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梧桐小说】湿地人家

精品 【梧桐小说】湿地人家


作者:醉剑琴心 秀才,2547.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29发表时间:2014-06-25 23:26:47

这是一条从大堤通往湖洲荒地的路,弯曲而漫长。路面覆盖着早春萌发的毛茸茸的草,嫩黄的幼芽上晶莹的露珠闪着朝霞。路两边密密的湿地林还睡在懒梦里。时有窜起的鸟儿从这树的枝梢飞到那树的枝梢,翅膀煽落的冬天里没有落完的残叶在林间悠悠地飘舞。鸟儿在寂寞密林里的叫唤反而更增加了密林的寂寞。这条路不知道是谁开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的,反正有人走过,只是很少有人走。路消失的地方是一块长满杂草荆棘的荒地,荒地好像是从一大片树林里艰难地爬出来的,一直爬到湖水边。湖水的浪从南方滚滚推来时,势力被浅水里的泥沙消耗着,越接近岸边浪谷越小。小浪在愈来愈高的荒坡爬行时,好奇地在草地边沿稍稍打个等儿观望一阵,然后依依不舍地退回到湖水的怀抱。浪涛在湿地林边来回行走的一带偏入湖水的地方,是草木不能立足的沙滩,无数次洗刷过的黄沙、贝壳、小石子,还有不知什么时代留下的瓦砾,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荒草滩上歪歪斜斜地插着稀稀落落的树,倾斜的树干倒向那片茂密的湿地林,裸露的树兜翘起来的部分与地面形成的空隙像张大的嘴巴,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树是被雨季的湖水涨起来侵犯草地时推倒的。
   从这条路上走来一个汉子。看上去50岁左右,脸面上已经被岁月镀上了古铜色。短发,两眼囧囧有神,穿着酱色的休闲棉衣,军色裤,军鞋,1.73米的个儿,背着铁锹,身体显得很结实。他从这条路上一直走到湖滩上,在湖边观望一阵后,再回到林边的荒草地,用铁锹这儿铲铲,那儿挖挖。树叶荒草的腐殖质覆盖下的土壤黑而松软,他的眉宇间闪出丝丝微笑。
  
   一个春日的早晨,有一溜儿摩托车突突突地开到那汉子踏勘过的荒草地,从车上下来七八个人,带着锯子、斧头、铁锹,还有铁丝、彩条塑料布,等等。还有一个女人,大约47岁左右,扛着一个大编织袋。
   这些人都是先前来这儿的那个汉子请来的帮工。那个汉子叫王云清,这女人是他老婆。
   这些人把摩托车停放在树林边后,在王云清的吩咐下,拿着锯子、斧子和柴刀进了树林。女人提着几个小塑料袋也进了树林。
   不一会儿,就有人从树林里不断地背出木头来。这些木头都是些被虫蛀洞而倒下或被风吹倒的枯树干。干枯的木头一根一根地放在草滩空地。
   女人也从树林里走出来了,她的塑料袋装得满满的。
   女人用几块石头垒成临时小灶,燃起了烟火。
   木头的数量差不多够了的时候,女人的饭也做好了。
   太阳快走到晌午了,这些民工的肚子也饿了。女人开始把做好的菜摆在草地上。
   王云清一个招呼,大家都围了过来。
   草滩上摆着大碗装的菜,有蘑菇、蕨菜、野芹菜、炒木耳,还有从家里带来的肉、鱼、蛋。菜也算丰富,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吃罢午饭,稍事休息,大家在王云清指定的林边高地上铲去长10米、宽8米的草,在有记号的地方挖土洞,在土洞里载上粗柱子,再用上下两层平衡的横木把所有柱子联接成一个整体,接着在柱子的顶端架上“人”字木、檩条,铺上荆条椽子……
   当最后用彩条塑料布盖好顶、围好四壁的时候,一座按照王云清的设计和指挥做成的吊脚楼就在这块少有人迹的湖与林结缘的神秘土地上竣工了。
   从第二天起,这里有了人烟。
   王云清和他的妻子,还有一条狗,在这里活动着。
  
