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灵鸟

编辑推荐 【梧桐散文】灵鸟


作者:张之章 童生,860.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40发表时间:2014-06-18 13:21:28

从我所居住的城市再向西行百里,就进入科尔沁草原的深处。在那里我度过三年多的时光,那草木葱茏的景象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在那广阔无垠的处女地上,遍布着连绵的山杏林、舒展的蒙古黄榆与伟岸的白杨林。珍珠般的小巧的湖泊恰到好处地点缀其间。风扬如笛,马嘶似歌,蒿草做茵,季节的魔毯变换着自然的梦境。
   可是,更能使亲临其境的人们所感动的,还是那数不清的鸟儿。每当草原上的鸟儿扇动双翅,草原便灵动着活跃起来。孤独的鹰翱翔于高空;结伴的百灵欢唱在草丛上。水中有鹤影,林间闻莺啼。
   在那里我还见到过一种鸟:灵鸟。
   初识灵鸟,是在暮春的季节。那天,我漫步在旷野林间。东风拥着扬花在青林与绿地间欢快的舞个不停,一派雪色春光把草原妆点得清新妩媚,令人流连忘返。
   蓦然间我听见一声奇异的鸟啼,有似戏剧里旦角的一声叹息。我循声而觅,只见前面不远处的枝头上挂着一个小小的口袋,白白的,如同一只棉袜。声音就从哪里传出。
   我从未见过如此景象,便近前仔细端详,却见一只翠色的小鸟从里面无声飞出。原来这竟然是一个鸟巢!我惊异于竟有这样奇异的鸟,能造出这样精美的巢。我求教于人们,村子里一位最有学问的长者告诉我说,这就是灵鸟。就此从他的口中听到了一段前所未闻的故事。
   他说灵鸟不是凡鸟,是草原上的精灵,是一位织锦姑娘的魂魄。
   他说:那已经是很遥远的故事了。那是在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有一位善织五色锦的织锦姑娘。她织的五色锦比得上清晨的云霞、雨后的彩虹,比得上春天的花园、秋天的庄稼。织锦姑娘在快要做新娘时,给自己织了一匹更加美丽的七色锦,要留给自己,裁作嫁衣。
   邻里的姐妹们、婶子大娘们都来看——她们每一个人都是织锦的好手,可是看了这要嫁衣的料子,惊讶得一个个的眼睛都睁圆了,久久不想再闭上。她们说就是天上的织女下凡,也不会比这织得更好。
   她们把七色锦铺在地上,地上便成了春天的花园。她们把七色锦举在手里,眼前就朝霞满天。
   美丽的七色锦消息就传开了。
   正愁着没有好东西给皇上进贡的官员知道了,就要把这匹七色锦拿走去作贡品。他们派人来抢,织锦姑娘和大家都来保护。就在这时忽然刮起了一阵旋风,把这块美丽的七色锦不知道吹到天上,飘啊飘,不知飘哪里去了。
   织锦姑娘伤心极了,她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她折断了机杼,发誓再也不织锦了。
   可是她哪里会忘得了自己的七色锦?她朝思暮想,念念不忘,就想着如何才能找回自己心爱的七色锦,一直想得都快要疯了。
   这天夜里,一位仙人在她的梦中出现了。仙人告诉她,为了防止七色锦被恶人抢走,他把七色锦带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姑娘问带到哪里去了?他说他把他带到了塞外荒原。那里被恶魔施了魔法,终年黄沙滚滚,旱魅逞凶,春天花难开,秋季谷难黄。人们无法生存,鸟兽也不能繁衍。而她所织的七色锦,具有非凡的力量。只要把她的七色锦铺上去,才能够抵消魔法,灭掉黄沙,引来泉水,使草原恢复生机。
   织锦姑娘感动了,她说既然我的七色锦能让草原新生,我愿奉献给你!可是我要亲眼看一看,你所说的是不是真的?
   仙人对她说:那里的路太遥远了,你走不到。织锦姑娘说:你不是有法力吗?你可把我变成一只鸟也要飞去啊!仙人感动了,就把她真的变成了一只鸟,这就是灵鸟。
   灵鸟从遥远的江南飞到北国,一直飞到科尔沁草原。她亲眼看到仙人把她的七色锦铺到了干旱的土地上,顿时,风停了,水来了,春天的枝头有花似云,秋天的大地五谷飘香。她高兴极了,不愿意离开,便留下来守着这七色锦的草原,让这里成为自己的家。
   但这里毕竟是遥远的北国,风大夜寒,她要为自己造一个安身的巢才行。用什么材料呢?燕子说告诉她用泥;喜鹊又劝她用枝;雉鸡则要她用草……
   可是她什么都不用,单单选择了如棉似雪、纯净如玉的杨花柳絮。她虽然变成了鸟,但织锦的本领还在,只不过她这时候已经不是用手,而是用嘴了……
   被当地人称为灵鸟的这种鸟并不多见。此后我虽然又在许多地方见到过许多次杨柳吐絮,但却没有见过灵鸟和她的巢。前段时间偶遇从那里来的故人,问起了那里的草原。才知道那里已不经复有林丰木茂的景象,就连原来碧波荡漾的湖泊也消失了她的涟漪,灵鸟也不知都飞向何方。
   我怅然了。难道再也找不到记忆中的草原了么?
   可是不管怎样,灵鸟仍在我的记忆中飞翔。我知道,她还在继续寻找她的七色锦,只不过去了更远的地方,更远,更远……
  
  

共 18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科尔沁草原——曾经孝庄文皇后的出生地,蒙语是“最忠于皇帝的部落”的意思。原始的泉河,原始的植被,原始的天空,原始的风味。平坦而又柔软的天然绿茵场,置身其中,有如亲临大海,当人们或乘车或徒步走过的时候,无不被她的美丽所吸引。仰天望去,云在走,鸟在飞;闭眼聆听,鸟儿在鸣叫,羊群在合唱,那已经不是一种声音,而是大自然创作的一首交响乐。作者让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神话。可作者也用文学的语言告诉我们,这个美丽如神话的地方正在消失。感谢赐稿梧桐文苑,期待更多精彩。【编辑:江南铁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百        2014-06-18 18:53:48
  我们在走进大自然放松身心、陶冶性情时,山水的人文光辉便照耀在我们身上,我们的智慧在崇敬自然、赞美自然时得到显现,我们的文化人格在感受和体验人文风光中得以形成,而游记散文本身也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从这些方面说,张之章老师写出了散文的风韵,老百很欣赏!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张之章        2014-06-19 09:25:49
  老百仁兄对自然情有独钟,你的游记抒发人与景的交融,值得我学习!相逢江山,风景无边!
2 楼        文友:张之章        2014-06-23 14:57:17
  “科尔沁”一词源于鲜卑语,意为带弓箭的侍卫。成吉思汗称帝前,曾将其帐殿护卫称为“科儿沁”,“科儿沁”在蒙元之初仍是蒙古护卫士兵的名称。现今的科尔沁名称也就起源于此,具有“弓箭手”、“神箭射手”之意。历史上的科尔沁部,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所建。 哈布图·哈萨尔的第十四世孙奎蒙克哈斯塔喇率众避乱洮儿河、嫩江流域后,占据了东起嫩江,西到辽河,北依大兴安岭,南临松花江畔的广阔的草原地区,这一地区被称为“科尔沁草原”,游牧在这一地区的奎蒙克哈斯塔喇的部众被称为科尔沁蒙古人。科尔沁是蒙古八旗而非女真八旗。
流星惊月风前影,笔落天涯腕底香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