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怀念妈妈

精品 怀念妈妈


作者:宫德志 童生,98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18发表时间:2014-05-26 11:34:31


   2013年12月9日凌晨2点10分妈妈停止了呼吸,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妈妈卧床三年几次病危,都挺了过来,但这一次奇迹再没有发生。妈妈的去世我们虽然已有思想准备,但这一刻真的到来,还是令我们悲痛不已。亲属们劝慰我们:“老太太活了八十五岁,已经是高寿了,卧床三年,你们想尽办法治疗,尽心尽力的伺候,已经尽孝了,不要太悲伤,只要你们都好好的,老太太在天之灵也会安息的。”
   几日来,每当看到妈妈的遗物,或者在凌晨醒来,妈妈的身影、妈妈的音容笑貌,不断在脑海闪现,妈妈走了,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思念。
   我的妈妈叫谷玉兰,是个最普通的家庭妇女,出生于1929年。妈妈和爸爸是1948年土改时结婚的,他们的结合是在特殊年代、由特殊事件促成的。那时我们宫家非常穷,穷到吃不上穿不上,一年得有几个月完全靠吃野菜度日。更要命的是我们家在村邻中还有个很不好的传说,说我们家“犯少亡”,男人都活不长。其实这也不是村邻们的恶意编派,事实也真是男丁不旺,屡屡出现不幸,我曾祖父二十几岁去世,剩下曾祖母领着我爷爷寡居艰难度日。1931年九一八事变,还在东北大学农学院读书的爷爷,跟随学校进入关内抗日救亡又死在关内,才三十刚过的奶奶又成了寡妇,好在爷爷结婚早,留下一女三男四个孩子。但社会的动荡,生活的艰难,致使不幸又一次次降临。1944年刚二十岁还未出阁姑姑病死,1945年刚十五岁的二伯淹死,1947年初,二十岁刚结婚不久的大伯因火车事故死亡,又出了第三代寡妇。此后我们家又经战乱动荡,胡匪抢劫等等,到土改时,已是家破人亡,土地撂荒,剩下婆媳两代寡妇领个小孩挣扎在死亡线上。家里死人死怕了,曾祖母怕剩下的这个唯一孙子再遭不幸,听信“歪名好养活”,将父亲改名为宫老傻。家里穷,生活又困难,曾祖母、祖母两人还整天哭天抹泪的,无心思照顾,当时才十几岁的父亲,衣服脏了没人洗,头发长了没人剃,就真成了傻子。这样的家庭,这样的人,谁会把姑娘嫁给。
   事情的转机是土改,1948年国民党中央军失败,龟缩在几个大城市,共产党八路军解放了广大农村,我们家乡也成立了农民政权,斗地主分田地搞得轰轰烈烈。但反动派不甘心失败,散布很多谣言,其中一条:“共产党公产共妻,要用大姑娘向苏联换大炮”,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老百姓不明真相,一时间凡有姑娘的家庭纷纷给姑娘找婆家,原想挑一挑选一选的也不挑选了,剜筐就是菜。
   妈妈的娘家和我们家是一个村东西屯,她们谷家地虽不多,但有劳力有车马,还租种一些别人家土地,土改时定为中农,家庭生活还是不错的。妈妈有三个姐姐、两个哥哥,在家是老姑娘,本来是要挑一挑选一选的,由于那股风才急于找婆家。妈妈的一个本家哥哥住在我家路南,是前后院的邻居,对我们家非常了解,他出面提亲,一说就妥,过两天夹个包就来了,拜个天地就算结婚,爸爸一分钱也没花。当时妈妈二十岁,爸爸才十七岁,可以说是反动派的谣言成就了妈妈和爸爸的婚姻。妈妈的到来,为这个苦难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1950年我出生,第二年又生了我弟弟,我们家庭一直以来人丁不旺,一时间连添两个男孩,使这个萎缩的家庭重新兴旺起来,也给两位饱受苦难的老人带来无限的欣喜和慰藉。土改时,妈妈参加了妇女会,爸爸则参加了儿童团,之后到村里供销社工作,从此一步步走向领导岗位。
