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梧桐随笔】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编辑推荐 【梧桐随笔】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作者:梦海雪松 布衣,24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94发表时间:2014-06-23 14:02:06

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实: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行乞至山东,冬天卷缩在墙角,靠村民施舍度日。当别人问他有没有儿女时,老人泪流满面:“有五儿二女,个个家境不错。” 一位孤寡的母亲,为了儿子的前程,让儿子自费 留学日本。可他在日本花天酒地,根本没有好好学习,花完了钱便向母亲伸手。母亲用光了做工挣来的所有积蓄,当儿子再次索要时,不得不拒绝。儿子一怒之下,竟然将母亲砍杀; 一青年偕同父母参加朋友的婚礼,看到朋友的岳母当众宣布赠送女婿300万的豪华轿车时,竟然当众羞辱自己的父母无能,父母无地自容;他可曾想过:李嘉诚刚到香港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店铺学徒,几十年的拼搏,终于成为香港首富;三一重工总裁梁稳根,一位老实农民的儿子,考上大学于84年毕业后,白手起家,多少年的拼搏,终于跻身世界五百强……
  
   我曾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相关报道:美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孩子最崇拜的是自己的父母,中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孩子最崇拜的是歌星、影星。美国某总统的子弟看中了一双皮鞋,甘为顾客长期擦鞋而挣得。中国的孩子即使出国留学,仍依赖父母供养,而大人与孩子均认为天经地义。
   难怪人们悲叹:中国父母付出最多而回报最少!
   这是为什么?难道是中华民族具有劣根性?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儒家学说的发祥地。爱国孝亲与艰苦奋斗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可为什么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会出现如此不和谐的现象?
   这是教育的失误,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失误!
   教育是广义的概念,它包括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与潜移默化,学校、周边环境及同龄人的影响,舆论导向……而父母是孩子的依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望子成龙是父母们的共同心愿。然而,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选择则大相径庭了。有的父母笃信“皮鞭底下出贤郎”的信条,对孩子动辄施以打骂,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始终处于压抑状态,主动性与创造性被扼杀。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辨是非、唯命是从,更何谈智力与个性发展?
   大多数的父母却与之相反,采取溺爱的方式。我曾经与一些孩子的父母谈心,他们纷纷表示: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受苦。表现在行动上便是对孩子的百般呵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母爱被降格为动物的本能。孩子恃宠而骄、惟我独尊。习惯一旦形成,,势必好逸恶劳、骄奢成性。哪能与同学、同事和谐相处?谈何刻苦成才?更谈何感恩施报?
   我曾经看过一篇题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报道,谈的是中日青少年在内蒙古草原联合开展夏令营活动。中国 小孩一遇困难便神情沮丧、束手无策,大人连忙援手。连活动组织者都是如此。可日本一富翁的孩子竟带病行军、坚持到最后胜利。难怪日本富翁当即炫耀:“这一代,中国不是日本的对手!” 果然如此么?
   哀兵必祥!我曾经有过两个这样的学生:一个学生父母都是瞎子,全家靠政府救济过日子。平日里衣衫破旧、生活极为艰苦。可他以坚强的意志、勤奋的学习回敬周围的冷嘲热讽,以优异的成绩读完初中、高中、大学,现在是某外企公司老总。另一个学生家居农村,父母身体欠佳,兄弟姐妹又多,家境贫寒。高考前夕,他回家帮父母栽秧,由于劳累过度而晕倒田间。可他仍以优异成绩考取重点大学,后保送读研究生,今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要职。
   吴王夫差溺于酒色而亡,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兴。“兴于贫贱、败于逸乐”,实乃千古明训。纵观古今中外,哪位英雄豪杰不是历尽艰辛?是故孟子云:“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
   针对我国的教育现状,有识之士提出了挫折教育的理念。
   有人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今天时代不同了,旧的教育观念早已过时,应该让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成长。部分孩子与家长更是极力反对:“良好的环境与优越的条件有利于学习,何必创造条件让他们接受挫折?”可父母们是否理解:“井以甘竭、李以苦存。”磨练形成意志,意志是学习与工作的动力。诚然,磨练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有如蛹之化蝶,使人发生质的升华。作为父母,出于母爱的本能,不愿孩子受苦。然而,世事无常,人的一生又哪能风平浪静?“爱儿女必为儿女计深远。”与其长大碌碌无为、甚至成为社会与家庭的累赘,何如千锤百炼,造就栋梁之材是每个孩子的父母必须深思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大潮繁荣了市场经济,也激起了社会的沉渣。物欲横流,拜金至上。处处灯红酒绿,人们张口不离票子、房子、妻子,广告、电视、录像……无不充斥金钱美色的诱惑。孩子们又哪能抵御得了对华服美食的艳羡?自然而然,歌星、影星成为其崇拜的偶像。他们学习、模仿,谈论歌星、影星们的绰约丰姿、风流逸事,如数家珍。然而,他们是否知道钱学森、钱三强、马祖光、袁隆平他们的丰功伟绩?崇拜了多少?追星族们为什么不去追他们?实在发人深思啊!
