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走,快走

编辑推荐 走,快走


作者:江山一舟 布衣,46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47发表时间:2014-07-20 12:17:32
摘要:好一个“走,快走!”,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自两个年轻女人的嘴。一个“走,快走!”把婆母娘逼上了死亡路,自己苟且偷生;一个“走,快走!”让婆母娘返死回生,自己舍生就义。同一句话,彰显了两条不同的人生轨迹:一条是这样的阴暗自私,让人鄙视;而另一条却又是那么的光明磊落,令人敬仰。


   在我们临沂地区最近几年木板材加工企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大大小小的木板材加工厂更是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城镇和乡村,城镇的多从事板材的最终成形和深加工,乡村的多从事板材成形的原料——皮子(用机器将木料分解成的大小、厚薄不一的木片)加工,这种皮子加工最繁琐、最需要人手,一个厂子少了十几个人是很难运行的,由于几乎三分之二的家庭都有自己的厂子,劳动力的缺乏可想而知,从外地吸引来大批的打工人员仍是杯水车薪,有厂子的家庭都是男女老少齐上阵,有几分力出几分力,这可苦了为了儿女操尽了心的老年人,本该到了颐享天年的时候却又不得消闲。孩子能体谅些的日子还好过些,要是遇上钻进钱眼里不认爹娘的主儿那就只有跟着干受罪的份儿。
   话说在我村子里就有这么两户有板厂的人家,一家在村西,一家在村东,村西的姓胡,胡老爷子今年六十五岁,与六十三岁的太太生育两个儿子:大儿子四十一岁,名叫胡德锁,娶妻付新花,孩子六岁了,是个胖小子;小儿子二十三岁,由于家庭原因至今连个象也没对上。
   巧的是,村东的一家姓董,老爷子也是六十五,太太六十三,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也是四十一岁,名叫董士任,娶妻贤思慧,孩子也六岁,同样是个胖小子;董家的小儿子也是二十三岁,但是在哥嫂的帮助下已经与邻村的一位貌美如花的姑娘定下婚约,今年的秋天结婚。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胡、董两家的大儿子是同年生的,小时候是一对很亲密的玩伴,可以说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只是后来两个人的个性明显地不同起来,这才逐渐地疏远了。胡德锁生性顽劣,油嘴滑舌;董士任从小忠厚老实,惹人喜爱,村里人送他一个亲切的称呼“懂事人”。
   “什么样的马儿配什么样的鞍”,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成人的胡德锁整天地游手好闲,吃喝嫖赌样样在行,人送外号“胡得瑟”,你还别说这小子仗着一副好皮囊,再加上熟谙风情,颇得女人的欢心,情人时时换,许多姑娘被他搞大了肚子,又被他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而流了产,最终落了个始乱终弃的结果,轮到付新花时,由于俩人都到了二十五岁的年龄,她说啥也不愿重蹈以前姐妹们的旧辙,挺着个大肚子赖在胡家不走了,胡得瑟也只得与她奉子成婚,你想这样的女人能有什么样的好品行,一进胡家门便耀武扬威,耍起了“讹”牌,对胡家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全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特别是这一年的年底坐月子时,婆母娘对她细心伺候,她却一点也不领情,小米粥里鸡蛋放多了,说是要撑死她,放少了又说是舍不得给她吃,有时干脆摔碟子打碗,还对老人骂骂咧咧,街坊邻居实在看不下去,又不好插言,悄悄地改了她的名字叫起了“负心货”,都说她不是啥好东西。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春天,董士任与经人介绍的、恋爱了三年的对象贤思慧结了婚。从恋爱到现在贤思慧一直知书达理,见人面带笑,孝敬公婆,疼爱小叔子,有了孩子后更是一位贤妻良母,深受村里人的好评,人们都叫她“大贤惠”。
