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我也来品三国

精品 我也来品三国 ————其实诸葛亮的思想缺少的就是没有当代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即求实精神


作者:木子生火 榜眼,3020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48发表时间:2008-10-18 10:15:41
摘要:关键词:三国 诸葛亮 智慧 失败 成因 摘要:关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及其智慧的形成很重要,诸葛亮又是中国的“智慧神”的象征,是历代仁人志士们推崇的偶象。只是没有弄清诸葛亮的智慧是怎样形成?分清诸葛亮的对与错、是与非、功与过的界线;了解诸葛亮的人生丰富经历;承认诸葛亮是诸多行业或领域的专家这一事实;就把诸葛亮当做自己的偶像,是于国于家于己都是不利的。或去研究和解决现在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点盲目的。

自从王扶林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上演和易中天的《品三国》出现后,已经让国人形成了一股浓浓的《三国》热。品《三国》的人、评诸葛亮的人已是越来越多,都喜欢把诸葛亮神化,但大都说不清和看不准诸葛亮的优点与缺点、对与错。有些人还在没有弄清诸葛亮的智慧是怎样形成的情况下,便去效用、模仿诸葛亮的为人处事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不切实际地去工作和学习,结果是想当诸葛亮式的人物,却永远成不了诸葛亮式的英雄;最后只有把诸葛亮当神看待了;其实诸葛亮是以失败者的身份而结束的。而他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诸葛亮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是因为他既懂得兵法的至理又熟知中国的地理、人文结构变化;才具有统兵百万、与敌作战的本领。也是因为他懂得许多天文地理和气候学方面的知识;才产生了呼风唤雨,借东风,发生著名的《赤壁之战》的故事。更是因为他具有相当现代心里学方面的许多知识,能知人用人;抓得住敌人的弱点才克敌制胜。特别是他具备了一位艺术家所具有的天赋;才写出了象《出师表》那样的豪文,以及弹唱一些名歌名曲的才艺。最后一点是:正因为他储备了许多科目和许多领域的知识本领;以及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经验积累,才让他在军事上能运筹帷幄,决胜利于千里之外。
   诸葛亮为什么最后还是没有完成江山的统一大业呢?这是因为他没有和谐的科学发展观。他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过于自负,在治理国家的操作上更多的只是图个人的表演。不然他就不会让刘备三顾茅庐了;不然他就不会明知马谡只会“纸上谈兵”却还要让他去“失街亭”;不然他就不会明知关羽特重感情还要让他犯了“捉了曹操又放了曹操”的错误;临终时还献计“让姜维用计杀了魏延”,让强盛的属国在三国时期本来还有统一江山的一点希望最后变得彻底烟消火灭,只是昙花一现了。这一切说明了一个道理——诸葛亮确实是一个人才;但是,他是一个没有和谐心态的人才;一个没有和谐科学发展观的人才;一个只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能采取不择手段的人才。不过,诸葛亮对刘备的忠心耿耿和对属国的敬岗爱业、恪尽职守是千秋可鉴。他那没有半点的私心和欲望及野心,是值得后人我们永远学习和敬仰的地方。
   现代人在自己的事业发展上想当“诸葛亮”,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必须要先弄清诸葛亮的智慧是怎样形成的;并分清诸葛亮的对与错、是与非、功与过的界线;了解诸葛亮有着丰富精彩的人生经历;承认诸葛亮在诸多行业或领域具有独特的建树;只有弄清了这些,再用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去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再去发展自己的事业,再把诸葛亮当成偶像,或想成为诸葛亮式的人物都是很好的事。这对于未来事物的发展和处理事物的方式也都是多多有利的;这对于国、于家、于己也都是多多有利的。基于上面的观点,我发表几点看法,供各位看官批评、指正,也让自己的认识有新的提高。
   我品《三国》当然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来品的《三国》,特别是在评诸葛亮这个人物时,我用的都是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来评的。
   历史上的评论家们都说:诸葛亮是智慧的一生,是“智慧神”的象征。认为诸葛亮是丰功伟绩的一生;是没有犯过失误的一生。
