年年末下来的,由村部领导号召村民,能掏钱的掏钱,能出力的出力,最后由政府出资扶持,共同扩建五郎坪对外沟通的那条羊肠小道。
   刚过完新年的正月十五,祭完山神过后,这项工程便启动了。人们,情绪高昂,积极投身到劳动中去。人人都知道这是造福一方,惠及千秋万代的工程,毫无懈怠之心。
   铁锤与钢钎在一次次撞击中发出火花,在半山腰,汉子们用简单的工具敲击着石缝,将一块块岩石掀落到下方的泥路上。由中年男人和年轻妇女们组成的一组,负责用铁摞箍和柏树制成的杠子把刚掀落的石头抬往路边砌成石坎。铁器的撞击声,村民卖力的吆喝声,不时有石头落水的扑通声,交织在山间。谱成一句杂乱无章的劳动乐章。
   三月三上茶山,一晃半个月过去了。正值陕南茶树冒芽的时刻了,此时正是采新茶的时节,很多的妇女都放下了修路的活,带着孩子回到山坡上去采茶去了。留下男人们继续奋斗在前线,一个个晒得黑油油的汉子们虽已疲惫不堪,但强有力的撞击声中展现出他们对修路坚定的决心。
   不足十天,第一次的新茶已经采完。女人们争分夺秒在自家的大铁锅上炒着茶叶芽,不停的督促着儿子加柴烧火。火烧火燎,但又有条不紊地遵循着一辈又一辈传承下来的制茶工艺,将一片一片茶芽制成晶莹剔透的毛尖茶。并卖上一个很好的价钱。
   女人们在集市上卖完新茶过后,买足了必须的生活用品,给孩子一人买上一个玩具,给男人们买了些馒头和饼作为充饥之物,自己却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舍不得给自己买。带着小儿子匆匆忙忙地回家。
   回到家中,孩子们拿着各自的玩具兴蹦蹦地去找小伙伴玩去了。女人很熟练地淘米,将洗好的米装在一个大铁碗里,把铝锅里加了一半的水,把铁碗置于锅内,不偏不倚。然后把锅蹲在石炭炉上,这样就可保证米饭不会蒸干成糊。也不必不停地使唤孩子做东做西,只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回到家中,一家人就可以吃饭香浓可口的饭菜。女人蹲在家门口的小溪边,细心的洗着一个个洋芋和豌豆荚。她很快做完了这一连串的家务。左手挽起装有刚买的馒头和芝麻饼的竹篮,右手提起一罐早已凉却的浓茶,头搭一块拧湿透的毛巾,大步迈出家门口向工地走去。
   工程本没有特定的竣工期限,男人们却不知疲倦地埋头苦干,饿了吃上两口馒头或者红薯,渴了喝着自家做的浓茶。歇气的时候,彼此骂笑着,你称我为小舅子,我称你为娃儿他舅,总是乐此不疲。不断地将采茶歌柔软在山坡上采茶的女人心中。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谷雨快到了。谷雨是当地种植水稻要下芽的节气。道路加宽的工程也快接近尾声,要看就到了村口的鸡子崖,只要打通了那个大山包,暂时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鸡子崖,是琉璃寨山下的一个尖嘴山头,在半山腰上。地势陡峭,杂树丛生。山顶很久以前有一个寺庙,几百年前因为本地香客信徒众多,在大家的集资下将一个小小的寺庙装扮的富丽堂皇,竟连瓦片也换成琉璃的。在鼎盛时期,却出现了和尚与女信徒通奸的丑闻,金州知府验证此事为真后,派兵一举将整个寺庙付之一炬。至今仍有不少农村在当年的寺庙的残垣断壁中寻得观音雕像。曾经的辉煌一去不返,几百年过去了,连寺庙的名字也没人记得,当地人只知道,当年此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众多和尚,络绎不绝的香客前来还愿求子。只留下一个琉璃寺的名字,却将本名消失殆尽在历史长河中。
   因为地势的原因,在民国战乱时期,土匪横行,村民们为了躲避土匪的洗劫,在原来寺庙的遗址上又建起一座巨石寨子,储粮室,口哨,卧室,牛棚,猪圈,厕所,一应俱全。因为是在琉璃寺上建起的寨子,于是便取名为琉璃寺寨。曾经为村民抵御战乱的堡垒也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废弃毁坏,当年的巨石也被村民抬向地边做了坎子。
   人们常说鸡子崖是这座山的龙脉,也是当地人的一条龙脉。它将五郎坪封锁在群山之中。上天给予当地人得天独厚的气温,充沛的雨水,肥沃的土壤。潮起潮落的兴衰,已成为历史。如今,村民将要挖掉这个崖头,修建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人为地创造一条属于五郎坪人新的龙脉。
