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悠悠书香情

精品 悠悠书香情


作者:蔺忙珠 秀才,1806.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71发表时间:2014-06-14 10:37:04
摘要:对书的喜爱以至于痴迷,可以追溯到七八岁的时候。那时候,大多数人家都很穷,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对孩子正常的学习尚不关心,更不要说用珍贵的钱去买那些“没用的闲书”了。我的家虽谈不上富裕,但家人对我们的学习很重视,特别是不干涉我们的课外阅读。 我想,这辈子,我再也不会跟书分开了。它们是我永远的朋友。


   对书的喜爱以至于痴迷,可以追溯到七八岁的时候。那时候,大多数人家都很穷,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对孩子正常的学习尚不关心,更不要说用珍贵的钱去买那些“没用的闲书”了。我的家虽谈不上富裕,但家人对我们的学习很重视,特别是不干涉我们的课外阅读。这与家人特别是爷爷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爷爷虽然只上过私塾,但他勤奋好学,看过好多书,知道好多故事。由于年少时当过学徒,爷爷精通珠算和毛笔字,后来参加地下党,解放后一直在基层担任领导工作。爷爷所交往的朋友有学校校长,医院院长……都是老知识分子,他们的古诗文尤其好,记得他们中的一位曾写过一首诗,深为大家的赞赏,并曾广为流传。听爷爷说那是一首庆贺粉碎“四人帮”的诗,只是因为我年幼,并不理解诗的含义,也早已忘了原诗,但这件事却在我幼小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原来一件高兴或悲伤的事情可以用诗表达”。虽然我并不知道”诗“为何物,但我知道,那是从书里面学来的。而且,爷爷在闲暇之时,总是手捧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或者给我们讲故事。我从那时便知道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书籍,只是识字太少没有读过,却记住了爷爷讲过的每个故事,并因此看了平生第一本书《木偶奇遇记》,其中的情节早已忘记,只知道小孩子是不能说谎的,一旦说谎,就会像匹诺曹那样变成长鼻子而无法出门。这以后,我也的确是大人眼里乖巧可爱的好孩子,甚至于到现在都是诚实守信的人。
   小学四年级时,我已经看了好多书。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好,每当我提出买书,家人从不反对。而我的同学或者因为家贫或者根本就不喜欢看书吧,要不就是家长不支持,认为那些都是“闲书”。他们终日只是以课本为伴。看书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字词句,我从没查过字典,爷爷就是我的字典,他总是能给我讲解得清清楚楚。书籍在我的面前展开了一个个奇妙的世界,我由此比我的同学懂得更多的道理,作文也写得更好。随着作文更多的被老师当做范文,小小年纪的我竟有了这样的念头:“当作家真好,一支笔就能把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展现给别人,我将来一定要当个作家,写更好的书。”这样的念头一经出现,便深深地扎根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而且自作聪明的认为,当作家是不必学数学的,因而把数学丢弃一边。虽然母亲对我的学习管教很严,整日检查我的作业,我也从未出错,年年都是校三好学生。母亲看我懂事好学,也就渐渐对我放松了,未发现我的异常,连每天检查我们学习的老师也没发现。竟至于数学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
   五年级临近毕业(我们那时是八年制教育),没有什么择校生和义务教育,若是考不上初中就只能算小学毕业。因而全校的空气都比较紧张,唯独我未被这紧张的气氛感染,依然一本接一本的买书看书,而且不再满足于童话和寓言书了,开始寻找“大人看的书。”于是在母亲下地干活时,偷偷拿了母亲藏在被子里在空闲时看的书——《桥隆飚》,记得当时不认得“飚”字,还特意查了字典(其时已不满足于爷爷所教,买了字典)。之后又偷偷拿了《苦菜花》,在母亲发现以前再偷偷放回原处。但计划再周密,也会百密一疏,记得有一次,看书着了迷,竟忘记放回去,一直看到深夜,第二天还不舍得放回去,又带到学校去看。结果那天迟到了,腋下却还公然夹着厚厚的《苦菜花》,自然被老师好一顿挖苦讽刺,以至于现在还记得老师说过的话:“你倒挺悠闲的,马上毕业了还看这种书”。感谢老师,大概看到我看书并没有影响学习吧,故而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没收我的书,而我也没有因为同学的耻笑而感到羞愧,却是更加抬头挺胸,依然我行我素。但回到家却惨了,母亲发现自己心爱的书竟然不翼而飞,因我的姐弟都不喜欢看书,自然猜到是我“偷”走的。不但没收了书,还警告我好好学习,再不许在学校看“课外书了”。
   万般无奈之下,迫于种种压力,我不得不把明目张胆的看书转为地下。为了买到心爱的书又不被家人发现,我学会了撒谎,开始编造各种理由轮番向家人要钱买书,就连平日舍不得花的零花钱和压岁钱也变成了一本本书。只是由于怕被人发现,没人指导,我没有系统的看过名著,买的书杂七杂八,大多是反映战争和军警生活的。
   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初中后,家人已不再过多干涉限制我的阅读,我对书的渴求也更大了,除了想法设法从别处借以外,我还买了大量的书籍。这期间,除了看唐诗宋词外,我还看了高尔基的三部曲,以及《红楼梦》等等。由于马路上的车辆少,在放学的路上,同学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便走路边嘻嘻哈哈的打闹,唯独我一个人手捧一本厚厚的书,低头聚精会神地看,全然理会他们在干什么。偶尔,一辆逆行的自行车急速的驶过,骑车的男人会骂我一句,我竟浑然不觉,待自行车渐行渐远,随行的同学哄堂大笑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但这并不会影响我,在呆愣片刻后,继续低头看书。
