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征文★小说】风中的那所破房子

精品 【星月征文★小说】风中的那所破房子


作者:静尘 秀才,260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72发表时间:2014-05-19 23:27:25
摘要: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要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念,不要让铜臭腐蚀了善良的心灵,从而改变了本来的面目。

天刚蒙蒙亮,在北方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正在熟睡中的人们突然被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惊醒,那哭声让人听了如同肝肠寸断,令还没有完全清醒的人们毛骨悚然胆战心惊。“发生什么事了?”人们都不约而同地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顺手抓过一件衣服披在身上,向着哭声的方向奔去......
   哭声来自村西头房子最大最豪华的李海家。李海是一个并不出众的人,但他聪明勤劳肯吃苦,他的祖祖辈辈都扎根在这个土地贫瘠的小山村里,每年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后,不甘贫穷落后的李海就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摆脱贫困的生活呢?靠种地地很少,每年除了维持简单的正常生活外几乎不剩啥钱,靠挖山?山上都是毛石,不值几个钱不说,一下雨道路泥泞根本就运不出去。李海反复琢磨了好一阵日子,最后他决定:不能窝在山沟里,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也许会找到一线发家致富的机会。注意拿定后,李海就把老妈和孩子都交给了妻子静香照顾,然后一个人背着行李,提着个装着换洗衣服的编织袋走出了家,他成了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小山村里走出去的第一个打工仔。
   时光如梭。转眼大半年过去了,眼看着来到了中秋节,走后就杳无音信的李海突然提着旅行包出现在家门口。
   只见他轻轻地推开院门,随之映入眼帘的,是刚刚从地里收回来的一小堆玉米棒子和几筐土豆。李海的嘴角咧了咧,露出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笑容,“吭咔”李海站在院子里有意咳嗽了一声。这时只见十岁的儿子思雨,媳妇静香,还有老妈一溜烟似得都从屋里跑了出来。儿子像小鸟一样一下扑在李海的怀里,媳妇则一边笑着说:“你回来了?”一边接过他手里的旅行包,老妈则眯缝着眼睛,上下打量着这个走出去大半年才回来的儿子,乐的嘴都合不上了,只见她抬起枯枝一样的右手,在李海的胳膊上看似狠狠地拍了一下说:“你个熊孩子,跑哪去了?一走就是大半年,也不知道给家里捎个信。”李海嘿嘿地笑着,一家人高高兴兴亲亲热热地进了屋。
   进屋后静香把手里的旅行包放下,就直奔厨房去给李海做饭。老妈则像个小孩似的不停地嘘寒问暖,淘气的儿子则趔趔趄趄地拎过爸爸的包,打开拉锁往出掏东西。李海脱下鞋坐在火炕上,一边和老妈唠着嗑,一边解释着儿子掏出来的东西是给谁买的,该怎么用。老妈看着儿子买回来的这些新玩意,儿忍不住说:“你出去挣点钱容易吗?啥都买,不留着以后过日子,咋那么败家呢。”这时静香端着做好的饭菜走进了屋子,当她看见炕上摆满了新衣服和小孩玩具时,手一抖,端着的饭菜差点儿掉在地上。坐在炕边上的李海立刻来个“海底捞月”接住了盘子,笑着说:“艾玛,要不是我手快你还的再去给我做一顿。”说着把饭菜放到桌子......静香的眼睛瞪的和牛眼睛差不多大了,她拿过来一件新衣服穿在身上,上下左右地看着,脸上挂着桃花般的笑容,“额滴娘哎,结婚时俺都没穿上这么好看的衣服!妈,你快点儿也穿上,我看看你的衣服好看不。”于是婆婆,儿子都穿上了新衣服,喜气洋洋地像过年一样......李海看着一家人这么高兴,一种自豪感在心底油然而生。只见他笑嘻嘻地又从兜里拿出一摞子崭新的百元钞票放在饭桌上,静香乐的尖叫起来,只见她飞奔到饭桌前,把那摞钞票抓在手里,然后又在手指上吐点唾液,一遍又一遍地数着,还不住的傻傻笑着。她数累了又交给婆婆,婆婆也像静香一样左一遍又一遍地数着,就像每数一遍就会多出一张百元大票似的。今天是个最高兴的日子,一家人被幸福紧紧地包围着......
