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笔尖】父亲的僈和母亲的坎(散文)

编辑推荐 【笔尖】父亲的僈和母亲的坎(散文)


作者:失落的草帽 进士,7588.3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53发表时间:2014-06-13 18:24:34

父母是六十年代中期结婚的,他们那一代的爱情,真是没法说。
   其实,在构思题目的时候,我根本没想用“僈”这个字,甚至我原来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字。新华字典将其解释为轻视,怠惰。可我找来找去还真找不到一个更合适的词来形容父亲。对,父亲大多数时候对母亲的态度还真就是这个“僈”。
   我小的时候,父母是经常生气的,他们每一次生气对我和弟弟妹妹们都是一场打击。生气的缘由有三:一是父亲爱玩而又面子矮,打扑克下象棋摸纸牌全好,而且技术过硬,所以一帮玩友便经常晚上到我家开战,前半夜是很难结束的,这一爱好严重影响了我们的休息。二是父亲懒,家务活根本指不上他,母亲总是一边干活一边叨叨,父亲高兴的时候不说话,装听不着,不高兴的时候就接茬,基本上几分钟之内两个人就会动起手来。三是父亲死性,不善于钻营和平衡人际关系,所以尽管父亲在我们那里学问高,能力强,可就是提不上去,这且不说,还经常吃点哑巴亏。母亲眼中的这三个致命缺点让母亲很难忍受,所以在那一段时间两个人“离婚”两个字是经常挂在嘴边的,更可气的是父亲从不服软,对离婚根本不在乎,所以母亲更是憋气带窝火。母亲是个场面人,人际关系很好,真要离了婚,会要了母亲的半条命的,所以僵持到最后阶段,还是以母亲的忍耐而告终。
   每到僵持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流着泪对我们说:“我真傻,怎么就生了你们这一帮累赘呢?真离了婚,你们可怎么办呢?如果没有你们,我跟他都离了八十回了”。
   小时候很不理解父母,经常是两个人正打得热火朝天,外边有人咳嗽一声,或者大门一响,两个人立即停下来,对来人有说有笑,就像根本没发生过什么一样,唠起嗑来立时变得友好、平静,直到客人走了,两个人在继续被中断的战争。那时候有一个郭姨能说会道,和父母关系很好。由于经常接触,了解父母的秉性,也只有郭姨到我家来能看出父母情绪是否正常。感觉情况不对的时候,就了解一下情况,评一评理,化解一下他们之间的矛盾,这样一般怎么也能有一两个月的好日子过。
   父母生气的时候如果没有人从中调和,一般会持续一两个月。在这期间父亲就会不主动说话,母亲有事问他也不搭理,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坚决不说小话、不服软,即使很多时候他错了也不服软,一副任何结果都自己扛着的表情。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父亲空有一身能耐得不到重用,本身是压抑的。母亲每次劝他和领导处好关系的方法又都是他所不愿意做的,所以两个人的矛盾越积越深,加之母亲文化水平不高,父母在骨子里是瞧不上母亲的,所以他对母亲就会傲慢、就会懒、就会以玩发泄情绪,只是苦了母亲和我们。
   其实,母亲年轻时长的是很漂亮的。所以每次两人打仗后母亲就会后悔,经常和郭姨说:“你说,我就是命不好,当初怎么偏偏看上了他。在他之前人家给我介绍过一段邮局送信的,对我特别好,可我因为他是个孤儿,就是没同意,结果现在可好,一大家子都得操心,他又是这么一个人,简直后悔死了。你说如果当时跟了他,我哪能遭这些罪呢?”
   这些事是没法重新来过的,如果真是换一个人会经历什么样的生活谁也不知道,所以年轻时母亲总是在愤愤不平地后悔。
   在我们三个上学最需要用钱的时候,父亲原来干得好好的乡里橡胶厂的厂长却主动辞职不干了,原因就是乡里领导安排了几个子弟,父亲管不了。这简直让母亲气的七窍生烟,没办法,只得捡破烂供我们上学。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那也是秉持其一贯的原则,只管种菜园子楼柴火,其他一概不伸手。即使母亲捡破烂拉不回来也不会上前帮一下的,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很多时候是我们心痛母亲,去帮他敢不。可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子,又有多大力气呢?母亲不得不一趟一趟地往家里倒。
   一直熬到我们快毕业的时候,父亲终于回大队上班了,家里总算好了一点。可这时候,又有一件让人心烦的事情发生了。
   村里有一户人家是工业户口,在村里落户已经十多年了。后来他家在城里买了房子,于是老大便搬到城里住。他家老大比父母他们小十多岁,因从小不学好,在社会上鬼混,后来被社会上的小混混打成残废,卧床不起,这一家人变成了困难户,大队每年都要照顾一下,这件事儿归父亲管。
   有一次,他家的小媳妇到我家来找父亲,正赶上母亲不在家。等到母亲回来的时候,他和我父亲还在窝里唠着,母亲直觉就认为他俩不对劲,可当时并没说。后来父亲有时候接完电话骑上自行车就走,母亲不问也不言语,母亲问了就说答对有事需要办,让母亲疑心起来。从那以后母亲经常看父亲兜里钱的数量,经常出去以后就减少。父亲认为是给那个小媳妇花了,父亲则坚决不承认。因为母亲不会骑车,也无法跟踪调查,所以这件事也就成了一件无头案。有几次母亲让我去跟踪看一下到底怎么回事,弄清楚好跟父亲摊牌。可这种事做儿子的又如何做得出来呢,再者即使弄明白了也是以离婚分家做结局,我又怎么忍心呢?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父母大半生打打闹闹的经理甚至影响到了我们子女对婚姻生活的态度。
   就这样,父亲的僈成了父母一辈子打打闹闹的根儿,而在母亲眼里父亲的“出轨”则成了母亲后半辈子越不过去的坎。直到现在,两个人只有一有矛盾,母亲就会想到父亲年轻时的“恶习”和后半辈子弄不清结果的“出轨”。我们怎么劝也没用,看来是一直要坚持到最后时刻了。
   哎,父母这一代人的婚姻,让我们怎么说呢?
  

共 21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笔者的故事比较真实,父亲、母亲那一代人的生活,有着时代的烙印。父亲年轻时的“恶习”和后半辈子弄不清结果的“出轨”,母亲却忍了下来,以至牵手到了最后。随笔层次清晰,结构紧凑,读后给人启迪。【编辑:东方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方鹰        2014-06-13 18:25:52
  谢谢赐稿笔尖,问好江山文友!
让心灵亲近文学,以文学清净心灵。追求“淡雅”,醉心美丽的文字。
2 楼        文友:潮仙        2014-06-14 10:24:41
  直到现在,两个人只有一有矛盾,母亲就会想到父亲年轻时的“恶习”和后半辈子弄不清结果的“出轨”。我们怎么劝也没用,看来是一直要坚持到最后时刻了。欣赏问好!
3 楼        文友:东栏一株雪        2014-06-14 15:19:15
  作者父母的故事和我的父母故事竟然是那样的相似,十几年前我曾经在榕树下写过《天堂的母亲》,是流着泪一气呵成。问候作者,希望那些过去的记忆慢慢沉淀或是如烟散去。生活还要继续。
人说文字是心中盛开的花朵,我用心煮文字,依着心的温度,让心里绽放美丽的花朵,温暖你我。
4 楼        文友:走南闯北        2014-06-14 16:39:24
  这样的经历在农村是常有的,父亲相对于母亲来说,我更偏爱于母亲,这可能就是我们为什么一进家门先喊“妈”的缘故吧
用文字讲述生活的喜怒哀乐,用真诚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