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春秋】沙石镇(小说)

编辑推荐 【春秋】沙石镇(小说)


作者:赵不忆 布衣,117.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80发表时间:2014-05-18 21:19:00

三朝回门的姜齐,两个使唤丫头,一辆马车和车夫,回玉门关。
   马车驾的得心应手,我先前从未试过,原来不难。这样的望门寡妇,若是三尺白绫,随夫君而去,夫家得一个贞洁烈女的牌坊,一年又多了几百两银子要赚了。一年的几百两给了十二恨,以后每年都又有几百两了。一个克夫的女人,活着远远没有死了的价值大。只是十二恨,该派小七来。小七,又受伤了罢。
   一路风沙渐多,车马愈加难行。离镇大约还有两天路程,黄昏路转,有枯树横在路中,我尚未下车,便有刀影扑面而来,刀锋凌厉,来回之间,眼神交汇,竟是小七来了。我翻身一挡,臂上虚受一刀刃气,渗出殷红。踢出一脚,小七借了三分脚力,杳杳遁了。
   姜齐尚好,只道是劫财。
   仔细查看了伤口,姜齐转身下楼,楼梯“笃笃”直响。须臾端来一碗白粥,看我喝了,便随身坐下。“在开封好么?”客栈的灯,照在姜齐脸上,忽明忽暗,微微有些古铜色。我悠悠问了,又觉不妥,一时无措。姜齐垂眼,长眉如黛,淡淡说了个“好”,又喃喃自语:“没有好,也没不好,姑且如此。”
   隐隐有蒿草味儿,甚是特别。我抬头又问:“你用什么香粉,十分有趣。”这是与十二恨无关的记忆,一点初心,偏偏不死。
   姜齐一笑,幽幽叹声说到:“不是什么香粉,是沙蒿的味儿,沙石镇远了,带了把青绿沙蒿,就不想念了。”褐色粗布包裹着一把枯草,渐黄已分不清枝叶,姜齐呆呆看了,又包好装在身上。灯影虚晃,有人来了。
   白杨树下,小七已是焦躁,来回走动。远远到了,小七不言,满脸疑惑。我笑道:“怎么是你来了?”小七低声苦笑:“二哥。二哥为何不杀姜齐?”小七随身短刀在夜色下银亮,“小七你武功精进了些,非要吃了苦头才甘心。十二恨等了几天?”我问道。“四天。死讯没到开封,我自己要来了,二哥,怎么不杀姜齐?”小七仍是执疑。我问小七:“你真想知道?”小七点头,慎重恭敬,只因我是二哥。
   你还记得玉穗么?忽然心血来潮,问的小七一阵莫名。
   染香园的?卖身卖艺的绣娘子,貌美多才艺。怎么,玉穗姑娘不是沈家老爷的专宠么,她和二哥有关?小七眼神精光闪烁,难掩疑惑与诧异。
   关系不大。沈夫人找了我,沈叙知道也不知道。
   玉穗姑娘无故癫狂。说是被沈老爷厌了,悲伤至极,迷失心性,无意投柱而死。原来是沈老爷默允。二哥如何下的手?
   嫖客。
   小七大笑,这个不用装了。美人如玉,二哥无情啊。
   玉穗每夜一炉酥迷香,多加了一点孔雀胆,也不难。玉穗要赎身,其实不难,血色珊瑚珠,她随便捏一把,也就够了。怪就怪她一晚在枕上对沈叙连说了三次,想要试探,结果把命也丢了。
   你说沈老爷不知道什么?
   沈夫人持家无道,善妒无德,说是被休,已是死了。沈叙杀其正室,因为玉穗已经有了他的骨肉。
   玉穗姑娘为何不先说?
   心性高傲,看惯风尘,想得一真心,却死得凄凉惨淡。
   老七转身默然,良久,缓缓道:“二哥,在十二恨里,我呆了八年,你呆了十四年。你不杀姜齐,十二恨要我杀你并杀姜齐。姜齐非死不可。我不想死,更不想你死。不杀姜齐,我们可能都会死。你我兄弟,情同手足,若你不忍杀她,我来。回十二恨,我愿以命护命,换你不死。”
   我只觉得惘然,痴痴竟低头失笑。长叹一声,“小七,你离八年还差两月,我呆了十四年又九个月。在十二恨里,没有情。你我出生入死,也不过是生死间的相惜,更多是身不由己。小七,你想呆多久?”
