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编辑推荐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作者:晚茶清香 秀才,2057.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58发表时间:2014-06-13 11:15:38
摘要:《诗经》爱情诗昭示后人,要摆脱“非人”的镣铐,回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境界,就必须赢得主体精神的自由,而这也正是《诗经》这部古老经典具有不朽文化价值的根源所在。

《诗经·邶风·击鼓》是一首爱情的誓约——一个被迫参战戍边的士兵含泪对远方妻子唱出的爱情誓约,穿越了几千年的时光依然击中后人内心深处柔软的地方。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读这首诗,我想讨论的一个问题是:爱,真爱。
   在古诗当中表现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有不少,但是象《诗经·邶风·击鼓》这样朴实、率真的不多。《击鼓》中的这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没有华丽的语言与铺张的修饰,只此两句就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看似简单的誓言,表达出多少恋爱中人们的心愿啊!千古以来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几个?时间飞逝,青春老去,身边却有一双可以握住的手,这也许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爱情有很多种,要是让女人来选择的话,所有的女人也许都会选择这种——我要和你手牵手,一起老去。
   此言一出,一下子把其他的爱情言语比了下去,《关雎》中的“君子好逑”显得有些轻浮,《上邪》中的“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显得有些不切实际,只有诗中的主人公——一个战士与他深爱的妻子表现得如此纯净,真诚得没有一丝的渣滓,后人多少诗句演绎,多少小说表现,却永远难以超越,因为它已经达到了誓言的极致。
   爱,有许多种。在《诗经》的爱情诗当中就有不同的表现:《关雎》中间的爱是一种追求,《郑风·出其东门》中的爱是一种专一,《诗经·邶风·静女》中间的爱是一种无奈,《诗经·秦风·蒹葭》的爱是一种朦胧。
   爱,这个词有太多的理解。但是真正能够把爱坚持到底的有几个,所有的文学作品表现的爱情有几个有完美的结局。于是有太多、太多的痴男怨女。《诗经·邶风·击鼓》就是一篇要把爱坚持到底的作品,它要表现的是真爱。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
   《郑风·溱洧》这首诗如一首欢畅流动的乐曲,表现得爱情天真纯朴,烂漫自由,这是一种真爱。
   《邶风·静女》更是把当时青年男女在一起时的那种天真活泼、相互逗趣的情景写得活龙活现,这也是一种真爱。
   应该说,《诗经》中的这类爱情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
   真爱的含义是什么?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就是爱。
   爱首先是属于感情而不属于理智的。
   爱还是超出伦理和观念的。在爱的面前,善恶,正邪,友敌,对错,一切都不再那么分明。一笑泯恩仇的是因为爱,复于水火之中的也是因为爱。文学作品中给我们呈现了一对对分属正邪双方的爱侣,他们或同生同死,或万里相隔,但这一切都不能消灭他们心中的爱。
   爱也是博大的,高尚的,不容得亵渎的。这个也许就是这首诗歌所要表现的吧!
   古人的爱情中也有道德观。但是现在这个社会人们把爱情看得很轻薄,很廉价。什么是爱情观可能没有人知道吧!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爱情道德是没有什么意义了,这个很危险。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去酒吧喝酒,当时有人问我:还相不相信现在这个社会有真爱。我愣住了,我不知道这个该怎么回答:你要是说有,我又没有看到过,不能眼见为实;说没有,我却有听说过,不能虚拟而造。
   这个问题真是难得回答呀!我想了半天。我的另一个朋友发言了,我记得她是这么说的:也许在我爷爷和奶奶那一辈,我能感觉到他们的相亲相爱,发觉到他们最纯真的爱情。在我们这一辈的人来说,我看的只有爱情游戏,什么真爱,狗屁?从这里我能看出一个对爱绝望的人的感受。同样地我也是个被爱伤过心的人,所以对于世上有没有真爱,我也不感兴趣。我个人认为:真爱真的很少了,有的只是自私的爱,要不就是昙花一现,很虚伪。
   读了《诗经·邶风·击鼓》之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重新思考了。
   真爱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心与心相通,不离不弃,就象这首诗当中的主人公那样。对于普通人来说,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也许只是爱情的开始,平淡的相处才是最终的归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看似简单,能做到的实在很少。太多人追求一见钟情,要求所谓的轰轰烈烈与花前月下。很少人像那个士兵一样希望在自己的家乡,牵着自己心爱的女子的手,跟她平安到老。
   殊不知,红尘万丈的繁华里,我们要的幸福就是在所有的苦难和彷徨里,能有一个人,会一直在身边,两个人依靠着活下去。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两句话十六个字,依旧是人生最有分量的情话。滚滚红尘中,尽管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但总该有一种感情可以天长地久,风雨闪电,雪霜灾难,贫穷饥饿等等都不能将我们分开。
   《诗经》爱情诗昭示后人,要摆脱“非人”的镣铐,回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境界,就必须赢得主体精神的自由,而这也正是《诗经》这部古老经典具有不朽文化价值的根源所在。

共 20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诗经·邶风·击鼓》中所表现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的爱情是极为赞赏的。围绕爱与真爱的话题,作者先把《诗经》当中描绘的几种爱和爱情进行了比较,继而结合现实生活和个人感受,分析了爱与真爱的含义,得出“真爱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心与心相通,不离不弃”的结论。欣赏赞同作者观点!问好!【编辑:执手今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4-06-13 11:19:25
  我也是非常欣赏这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的。祝作者一切安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