   回到家,跑运输的父母早已出门,只有退休的爷爷在等我们。姐弟们边吃饭边兴高采烈地谈论学校里的奇闻怪事,我则默坐一旁,边看书边吃饭,对他们的谈论充耳不闻。记得有一次,邻居来借东西,刚好我一个人在家,他问了半天,我才从书上抬起头,弄清了他的意思,看到我如此投入,拿到东西的邻居不由感慨了一句:“真是废寝忘食啊。”邻居的话一点不过分,我因为看书过于专注,常常忘记时间,忘记干活而被母亲责骂。记得那是二爸订婚的时候吧,一屋子人都乱哄哄的忙碌,我被指派干最简单的活——烧火。其时也没忘记看书,结果人家忙着做饭,我却因为看书忘记添柴,在人们七嘴八舌“讨伐”我时,一向温和的母亲一边怒冲冲的责骂,一边把我赶走了。幸而没有没收书,使我得以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躲到我的房间静静地看书。
   除了走路吃饭看书,每天的课余时间,当大部分同学都出去打球的时候,只有我们少数几个同学待在教室里。他们是班里的尖子生,正在用功攻克难题,唯有我捧一本厚厚的文学书籍在看。有一次,器重我的语文老师偶尔转到教室,发现了我看的书,很惊讶。他没想到,在课外书被当做“闲书”的年代,他的学生竟公然抱着本厚厚的书聚精会神的阅读,难怪作文写得那么棒!
   初中的最后两年,由于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加之老师的正确引导,我的作文水平真的是突飞猛进,写作文从不打草稿,真有“文思如泉涌”的感觉。作文不但每周被当作范文,有一次还被登到教室后边的黑板上让同学们学习。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考试作文,老师让扩写《桃花源记》,我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以浪漫的笔触,写出了生活在那儿的人的浪漫生活,那次的作文,满分是三十分,我得到了二十八分,得到老师的夸赞和同学的嫉妒。
   由于太专注于阅读,我常常利用一切时间看书,也因此常常被新班主任体罚和教导主任的批评。记得有一次,学校开大会,大家或小声谈话,或专心听讲。我却抱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不料老师已经盯我半天了,不但没收了我的书,还让我写了检讨,在全班通报批评,更是扬言去找我的父母(他与我父亲很熟悉)。我当时不知是吓傻了还是中魔了,不但没有因此而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在又一次的上课前,夹着本书匆匆往教室赶时,被教导主任逮个正着。他和颜悦色的教导了半天,终于使我明白“现在已经临近毕业,是非常时期,不能用这种书分散精力。”临走,他说要替我保存,再顺便翻翻(他也是语文老师)。
   岁月变迁,我虽然没能在文学上取得什么成就,没能实现自己当作家的梦想,但我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曾一度为凡尘俗事纠结,没能静心认真读书,但从未丢弃过书,无论穷富贵贱,身处何处,总是随身带着几本书和笔纸,以便随时翻阅。哪怕每天看几句话也好,不然总觉得欠缺了什么,觉也睡不好。这期间,我断断续续看了好几本中外名著,哲理书和大量的杂志并在朋友的鼓励下,重新拾起搁置许久已经生疏的笔。在写作实践中,我才发现自己知识很欠缺,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为了充实自己,我更广泛地阅读,遇有不懂的字词句子,我及时在电脑上查阅,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尤为重要和欣慰的是,我的这一良好的阅读习惯影响了家人,儿子自不必说,在他刚学会说话时我已经教了他几十首唐诗。他上学后更是精心为他挑选适合他读的书籍。现在的儿子,由于阅读面广,写出的作文不但得到老师的好评,对他的绘画专业也有很大的帮助,他理解透彻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而对于老公来说,以前看见书就头疼,在我的引导下,他开始一本本的看书并能在工作中运用,以前说话结结巴巴的他如今也是条理清楚,头头是道。
   我想,这辈子,我再也不会跟书分开了,它们是我永远的朋友。

共 34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说起与书结缘的经历,想必在每个爱书的人的生命旅程里都留下过难以忘怀的印记,而此文的作者以自己儿时在爷爷的影响下与书结缘的经历为切入点,用细腻的笔法,将自己从少年到成年阅读文学类书籍的苦乐年华娓娓道来,文风厚重,文笔隽永,让人读后对读书这一话题或许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编辑:铁血胡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15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血胡杨        2014-06-14 10:45:48
  读书已经是我们这些爱书人生活一部分,“腹有诗书气自华”啊。
铁血胡杨
回复1 楼        文友:蔺忙珠        2014-06-15 08:53:46
  是啊
回复1 楼        文友:蔺忙珠        2014-06-15 08:57:16
  是啊
回复1 楼        文友:蔺忙珠        2014-06-15 08:57:52
  是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