   村里人听说李海在外边挣到了不少钱就都来打听,李海就口若悬河似的给从没走出过大山的人们讲着外边那精彩的世界,什么高楼大厦啊;什么高速公路啊;什么各式各样奔跑的小轿车啊,听的他们一个个都目瞪口呆的。转眼中秋节过去了,李海又要走了,这次他决定带上媳妇静香。临走前他把孩子交给了老妈,并告诉她对孩子要严加管教,等他们挣到钱就回来盖大房子。
   到了城里,李海继续和以前的那位老师傅干装修的活,静香暂时找了一家饭店洗盘子洗碗,每个月工资二百元,这点儿工资对于一个每天只能靠着卖鸡蛋攒钱买油米盐醋的静香来说已经不少了。静香不舍得给自己花一分钱,她把钱都攒起来给婆婆和孩子寄了回去。聪明的李海很快就把老师傅的那套手艺学到了手,于是他又开始盘算着明年他的下一步计划了。
   李海和静香在家陪着老妈和孩子过了一个团圆年,正月十五刚过他们又要动身去城里了。这次李海决定要在村里找五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带着。消息一传出,大家都纷纷争着抢着找到李海要跟他出去挣大钱。最后经过挑选,李海带上了本家的两个兄弟和另外三个村里人,再加上静香,一行人在村民们羡慕的目光注视下出了村子,去寻找他们的致富路。这个大胆的计划是否能够实现,说实话李海的心里也没底。
   到了城里,李海租了一间简陋的平房把大家都安顿下来,吩咐静香给大家做点饭,然后他就出去联系装修活了。以往都是老师傅找活他跟着打杂,活干完了老师傅拿大头,只给他一点工资。每次看到师傅拿着那么多钱的时候,李海就暗暗下决心:等有朝一日我学会了装修技术就另挑山头,挣的钱一定要比你的还多。有了梦想也就有了动力。今天李海终于可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了。刚开始装修活不是很好找,眼看着三天时间白白地过去了,来时李海答应那五个和他一起出来挣钱的兄弟,是包吃包住另外每人每个月还给开五百元的工资。可现在还没有找到活怎麽办?每天静香都会和他嘟囔菜价又涨了,兜里也快没钱了,没办法静香每天天不亮就来到菜市场给小商小贩帮忙,只为他们能给她点隔夜的青菜。李海听着媳妇每天唠叨,再加上找不到活,七个人每天在家白吃白喝的不说,到月末还得给他们开工资呢。一想起这些李海就心烦意乱。
   到了第四天,李海又早早地带着那五个人出去找活。忽然他看见在一座桥头上站着几个人,身上或手里都有一个牌子,上面用鲜红的笔明显地写着力工,瓦工,电工,杂活等。李海灵机一动:既然找不到装潢的活那就不如也在这“站大岗”吧,至少也能对付个饭菜钱。就这样李海带着他的这几个兄弟,一边“站大岗”挣点零钱,一边揽着装潢的生意。时间一长,认识的人也多了。大家都觉得能说会道的李海人不错,也纷纷地帮他推荐揽活,一来二去,干活实在认真负责又不计较钱的李海,就在城里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装潢活越来越多,李海几次三番地回村里往外带人给他打工。没见过大世面也没挣过工资的村里人,跟着李海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干活,李海的生意是蒸蒸日上。就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
   一天,李海在工商局注册了一个私营企业公司:“李海装潢公司。”这一回他堂堂正正地做起了大老板,年利润十几万。静香也不用再给工人洗衣服做饭了,她负责每天的财政支出。白手起家的夫妻俩,用这两年挣来的钱,在村西头盖起了一座明亮宽敞的大房:高高的院墙,漆黑的大铁门,一对喷着金漆的狮子头门手,宽宽的院子里铺满了红砖,室内装的更是豪华。这对于住了快一辈子茅草屋的老妈来说,如同住进了皇宫一样。
   渐渐地李海在城里有了点小名气,每天巴结他的人很多。不是你请吃饭就是他请去玩,李海对此是有请必到,乐此不疲。他对静香说:“商场就是这样,人家请你是给你面子,你不去就是不给人家面子,以后还咋在一起做生意啊?”静香对丈夫的辩解无言以对。一转眼五年过去了,李海的公司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了,以前那个骨瘦如柴的李海再也找不到了。今天的他大腹便便,油头粉面的,高级小轿车开着,出出入入胳膊下始终夹着个黑色真皮小包,脚上的那双“鳄鱼头”皮鞋擦得油光锃亮都能照出人的影子。每天出入都是前呼后拥的,一副洋洋得意目中无人的样子。