   现代的评论家们则认为:诸葛亮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但他没有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或团队来让他和刘备等人所创建的属国江山传承下去,应是他一生所犯的最大失误。特别提示:关于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在这里我就不去多说了。不多说并不代表我不承认他在历史上做出过的丰功伟绩。我只是认为他的丰功伟绩太被人熟知和了解。
   我现在来评诸葛亮,我认为诸葛亮最终的身份算是失败。他的过错不只是一、让马谡失街亭;二、用关羽去打曹操,最后“捉了曹操又放了曹操”。我认为诸葛亮的最大过错应是他临终时献计让姜维杀了魏延,让强盛的属国(在没有了老一辈人物治理江山时,)从那以后就无人打理、即便是有人打理也无法打理;所以,诸葛亮的最终身份应是“失败”。
   试问魏延可杀吗?魏延非杀吗?这点真需要考问诸葛亮当时的胸怀和心态了。很显然魏延被杀的时候,属国当时的大将和名将都廖廖无几。魏延又是被公认的当时盖世无双的英雄!他虽有骄横跋扈的性格。试问一个人的性格不好就导致了这个人被杀,这是谁的可悲和谁的可笑啊!特别提出: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人才如何用和如何用人才的问题?!
   现在让我来对那段历史过程进行一番分析和解剖:如果姜维能和魏延和谐合作的话,当时的属国统一江山是不是还是有点希望呢?首先我们知道魏延是当时盖世无双的英雄;姜维又是诸葛亮本人所看中的最好军师,如果俩人能形成密切合作,试想天下的归属不是属国还有谁?其实诸葛亮本人也知道这个结果;只是他当时没有和谐的心态,认为魏延有“反精骨”、有野心;不能让魏延这样有“野心”的人继续发展下去罢了。但是,杀了魏延后属国的江山是不是就能顺理成章地一统了呢?不是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属国江山无人打理的一幕;即使是有人打理也是无功而返的一幕。可以说;诸葛亮献计让姜维杀了魏延;等于让姜维当了大官、做了小人;让魏延失掉生命,而属国失掉江山。也让自己的最终身份以“失败”而定论;铸成的最大错误是国家(主要是属国)的失败(也注定是诸葛亮本人的失败)。假若诸葛亮知人用人能好好地交待姜维如何如何地去拢络魏延;也让魏延如何如何地靠近姜维;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共同去对敌去完成上一代英豪们所没有完成的统一江山的大业的话。诸葛亮自己在历史上的评价也可能会更上一层楼,他就会以成功的形象出现在今天。
   在历尽了千辛万苦所创下的属国江山基业,又在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一代名将都不在的时候,如何保持局面的稳定才是巩固属国江山的首当任务。团结人心、拢络人才,树立团队的战斗力才是当务之急!没有了盖世英雄们,团队的集体领导和和谐发展尤其显得重要。
   治理江山确实需要人才。姜维啊姜维!师傅请进门,修行在个人。你怎么能唯师傅命必听呢?你恩师诸葛亮当时交给你的最大任务是统一江山啊!杀了魏延那江山还能统一吗!你考虑过没有?在需要处理的问题成堆的时候,有人帮你忙是最重要的啊!
   是的,历史的评价都是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来定论的。诸葛亮献计让姜维杀了魏延,并不是他本人杀的魏延;而是姜维他杀的魏延。谁罪谁担。还有诸葛亮在统治属国的时候,属国是当时三国时期的鼎盛国家,这足以能上诸葛亮还以智慧神的形象一直出现到今天的原因了!
   事实证明:不同的事物一定要分清它的大与小、轻与重、是与非、敌与友、过与错、局部与全部、临时与长期的诸多利益关系;用诸葛亮式的智慧加上现代的和谐科学发展观去处理事物;双赢的事一定能成。诸葛亮纵然有《出师表》那样的豪文,也只是统一江山的大谈阔论;而没有现代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最终只能是失败。
   结论:要想弄清诸葛亮的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成因:就必须知道他一懂得许多天文地理和地方气候学方面的常识;才能产生出呼风唤雨借东风,发生著名的《赤壁之战》的故事。二知道他既懂得兵法的至理又熟知中国的地理人文结构变化。才能有统兵百万、百战百胜的本领。三知道要有相当水准的现代心里学方面的许多知识。四是知道他性格悠悠,并能弹唱一些名歌名曲;五是知道他储备许多科目或许多领域的丰富知识和本领;以及他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的经验积累。所以,才在操作和运用上能运筹帷幄,决胜利于千里之外。
   观点:若想要成为诸葛亮式的人物,首先应是本行业的专家或领头人;二要懂得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管理理论;三要掌握国际国内行情以及本行业的发展动态;四要掌握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做到知人用人还要善用;五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和身体体格,并能恪尽职守;六要有和谐的科学发展观。以上六点缺一不可;做到了以上六点再去研究、分析、解决和发展自己的事业或想成为诸葛亮式的英雄人物,应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可以说诸葛亮失败的原因:是他只有统一江山的战略战术思想,而没有现代的和谐科学发展观。
  