   “二哥,我不知道呆多久,我只要我们不死。这一次不死,下一次也不死,每一次都不死。就是真有那一天,也是死在对手手里。二哥,为一个姜齐,不值得。不然,你对那个姜齐动情了?”
   “没有爱恨,只是她恍惚像似一个人,那时……小七,你不能杀她,至少现在不能。”
   杨氏弯腰在灶台旁揉面,见我进来,便立刻站起来,对我说:“渴了,木桶里还有半瓢水,你先喝着,忠老汉去挑去了。”我点头意识客气,杨氏又进走一步,上前与我靠近,面色牵强,欲言又止。我疑声道:“大娘,有事请说。”杨氏低头,叹息一声,“小二……你对姜齐好,就带她走吧。隐姓埋名的,别再回来,也好过送到开封。每年报个书信,就没挂念了。”面粉搀着了高粱粉,略有灰色。杨氏手上的已经被搓成细条,掉在地上,没有舍不得。我知杨氏之痛,难以割舍,心轻轻吹皱,略有悲伤之意。“好。大娘这样信任,真是感激不尽,若小二能带走姜齐,必会让她一世衣食无忧。”
   若真能让姜齐离开这是非,多好。
   每在初一十五,在婆婆身上会有艾草味。熏艾时,先把艾草叶子细细的理了,捏紧成团,着了火,任它明灭。冒烟很大,又白,顺着风儿往上爬。味也浓,头发缝里也是,半日不散。一时尽是灰烬,若不用脚踩了,也还是一团。在清明时,婆婆一捆一捆的晒着,青白的枝条,灰白的叶子,比我还高。偶尔也有菖蒲,婆婆抽出来,抛给坐门口的我,一根比一根的长。梅雨时到了,艾草返潮泛霉,偶然一天放晴,婆婆便叫着:“小二,小二,来晒遏草,抱到门前青石上,摆好,回头看着猴儿憨跳,拨弄乱了哪去。”我就坐在青石边上,一捆一捆的摊开,一根一根的数。晌午过后,要再捆起来抱进去。这样琐碎的日子,如水般细腻明亮。三年,我与婆婆相依为命。
   婆婆守了半生的寡,唯一的儿子,早几年就出去了,说是要出人头地。结果真的出人头地了,远远住在县城,锦衣回乡了两次。那年我九岁,对婆婆说再等一岁,我也出去。婆婆呵呵的笑,低声言语不清。县城的轿子来了,我坐在门口,看婆婆烙了几张饼,用布包了,塞在我怀里,拍拍我的头,就被轿抬走了。
   忠老汉,小二说了,愿意带姜齐走,你为何非如此不可。
   老蠢女人,他带走姜齐,始乱终弃,你保证他不会?
   小二应该不会的,看的出来,他对姜齐好。
   他可怜姜齐,愿意把命搭上?要是让开封那边知道,不说我老脸没地搁,能让姜齐和一个男人跑了吗?横竖都是个死,小二死了,开封那边,也不会知道姜齐清不清白。回到开封,荣华富贵,衣食无忧,总比在这沙漠好。
   忠老汉,这样不好呀,小二救了我们家姜齐……
   睡了,还啰嗦什么。
   小七还未到,谁知便成了隔墙有耳的贼。我等小七也等得失去耐心。这样的风沙,无休无止似的,让人心生疲惫。
   入夜的风总有反复之意,呼啦啦吹彻院子里陈年的玉米秸。这儿玉米该是越种越少,风沙逐渐猖狂,寂静后只剩萧条斑驳。我在堂屋里静坐,消磨这一阵又一阵的沙尘。小七从木窗一闪而过,黑衣夜行,气息微微紊乱,是与谁刚过完招。我猜大约是十二恨,可小七一闪而过,分明只是个提示。即便去问,小七也不会说。这沙漠边缘的小镇,藏龙卧虎,真是出乎意料。
   有脚步声来,气息均匀,步声平和,舒缓一阵莫名杀气。闭目养神,却是那股温暖,悄无声息地散开。
   姜齐进来,坐在桌边长凳上,手弯里的箩筐也顺手放在桌上。箩筐扁圆,小而精致。连同门后的笤帚,一起是今年新下来的高粱穗编的,扎实圆润,应是老庄稼人粗手老茧磨成。筐里疏疏些新布,多是零碎布头,红红绿绿,也是如花照眼,两相宜人。姜齐对油灯侧了侧身,偶尔有些熏烟,被风吹了,缥缈而上,无迹无踪。忽地就听她漫声问道:“要仲秋了,团圆节还赶的回去么?这到洛阳,快也得二十天呢。”
