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梧桐小说】养鸽那些事儿

精品 【梧桐小说】养鸽那些事儿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90发表时间:2014-07-02 14:41:05

养鸽子曾经给了我无穷快乐,也有过许多的麻烦。
   北京家中的鸽群很快壮大起来,有了差不多30羽。当然其中的最大功臣,是第一只买回来的绛紫色雨点。她是这个鸽群的老祖宗,因为鸽群中至少有一半,是她的直女直子,或者孙女孙子、外孙女和外孙,以后还有了第四代。还不仅如此,她因为是一只速度型信鸽,不仅有很优良的短距离速度,而且又有很好的航向定位能力。为此,我们曾经对她做过一次测试。我向母亲的同事,一位叔叔借来一辆摩托车,准备骑上它去八达岭,测试绛雨点的定向和飞行速度。那是三轮军用摩托,现在几乎已经绝迹了。
   我小时很顽皮,却又聪明好学。其实我从来就没有学过开摩托车,却因为觉得这三轮摩托车特别有趣,便央求这位叔叔教我。叔叔曾经是军人,非常豪爽,马上就答应了。我却一教就会,叔叔乐坏了一直夸我聪明,逢人就说此事,那时候我才14岁。我们有这份师徒缘分,很容易就借到了这辆三轮摩托车。
  
   尽管属于无证驾驶,我还是开着它上路了。还带着两个兄弟和一笼鸽子。我居然开着它上了八达岭!八达岭的盘山路蜿蜒起伏,而且坡度极大,开着这样的侧三轮摩托上山下山非常危险。
   当时,实在是初生牛犊,大有英雄虎胆的豪情了。两个兄弟,一个坐在车斗里,车斗里还带着一笼鸽子,一个跨在我身后,开心极了,还不时朝超过去的车辆和行人招手致意。可见速度之快,形势之险。我们哥仨就不知道,其实就等于闯了一回鬼门关,是去集体摸了阎王爷的鼻子。呵呵,不过,回家以后被娘老子骂了个狗血喷头,连带那位借给我摩托车的叔叔一起吃瓜捞了。
   吓得他立马把心爱的三轮摩托给卖了,卖给了一个搞收藏的朋友。叔叔事后说:“你小子有种!估计给你个飞机,你也敢开上天去。”不过,他事后又是逢人就夸,因为我也算他徒弟啊。
  
   我们开上居庸关后,把车歇在路边,三个人提着一笼子鸽子爬上了长城头。那时候长城可不收门票,你买怎么爬就怎么爬,没有人管。我们三兄弟又年轻,我才17岁,两个弟弟一个16,一个14岁。三个人坐在烽火台上面,看过了风景,然后打开鸽笼,看着一群鸽子直上蓝天。它们在云彩里飞翔,在山峦上盘旋着。我们仨仰着脖子看着,突然看见一只绛紫色的雨点,从鸽群中脱颖而出,像一支利剑般朝东飞去。紧跟着整群鸽子追随着它一起朝东飞走了。
   我们哥仨乐坏了,急急忙忙爬下居庸关,开上三轮摩托,风驰电掣般追逐着鸽群赶回家去。等我们急急忙忙冲进家门,打开鸽棚一看,我的宝贝绛雨点,早就回到了窝里安安静静趴着,享受丈夫的细心抚爱。我忍不住伸手去摸它,它伸出嘴,在我手心轻轻啄了几下,嘴里“咕咕”几声,似乎在告诉我,这点距离算什么?我心里真是想不通,这样一只宝贝,怎么会落到鸽贩子手里的?
  