   妈妈和爸爸的结合,表面看有些偶然和草率,其实却是完美的结合。妈妈是勤俭持家的能手,一过门就挑起了家庭重担。爸爸则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一切听从组织安排,工作不断进步。他们俩年龄差三岁却是同一天生日,都是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出生。
   妈妈年轻时身材高挑,老了却骨质酥松,身体佝偻,是常年的劳累毁了她的身体。妈妈吃苦耐劳,辛劳一生,勤俭节约,省细一生。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们家住在农村,爸爸在外地工作,家里上有两个老人,下有子女,整个家庭重担都压在她的肩上。从我记事起,就没看到妈妈空闲过,白天出外下地干活,晚上在家纳鞋底、搓线绳、缝补衣裳等等从不停手。妈妈虽然不善表达,但心灵手巧,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和鞋都是妈妈做的,她做出的衣服和鞋,针脚又小又匀,村邻和亲戚们都夸妈妈的针线活好。做衣服她自己裁剪,那时家里困难,买不起新布,我清楚记得,妈妈用她们大人的旧大布衫,为我和弟弟改成两个小大布衫,非常合身得体,我们俩在外面玩,路过的姐姐们都夸我们像个买卖人。妈妈会刺绣,她绣出的枕头顶、鞋帮非常好看。做鞋也是妈妈自己出鞋样,每年都会根据我们脚的大小修改鞋样,做出的鞋非常合脚,为了防止我们淘气把鞋踢坏,妈妈还会用旧线搓成线绳,在鞋的前脸绣上一层云子卷,既结实又好看。一直到上中学我还穿妈妈做的鞋,记得文化大革命串联时,在杭州六和塔下街边修鞋,那个修鞋师傅看了我的鞋说这纯是自家做的百纳底鞋,你看这手工多好,鞋底磨得都不拿钉了,还不开线不走样。
   三年困难时期我们住在县城,一家八口人租住一间半小房,供应粮一减再减,喝稀粥、吃菜团还得限量分着吃,当时我们正是长身体时期,这可愁坏爸爸妈妈。第二年政策稍微放宽,允许开荒,妈妈和爸爸每天下班后都到城边去开荒,沟边、壕楞、坟地,这开点、那种点,不怕夜黑、不怕路远,抡镐挥锹每天都干到后半夜。秋天又一点点背回家,晚上在家里小小的屋地上,用棒子砸、用簸箕簸,灰尘满面,汗流浃背,为了家人能吃一口饱饭,她无怨无悔。这一幕幕,一件件让我刻苦铭心,终生难忘,我深深知道这每一粒粮都浸着妈妈的血汗,儿女的成长那可是妈妈用乳汁、和心血浇灌的呀!
   妈妈是普通的家庭妇女,一生平凡,但用心血养育我们四个儿女,四个儿女是她一生的骄傲,是她最大的成功。把子女抚养成人后,她又全身心的看护孙子孙女、重孙子,对外孙外孙女也都关怀备至。她为儿女操碎了心,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于我们家,可以说,妈妈劳苦功高,功不可没。
   妈妈用慈爱呵护儿孙,晚辈对她也非常有感情,非常孝顺。入住楼房以后,我儿子特意将爷爷奶奶住宅楼的下一层买下,并上下装有对讲门铃,楼上有事只要一摁铃,他们马上上楼。我儿子在矿运输部工作,每四天上一个白班,一个夜班。媳妇在药店,分上下午班。他们为了照顾爷爷奶奶,特意串班,保证每天家里都有人,买菜,做饭,洗衣等全由他们俩干,十几年来把爷爷奶奶照顾的非常好,受到亲戚朋友的夸奖。
   妈妈一生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退休费,只是近二年国家政策好了,街道给办了医保,国家又给发了五十五元的补助,算是享受了点社会福利。我们家在县城住时,妈妈曾工作过,在造纸厂,和高中食堂上过班。只是1962年以后,爸爸下到农村公社工作,家庭随迁,三四年一搬家,加上爸爸一心为公不管家事,所以才没能有正式工作。那时,爸爸一个人工作,一个月只有几十元的工资,最多时,养活一家八口人,不管是在县城或乡镇,生活的困苦那是可想而知了,所以省细一直是妈妈每天必须面对的课题,吃的、穿的、用的必须处处精打细算。一直到我们几个子女都工作了,家庭生活才好转,即使生活好了,妈妈省细的习惯也没能改变。妈妈从不浪费一粒粮食,剩饭剩菜舍不得扔,连抹布破了都一次次洗了还用,洗衣水留着冲厕所。用电也处处节省,晚上起夜从不打大灯,只利用插在墙壁插座上的LED小彩灯的一点光亮,再配个应急小手电,说是嫌大灯晃眼,实则是为了省电,这成了她的一个习惯,但这一贯节省的习惯也成了她得病,以至于加速死亡的一个因数。
