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火源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火】再游汉城湖(游记)

编辑推荐 【星火】再游汉城湖(游记)


作者:涓子 秀才,2979.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05发表时间:2014-05-15 22:46:31
摘要:汉城湖,又叫汉城湖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西北,原为团结水库。右岸紧邻北二环、朱宏路,左岸紧靠汉长安城遗址,自大兴路至凤城三路全长6.27公里。蓄满水的汉城湖水面最宽处80米,最窄处30米,水深4至6米,总库容137万立方米,形成850亩的湖面。库周以水文化和汉文化为主题的园林景观面积1031亩。集防洪保安、园林景观、水域生态、文物保护和都市农业灌溉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公园。

【星火】再游汉城湖(游记) 距离第一次去汉城湖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两年的时间,对于我这个小家庭来说,儿女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经过辛苦努力,原来学习不太好的儿子终于考上了大学,并且如愿选择了设计专业;经过几年的社会熏陶,本不算优秀的女儿也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相比之下,汗颜的是为人父母者却没有什么变化:老公依然在为这个家能迈向小康而辛苦奔波;我照样一边操持着家务,一边做着不切实际的文字梦。“有时间我一定独自来这里欣赏美景!”这句第一次离开汉城湖时说的话,尽管时时被惦记,被想起,却无奈没有时间去实践。于是,相约汉城湖,就成了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故事总会延续下去,终于在五一节快要结束的的时候,老公突然心血来潮,非要利用最后两天的休假时间带我再游一次汉城湖。
   早上八点,我们在街上吃过早点,便坐上了开往汉城湖的公交车。半个小时后,我们到了正门入口处:这里是朱宏路与北二环的交接处,名曰封禅门。进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黑白格调的阙楼式大门,门楣上‘汉城湖’三个金黄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大门不足十步,一块写有‘上善若水’字样的巨石赫然在目,似乎是在迎接四方游客。它的旁边,几个年轻人正在拍照。
   “来一张?”老公拿出相机。我雀跃着跑到了石头跟前,几个年轻人已经完成照相工序,见我过来,微笑着悄然离去。
   照完相,顺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向前走去,被绿色包裹的五个汉代美女舞者屹立在地,她们形态各异,造型逼真,似乎正陶醉某段舞曲之中。沿着悬挂着的火红灯笼,很快到了封禅天下广场。八水绕长安的石刻地图上面标识了周朝的沣京、镐京;秦朝的咸阳;汉朝的长安;隋朝的大兴城;唐朝长安城;明朝的西安城;现在的西安城在八水拱卫之中,八水是:泾、渭、浐、灞,潏、沣、皂、滈。顺台阶而上,看到落差吼响的瀑布之后,我的目光便落在了矗立于不远处的的汉武大帝雕像上。记得第一次来汉城湖,因为随行的侄子侄媳对它不“感冒”(不感兴趣)我们只能从它眼前匆匆闪过。但这次,我决定要好好看看它。于是,拿着手机,来到这尊高约二十多米的铜像前,仔细看着有关这尊雕像的简介。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族,是汉王朝的第七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太宗刘恒的孙子、汉太祖刘邦的重孙子。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期间击灭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独尊儒术,首创年号。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谥号‘孝武’,庙号世宗。铜像面南背北,为铜板敲打制成,基座快九米,高六米,四面镶有四神瓦当,该像一手执剑安边,广布王道与周边;一手佑泽众生,推行儒术与天下,表现了汉武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力行内圣外王之道。
   在雕塑的另一侧,我又看到了汉武帝年表,上面详细罗列了大汉天子从出生到驾崩整整七十年间所发生的所有大小事件,其详实程度让人不得不感叹那些史学家的伟大。我由衷地赞一声:大汉天子当真名不虚传!