   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而又本质不同的两个家庭,都是在四年前建起了板厂,但在对待老人和弟弟方面却存在着天壤之别。胡得瑟和负心货凭着天生的小聪明及家人的帮助很快致了富,腰包大鼓,买上了高档轿车,俨然一副大老板的派头,胡得瑟更加得得瑟起来,一身的西装革履,小分头整天梳得油亮油亮,一有空就瞒着家人驾车朝城里那些醉生梦死的地方跑,时间一长负心货感觉到丈夫寻花问柳的老毛病又犯了,哭过也闹过,不但不起作用,反而时常招来一顿暴打,日子久了她也就学乖了:你能这样,我也能!于是负心货更加负心了,涂胭脂抹粉地招蜂引蝶起来,竟和好几位外地前来购货的男老板有染,还美其名曰:“扩大门路,搞活经济,促销。”这可苦了公公婆婆和小叔子,对两个时尚人管又管不了,干生气,还得整日里为他们卖命,整日里和几个打工人员一起镟皮、晒皮、补皮、打包、装车、卖货,可是几年来一分钱的工钱也没从胡得瑟两口子那里得到过,老人要得紧了,两口子便恶言相加,态度蛮横,说是老子给儿子干活天经地义,是应该的。平日里该吃饭了,自己大鱼大肉的享受,爹娘和弟弟只能回家食用责任田里产下的口粮。
   其实,为了给这两口子成家、建板厂,老人已经借了许多的帐,至今和小儿子住在祖上留下的三间破草房里,更愁人的是小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处了几个对象,姑娘都因为有那样的大伯哥和大伯嫂很难处,再加上没有新房而离开。小儿子早就有了到别人家打工挣钱的想法,两位老人也觉得这样下去实在不行了也准备在要了工钱以后和小儿子一起离开。
   同年建厂的懂事人和大贤惠两口子,起早贪黑,勤勤恳恳也是把厂子经营得红红火火,老人看着儿子、儿媳挺辛苦,想帮忙干点活,可是儿媳总是笑着说:“您二老为我们操劳了大半辈子,哪能再叫您们干体力活,帮着看看孩子、做做饭就很好了。”
   弟弟也在厂子里帮忙,可是哥嫂只是让他干些卖卖货、记记账等轻松体面地活儿,出力的活从不让他沾边,有时弟弟看到哥嫂同打工人员一起忙得不可开交,赶过去抢着干,嫂子忙推开他,开玩笑地说:“这怎么行?你该说媳妇了,要是晒黑了脸,将来弟媳还不埋怨俺?”
   建厂以后第一年,哥嫂省吃俭用用赚来的钱在村子中央最显眼的位置为弟弟盖起了一座阔气的二层楼,第二年为弟弟买来了轿车,说是弟弟搞对象用得着,第三年嫂子托人为弟弟和邻村的一位貌美贤淑的姑娘牵起了红线,这不定下今年的秋天完婚。
   看到和小儿子一般大的董家孩子在哥嫂的操持下婚事顺水顺舟,胡得瑟的老母亲急了,今年麦收以后的一天,吃过晚饭,她胆怯怯地来到胡得瑟两口子的住房,当时两口子正享用美餐,母亲的到来,他们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屁股也懒得动一下,倒是一直在奶奶的照料下长大的小孙孙跑了过来:“奶奶,您吃饭!”
   “回来!”是儿媳的一声断喝。
   老人明白这是给自己下马威的,也就不再拐弯抹角,而开门见山地说:“看看人家董家当哥嫂的,为弟弟盖上了房子,说上了媳妇,你们也该为兄弟操操心了吧!”
   只见负心货把碗一推,阴阳怪气地说:“那是人家的命好,我们可没那本事,谁要是看着人家好,尽管去好了!“
   看到儿媳要发火,老人忙赔上笑脸说:“也不指望你们出更多的钱,把这几年我们三口的工钱开给我,俺再向别人借借,好给你弟弟盖房子成家,好吧?”
   “不好!没钱!进料的钱还是贷的款呢!”胡得瑟也帮着媳妇数落起老娘来了。
   现在看来,儿子、儿媳只管自己享福,就算有钱也是舍不得花在弟弟身上的,想到这几年一家人只顾为他们出力,而耽误了小儿子的终身大事,老人家的气不打一处来,于是也抬高了声音:“看看你们吃的、用的,啥时替别人想过?”
   吵闹声引来几位街坊邻居的劝架,人们早就看不惯胡得瑟和负心货两口子的所作所为,一边批评着他们,一边劝老人消消气。
   负心货恼羞成怒,趁众人不备上前狠狠地踢了婆母娘一脚,大喊一声:“走,快走!”
   为了儿子、儿媳操碎了心的老人,受此大辱,再想想小儿子的婚事无望,双眼一闭,低头向身旁的玻璃茶几狠狠地撞去,当众人明白过来,忙去拉时,已经晚矣!
   只听得“咔嚓”一声,玻璃破碎、脑浆迸裂,老人一命呜呼,所有在场的人个个是目瞪口呆。
   与此同时,屋外传来“嗵”的一声闷响,紧接着大街上有人在奔跑:“不好了,村东起火了,快去救火啊!”