   妈妈年轻时身材高挑,身体健康,从未上过医院,也未打过针吃过药。是无情岁月的风霜夺走了她的青春,常年的劳累毁坏了她的身体,儿女一天天长大,妈妈一天天变老,以前高挑的身材变得佝偻龙钟,曾经轻盈的脚步变得蹒跚迟缓。老了以后,多种病找上她,眼睛不好,得了青光眼白内障,骨质酥松,又几次出现骨折。身体检查转氨酶高,肝脏不好出现肝硬化。还有一个毛病失眠,晚上睡不着觉。我们大伙想尽办法,让她白天活动,给她买纸牌玩具等,以希望她晚上能睡好,但效果都不理想。妈妈不但自己睡不好,还影响别人,不得已爸爸自己搬到北屋去了。后来去医院看医生,开了安眠药,但因为她肝脏不好,为了减少用药的副作用,妈妈每天把药和水杯放在床边,只有在睡不着时才吃药,这也成了一个隐患。
   2011年2月12日不幸发生了,晚上十点多妈妈还睡不着,便起来准备吃药,她一手拿杯一手拿手电去开门,由于年老体衰,灯光又暗,开门时身体失去平衡,“噗通”一声摔倒在地,怎么也爬不起来了,在北屋睡觉的爸爸却全然不知。庆幸的是楼下三口人还没睡觉,他们听到动静马上上楼查看,紧接着便打120叫来救护车去医院,一检查,确诊为右侧胯骨粗隆间骨折。
   12日早饭后,我曾买点水果到父母家,对妈妈说,我去沈阳女儿家呆两天,准备检查检查身体,并特意嘱咐,要注意,千万别摔了,没成想这句话成了预言,我下午到沈阳,晚上半夜就接到了妈妈骨折住院的电话。
   粗隆间骨折不能做外固定,老年人又不适合打牵引,因为打牵引要长期卧床,老年人长期卧床很容易得痰积性肺炎,引起死亡,唯一的办法是手术做内固定。但妈妈肝硬化蛋白低又做不了手术,只得先补蛋白,补了一星期,蛋白指标才上来。正准备手术时,发现妈妈的一只手没握力,怀疑并发脑血栓,但做CT却没发现症状。外科主任认为手术准备工作已完成追着手术,麻醉师却认为有危险做不了。医生们的不同观点令我们左右为难,我多么希望妈妈能重新站起来,这手术可是唯一的机会啊,错过,这辈子妈妈就站不起来了。但妈妈如已并发脑血栓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这又是我们不能承受的。面对需要家属签字的手术单,我的头都要炸了,这是我一生当中最难的选择。最后不得已又做了一次磁共振,终于确诊确实已得脑血栓,没手术为妈妈捡回一条命,但卧床不起已不可避免。治疗脑血栓时,又发现肺炎症状,嗓子“呼啦、呼啦”总有痰咳不出。虽然各种治疗手段都用上了,妈妈的病情还是一天天加重,主任来查房时对我们说“老太太都八十多岁了,你们得有个思想准备了。”我们心里明白,但却很难接受,我们不能让妈妈这样走。找呼吸内科主任会诊,她说,老年人长期卧床不活动必然得痰积性肺炎,光消炎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让病人做起来,由护理人员坚持叩背,以利于痰咳出来。为了能挽回妈妈的生命,也就顾不得骨折的治疗了,我和弟弟妹妹及孩子们轮班给妈妈叩背,做雾化。最终妈妈的命是保住了,但四肢除一只手外全失去了功能。只要妈妈有命在就是我们最大心愿,瘫痪,我们认可侍候,喂水喂饭,接屎接尿,我们都甘心情愿,只要妈妈有命在,老爸就不孤单,只要妈妈有命在,我们就有家。
   妈妈爸爸相濡以沫六十多年,恩爱一生,妈妈全职家务,爸爸一心工作不管家事,洗衣做饭都不会,所以爸爸对妈妈非常依赖。爸爸十几年的脑血栓,后遗症越来越重,走路只能蹭步,感情也非常脆弱,有一点事或见个熟人就悲伤,就落泪。妈妈瘫痪卧床三年,一病重或一有点啥事,爸爸那边就先哭上了,甚至要休克。平常有时爸爸会拄着棍来到妈妈床前,上前摸摸脸,捋捋头发,虽不言语但情意绵绵满脸忧伤,我们看在眼里,就会有一股酸楚涌上心头,眼泪也会止不住。虽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两位老人都风烛残年,面临着生离死别,谁会不动情呐?人生最苦是离别,我们不敢想象妈妈走了,爸爸怎么办。
