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酒家】平凡的人生(随笔)

精品 【酒家】平凡的人生(随笔)


作者:易水犹寒 进士,7846.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26发表时间:2014-07-20 22:05:27

【酒家】平凡的人生(随笔) 《平凡的世界》这部耗尽路遥心血的百万字巨著,终于在二零一四年的这个夏天,途经我的脑海,迸发出一连串的火花。
   任何一部书,都存在褒贬不一的看法。但路遥的这部书,好评者众多,抨击者寥寥。读完这本书而心有不甘的人,大抵是惋惜者居多。他们慨叹命运的多舛,许多本该完美的结局终以悲剧收场,所以很纠结。窃以为,这就是人生,没有所谓的起点和终点,也不是每一个故事都能圆满,每一段恋爱都会结果。
   缺憾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人们更加珍惜已有的生活。仓央嘉措说,你见与不见,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其实,生活也是一样,不管是以众人所熟悉的姿态,还是与愿望相背离,时钟总是滴答着向前,不去顾虑你的思考。事物的两面性时刻都有体现,因而才有了辨证唯物观。
   这部书纵跨十年,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大陆沧桑变化的缩影。十年,中国的十年,叫世人瞠目结舌,也让我们自己眼花缭乱!-——这是路遥在书本的结尾自己道出的心声。我想这也是对本书的最好总结。往事历历上心头,那些湮没于历史长河中普通人的故事,成就了一座丰碑,记录着曾经辉煌也好,痛苦也罢的记忆。
   陈忠实说:“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数以万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的情感。”
   贾平凹说:“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他的文学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灿烂的光焰。”
   《平凡的世界》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它激励着千万青年,是路遥的呕心之作。正如贾平凹所说,他倒在了干渴的路上,但他的思想却是永存的。42岁年轻生命的陨落,恰恰造成了一种不完美。在名誉和成就接踵而来的时候,路遥却离我们而去。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为电影,轰动全国。1988年完成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无论是《人生》还是《平凡的世界》,路遥总是通过“小中见大”的手法告诉我们生活的道理,震撼心灵。又回到一个庸俗的话题:何谓幸福?明天不可预测,昨日无法追悔,我们只能把握当下的每分每秒,去积极面对。其实幸福就是猫的尾巴,只要开心向前,幸福就会尾随而至,不需要刻意地去追寻。
   马云说:“路遥对我的影响最大,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贾樟柯说:“读《人生》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个上中学的孩子。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作品,都对我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帮助最大的反而是这本《人生》,它让我开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我的人生。”
   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又过去了多少个年头。起起伏伏的岁月里,我总是怀揣一颗不安的心,奔走。浮沉的时光让我更加懂得安稳的重要,而路遥的作品让我学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态。回到幸福的话题,其实人生就是把握当下,勇敢向前。
   早晨起来,看了延参法师的一篇微博《人生之路》,文章开始即写:生命的日子里,寒来暑往,有华枝春满,也有宿雪枝头,一年往复一年,能看得着花开,也触得到雪凉,幸福如此简单,却因不甘平凡的偏执,忽略身边触手可及的自在。春来自有春风送,秋去也有秋叶藏,世间万物如此简单明了,如是平凡而又淡然地过着自己的岁月,唯独人依旧痴迷。
   延参法师从佛学的角度给我们阐释了另一种平凡,其实人的一生,心态很重要。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颗积极的正面的心。生于平凡,却不能甘于平凡,在万事万物面前,没有什么所谓的永恒。积极的生活中,用平凡的心去面对不平凡的生活,这才是生命的真谛。
   生活的馈赠,不是不劳而获,而是给予那些积极向上的人,做好每一件事情,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跟着感觉走,用心去体味生活。不求无怨无悔,但求问心无愧。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
   我的一位同事曾分享过这样的话:“是时候该干什么了。”当我们的内心开始骚动的时候,它其实在指引我们该干些什么了。是时候该读本书了,那就去读书;是时候该谈场恋爱了,那就去谈场恋爱;是时候该写点东西了,那就去写点东西。这就是跟着感觉走,只有这样做,才能无愧于心,才能让自己在未来的时日里少些后悔和遗憾。想的事情去做了,结果并不是最为关键的,关键的是我们是否敢于迈出这一步。迈出了这一步,其实就已经是一种成功,在呈现最终完美的结果前,我们的努力就已经指引着我们走在成功的道路之上。有时候努力的过程比最终得到的结果更让我们兴奋和激动。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一旦我们认真了,就有了一种无法抗拒的魔力。不管是命运逼迫我们挣扎着前行,还是发自心里的最真切呼声,我们都要勇敢地正面地去面对。这点在“少安”、“少平”、“兰香”身上体现得尤为深刻。