   绛雨点的出类拔萃,在鸽群中实在太过明显,很快引起周围其他鸽主的关注和嫉妒。他们先是在我们家鸽群开笼放飞的时候,故意驱赶自己家的大鸽群来冲群。这是当时养鸽子的人家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冲突。因为鸽子是群居生活模式,它们喜欢聚群,在天空飞翔时,单鸽和小鸽群很容易被大鸽群先冲散,然后裹挟到大群中。一羽鸽子,在一个巨大鸽群中,几乎是不可能冲出来的。除非这羽鸽子有极好的定向导航能力和极快的飞行速度。如果,你们看过大鸽群斗老鹰,就知道这不是虚言。
   可他们就没有想到我们家的这羽绛雨点,恰恰就正好具备这种能力。更加另这些人想不到的还有,绛雨点是我家鸽群的头鸽。一般鸽群里都会自动产生一羽两羽头鸽,但大部分产生出来都是公鸽子,偏偏我家鸽群中,绛雨点就是当仁不让唯一的头鸽。所谓头鸽,就是可以掌控整个鸽群,领导鸽群飞行的领袖。
   他们没有想到,当一个庞大鸽群将我家整个小群裹挟之后,仅仅两个大盘旋之后,绛雨点已经率领自己的小群,一只不拉下地杀出重围,笔直地朝我们家里这座楼宇飞来,而且根本不落在楼顶上,已经在它率领下一只跟着一只,直接落在我家阳台上,然后朝鸽棚里面冲进去。等待这些一直在观察鸽群斗法的几个家伙醒悟过来,想采用第二个手段放二踢脚炸散鸽群的时候,我家的鸽群早就全部归巢了。我打开鸽棚检查的时候发现,我的鸽群不仅一只不少,居然反而裹挟回来一羽对方的幼鸽。
  
   第一个回合的鸽群斗法,我家大获全胜。兄弟三个大喜,忍不住要弹冠庆贺一番。三兄弟溜出家门,跑到了公主坟的商场,在一家小饭店里,要了几个小菜,几瓶啤酒开怀畅饮。那时候,我们家可是不会允许我们哥仨喝酒的。当然掏钱肯定是我,一来是老大,二则,也只有我已经属于拿工资的。
   三个人喝得醉眼惺忪,东倒西歪相互搀扶着回到家里。却没有想到,家门口堵上了几条“大汉”。说是大汉,有点夸张的意思,其实也是两三个毛孩子。领头一个就是隔壁邻居,因为家里养了一条杂毛草狗,周边的孩子们习惯叫他养狗的。当然,他不仅养狗,家里也养着一群鸽子。养鸽年头比我长了,鸽群自然也大了许多。今天和我斗法的就是他的鸽群,估计有上百羽。他家鸽棚可不是建在阳台上,而是在楼顶上。楼顶养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我一看就知道是干什么来了。
   那时候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果斗鸽群,谁家的鸽群输了,鸽子被别人裹挟走了,可以有两个办法处理战局。一个自认倒霉,双方可以继续再战;再有一种,可以登门讨回自己走失的鸽子。那就意味着服输认软了,大家可以算交个朋友。
   果然那养狗的,上来就一抱拳,言道:“哥们,今天小弟认栽了,特地上门讨教。这两位是我朋友,他们也想看看大哥那羽绛雨点。”
   站在他身后的一个小平头也插上前,还掏出一盒大前门,抽出几支来,递给我们哥仨,嘴上说:“大哥这羽绛雨点神了嘿,简直就是一大元帅。居然这么厉害,可以带着30多只的小鸽群,斗赢120只的大鸽群。不但全身而退,还俘虏了一只走。最叫绝的是,归巢不带在外面逗留的,让你第二招也使不出来。大哥,我真想学学你是怎么训鸽子的?”
   我们仨当时都没有学会抽烟,两个弟弟这辈子都不抽。我是18岁上学会了抽烟,60岁才戒掉。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学会,我们谢绝了他的香烟。不过接受了他们的诚意,打开家门邀请他们进去作客。还亲自打开鸽棚请他们参观,又让他们近距离观察了绛雨点。
   当然是不会让他们将绛雨点捉到手里的,养鸽子有个不成文规定,除非知交,母鸽子是不可以随便上手的。因为很可能被小人挖破蛋门,从此这只鸽子就再也不会下蛋了。
   他们对绛雨点的神态、体型、眼神叹为观止,喜欢得不得了。提出了一个请求,就是求一副绛雨点的蛋。
   都是养鸽子的,懂得规矩,一般不会要雏鸽。一来雏鸽鸽龄太短不好养活,很容易因为易棚意外死亡,二则,鸽龄长一点了又不易养家。越是优质鸽种的后代雏鸽,越是不易养家。所以会退而求其次,要鸽子蛋。当然那是也要够了朋友的资格,而且必须是刚刚产下的鸽蛋,一天不能孵化,马上保温拿去孵化,才能保证出壳率。
   我的绛雨点早就不再自己孵化雏鸽,它产下的蛋,都是保姆鸽替她孵化的,所以每隔半个月左右都会产下一对鸽蛋。我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排好队,在指定的日期来取鸽蛋。
   从此我们几个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多少年都在相互扶持和支持着。那个养狗的,叫齐和平比我小一岁,和我大弟同龄。小平头其实比我大一岁,叫赵天和。另外一个不怎么爱说话,叫杨晓飞,是养狗的同学。那时候因为养鸽子,发展到大打出手,也是很常见的事儿。
   不久之后,我们哥仨就因为养鸽子,在公主坟商场和别人大打出手,制造了一起曾经轰动一时的流血事件。
  