   我曾经去一食堂,看到餐桌上扔满了馒头、饭菜。有一农村小伙子不慎将一带壳的煮熟鸡蛋掉在地上,小伙子竟毫不惋惜地扬长而去。我追上去问他:“这个鸡蛋还是好的呀,为什么不捡起来?”小伙子脸微微一红:“大庭广众中,我怕别人笑话。”竟然是非颠倒!真是居移气,养移体。环境与同龄人间的相互影响何等深刻!他们追求超前享受,艰苦朴素之风已荡然无存。
   社会的思潮必然冲击整个教育体系,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抬头,学校首当其冲。各类招生考试,往往只注重成绩,忽视操行。这种指导思想控制着学校教育的主流。文化学习抓紧了,品德培养放松了,素质教育已成空话。人们可曾想过:从成才的角度,德、智、体、美、劳,哪样可少?厚德载物。无有德,何以成才?更何以立足社会?
   “玉不琢,不成器。”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婴幼儿时期是琢玉的最佳时期,家庭教育的作用益发凸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知、情、意、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必须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培养互助友爱、尊老孝亲的真挚情感。要创造一定的条件对孩子进行意志训练,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种花养草等体力劳动,锻炼其忍性与韧性。从小培养其生活自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鼓励与表扬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让孩子苦中求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特别是间接兴趣,它将激励孩子持久拼搏。要培养孩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培养勤学好思的习惯极为重要!有一本书说得好:“播下习惯的种子,你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会收获一种命运。”
   人生的征途有如漫长的马拉松赛跑,胜利总属于意志坚强、勇于拼搏的人。要鼓励孩子经受挫折的勇气。真正的英雄是摔倒了,爬起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激励斗志,让失败真正成为成功之母。成败相因、苦乐互易,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老子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极富哲理的。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让自己的言行成为孩子们的表率。情感是启迪心灵的钥匙,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要与孩子们多多沟通,让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必然得到良好的回报。
  
  
  
  

共 29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说出了我们许多人心中的忧虑“家庭教育问题”。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用触目惊心的举例说出了家庭教育的失误所带来的恶果。接着以美·中,日·中孩子崇拜,教育的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不同道出了心中的担忧,这是教育的失误,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失误,从而提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接着阐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玉不琢,不成器”说出了孩子最佳的教育时期是婴幼儿时期。“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说出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这些都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龄人的影响,舆论导等方面对孩子的影响也很重要,这就要求对孩子的教育要几方面配合方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后总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要处处以身作则让自己的言行成为孩子们的表率。这是一篇警醒文章,值得大家一读,值得每一位父母一读。 感谢赐稿 推荐品读 【编辑:冰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凌        2014-06-23 14:14:04
  这是一篇警醒世人之作,特别是警醒父母的好文章,提出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的举例触目惊心,作者的提出的家庭教育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教育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基础,因而尤为重要。呼吁父母们重视家庭教育,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
回复1 楼        文友:梦海雪松        2014-06-24 11:52:33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现在的小孩,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众星捧月。这种百般呵护的环境,实在不利于其意志与品德的成长。故而有识之士提出了挫折教育的理念。我只是肤浅的谈了自己的看法罢了。还望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