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梧桐征文】故土魂(小说)

精品 【梧桐征文】故土魂(小说)


作者:醉剑琴心 秀才,2547.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00发表时间:2014-07-10 11:31:14

“爸爸:不孝儿回来看您了……您送给我的‘护身土’带回来了!今天归还您……”
   堂伯俊刚正跪在镌刻着“故显考刘公讳正和之墓”字样的大石碑前,点燃两只蜡烛和三炷香,烧燃一叠冥钱纸,磕头三下后,从怀里掏出一个被磨得油光发亮的心形小皮荷包,倒出一抔血黑色的土,洒在父亲的坟头上。然后,双手捧头,伏在碑前,悲泪长流,暗泣不语。
   这是发生在1988年10月8日的一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9年零7天的日子。深秋的爽风,吹拂着蓝天的白云,撩动着他银白的鬓发,金色的稻浪漫卷着悠悠的稻香,沁入他的心脾。可是他现在,脑海里激荡的却是51年的岁月风云。这51年里,他跨越了几个世界,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多少坎坷曲折,多少刀光剑影,多少腥风血雨,残酷地逼迫他去经历;拷打着他的生命,洗礼着他的灵魂。他毕竟走过来了!回归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土。——这跟随了他51年的装着故土的皮荷包,这皮荷包装着的一抔51年前的故土,就是历史见证。
   他怎么也不会忘记:1937年的10月7日,一声半夜狗咬,他的梦还没有醒,就被几个枪兵破门而入,强行按在床上,用绳子绑捆着双臂,推出了门。母亲歇斯底里的哭喊、父亲带血的呼唤,弟弟妹妹们胆战心惊的哭叫,没有阻住他被架走的脚步。父母被枪托击倒在地下;他被绑架着离开了家门。——他就是这样被抓壮丁出来的。
   他被押解到区公所培训了一个星期,10月14日,堂伯的父亲拉保长的关系,才得以见儿子一面,父子见面时,父亲的眼红肿着,走路一瘸一拐的,显然是枪托击打在腿上的伤还没有好。他内心有说不出的心痛。父亲来时给他带的衣物他一点也没有得到,他从父亲手里唯一得到的就是一个心形皮荷包,父亲把装土的皮荷包双手捧着交给他时,含着眼泪说:
   “孩子,离开家了,没有谁来照顾你了,就带上这一包家里的土吧!这‘护身土’会保护你的……”
   堂伯的父亲被一声暴喝赶走时又补充了一句:
   “记住,一定要带着它回来……”
   堂伯的父亲送给堂伯的这个礼物要说是家乡风俗里最为珍贵而动情的。因为老百姓敬土、重土、亲土、靠土,我们家乡更有远行赠土寄情的习俗,即凡有游子出行,其家里或家族中的长者,必定要把家乡的净土包上一包郑重以赠,祝愿吉祥有成、快乐健康、不忘根本、安全而归。对于这一点,古藉有说:“己土卑湿,中正蓄藏。不愁木盛,不畏水狂。火少火晦,金多金光。若要物旺,宜助宜帮。”(《滴天髓论》)无非是说,土能生万物、土能养万物,土能助万物,土能保护万物;万物有土而固根本,有土而发展,有土而吉祥,有土而平安,有土而根脉千里不断。
   堂伯颤抖着双手从他父亲手里接过荷包土,内心悲伤得已泣不成声。那时,他才15岁。……
  