   “来,照一张。”老公冲击了我对大汉历史的憧憬回味。当我站在大汉天子脚下摆出最满意的姿态照得一张照片后,迫不及待的我拿来一看,才发现镜头中的自己竟然是那么那么的渺小。
   离开大汉天子,我的目光又停在对面那两座造型古朴、别致的水上角楼。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两座精致的角楼与岸边垂柳一起倒映湖中,形成汉城湖不可多得的一处美景。“难怪这里会被取名为‘角楼叠翠景区’,果然是景如其名,美不胜收!”我和老公不约而同地感叹着!
   离开雕塑前行,是榆园酒店,连通霸城门的和平桥,再就到了水车广场。这里不但建有一座可供游客近距离接触水景的观景平台,还有许多大型游船边停泊在旁边,供那些喜欢坐船游览的游客们选择。更主要的是,这里还建有长度约一百米的音乐水幕喷泉。平时,喷头没在湖面下,启动时,水从湖面喷涌而出,高度可达六十米,场面极为壮观。而它的时长大约为半小时,共分三个篇章,在电脑控制下可展示多种水幕造型。《汉风水韵》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的目光转向前面的清水平台,湖水里那些活蹦乱跳的鱼儿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两年前第一次看见它们的时候,我就被他们鲜亮的色彩深深吸引并且拍了不少照片。还记得当时老公看到我惊奇迷茫的神情,心神领会地告诉我说,它们叫锦鲤,属于鱼的一种。回家后我又在百度上多加了解,原来锦鲤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鲤科是所有鱼种中最大的一科,它对水质要求不高,吃的食物比较杂,易繁殖。而它的种类多达一千四百种之多,是风靡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之美称。正如百度上介绍的那样,在水下自由自畅游、嬉戏的它们,看上去的确很美。这些,也为平静的湖水增加了不少亮点,很多游客举着相机啪啪地闪着。
   “哎!谁曾想这么美的汉城湖,曾经也有一段不光彩的过去。”旁边的一位游客突然暗叹一声。
   看着周围诧异的目光,他徐徐道来:“早在1951年12月,西安市城建局就利用汉长安城护城河遗址为依托,在附近三个村子外建设了库容约为三十五万立方米的污水沉淀池,后又经几次扩建续建,至1971年,库容已经达到了二百万立方米,且水质清澈,玉树成荫。为周围群众在此养鱼,游泳、垂钓、以及夏夜乘凉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去处。这条水库是以调蓄、沉淀、氧化处理城市污水为主,承担着兴庆湖、护城河、老城区和西北郊部分区域的城市排污、雨洪排泄任务。但近三十年来,由于设施老化,污泥淤积,库水逐渐变成了发黑、发臭的生活、工业污水,水面及岸周边垃圾遍布。至1999年夏季,西库的湖水就已干涸。为此,西安市政府通过多年努力建设、改造,终于还原了汉城湖昔日的优美景象,并于两年前的国庆节,正式向市民游客开放。”
   投去赞许带有复杂的目光,我被老公拉着向前走去。不足百米便到了水车码头,游客可以从这里乘船欣赏汉城湖两岸独特的风光。这些游船包括服务设施配备齐全的豪华画舫船;安全、舒适、平稳的仿古画舫船;还有具有现代风格的大型油轮。与第一次到水景码头时,那种一票难求的现象正好相反,今天的水车马头显得稍微冷清了一点。即便这样,停在岸边的游船也几乎所剩无几。
   为弥补上一次未能坐船的遗憾,他毅然去买了两张票。在码头临时搭建“房子”前,我们穿上了米黄色的救生衣。在船老大的引领下,径直上了靠在岸边的一只游轮小船。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坐船,心里不免有点紧张。旁边的船老大安慰我说:没事,敞开划吧,有救生衣呢。尽管他说得很轻松,但我还是有点小紧张。更搞笑的是,我居然把轮子的方向踩反了,害得小船在码头直打转。幸亏船老大帮忙推了一把,又说了些踩轮子的要领,我们的小船才终于顺利离岸。