   发达了的李海又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静香也不用再到公司去了,因为一切事情都交给了招来的专业人士。现在的静香,每天打扫完屋子,就一个人坐在大房子里的真皮沙发上看电视,然后做好饭菜等着李海回家。不知从何时起李海不再按时回来了,总说外边有应酬,有时还夜不归宿。他每次给静香的解释都是和朋友打麻将回不来了。
   常言道:“纸是包不住火的,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些被李海带出去打工的村里人,回到村里就说,李海在外边养了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大家说的头头是道,不容得你不信。慢慢地这个消息传到了儿子李思雨的耳朵里,思雨放学回家就问奶奶。奶奶说:“别听他们胡说,你爸根本就不是那种人。”没过几天静香从城里回来看望婆婆和儿子。当她大包小包地提着东西出现在村口时,看见村里人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她,有的还低头窃窃私语。静香就主动和乡亲们打招呼,大家应了一声就都纷纷散去了。他们的表情让静香感到莫名其妙。静香回到家里就开始屋里屋外地打扫卫生,婆婆年纪大了难免会邋遢。这时儿子思雨放学回来了,看见了妈妈就问:“妈,村里人都传我爸在外边有个小老婆,还要休了你呢,是真的吗?”静香听到儿子的话如同晴天打了个霹雳,她嘴唇颤抖着问儿子:“思雨,你听谁说的?”思雨回答道:“是前院二蛋子说的。他说是他爸爸从公司回来和他妈妈说的,他是无意中听到的,就告诉我了。”此时静香才恍然大悟:难怪自己进村时人们向她投来怪异的目光呢。
   原本打算回家住几天的静香改变了主意,她赶紧忙完手里的活,到厨房给婆婆和孩子做好了饭。又把五千元钱交给了婆婆,用做她们的生活费和思雨的零花钱,然后饭也没吃就急急忙忙地回城去了。“无风不起浪”静香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朝家里走去......
   晚上丈夫李海没有回来吃饭,静香打电话给他,他说和朋友一起在外边吃了,让她别等了。丈夫不回来吃饭静香也没有了胃口。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呆呆地坐在沙发上,虽然眼睛盯着电视,可脑海里却总是浮现出丈夫和一个狐媚女人在一起鬼混的影子。这件事令静香坐立不安,到了大半夜,喝的醉醺醺的丈夫才从外边回来。进屋到头就便睡,鼾声如雷。这一夜静香也没有合眼,她在反复想着,该怎样才能把这件是调查清楚。
   第二天,静香草草地收拾完家务就背着包离开了家,她到市场上买了点水果和糕点,然后直奔公司。
   “李海装潢公司”的门脸很耀眼,办公楼也是相当地气派,门口站着两个全副武装的保安。静香没有直接去李海的办公室问罪,而是在二蛋子的爸爸---李斌工作的传达室停住了脚步。李斌是李海的一个本家兄弟,因在装修工作中不小心从高处掉下来摔伤了腿,落下个残疾“点脚”,无奈李海就把他安排在了传达室上班。静香走进传达室见到了李彬,她把拎来的东西都放在了李斌的办公桌上。然后对李彬说:“我昨天刚从乡下回来,家里人都挺好的,老婶子(指李斌的妈妈)还让我给你捎个话,让你在这里安心工作,不用惦记他们。”因为工作走不开,已经多日没回家探亲的李斌听到静香带来的这些话,心里暖暖的甚至还有一点激动。于是他就嫂子长嫂子短地和静香唠起了家常,不断地打听着家里的事。从这以后,静香隔三差五地就买点东西来公司看望李斌,时间一长李斌就不知道说啥好了。嘴也没有把门的了,就哇啦哇啦地把看见的和听来的,关于李海和秘书张美美的风流韵事都告诉了静香。静香听李斌这么一说如同五雷轰顶,天旋地转险些没摔倒在地上。
   原来,李海创办的这个“李海装潢公司”因为规模扩大,就招来一位女秘书帮助李海整理资料。这个女秘书叫张美美,刚刚大学毕业,年芳二十三岁。一米六五的个头,身材苗条婀娜,说话莺声燕语的。一笑嘴边还有两个可爱的小酒窝。俗话说:“年轻就是一切。”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美人,整天在眼前晃来晃去的,李海的那颗心早就痒痒的有些按捺不住了。再加上他经常看到别的生意朋友,总是人模狗样地出入饭店歌厅,身边都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妹妹陪伴左右,李海那颗心早已蠢蠢欲动了。常言道:“不怕有贼,就怕贼惦记,”终于在一次酒后,李海把女秘书张美美带进了客房。从那以后处事不深的张美美就成了李海的秘书兼情人,这件事在公司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只有不常来公司的静香一直被蒙在鼓里。