   堂伯和他一样的壮丁被拉上了运兵的汽车。此去一别到如今,已是51年!
   我的父亲和侄子们把堂伯劝回了家,他知道他母亲死于当年腊月,父亲死于第二年四月,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后来死于水患饥荒,家里只剩下一个弟弟,由叔父收养的情况后,又是悲痛了一番,他想分别去找死去的亲人的坟头,可是,哪里还有辨处呢!
   堂伯向我们反复说,他所以能够活到今天和我们见面,就是父亲送的那个心形皮荷包包的一抔家乡土鼓励了他、保佑了他。
   他说:告别父亲后,我和这些同乡壮丁几经辗转,被分散到各个军队,拉到不同的地方。我被拉到南京,那是1937年的11月底。当时,一个同口音的都没有,老兵又欺负新兵,我年龄最小,受到的气最多。行军、训练、打仗,既累也危险,孤独、辛苦、害怕和侮辱,折磨得我几次想死去,可是,一想到父亲临别赠土的话“它会保护你的”、“一定要带着它回来”,我又鼓足勇气活下来了。我感到我不是为一个人活着。我当时最想我的亲人、我的父母,特别担心她们的身体。我常常一个人拿着父亲送给我的皮荷包掉泪,看到它心脏形的样子,就猜父母也一定在想我;闻到家乡故土的香味,就像闻到了家乡的气味、父母的气味,感到无比亲切。晚上睡觉,我把皮荷包放在枕头底下,多少个夜里梦中,我都摸摸它,摸到了它,我才能安下心来。白天行军、训练、上岗、作战,我把他装在贴心的上衣袋里……说实话,它简直成为我的灵魂依托、精神支柱……
  
   “我每天都带着装故土的心形荷包,它确确实实在保佑着我,在激励着我。当时战事吃紧,日寇南进,华北、豫皖、苏北大部分地区沦陷后,南京暴露在日寇的前沿,国民党政府1937年11月28日开始撤出南京,迁往重庆,我们担负保卫撤迁任务,于是,我随队到了重庆地界。后被安排到万县担负放空警戒。在那里,我们遭受到日寇一遍又一遍的空袭。”堂伯说。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寇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万县也是重灾区,我至今记得1940年7月28日中午时分,几十架日军飞机从宜昌方向黑压压地飞过来,向万县主城区的西山路、环城路、二马路,以及郊区的陈家坝、沙河、枇杷坪等各处疯狂投弹,并俯冲下来用机关枪疯狂扫射。那次我在琵琶坪,一颗炸弹落在我的旁边,我当时滚到一截残墙边,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我被震昏了过去。我醒来的时候,正躺在担架上。我当时意识到胸部有点痛,用手一摸,发现流出了血,我马上担心起我的荷包来,从袋子里掏出来一看,皮荷包被击穿了,胸部上的血渗透到了荷包的土里,土里还藏着一块弹片——医生告诉我,只是腿受了砸伤,要害地方胸部要不是装土的皮荷包给挡了一下,我的心脏也许就击破了。现在也只是弹片的菱角擦破一层皮。我倒抽了一口冷气——真的是父亲送的一荷包土保佑了我从此,我更珍惜它了,我把皮荷包上被弹片击穿的洞一针一针地缝好,那块裹在土里的弹片我就把它作为纪念留在了包里。这个故土包从此我当成了保护神。”
   堂伯说到这里,眼里闪着光芒。他喝了一口茶,从皮荷包里拿出弹片,有两块。他指着其中一块说:
   “这就是万县的。”
   那块弹片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比一块银元要大。
   接着,又指着另外一块较小的呈三角形的弹片说:“这块是衡阳的。”
   衡阳的只有万县的一半大。
   这两块弹片都锈迹斑斑,还沾着带血的土。
  
   “家乡故土包使我第二次保全生命的是衡阳会战……”堂伯继续说,“那时我在衡阳守军军长方先觉的第190师容有略部……”
   当时的形势是,1944年5月27至8月8日,侵华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以挽救孤悬南洋的日军,鼓舞太平洋战役屡遭败绩而日本军民低沉的士气,遂发动豫湘桂战役,衡阳会战成为豫湘桂战役的最重要阶段。历史记载:1944年6月18日长沙沦陷后,日寇分三路南进,直指衡阳市。中国陆军第十军守卫衡阳,兵力1.8万人,军长是方先觉。在兵源不足、装备不全、援军不到、粮弹不继的情况下,仅凭粗陋野战工事,抗击着日军五个师团及独立第五旅团共11万人的围攻,历时长达48昼夜。战斗结果,中方伤亡1.5万余人(其中阵亡7600多人),日军伤亡6万之众(其中直接被歼19000多人),导致了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下台。
   堂伯说:“那次战役十分惨烈。敌人的飞机、大炮狂轰乱炸,连毒气弹都使用了,我们没有一个退却的,连伙夫都参加了战斗。我是敌人第二次冲击时受的伤。那次我们连续血战9昼夜,渴了饿了连死人的血都喝过。”
   “我受伤是7月13号,就是击毙日军120联队联队长和尔大佐那次,我在一个民房院墙里向来犯日军扔手榴弹,我把绑捆在一起的三颗手榴弹扔出去后,人刚转身过来还来不及隐蔽,敌人一颗炮弹落在我前面5米的地方,我又被弹片击中了。当时受伤四处……”
   堂伯拉开衣服亮伤给我们看,只见右小腿上、左大腿上、腰部,各有一个大伤疤,左胸一道伤痕。堂伯指着左胸的伤痕说:
   “又是这个地方,弹片也恰巧击在这个土包上,这次虽然击得很重,我被掀倒了,右腿骨折。但关键部位胸部又只是划破皮肉,流了一些血,没有沾到心脏。”
   家乡的故土再一次救了他,也再一次饮了堂伯的血。
   “你看:这一道长口就是这次的纪念,那个短一点的是万县的纪念……”堂伯指着伤说,“如果没有它(故土包),我真的不知道还有不有命呢。”
  