   也许还是因为绛雨点的名气传播得太快了,而且被好事者越传越神。我们家楼下,经常出现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窥视,甚至还有人提着气枪转来转去的。好在绛雨点天生警觉,几乎很少会在楼顶檐口闲逛,也极少在鸽棚外面的阳台上瞎溜达。它多数时候都是飞出鸽棚直插蓝天,归巢时,也是从半空里一个筋斗笔直下坠,差不多要到了接近这座楼的楼顶,才改成俯冲,一直冲到鸽棚的跳板上,然后一头钻进鸽棚。它的这个性格,使得心怀叵测的人,很难有机会伤害到它。可不论怎样,我家鸽群还是处于一种潜在的危险之中,直到终于爆发了那场大战。
  
   那是一个冬天,我们兄弟三个结伴,去公主坟商场的副食品部排队买豆腐。
   那是计划供应年代,买什么都要票,要票还要排队。为了买个豆腐,最少要排三小时队。下午三点才来豆腐,却必须12点一过就去排队。否则,你拿着票,也吃不上豆腐。
   排队的方式很多,最老老实实的法子,是端个小板凳,实实在在坐在位置上。当然,这种一般是老太太。年轻人和孩子们,是不屑用这么蠢的法子的。他们一般是用个篮子、旧包,甚至一张报纸,一块砖头,放在位置上占好,就算排队了。到接近时间了,再站到队伍里去。
   我们中午已经占好位置,大约2点左右去了副食品商场。我让老二在商场里面守位置,我带着老三帮他去买东西。
   等我们回到商场,老二神色慌张地对我说:“出事了。”
   我问他:“怎么啦?”
   老二告诉我,刚才来了几个人向他挑衅,现在去叫人了。我一听就不对,来了几个人向他一个人挑衅,现在又去叫人了?来了几个死人?还是只会喘气的?分明是这小子挑衅了别人,这个人知道我们哥仨,十有八九一起活动,所以回去叫人了。
   我瞪了老二一眼,说:“我和你说多少次了?别老是出去惹事。咱们不怕事儿,可也不能惹事。快说实话,到底怎么回事?”
   老二这才吞吞吐吐说了实话。
  
   原来最近这群经常在楼下转悠的人中,有一个老二认识,是他们学校高一个年级的同学,姓马。曾经多次在学校和老二发生过小摩擦,最近又领人来窥视。老二心中有气,今天刚巧看见这个姓马的落单,一个人也来排队买豆腐。他一个人靠着一架地秤的支架上,老二故意从身后也靠上去,把姓马的撞了个趔趄。
   他回过头看见是老二,便开口叫骂。“你*妈眼瞎了,看不见人啊?”
   老二一点不买账,反唇相讥:“我眼是好的,所以没看见人。”
   姓马的看出老二是故意发难,料到我们就在附近,便撂下一句话,走了。
   “你小子有种就别走,我找人去。咱们就在这儿练练!”
   老二嘴上不丢人,追着喊:“去找啊,哥们等着啦。”
   看姓马的真去找人了,老二心里发慌,才想起赶紧告诉我想办法。
   我听完后,稍稍沉吟后,冷静地对两个弟弟说:“得该来总要来,是祸躲不过了。练就练吧。”
  
   我们仨站成一个三角形,朝四周观察了很久,发现没有什么动静。时间到已经接近三点,顾客越来越多。
   我低声嘱咐他们:“你们别乱动!我出去看一眼。”
   我独自在商场外面转了一个圈,也没有看见上面人,又返回来。不料还刚刚走进去,就听见里面人声鼎沸,有很多人在喊“打架了!”
  