   自从当上了甩手老板娘之后,公司每年盈利多少静香也不清楚了,李海就利用她的善良和信任,在外边给张美美买了房子和车子。其实,每次李海夜不归宿时都是在张美美那。一晃两年过去了,张美美银行卡上的数字也是打着滚地往上翻,究竟有多钱恐怕只有张美美自己才知道。
   静香沿着李斌提供的线索就开始了顺藤摸瓜,静香学着电视里的人物徒步跟踪李海。可每一次都是徒劳而归。有一天早上,静香看见丈夫接了一个电话,然后饭也没吃就开车急急忙忙地走了。一向勤俭节约的静香,今天也狠狠心随后叫了一辆出租车,跟在李海的车子后面。两辆车子一前一后,来到了一座带有花园的别墅前。只见一位妖艳的女人上了李海的车,然后车子拐了个弯向前驶去,最后在一个妇产医院门前停了下来,只见那个女人挎着李海的胳膊一扭一扭地进了医院。静香戴着个大口罩悄悄地尾随其后,也进了医院。不一会只见那个女人从一个妇产科室内走了出来,一把抱住了李海在他脸上狠狠地亲了一下。然后滔滔不绝地和李海说着什么,只见李海的脸上笑的跟个老菜花似的,然后他搂着那个女人,一起说说笑笑亲亲热热地离开了医院。静香傻傻地愣在医院的大厅内,不用问医生她都能猜到是咋回事了......

共 1327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个令人扼腕长叹的悲剧故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下,越来越多的“能人”靠自己的脑瓜和勤劳的双手,给自己找到一条致富门路。文章中的李海就是这样的“能人”。面对贫穷的生活,他不甘心,就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外面的世界。学到了技术,开拓了眼界。开了自己的公司,买了房子车子,挣了票子。但随之而来的,应了那句话“男人有钱就变坏。”面对年轻貌美的秘书,他忍不住自己的私欲,结果是逼着和自己同甘共苦白手起家的老婆离婚。“天作孽,犹可活,人作孽,不可活。”最终儿子进了监狱,年迈的母亲经受不住打击撒手而去,媳妇儿疯了,自己的公司倒闭,一无所有。这给了我们一个沉重的话题:在这个社会,如何守住内心的那一份平静?家长在挣钱的同时,关于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怎么解决?小说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值得一提的是题目的深刻含义。破房子,不仅仅预示的是李海家破败的房屋,也是一个家庭的破碎。另外作者语言驾驭能力熟练自如,特别是写李海从外地打工回来的描写,栩栩如生。推荐欣赏。【编辑:宁静的夏天】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522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宁静的夏天        2014-05-21 09:19:02
  一篇有深意的小说。揭示当前社会在金钱的诱惑面前,如何把握住内心的那份欲望,值得深思。
回复1 楼        文友:静尘        2014-05-22 05:45:10
  编辑辛苦,谢谢夏天。
2 楼        文友:宁静的夏天        2014-05-21 09:22:43
  谢谢赐稿星月。期待更多精彩。
3 楼        文友:宁静的夏天        2014-05-21 09:25:50
  这是一篇非常值得一读的文章。小说语言把握自如,语言符合人物特征。推荐欣赏
回复3 楼        文友:静尘        2014-05-22 05:53:09
  我自认为这篇小说很符合当下这个时代因拜金大潮所带来的普遍现象,虽然结局惨了点儿,我是想能更好地给人们敲一下警钟。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