   我淡淡“嗯”了一声,并无多言。姜齐也未抬头,对灯穿针,用牙咬了线,食指一转,打个结儿,拼了两块布头,亮蓝深红花色,密密缝了,摊在一边,又去找了两片。姜齐又转头问我:“这做针线好看么?”眼睛对着我,那灯光闪烁,更觉得眼神清澈透亮。我笑而无语,自己不禁也觉得好笑,温声和语起来:“你和婆婆做针线,像极了。”
   十五仲秋,婆婆坐在轿子里,被慢慢抬来,颤巍巍下轿,抬头见在远处的我,便招手停下。我一身灰袍,污迹斑渍,一双鞋大了尺码,鞋尖也不能翘起来,软塌塌的挂在脚上。婆婆矮了矮拐杖,低头问:“小二,今年你娘回来没么?”我看她的眼便垂下来,仍是默默无言。“你爹呢,忘给你做月饼了罢。”婆婆的手尚不见得苍老,肤色略显苍白,手背青筋隐隐可见。抚了抚我的头,转身对身边人说:“带小二到家来,就在我席边挨个凳儿,让他坐到我边来,一起赏月。团圆节,总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呆着。”婆婆歪着,在灯前做针线,针线穿过布缕,拉扯出丝丝的钝响,沉闷厚实,犹似眼前。灯油渐渐尽了,光亮也慢慢暗了下来。姜齐起身,拂了桌上的布屑,独自回屋去了。
   八月的胡杨林,一片金黄,蒴果开端已露出了白絮。姜符一身粗布大红,在金黄中明艳跳跃,一时不觉看了,尽是赏心悦目。姜符慢慢走来,渐渐连手里的沙拐枣儿也看的清楚。翠绿枝条儿缀了数朵薄了又薄的花,红的淡淡失了血色,也算一抹惊艳。被她细细手指一搓一转,惨惨掉了花瓣,仍是无意。姜符忽然翠声道:“二哥,你看我好不好看?”如此直白,只得不动声色,即便人不动,心却不知如何。我微微颔首笑答:好看。你是这片沙漠里最好看的了。姜符欢悦起来,低头羞赧。脚步上前,与我同坐。远处斜晖将尽,落地一片金黄炫目。姜符目光极远,似乎有无限深邃,一时让人无法揣测。“二哥,你带我走吧。就像私奔一样,我们一起远走高飞。”姜符说完,缓缓抱住我的胳膊,把头贴在我的右臂,极像一只温顺的小猫。
   “你要是多了解二哥,你就不会这样说了。”我忽然心动,反手欲抚摸贴在右臂上的长发,那是一种难以言明的冲动与怜惜。姜符有些哽咽,或者更是决绝的转过头,看着我说:“我知道你是杀手,小七也是。你们想杀了姐姐,姐姐已经很可怜了,你放过她,小七也都听你的。你带我走得远远的,不好吗?”姜符一番话,如惊涛骇浪,让我惊讶万分,一时无措,怔怔望着姜符。姜符又说:“你答应我不杀我姐姐,不然,我告诉爹娘,你对我非礼,我已经是你的人了。你看那时会是怎样。”我抽出手,理了理她的头发,姜符头发乌黑,沙子落上来,轻拍不掉,用嘴慢慢吹了几口,又有些乱了。我深沉长叹,又笑对姜符说:“一起回家吧,天要黑了。”
   沙柳丛比人还高,夜色下一阵风沙卷来,呼呼尽是人影。我连等两天,都未见小七,隐隐觉得不安。又一阵风来,还未转身,小七已经低声喊了句“二哥”。我忽地心生不满,想质问小七,又不知从何说起。小七开口道:“二哥,你知道姜忠要杀你么?”果然不是十二恨,那晚姜忠对小七动了手,却是蹊跷。小七身影在月下尽显萧索,我望了望小七道:“知道。他初见我时的眼神,已有了杀意。”小七恨道:“他以为我是你,连环擒拿手,也还宝刀未老。”“你受伤了?有大碍么?”我问。小七哂笑:“还不至于。几招下来,姜忠知我不是你,草草罢手,待你还是和平日一般吧。”我点头为意。转身走了。
   心中还是不安,又转身回来,对小七说:“你别插手了,十二恨那边也由我来交代,你回去吧。买一包油爆花生,不等返潮,我就来了,一人一半,别再耍滑头。”
   小七笑笑,声音惨淡,:“二哥,若是寻常人了,你希望守护姜齐一生,我也想和姜符到老。可是,我刚刚杀了姜符。这就是你说的心痛么?我不痛,我仍然要杀姜齐,因为她不死,你就会死。二哥,你不能死的。”
   “小七,你为何杀姜符?”