   这次妈妈病重,我们哥几个商量着把爸爸送走,不然到时候是顾老太太还是顾老头。大妹妹对爸爸说:“你上我大哥家呆几天,或上医院,给你检查检查身体”。爸爸回答:“我哪也不去,我走了你妈咋整啊?”就好像他能照顾老太太似的,说啥也不走,这可难坏了我们。
   我们曾计划在妈妈病重时送医院,但现在的医院,去了就得做全面检查,老太太能呛住折腾吗?况且时机也很难掌握。老妹妹在铁岭市中医院上班,妈妈的病情她可随时和他们医院医生沟通,我儿媳妇在药店上班,俗话说久病成医,妈妈卧床三年,虽没再上医院,在家一点都没耽误,什么时候用什么药,非常准确及时,因此,妈妈几次病重我们都给抢救回来了。
   妈妈一生刚强,尽为别人着想,从不麻烦别人,即使自己病了也一直惦记着爸爸,明白时经常向我们询问“老头子”情况,我们知道她是放心不下爸爸。
   说来也怪,妈妈是凌晨2点多走的,以前爸爸每天都起夜,每次也就间隔一个多小时。那天,我们那么多人一批批进屋,又是打灯,又是担架,噼隆扑棱的,爸爸就是没醒,也许冥冥之中妈妈就是不想惊动爸爸,就是不想让儿女为难?我的妈妈呀,难道你连走都为别人着想吗?
   妈妈走了,我们后悔,后悔您摔倒那天晚上没人陪在你身边,如果有人您就不会自己下地倒水。我们也埋怨您,不应该太省细,晚上打开大灯就不会拿小手电,空着手就可以扶墙,就不会摔。不骨折,也许就会多活几年,就会多陪我们几年。但一切都不可能了,只希望来生我们再做您的子女吧。
   天亮以后,爸爸起来,我们挡着他不让他往南屋看,我们唬他,说妈妈住院了,也开导他:“我妈也许回不来了,你已经没有精力管别人了,你先管好你自己吧。”爸爸就是不往那上想,一直问:“谁护理你妈呐?到底怎样?”一直三天后,看到一些亲属的到来,他明白了,一看到妈妈的遗物就哭,我们只好把全屋清理一番,又把他拉到我家,以让他换个环境,但只住一宿就是不呆。
   妈妈,我们知道你放心不下我爸,你就放心走吧,我们会照顾好我爸的。现在我们每天都去,我和德强仍然一替半天像看护您一样看护我爸。德仁、德利还是经常回来,每天晚上都会有人陪着我爸。白天天气好时我们还会用车拉着他到市里各处走一走、看一看,让他散散心,饮食上也会照顾好的。
   妈妈,你是坐着八台大轿上路的,以补您和我爸结婚时没坐着轿的遗憾。我们给你烧了很多纸钱和金元宝,希望您在天堂不要再省细了!
   妈妈安息吧!
  

共 555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回忆散文,散文中有在上个世纪前半页作者的家族所经历的苦难,也有自上个世纪中页父母在一起执子之手之后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和酸甜苦辣,而散文的主线是以作者的母亲含辛茹苦几十年,为家庭所做的默默付出。特别是此文后半部分,作者讲述的在自己母亲不幸患病之后,一家人为了照顾母亲所做的点点滴滴,以及作者父母之间那至真至纯的情感牵挂,饱含深情的文字,让人读后不禁潸然泪下。【编辑:铁血胡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527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血胡杨        2014-05-26 11:43:01
  很容易让人落泪的回忆,因为母亲是最心疼家人的。希望作者老师节哀,保重。
铁血胡杨
回复1 楼        文友:宫德志        2014-10-28 16:46:29
  谢谢老师的点评和关爱,天下的母亲都是伟大的,愿天下的母亲都健康幸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