   谷雨,如期而至,一场雨将尾声的工程耽搁。劳动者们也恰好稍作休息,将谷种播种下去。
   一夜的暴雨过后,穿过村子的河水暴涨,夹着浑厚的泥浆狂奔。天稍作放晴,有老翁一手持着鱼竿,一手牵着小孙子,顺着河坎去寻找有回流的水域。行至鸡子崖下的河段时,只听嗡的一声,把老翁着实吓了一跳,浑浊的老眼看不远,急忙叫来了远处在沙里挖坑埋鱼的小孙子,让他看看远处的情况,原来鸡子崖那里一大拨石头垮了下来,正好拦了原来的小路,恰乎垂直。一棵合抱粗的老枫树恰在崖沿边,粗壮的根系直插石缝,将巨石包裹起来。
   老翁立马让小孙子拿着刚穿满一串小鲫鱼的狗尾巴草跑回去告诉领头的村长。村长马不停蹄地带着人就跑去了,见到该状,大呼:天意,天助我五郎坪村民。
   鸡子崖的石头与它地不一样,全是纯黑色的页岩,层层叠叠,锋利无比,是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如今,因为一场雨,老天将鸡子崖打通,村民们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以把石头扔往河里,扩建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说干就干,村长派了一个步快的小伙回去通知所有参与的村民告知这一情况。每个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欣喜若狂,带着铁铲,铁摞箍,木杠就大步奔向鸡子崖。
   此时,人们干劲十足,就连不远处五郎坪小学的老师也带着孩子们来到现场帮忙大人们清理碎石。瞬时间,几乎村里男女老幼都来了。
   众人唱着采茶歌,一碗碗浓茶在劳动者们手中传递着,相互骂着笑。即使锋利的岩石将人们的手已割的刀刀血口,也无法停止人们的劳作。
   半晌过去,当家的男人们没有让自家的女人回去做晌午,只是简简单单的吃了些晒干的锅巴和红薯干,喝了一碗又一碗的浓茶。过后继续搬运石头。
   眼看日落西山时,可惜还有少半石头没有运完。余晖洒落在每个人黝黑的脸上,将汗水折射得晶莹剔透,如宝石般闪亮。
   当村长掀开一块大石板时,一条碗口粗的大黄蛇一下溜了出来,村长吓得往后一退,怔坐在身后的石头上。
   过了好久才缓过神来,询问大家刚才看到了什么。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是一条大蛇,有碗口粗,全身黄色,足有七八米长,刚爬行的路上留下了一条血印。沿着路边迅速地溜下了河里,不见了踪迹。
   村长迅雷不及掩耳般地将目光移向远处的河道,浑黄的河水里看不到任何漂浮物。
   回到人群中,村长告诉老翁:当时翻开石板时,发现蛇头有两个带叉的冠,金黄色的。
   老翁说:那是一条黄汉蛇,当年捕蛇的人太过猖獗,我也很多年没有看到这种蛇了,更别说这么大的了。传说龙是由蛇修炼成而成的,曾经寺庙里传说的鸡子崖有龙脉是真的。
   一位遵道的战战兢兢地老姆说到:只是它还没修成正果,我们会不会毁了它的修行?我们毁了五郎坪的龙脉,会不会有凶灾降临?愿上天保佑我一方村民平安健康。
   当人们查看刚刚大蛇出现的石洞时,发现石洞内不停地流出一股股黄水,渗出石块,流向路边,顺着大蛇溜走的泥痕流下去。
   夜的帷幕渐渐拉扯下来。村民纷纷藏好自家的工具回到家中。唯独留下村长一人守在鸡子崖,在皎洁的月色下看着黄色的血水从石洞里流出,心里想着是不是自己就带领着村民挖断了五郎坪的龙脉。他蹲坐在路旁,抽着祝尔康烟,往着河的下游,听着滚滚的河水,若有所思。
   夜很深了,村长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走回家里。闷头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和往常一样准时到达工地。只是看到昨天大蛇出来的洞里仍旧流着黄水,不知所措,像失了魂一样望着村长。
   村长也望着洞口,愣了好长时间,向大家做出决定。号召大家在洞口处修建一所龙王庙。询问了老人家的意见,大家都一致认同此法可行。每个人都认为是因为村里修路所以伤了大蛇,大蛇是即将修炼成的灵物,如今不知所踪,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或许早已随着洪水到了汉江里,成了蛟龙在江中傲游。在此修建庙宇,每逢初一十五烧香焚纸,早日祝大蛇修炼成龙,也可慰藉村民心中久久的不安。