   过了一些时间。简易吊脚楼的周围、湿地林的边沿,有了一些被开垦出来的黑土地。这些土地上种了蔬菜,有黄瓜、豇豆、南瓜,等等。女人还蹲在地上用小铲子挖窝儿掩埋着什么种子。王云清则在种了蔬菜种子的菜地四周拦网,以保护菜地不被什么动物侵犯。
   又过了一些时间,有一群毛茸茸的家禽从吊脚楼底层的门里歪歪摇摇地跑出来,在暖阳煦照下的草地里闪着鹅黄的丽影。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拍打着小翅膀,奔跑着、追赶着、跳跃着,叽叽喳喳地欢叫着,肉红色的小嘴啄着春天的嫩草尖。这是王云清孵养的第一批家禽。听他说,有100只鹅、200只鸡、1000只鸭。王云清夫妇每天除了开垦菜地,就是喂养这些家禽。春天虽然渐暖,但气温尚不稳定,夜寒还重,小雨常常携带寒风袭击他们的家,小家伙们一冷就嘘嘘地叫着朝一块儿拥挤,挤到最里面的由于承受不了源源而来的压力而被踏死在底下,反过来不能到群里享受到集体体温的又容易被冻死,所以两夫妇特别小心,不仅要白天招呼好它们,夜间更是要常起来查栏里的温度,给这些怕冷的可爱小家伙分堆,盖上柔软的枯草或旧棉絮。
   农历二月中旬,地气升暖了,王云清从家里逐步运来农具,先后请了100多个农工,在近林高地一带平坦的地方,开垦了50多亩稻田,在靠湖水的地方筑了一道拦水堤。凭着他们夫妇的勤劳,除去了杂草,用小抽水机把湖水抽进田里,开动机耕犁把泥土全部翻耕了过来。
   这时,他们的鸡鸭鹅的纤弱的黄茸毛里渐渐长出了白色的羽毛。它们的翅膀一天天硬了起来。看到开垦过来的稻田、正在萌芽的菜园、一看到人就伸长脖子围过来讨食的家禽,王云清和他以前一直抱怨住这儿不方便的老婆的脸面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
   王云清的家住在远离这儿10多里的大堤西边内的平原乡村。家里不是没有田,只是一家5口才5亩多稻田,这田若维持家庭生活支付日常小用度还可以,但要改变家庭经济环境和面貌,达到邻居的富裕水平,却远远不够。他家的原有土地是整个村里最少的。其原因是他错过了最初的土地承包分配机会。
   原来王云清从部队退伍回家后,被组织安排在县城的工厂,他的户口当然转出了出生地。想不到世事沧桑,一场经验不足的地方改革把他所在的企业解体,他成了下岗工人。下岗时已经年界46,职业年龄已经没有多大前景,再加上父母年事渐高,老婆也没有一技之长,还带着一个孩子,所以他就回了出生地老家。老家的人虽然接受了他的户口,可是土地只给他调剂到1亩。现在凭这一点土地,在这个经济社会里要一家人生活好只是一种假设。生活可以慢慢熬着过,可是时间不等人,他感到自己渐渐老了,孩子渐渐大了。孩子渐渐大本来是好事,可是对于他来说却是压力。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已经到了谈婚论嫁阶段,解决住房问题成为燃眉之急。周围邻居都是高楼大厦,有的还是别墅,可是他一家人还住在70年代初期修建的两间半土砖平房里,谁家的女孩子愿意上门?为此他十分苦恼,经常跑县政府向有关部门谈自己的问题和想法,要求获得支持。最后,相关领导和湿地管理处联系通融,给他的意见开了绿灯。这就是他到湿地林来的原因。
   在要到湿地林里挖出一个人生发展的小孔的念头定下来之后,他开了一个家庭会,决定儿子暂时出门打工,父母就把家里5亩田的日常配管打打招呼,自己和老婆到堤外林边的荒地上开荒。其实这荒地他早就看到眼里了,只是不经过湿地管理部门批准谁也不能擅动。这次既然管理部门开了绿灯,他满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番了。
  