   小七仍是惨笑:“她在姜齐房里,背窗缝补衣裳。我穿窗而进,就动手了。死了才知道是姜符,此刻她悬在梁上,一定很难过。我真是大意。二哥,要是现在死的是姜齐,你会伤心么?”
   “小七,你回去吧。姜忠三十几年功力,你对付不了,回十二恨,养伤去吧。二哥,不值得你这样。”
   姜符真的死了。绯红的脸,白皙的脖颈,薄薄的嘴唇微微上翘,翠声问我,“二哥,你看我好不好看”。贴在那右臂上的脸,有瞬间的温热,触手可及。姜符与私奔的梦,如此就烟消云散了。寻常人罢,半匹马肉娶了回来,每日在灶台听她絮叨,真切的活着,最莫过于此了。
   那日,你让我带你远走高飞,想了一夜,我愿意。姜齐若能回开封不死,十二恨若能放过我,姜符,等老了,你还会不会把头贴在我的手臂上,在那片夕阳将近的地方,被一片金黄淹没。
   姜忠甚至还是寻常的衣裳,远远站在那片骆驼刺后,夜色下,一片凄冷。呼呼有风暗自吹动,起手便是绝杀。必是认为我杀了姜符,非死不可。来回过招之间,姜忠久不习武,败相已露,却是气势不减,沉声喝道:“你若真心为姜齐,今日便死在此地,不然,你毁了姜齐一生清誉,老夫不杀你,开封那边,也不能让你活着。”我只得勉强一笑,道:“我一个车夫,生死由命。多谢‘流沙漠雁’姜老前辈提醒。入夜风大,不如我陪前辈回去吧。”
   十多年前,“流沙漠雁”还是一个威风八面的人物,我在十二恨,举刀砍杀的木头人之一。如今真对上了,又觉得微微有些凄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姜忠的怒恨,不由觉得辛酸。

共 851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江湖纷争,恩恩怨怨,纠缠不清。姜齐、姜符两个柔情似水的姐妹,小二、小七,一对生死与共的兄弟,还有忠老汉和婆婆……纷繁复杂的脉络交织在一起。小二的重情重义,演绎出这场刀光血影中的感人大戏。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三微花        2014-05-18 21:24:42
  欢迎赵不忆来到春秋!!!
三微花
2 楼        文友:秋觅        2014-05-18 21:46:10
  欢迎新朋友来到春秋,期待更多佳作
秋觅
3 楼        文友:潮仙        2014-05-19 10:42:39
  风沙未停,我躺在地上,有沙卷进眼睛,双目生疼,两股温热悄然在脸。想伸手去拂,却似有万钧之力,压在臂上,动弹不得。任其落地,尚还是暖的。欣赏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赵不忆        2014-05-19 16:22:08
  问好潮仙友人,同好。
4 楼        文友:1121672144        2014-05-19 14:23:02
  感人肺腑惊心刺激,拜读欣赏。
回复4 楼        文友:赵不忆        2014-05-19 16:22:55
  问好文友,握手。
5 楼        文友:花蝴蝶        2014-11-09 16:52:37
  赵不忆,真名赵东艳,1986年出生于安徽固镇县。在她23岁的时候,她穷途末路,身无分文。被一个男人收留了。于是他们一起生活了,她也逐渐爱上他了。但那个男人没想到赵东艳本质上是个喜欢煽情、邪淫、恶毒的女人。男人在外辛苦的赚钱,当然男人也能赚钱,在他的同龄人中没几个人能超过他。把钱都给她用了。她觉得不知足。觉得男人没有痛她、爱她。即使在他们生育了一个孩子之后,她依然是这种生活态度。后来她采取各种卑鄙手法,强占了男人辛苦占来的钱,还让男人把孩子带走了。男人带走子之后,一直想打电话请她平下心来,好好过日子,好好对待孩子。但她却在男人离开之后短短两个月,通过以前qq群聊的方式,就找了个比她还年轻两三岁的男子过来同居。背叛她的事实婚姻。就是这么一个淫荡的女人,背弃曾经救过的她的人,狠毒的抛弃孩子。居然还整天喜欢写些无病呻吟的散文,实在是好笑啊。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