但是,因为先前的耽搁,我们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只好就在角楼附近水域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照,便上岸了。之后,就把目标转向了旁边巨大的双轮水车。此时,有好多游客扒着水车轮子用力踩着、笑着。似乎完全忘了溅起的水花已经打湿了身上的衣衫。水车周围,有三三两两的人再看热闹,也有人在不停的拍照。老公问我想不想去踩踩水车,我抿着嘴摇了摇头。其实,两年前的那个国庆节,我就因为人多而没有去尝试。现在,我依然继续着先前的决定。不过,我倒并不觉得有什么遗憾,因为前面还有很多熟悉的景观等着我。
   眼前的这座嵌有金龙雕饰,造型精致、富贵威武的大桥。它叫尚武桥,是汉城湖三大主桥中的一个,也是汉城湖6.27公里长的水面上为数不多的装饰景观桥之一。黄金周时,这里可是游人拍照取景的必然之选。留影过后,穿过大桥一路前行,就到了八桥之一的虹明桥。虹明桥桥身隆起,如半月出水,甚是好看。
   我们信步向前,来到了回澜桥。回澜桥为单孔拱桥,状若长虹卧波,属于汉城湖八座新建桥之一。过了回澜桥,前行不远,便到了叠翠码头。从这里可以看到对岸的“汉长安城遗址”以及雄伟高俊的中兴阁。中兴阁是纪念汉光武帝中兴汉朝,建立东汉。登上中兴阁,北望汉城湖,碧水一片,汉武帝塑像巍然立与水端。西望汉城湖,各种码头,游乐设施点缀其中,真的美不胜收。
   稍作休息,我们顺路而行,沿路有很多造型各异的汉代人物雕塑随坡而建,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什么身份,我不得而知。也许就是为了应景也说不定。因为从桥头到下一景点的这段路上并没有很特别的景致;除了一个个挂在湖边围栏木架上的红灯笼之外。这倒体现了园林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应该赞叹。
   来到天汉雄风广场,便看到了一组浮雕,他们分别是:萧规曹随、苏武牧羊、张骞出使西域、班超安边、昭君出塞、文景之治。中间那块大型浮雕天汉雄风中,汉武帝居中,右边是霍去病、灌婴、桑弘羊、公孙賀;左边是董仲舒、卫青、金日磾、李广等,所有这些浮雕像,场面恢弘,气势磅礴,似有呼之欲出之状,让人不能不赞叹篆刻者的精湛技艺。浮雕像背后是微缩秦岭景观,这里看不到,只能等转过去以后在欣赏了。
   再看浮雕前的空地上,左右两边各有三个汉代雕像,据说是将军像,这一点我不敢肯定,因为那上面并没有注明。但它们的英姿依然让我折服。拍照自不必说,就连拾级而下时也没有忘了再回头看一眼。
   继续前行,看到了儿童游乐园。许多孩子在里面撒了欢地玩着各种各样令他们感到新奇的玩具。年轻的父母们则静静地坐在一边看着笑着。有一位母亲手拿相机对着玩得高兴的孩子一阵狂拍,引得周围人一片羡慕的眼光。
   走过了游乐场,穿过了石板路就到了神明台,汉人拜天。据传西汉时,汉武帝在太液池东建有神明台,高50丈,台上鋳铜仙人高擎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取聚黎明前的露水供武帝服用。汉武帝迷信道术,沉溺于服药求仙,方士们诈称铜人收集之甘露,久服则可长生成仙,被后世传为笑柄。
   御景覆盎片区位于汉长安城覆盎门遗址处,故命名为“御景覆盎”。规划的汉武帝抗击匈奴的群雕,霍去病马上封侯等。目前建设成的景点有崇威桥。崇威桥连接汉长安城的覆盎门。
   桥的西边临水修建了水磨广场。古代人利用水力磨面,还有舂的石臼,风车等。当清凉的湖水从水车上一路欢歌直泻而下,在水槽里溅起朵朵浪花的时候,一向对拍照嗤之以鼻又不爱张扬的老公也情不自禁的拿起了相机。至于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景致,留几张靓照是再自然不过的啦。从此处向前,就可看见湖水中突兀而出的一座小岛。名曰:湖心岛。从远处看,湖心岛内奇石林立,花草茂盛,几条青石小路直通岛心凉亭,给人一种曲径幽深、宛若人间仙境的美感。只可惜,此景只能远观不能直达,稍稍有些遗憾。不过仔细想想,这也许正是设计者的最终目的吧:将它孤立与湖心,既能显出湖景的变幻多姿,又可为野生鸟类提供安逸的生息之地。