   开荒的第一年到头,他们的收成不是很可观。刚开过来的田杂草治理很难,夏季一场大雨涨了湖水,把即将成熟的稻谷淹了一半,其它田也受渍水影响。几十亩水稻几乎失收,年终算账,除去人工和成本,亏了6000多元。
   家禽养殖倒是有点小赚头。年终结账,200只鸡成活170多只,按市场价每斤15元,获毛利7650元。100只鹅成活87只,按每只5斤、每斤12元算账,获毛利5120元。鸭子养了两水,出货两次,按1800只、每只20元算账,获毛利36000元。整个养殖毛利48770元,除去成本约8700元,再加平时卖蛋收入约5000元,这样,他这一年养殖获纯利润45070元。
   这一年的总收入扣除水稻亏损和交地租费用后,他的真正收入是24000元。这个收入家里人都觉得不满意,邻居也认为不合算。因为他们吃了好多苦,还比不上在外打小工。但王云清还是很有信心。他认为这毕竟是开头荒,困难多、经验少,影响收成在所难免。万事开头难,只要把前面的困难顶过去了,后面的事情总是有头绪有结果的。这与打工不同,以前劳动的成本还在,如果就这样一丢手放弃,以前的心血就白费了。王云清每天对老婆和父母反复讲他的道理。
   他的一些道理终于被家人接受。
  
   如果说第一年是王云清湿地发展尝试的一年,那么这第二年则是他坚定信心的一年。
   第二年的春节还没有过完,他就和老婆又来到荒地吊脚楼。在把吊脚楼的屋顶和四壁换上新的彩条塑料布后,马上投入到了湿地垦荒、养殖的劳动。
   他把去年赚的钱拿出来,又请了几十个农工,抬高了稻田拦水堤;他今年调整了湿地发展的重点,计划利用湿地林资源搞好养殖。
   他认为,上一年养殖没有费多大力,成本也不大,为什么赚钱,主要原因是湿地资源的优势。湿地杂草的根茎叶种子、湿地蜗牛、蚂蚱、昆虫、螺,等等,都是鸡鸭鹅的丰富天然饲料。同时,鸡鸭鹅放养在湖边树林,由于有足够的食水,也不到处乱跑,可以节约放牧的人工成本。
   于是,他投资3万多元在林区拉网围了约500亩树林,发展自然养殖,还在养殖区的一口约10亩面积的堰塘里放了1万尾鱼苗。
   这一年,王云清养了300多只鸡、200多只鹅、100多只旱鸭、3000多只水鸭。
   可是,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正在他满怀信心地做着发展梦的时候,一场灾难来到了。
   那是春夏之交的梅雨季节,一天早晨,淅淅沥沥了几天的阴雨刚停,他和平常一样,打开吊脚楼底层的门放鸡鸭鹅出来,发现地下躺了一片刚长满羽毛的鸡、鸭。他走过去细看,这些躺在地上的都死了!鸡有70多只,鸭有200多只……
   他一下子惊呆了,眼泪都掉了出来。老婆看到这情景,哭着埋怨起来。
   他早餐也没有吃,赶快骑摩托车到畜牧防疫站找来畜医诊治。畜医来了,说这是温疫,可能与梅雨季节和湿地林的湿度大有关,给了一些治疗药物和预防、消毒药物,交代了一些预防、消毒和隔离常识就走了。
   王云清夫妇这一天急得饭也没有心思吃。他们把敞放出去了的鸡鸭鹅全部收回来,打预防针、喂药、消毒、观察……
   可是,尽管要做的事都做了,还是没有什么效果。
   第二天一早,栏里的鸡鸭死的比昨天还多。他们的精神快要崩溃了。
   正在他们垂头丧气时,吊脚楼的前面路上,一位挑着两个大编制袋的老人朝这里急忙地走来。王云清一眼认出是老父亲!他赶快迎了上去,老头子累得浑身是汗。王云清接过担子。
   不等王云清开口,老父亲急促地说:“快!快把这鼠牙草切乱,让鸡鸭吃……有病的,把草捣成汁,给它喂……”
   “这有效吗?”王云清有点怀疑。
   “有效!我试过,你在部队的时候……”老头肯定的说。
   老头子曾经说过这件事的,只不过王云清没在意,当成了闲话。那是他入伍后的一年,也是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左右邻居包括村里的几乎所有农户的鸡,不几天就死完了,唯有他家的30多只鸡躲过了灾难,一只也没有损失。他感到奇怪,就找原因,找来找去,什么也没有发现,唯一使他动心的,就是他的屋前屋后比别人的家多长了一种鼠牙草。这鼠牙草有点像马齿笕,肉质叶,味苦。可是鸡偏爱吃它。他开始不敢肯定,后来就试了试,发现鸡有了肠道炎、肺炎、感冒等病,只要一吃这鼠牙草就好了。老头子把这作为秘方,在家里的墙边沟边,种植起来。这草很好种植,四季常青,节节生根,什么时候都可以种活。
   王云清按照老父亲的指导做了。
   果然出现了奇迹:鸡鸭的发病现象死亡现象终止了;有病的好转了……
   他们终于战胜了一场灾难。
   王云清重整旗鼓,又进购了一批鸡和鸭,把损失的数目增补了上来。并且特地辟一块地种植了鼠牙草。
   这一年尽管受了损失,王云清的养殖包括鸡鸭产蛋收入,纯利润还是达到7万元。稻田由于有效地治理了水和草,50亩稻谷除去成本后,获利2.1万元。年总收入9万多。这笔数字对于他们家来说,是开天荒第一次。他从收入款中支出一部分给一家人换上了新衣服,说实在的,这些年像这样全家过年换新也还是头一次,他老婆身上的衣服已经穿三四年了,在村里的同龄人中显得很寒碜。
   手中有了点钱,穿着新衣服过新年,王云清的老婆笑了,父母笑了,孩子不愿出去打工了。王云清心里美滋滋的,嘴里不时地串唱着跑调的老歌儿。
  