   我不由心里一惊,暗想:不好,他们已经到了。里面只有两个弟弟,他们要吃亏。我不顾一切,伸手扒开人群冲进去,果然是老二吃亏了。六个大汉正在围攻他一个人,只看见拳脚飞舞,他被困在中间。再一看老三,反而占着一对一的优势。也许人家看他小,还是个孩子,也就不曾当他对手,只分了一个人看住他。却不料对方错判了对手。我家老三心狠手辣,特别能打,而且在学武术,出手又快又狠。他趁对方不注意,顺手抄起一只5斤装的大酱油瓶子,劈头盖脸砸在那人头上,顿时开了一个窟窿,红的白的乱流,一头栽倒在地上了,事后才发现就是那个姓马的。
  
   我一眼看清了形势,知道老三那里只有便宜没有亏,立刻扑上前营救老二。就在我扑上去的时候,看见一只装菜的箩筐兜头砸向老二,正好击中他的鼻梁,顿时血流如柱。我心里的怒火“噌”地窜起来,箭步流星朝着用箩筐砸老二的光头扑去,不等他反应,我已经连着几个直拳猛击他的脸,把他打得鼻青脸肿。因为第一拳就被我封了他眼,所以很快就失去了战斗力。我一个钩腿把他放倒,朝第二个对手扑上去。
   老二满脸是血,看见我和老三都已经分别放倒了一个对手,立刻斗志狂升,不顾伤痛抓住靠得最近的一个一顿拳打脚踢,居然打得对方狼狈退避。转眼之间原来2比7,一边倒的格局,已经转变成为3比5的局面。
   关键还是我们哥仨是齐心合力,真是所谓“打架亲兄弟”了。老三和我都在学武术,我小时候就是个好打架的,只是年龄大了,反而稳重了许多,再也不肯轻易出手。今天看见亲兄弟吃亏了岂肯善罢甘休?所以出手变得凶狠无比,第二个对手,仅仅几个回合,已经被我一脚踢中小腹仰面倒下去。偏是老三的对手也挨了一脚,已经逃出战圈。局面再度变化,由3比5变成了3比3,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我正要准备发起最后一击,对方还没有退出战团的三个,突然一起转身朝场外逃去。

共 843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极有生活味儿的小说,作品的文字不仅朴实无华,而且生动风趣,还带着一些京腔京韵,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一群半大小子,因为养鸽子发生的趣事,开着摩托车上八达岭放鸽子、鸽群斗法,为了鸽子的打架。所有这些都充满了生活的韵味儿,非常自然而真实。也表现出来当时这些青少年淳朴的情怀,刚刚大打出手,转眼可以成为朋友。谢谢支持梧桐,希望更多优秀。【编辑:春花格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702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诗词        2014-07-02 16:04:20
  一停二看三踯躅,野趣h横生涧水幽。老树千棵多鸟语,漫山红豆可堪求?欣赏师父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7-03 08:59:39
  谢谢徒儿啦
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7-02 18:09:57
  谢谢江南老师为梧桐又喜摘一精,恭喜。问好,期待更多精彩呈现,祝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7-03 09:00:02
  谢谢晚霞的鼓励
3 楼        文友:丹枫醉晚        2014-07-02 18:25:06
  人的一生,总是有你的最好,养鸽,也是我童年最值得骄傲的事。深有同感。问候江南先生。遥祝夏安。
回复3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7-03 09:00:39
  关于养鸽子还有很多故事。
4 楼        文友:那拉格格        2014-07-02 18:46:10
  非常接地气的小说。那时候北京就是那个样子,读来亲切生动。拜读欣赏老师佳作了!赞一个!
回复4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7-03 09:01:41
  谢谢格格了,不算对不起北京人这个称谓吧?哈哈,还有三分京韵。
5 楼        文友:宏声        2016-10-07 05:51:21
  欣赏老师佳作,取老师艺技之长补吾之短。只有学习才会进步,只有谦虚做学生才会学到知识。江山是培育文新人的大学校,有缘相聚相识友谊万岁!老师的佳作吾常读下去。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