   堂伯说,衡阳保卫战结束后,他在后方医院疗了很长一段时间,腿能够下地了被运到台湾,驻守在台南垦丁。
   他说:在垦丁的日子是我最孤独的日子,也是最思乡的日子。当初刚上去台湾的船,我就感到不妙,感到回家无望了。到垦丁后,海峡两隔,就像阴阳两绝。我每天看南天白云,日起日落,海鸥西去,只想它们带着我的魂魄飞回我的故乡,能够与我的亲人团圆。那个时候,蒋介石天天鼓动“反攻大陆”,我们也还真相信过……不过,说实在话,我们这些普通老兵所关心的“反攻大陆”并不是什么帝王霸业,什么政党是非,我们关心的只是背井离乡,不想在台湾成孤魂野鬼。我们都是父母生养、在故土长大的呀!父母之恩、兄弟姐妹之情、故土风物,形成了我们的血肉灵魂,我们能够割舍得了吗?所以在我们许多老兵的思乡情感中,我们的“反攻大陆”就是能够重新踏上大陆、回归故土、见到亲人!过去,由于我们的软弱与优柔寡断,我们已经失去了回归故土的许多机会,那是因为还抱有总可以寻到机会的愿望。到台湾后,就绝望了,——海峡宽、海水深、两边对立,我们只能望洋兴叹、望云生悲!而“反攻大陆”倒给了我们“返回大陆”的机会,如果有这个机会,我们是如论如何不能再让它失掉了。我和我的同命运的老兵都私下里这样议论着。后来,国民党在治理台湾的政治问题上渐渐出现失误,“反攻大陆”的口号一天比一天降调,最终成为泡影,而台独的苗头却渐渐露头,我们真正地伤透了心。每天夜枕海浪心思翻滚,日望鸟飞魂魄难归。我的那一荷包相思土,日益用无情的相思催白了我一头黑发。
   堂伯到台湾时是26岁,他一直守住他父亲的一荷包故土生活,一直用老父亲的箴言似的两句话填充自己的精神,许多人给他介绍对象都被他拒绝了。他从来的愿望就是回家安家。直到1977年,年界55岁了,再不谈婚思子,就有鳏寡终生、断子绝户的危机,当时,有人警告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才感到问题严重起来。本来父母在而“远游”、有父母而“不养”,就是不孝。再加上失去“薪火传承”,这不就是“全不孝”而加“大不孝”了吗?由此一想,才结婚生子。
   堂伯以家乡故土为念而力图独身明志的决心我们虽不敢肯定,但却无限感动,直到他终于老年婚配得子,我们才放了心。
   堂伯这次回来只住了短短的10天,我们家族10多户人家,还有乡、村、组,都热情地接待了他,为他特设宴席,他感到享受到了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待遇,无限感概,说他来之前的一些不和谐的无聊宣传太滑稽了。堂伯这次是只身而来的,他风趣地说自己好像是个“侦察兵”,不过他已经侦查到了实情,那就是大陆的发展,大陆的日新月异变化,特别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乡情亲情的深厚,常常使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说还会要来的,下次要来的不仅仅是他,还有他的老妻和女儿。他还要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说给更多的大陆游子——与他同命运的老兵,这些老兵正是暮年秋风、傍晚夕阳,在望眼欲穿地等着他的消息呢!
   眼看假期转眼就到了。临行前,他特地来到父母坟前告别。他又正跪在墓碑前,三叩头后打开父母生前送的那个紧紧跟随他几十年而在战火中受伤的心形皮荷包,把父母坟头的土捧了一抔装上,习惯地装在贴心的上衣袋里,然后才在我们的护送下挥手道辞,依依离别。为此,我特念了一首《八声甘州》以纪怀:
   敢挥戈,万里浴枪弹,腥风卷衣衫。
   叹苍茫大地,金瓯破碎,白骨凝寒。
   尔男当慷慨,马革裹尸还。
   痛饮东瀛血,裂胆抛肝。
  
