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编辑推荐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作者:晚茶清香 秀才,2057.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39发表时间:2014-06-09 09:49:01
摘要:《诗经·邶风·绿衣》是中国最早的一首悼亡诗。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诗之间讲述一男子手抚妻子遗物衣裳,悲戚不已,追忆旧时情谊,感念妻子对自己的照顾和耐心规劝,感伤着再也没有另一个人如此的贤德美惠,可以理解自己的心了。

《诗经·邶风·绿衣》是中国最早的一首悼亡诗。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诗之间讲述一男子手抚妻子遗物衣裳,悲戚不已,追忆旧时情谊,感念妻子对自己的照顾和耐心规劝,感伤着再也没有另一个人如此的贤德美惠,可以理解自己的心了。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歌当中“古人”为“故人”,一个男人对自己的爱妻是如此地怀念,已经到了刻骨铭心的程度,可见他们往日的感情是多么真诚!
   这首诗开了悼亡诗的历史先河,使得后来这类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各方面为这个题才增加了不少的内涵。苏轼的《江城子》、潘岳的《悼亡诗三首》之一、贺铸的《鹧鸪天》、元稹的《离思》,都是这个方面的佳作。悼亡诗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其中对亡人的感情是真挚的,不是为情造文。
   中国古代文学强调“情”,许多文人为“情”所困,所以有人评论中国古代文学有柔弱之风,这个评价是否正确呢?我认为是不正确的。
   《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带给后来的文学内涵也是很丰富的。我们不能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中国古代文学强调“情”,但是这个“情”的内涵是丰富的,并不只是柔情。有时候它是一种爱国思想,有时候它是一种理性思考;有时候它也是一种情感的渲泄,对生活的思考;有时候它是一种美好情操的再现,其中不乏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描述。
   如果以文学作品当中出现较多的柔情来给中国古典文学定性,这样也也太过于牵强附会。
   离开这个话题,我还想讨论一下:夫妻感情问题。
   现代生活似乎大家都在回避这个问题。古人讲:一日夫妻百日恩。《诗经·邶风·绿衣》中间的那个男人就是一个重夫妻感情之人。
   在中国的许多文化与习俗里,女人不过是生孩子、传宗接代的工具。夫妻之间真正有感情的有多少。靠宗法制度维系下的夫妻感情不过如此,更何况一个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中国文学一方面在赞美从一而终的爱情观,一方面又为男人的婚外情寻找理由。这个就是中国人的爱情哲学。
   早在二千多年前,《诗经》当中就有了这些凄美的爱情故事,它昭示人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这个问题还得回到诗的主题: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夫妻感情是靠培养的。诗歌当中的这个男人与自己的爱妻心心相印、耳鬓厮磨、靠彼此的信任与真诚,赢得对方的爱慕,以至于刻骨铭心,这个男人在爱妻死后,仍然对她恋恋不忘。
   现代生活的内容太复杂。提起一而终的爱情观、提起夫唱妇随的和谐之美。有的人不以为然。有的男人甚至标榜自己:外边红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意思是讲他们驾驭婚外情的本事之大。这种爱情游戏到最后哭的还是那些负心的男人。
   我欣赏古诗当中对爱情坚贞的歌颂,尤其是男人对女人的一往情深。爱情,如果你有了,你就得从一而终,除非爱不存在了,或者你不再爱她,或者她背叛了你。还有更悲惨的是她根本不爱你。
   在天好比鸳鸯鸟,在地常作连理枝。这是中国古人对夫妻感情的一种理想的描写,其实这个是古人在提醒我们:夫妻生活要重细节,只有细节才能唤起对对方的爱慕之情。
   中国古典文学之所以被推崇,是因为它的主流是对崇高生活准则的解读。

共 13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由评价欣赏一首古代悼亡诗开始,引出对夫妻感情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作者认为夫妻感情是靠培养的,欣赏爱情坚贞,尤其是男人对女人的一往情深,并对现代生活当中存在的负心汉予以贬抑。借古言今,观点明确。欣赏,问好!【编辑:执手今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4-06-09 10:16:30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社会,夫妻之间忠诚恩爱,都是值得赞扬的。问候作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