   众人在村长的安排下早早的散去,各自回家吃完饭。村里的老幼皆在鸡子崖等着,村长急急忙忙从家里翻箱倒柜找出过年没有用完的土鞭炮和香纸。待刚到十二点,在路边烧了香纸,点了鞭炮。在祭了山神之后,大伙开始了修建龙王庙的工程。抬的抬石头,和的和砂浆,鸡子崖重新焕发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在傍晚时分,一座全由石头垒砌成的龙王庙便落成了。庙宇很小,背贴鸡子崖垂直的山崖,用厚重的石头砌成两旁的墙,石条搭建了椽子,黑色页岩做了瓦片,和当地村民家的石板房一个特色。
   大体工程已经完成,道路扩建后的最后碎石渣也清理掉。只需等到翌日,安放龙王神像,焚香烧纸,祭奠山神,请龙王归位。
   只是那个洞里的黄水,终日不曾停止流淌过。
  

共 46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从古庙介绍到新修的龙王庙,从中体现了村人的淳朴、勤劳、迷信……如何使村人顺顺当当地走一条康庄大道?靠天意、靠神灵、还是靠人为,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文章语言流畅,文风质朴,拜读、欣赏!【编辑:风飞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飞沙        2014-05-09 18:33:37
  感谢作者支持短篇小说,祝写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幽奥        2014-05-09 18:34:58
  以前很喜欢写随笔,第一次尝试着写这样的小说,很多地方没考虑到,没能好好布局,让编辑笑话了。
2 楼        文友:风飞沙        2014-05-09 18:39:04
  正如作者摘要里所说的,这篇文章确实不像小说。但作者喜爱小说的情却让人感动。
   我在网络摘录了一段关于写小说的基本要素的话: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回复2 楼        文友:幽奥        2014-05-09 18:52:09
  嗯,自己很像把它写成小说,可写着写着就事宜愿为了。可能跟自己的阅读量还是有很大的关系,我会继续加强自己的阅读量,希望早日能过渡写小说的行列中。
3 楼        文友:风飞沙        2014-05-09 18:41: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者有这份心,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让我们读到优秀的小说的。祝福安好!
回复3 楼        文友:幽奥        2014-05-09 18:52:31
  谢谢编辑,问好编辑
4 楼        文友:风飞沙        2014-05-09 18:47:24
  幽奥太自谦了,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错。至于小说的布局,多看、多写、多想,渐渐就会找到感觉,而且会越来越找到写作的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幽奥        2014-05-09 18:50:32
  谢谢编辑的鼓励,我会继续尝试着写这方面的小说的。
5 楼        文友:陌颜        2014-05-10 11:26:40
  我就说你这不算小说,还不信?
回复5 楼        文友:幽奥        2014-05-10 11:41:49
  嗯啊,我写到一半的时候就知道,它已经不再是小说了。但在我心里,还停留在写它之前的感想,在我的理想中它还是最初的模样。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