   湿地发展的第三年,王云清成为村里的知名人士,村委会要他把计划想远一点,有几个村民想入股他的养殖场,——他经营种植养殖的地方渐渐地被人们认作是“场”了,他自己也渐渐地有了“场”的意识了:王云清的养殖场虽然没有正式取名,可是人们却习惯地称之为“湿地养殖场”:他也就附和人们的指称认可了这个名:——这样指称没有什么不好的,在当地,能够具有湿地养殖特点的,确实还只有他这一家。

共 12147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个湿地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勤劳致富的典型。主人公王云清 用自己的勤劳带来了财富,也改变湿地的面貌。作者用纪实的手法,朴实无华地展示着人物的细微活动,笔法细微,描述十分精准。语言优美,情节感人。感谢赐稿梧桐。【编辑:江南铁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26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6-25 23:38:39
  谢谢铁鹰老师深夜编辑。辛苦了!遥握问好!
醉剑琴心
2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6-26 08:20:57
   其实,我写小说没有什么。凭性情而已。因为我是湿地人,我的老祖宗就安眠在湿地。我跑了一些地方,城市生活给了我太大的影响,几十年来犹如一梦,但梦醒时刻,乍睁睡眼,忽然觉得湿地像一匹桑叶被蚕食着,各处的都是,人类的欲望驾驭着科技的神奇真厉害。我睡在城市的枕头上开始考虑它的存亡,湿地的存亡是一个原生态生命立方的存亡。我曾经看到一个挂着湿地保护牌的地方,那牌子是被商人运作给挂上的。商人运作的湿地是什么结果呢?我发现是商业的结果,商业把湿地商业化,那些被认为有商业价值的东西膨胀性发展,那些被认为没有及时性商业效应的东西迅速消亡。我还看到一个具有多层次生物的湖区竟然成为鱼的王国,这个王国里王到鱼挤掉一切生物后,只能依赖人的商业意识来活命。人的商业意识调动了一切可以让鱼速成的手段。速成的手段使鱼还没有享受完童年的乐趣就以成年的身形挤入市场的欲壑。呜呼!我不能继续我的思维了。有幸发现我老祖宗安眠的地方还在,还有原生态的一席之地,于是我不能不为之鼓而呼!
醉剑琴心
3 楼        文友:诗词        2014-06-26 08:22:55
  欣赏作品,继续再写遥祝快乐。
回复3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6-26 08:26:40
  最喜诗词慰我心,千年风韵到如今。谢谢朋友!早晨好!
4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6-26 11:12:56
  精彩的湿地文学佳作,学习了。
回复4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6-26 11:18:38
  这真是在您的启发和激励下创造的。感谢您的支持和激励!远握问好!
5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6-26 18:54:44
  祝贺醉剑琴心老师喜摘精品,恭喜、恭喜。问好,祝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6-26 20:41:50
  谢谢社长鼓励支持!琴心问好!
回复5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6-26 20:41:51
  谢谢社长鼓励支持!琴心问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