   2008.6.30

共 32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们所知道的诸葛亮,一般是小说《三国演义》所描写的,真正的诸葛亮并非如此。正如文章所言,诸葛亮也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的。【编辑:邬海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木子生火        2008-10-18 12:55:39
  谢谢海波老师的编辑和点评,海波老师辛苦了!问安问好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乘胜前进!
2 楼        文友:刘长风        2008-10-18 18:46:52
  文章用和谐的科学发展观评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很有新意。
   用马谡可能处于无奈,放曹操或许是从战略考虑。曹操死,北方乱,东吴集团就会顺势北上,而刘备集团本来力量不大,又新败苟延,必无法与东吴抗衡;杀魏延确实是个天大的错误,魏延虎视鹰扬,又对诸葛亮在军事上的失误早就颇具微词,诸葛亮死后,魏延不可能延续诸葛亮的路线,诸葛亮杀之,确实表现出不正常不和谐的心态。较之毛泽东的气度差远了,毛明知道死后文革必被否定,自己的路线必被矫正,但万幸的是他还是手下留情了,否则文革余势不知会混乱多少年。
男儿当饮长风醉
3 楼        文友:木子生火        2008-10-19 08:18:30
  感谢刘长风老师的点评,你的点评恰到好处。历史人物的人生写照,就象我们读历史一样,它只能是一面镜子,而不能把他当做偶象去效仿和去追捧,我们只能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足矣。谢谢!问安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乘胜前进!
4 楼        文友:空灵如镜        2008-10-22 12:19:05
  小说中的诸葛亮和历史上的肯定是有差别的,不过就小说的诸葛亮来言,其实真正最大的错,实际上是没有大局观,蜀立国后,本应该治国为上,而他却是在平定南方后,六出祁山.最根本的是他不相信任何人的建议,独揽全权,除了失街亭,华容道之事倒是全了关公的忠义之事.他拒绝魏延的奇兵子午谷,实际上,到了后来,诸葛亮的用兵非常之正,而不象当初才出山的奇诡难测.至于,用什么和谐观分析,倒也是新意.
以后不来了哈
5 楼        文友:木子生火        2008-10-28 19:17:43
  特别支持楼下刘长风和空灵如境的精彩点评!向俩位问好祝安!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乘胜前进!
6 楼        文友:美是一次邂逅        2010-02-15 04:13:58
  体会颇深,见解独到。文字所及,文采绝伦,值得品读!
人走,茶亦凉,有明月,照背影涉水而过。
回复6 楼        文友:木子生火        2015-06-05 19:23:08
  承蒙抬爱!问夏安好
7 楼        文友:都接皱        2015-09-12 17:39:09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