   这爆炸和起火的地方正是董家的板厂。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晚饭时分,董老太太一边看着小孙孙安乐,一边做饭。由于小叔子的新房正在装修,大贤惠把公公婆婆接过来同住,一时间住房拥挤,便把厨房临时安置在厂房的一角。老太太打开煤气,在灶上煮着饭,就转身在案板上细心地切起菜来。这时淘气的安乐捡起地上的一根木条将一头靠上煤气灶的火苗点燃了,玩起了火把,掉下来的火苗又把身边的一个还没打包的皮子垛引着了,“噼噼啪啪”的声音这才引起奶奶的注意,回头看时,大火已把煤气灶包围了。
   老人慌忙抱起早已吓呆了的小孙孙往外跑,将安乐安置在安全的地方,一边喊着一边跑了回来,老人虽然年纪大,但是她清楚地知道前一天刚刚灌满煤气的煤气罐一旦被烧炸,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她直奔过来,大火中的煤气罐已被烧得滚烫滚烫,再加上剛灌满煤气,很重,老人艰难地搬了几次,手都烫伤了,可这个危险物依然是岿然不动。
   孩子的哭声、婆婆的喊声及厂房里升起的浓烟最先惊动了场院里正和打工人员一起收拾皮子大贤惠,她飞跑而来,冲进大火之中,找到摇摇欲倒的婆母娘,上前抱起来就往屋外跑,跑到屋口放下老人,往外推了一把,只说了一声:“走,快走!”转身又冲进火海去搬煤气罐。
   就在大贤惠快要靠近时,被大火烧烤已久的煤气罐失去了最后的忍耐,“轰”的一声爆炸了,巨大的气浪把整个厂房掀翻了,飞溅的液化气又把所有的皮子引燃。
   赶来的人们一边救火,一边拨打119和120急救电话。
   120的同志们把董老太太送进了医院,经检查只是受了点轻伤,并无大碍。
   119的战士们很快扑灭了大火。
   当人们从废墟里找到大贤惠时,她已体无完肤,永久地离开了她深爱着的、同时也深爱着她的所有人,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就是铿锵有力的:“走,快走!”
   好一个“走,快走!”,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自两个年轻女人的嘴。一个“走,快走!”把婆母娘逼上了死亡路,自己苟且偷生;一个“走,快走!”让婆母娘返死回生,自己舍生就义。同一句话,彰显了两条不同的人生轨迹:一条是这样的阴暗自私,让人鄙视;而另一条却又是那么的光明磊落,令人敬仰。
   说到这,我不禁想起当代诗人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共 38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同一个地方,同一种身份,同一句话,从不同的人口里说出来,表达的却是不一样的思想,得到的也是不一样的结果。村里的两户人家,均以木材加工谋生,一家的儿媳妇蛮横无理;一家的儿媳妇贤良淑德;一家叫婆婆“走,快走!”是逼迫;一家叫婆婆“走,快走!”是救命……文章以两个女人的鲜明对比,痛斥了一钱如命不顾婆婆死活的坏媳妇;赞扬了尊老爱幼勇救婆婆于危难的好媳妇。一种的意义在于皮囊;一种的意义在于灵魂;一种卑劣;一种高贵。让人沉思的文章,拜读、欣赏!【编辑:风飞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飞沙        2014-07-20 12:18:19
  感谢作者支持短篇小说,祝福、问好!
2 楼        文友:风飞沙        2014-07-20 12:24:13
  负心货夫妇如此对待自己的亲人,不由想起一句话:“对别人的纵容,就是对自己的惩罚。”我想说的有很多如果,可那也仅仅是如果。毕竟为儿女无私付出的,不在少数,这种任劳任怨,滋长了不孝儿子和媳妇的心安理得。让人揪心!
回复2 楼        文友:江山一舟        2014-07-20 15:09:28
  是的,在农村有许多老人对孩子的不孝一味地迁就和隐忍,而最终酿成家庭悲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糊涂的爱吧。
3 楼        文友:风飞沙        2014-07-20 12:26:39
  作者投稿时标题上有引号和感叹号,觉得标题一般是不用标点的,所以自作主张把标题上的标点去掉了。望作者海涵。
4 楼        文友:风飞沙        2014-07-20 12:42:22
  这篇文章的选材不错,两个故事都足以震撼人心。如果作者能多一些细节上的描写,把那些你表达出来的,尤其是结尾那里的那种你自己的话,减掉,用情节来扩充,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可能会精彩得多。
回复4 楼        文友:江山一舟        2014-07-20 15:02:40
  感谢您的辛苦编辑与指正!遥祝夏日清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