   谁想萧墙又乱,海峡亲缘断,离恨难言。
   岁催华发老,雅愿付虚涵。
   念故乡、梦逐浪涌,睡无眠、怅眼向青天。
   夕阳落,九旬孤苦,唯泪潸然。
  
   我第二次见堂伯时是2010年5月。那次,我作为省教育考察团的成员,上午8点多乘飞机到厦门,再乘船婉转到金门。在金门小憩后,乘台湾小型飞机到台湾桃园机场。完成了台湾大学、淡水大学等几所学校的交流后前往台南。这次堂伯和堂伯母特地赶到赤坎楼迎接了我。堂伯是坐着轮椅特地从台南荣军大院坐了约莫40分钟的车来迎接的,刚到赤坎楼汽车站下车,他就看到我了,催堂伯母推着轮椅来到我跟前,他把我还有我们考察团的成员接到餐馆就餐。原来这饭是他早就定好了的。餐后,堂伯和堂伯母带我来到他的住所。

共 943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眼看着孩子被抓了壮丁,上了战场不知能否再回来,再回来时自己还在不在人世间,作为父亲看孩子带的不是别的,而是一把土。这把土在无数个艰难困苦的岁月中,为孩子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他能够有足够的信念活下来。这把土满载着父亲对孩子的担忧和思念。故乡的土,一次次救他于危难之中。是家人和故乡在保佑着他。分别时的嘱托,孩子做到了,可是父亲却无法看到。这种悲痛可想而知。回到台湾,在生命即将陨灭的时候,堂伯最后的希望就是魂归故里,人想家会疯,可见这种思乡之情是如何折磨这位老人。自己的妻女帮他完成了这个遗愿。老家的亲人也在家里竖起了他的排位。此文感人至深,将思乡之情描绘的细腻而淳朴。一捧乡土,带走了多少人的思念,寄托多少人的乡愁。感谢赐稿梧桐!推荐品读!【编辑:浅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71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浅凝        2014-07-10 11:35:54
  写的真好。继续加油。
2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7-10 11:44:45
  编辑辛苦了!谢谢你,此文并非全虚构,只是加强了些细节描述。基本上采用的是写实手法和心理描写。人物、时间、事件是真实的,写此文也是对我堂伯的一个纪念。感谢梧桐文苑的征文题目激发了我写作的动机。 醉剑琴心
醉剑琴心
3 楼        文友:伍召刚        2014-07-10 12:45:41
  你的文章十分优美,简洁干练,我非常喜欢你的文章啊,希望以后在江山文学网共同进步啊。
回复3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7-10 13:36:36
  谢谢文友惠赐雅赏!琴心遥握问好!祝你写作快乐!
4 楼        文友:诗词        2014-07-10 13:50:35
  琴心文笔很好,欣赏作品,继续写为社团贡献一份力量,咱们一起为打造梧桐而努力。
   朱夏环游感若何?青山绿水海扬波。
   华舟银燕频来往,两岸同歌唱好歌。
回复4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7-10 15:00:50
  谢谢诗词好友雅赐鼓励。琴心问好!
5 楼        文友:张之章        2014-07-10 14:12:23
  佳作,欣赏学习。
流星惊月风前影,笔落天涯腕底香
回复5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7-10 15:02:45
  谢谢张之章好友鼓励支持。琴心遥握问好!
6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7-10 18:46:42
  祝贺醉剑琴心老师佳作荣获精品,恭喜、恭喜。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6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7-10 19:34:11
  谢谢社长支持!琴心问好!请喝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