   观赏完湖心岛,沿着青石铺成的小路,顺着湖水的走势一路向南,便可见到几处伸出湖水的平台,和先前看到的一样,这些也只是为了方便游客亲近湖水,近距离感受这里独有的水文化而特意修建的。不过,它却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伯梁台。不知道是不是取义与梁山伯祝英台的十八相送呢?站在暗红色的亲水台,扒着栏杆愿望时,我忍不住这样想。在这里,人与水和合二为一,水与人相映成辉,构成了一幅幅生动而美丽的图画,吸引着许多游客在这儿拍照留念。
   看完水景回到岸上,踩着青石板继续向前步行百米,又有一座横跨湖面的大桥巍然矗立,它就是尚儒桥。过了桥,这里正在修建三杰广场和流光阁。从此继续前行,便到了‘流光伴弯’片区,这里水面宽阔,水体蜿蜒,水天一色,风光旖旎。更有修建了玉蜓桥,也叫流光伴湾,是汉城湖三大景观桥之一。从此处继续前行,湖面转弯处弯有一座尚贤桥,为三联孔拱桥,造型古朴,也是汉城湖八桥之一。这里是安门广场入口。说到这儿,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安门的来历。
   安门是汉长安城南城墙的三个门之一,西边为西安门,东边为覆门,安门片区的主要景点,由安门游客中心、翰林茶院、尚儒桥、修竹园、木栈道、双阙和码头组成。安门是长安城的象征之一,为了展示汉朝的强盛,命名为“安门盛世”
   安门盛世片区规划中将布设以安门为中心,东西对称的建筑群,彰显大汉建筑张力,展示大汉的雄浑大气。这里有两个汉阙,安门双阙高度13.6米。这种建筑在汉代主要体现了威仪和等第,主要用于宫殿、祭祀场所。
   在安门双阙正面将树立汉高祖刘邦的大型雕塑,展现汉高祖刘邦开创大汉基业的历史丰功。汉朝为刘邦所创立,汉高祖刘邦,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的楚汉之争,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成为汉朝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汉,成为中国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汉人、汉字、汉语、汉书、汉简、汉历……多少我们汉民族标识性称谓自此开端。现在这里是汉城湖水的入口处,意寓着现代文明与古文化的历史关联。

共 722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好一篇洋洋洒洒的游记文,细品下来,犹如自身早已漫游在汉城湖之中了,沿着作者的细腻的笔触,一道道不期而遇的自然风景,扑面而来!导游的玲珑介绍语言和灿烂的笑脸活灵活现出现在眼眸里。文笔斐然,文学气息浓厚,不愧是一篇优秀的游记文学作品,感谢作者带来美妙的读后享受,欣赏拜读,推荐共赏,期待精彩继续!【编辑:琳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琳璃        2014-05-15 22:57:33
  感谢作者带来美妙的读后享受,话说,姐姐,什么时候把照片拿来俺们欣赏欣赏啊,哈哈,辛苦了,抱抱!
我骄傲我是江山人,我自豪我是江山签约作者。用余生来耕耘江山守护江山此乃使命所归。
2 楼        文友:涓子        2014-05-15 23:28:31
  辛苦琳璃了。空间相册里有很多,有时间去看吧
3 楼        文友:你猜        2014-05-16 11:01:46
  欣赏涓子老师佳作,祝好。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3 楼        文友:涓子        2014-05-16 15:33:45
  谢谢你猜老师,谢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