   无论是《人生》里的高加林,还是《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证明这种心态和行动的价值。
   看过这两部书的人一定还记得,高加林如何得到刘巧珍的爱的,也一定记得郝红梅、田晓霞、金秀、惠英嫂对孙少平的依恋,还有少安和润叶的感情。
   孙少平,这个贫困家庭的子弟,连件完整的衣服,完整的鞋都没有的人,一顿饭只能吃一个黑馍馍的人,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尝试,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在孙家兄妹身上都有着相同的特质。那种历经困难和磨练而越挫越勇的精神。
   孙少安和润叶的爱情尽管终成悲剧,但少安的果敢有担当深深地吸引着润叶,以至于润叶在结婚之后,仍然对少安依依不舍。孙少平这个农村的“土鳖”竟然得到了地委书记千金田晓霞的喜爱,并一起上演了一幕催人泪下,让人感慨万千的爱情。虽然生活的不幸无情剥夺了晓霞的生命,让少平陷入沉重的痛苦之中,但少平最终通过刻苦的劳作,高负荷的运作,让自己在一段行尸走肉般的生活之后重新振作,而这时“青梅竹马”的“妹妹”金秀爱上了他。尽管采矿事故让少平的容颜尽毁,但金秀还是无怨无悔地爱上了少平,爱上了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男人。一个堂堂医学院的大学生,爱上了一个煤矿工人,在那样的年代里多少有些颠覆,但金秀看上的不是少平的出身,不是少平的低贱,她爱的是少平的坚毅果敢,爱的是少平的有担当。而少平的这一切表现都是在积极面对人生中不经意到来的。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哭它就哭,你笑它就笑。当一个人积极面对生活的时候,生活也会积极地给予回馈,幸福来敲门,竟然让少平眼花缭乱。虽然少平最终和惠英嫂在一起,但我们同样要祝福金秀有更好的归宿,这个可爱的姑娘也一定会有自己精彩的生活。因为这个姑娘大胆地表露自己的爱情,这勇气值得推崇,是时候该干些什么了,金秀很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
   孙兰香这个小丫头给我们的印象一直是乖巧听话的,文文静静,很懂事的孩子。家庭的贫困没有摧毁这个看似弱小的姑娘,在玉厚老汉和少安、少平牛马般生活的时候,兰香已经力所能及地去捡拾柴火了。上了高中的兰香曾为少平的一封信激动不已,竟不顾自己姑娘的羸弱跑到工地上打零工,这是一个多么坚强的女孩子啊。面对工地上粗言粗语的调戏,聪明的兰香用自己的智慧和礼貌、尊崇来化解,不仅完好无损,还赢得了粗鄙工匠们的照顾和帮扶。
   积极的、正面的、可人的孙兰香,最终考上了一流的大学,并在大学中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虽然同样有着巨大的身世悬殊,但兰香和少安、少平不一样,她和吴仲平最终走到了一起,并得到了高干家庭的认可。
   认真的人、积极的人、专注的人是最有魅力的。崛起于贫困阶层的孙家兄妹给我们唱响了一曲划时代意义的赞歌。我们应该拥抱生活,积极面对,从这些平凡的人身上去感知不平凡的人生,用这种平凡的生活激励自己成长为不平凡的人。
   韩寒说:“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孙少平用一封信拒绝了金秀,不是因为少平不喜欢她,而是少平真切知道对于金秀的爱,他应该克制。如果少平放肆地和金秀生活在一起,我们知道他们一定会过得很好。但我们也一定知道,少平的内心会很痛苦,因为他的担当,他的责任,因为在大牙湾还有等他回归的惠英嫂、明明和小黑子。
   抛除世俗的偏见,尽管有些事情我们想去做,但是却要客观冷静地分析实际状况。少平是属于大牙湾煤矿的,他已经不属于黄原这座城市。用少平开玩笑的话说,毁容后的自己在省城已经有碍观瞻,影响市容了。
   缘来珍惜,缘去祝福。爱情也是有责任、有底线的。喜欢可以放肆,但爱一定要学会尊重。一个人的成熟要通过感情来验证,爱一个人,死去活来,狗皮膏药般地粘着对方,只会让人反感。爱要有尊严地爱,不必像张爱玲说的,低到尘埃里,还要开出一朵花来。与其如此,何苦来?
   路遥在书中除了生活的态度、爱情的感悟外,还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人的一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生,社会变化,人也在变化,不同时期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我们不能单纯地以一个时期一个人的表现来判断这个人的好坏和优劣。所以,成长是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充满着哲学。
   极左的“周文龙”、稳重的“张有智”、自恃权威的“田福堂”都在时光的长河中慢慢发生着改变。曾经让人深恶痛绝的周文龙,在经历一次次变化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积极的县长;曾经被认为稳重大方的张有智却变得碌碌无为;不可一世的田福堂最终只能妥协接受儿女的不幸婚姻。
   三只手的金富最终被扭送公安局,逛鬼王满银浪子回头,孙玉亭还是风风火火地组织各种会议。路遥通过他们表达了一种因果轮回的观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点上有着中国传统思想不可磨灭的痕迹。
   路遥把文革期间到改革开放这一段历史深刻地表现出来,既讲述了黄土高原以双水村为代表的小乡村的风土人情,也反应了建国之后那段迷茫和有些滑稽的岁月。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既表现了一些人的愚昧无知,也表扬了一些人的创新进步。
   在大集体时代人们的牛马般生活,在改革后人们的奋斗激情,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拥抱变革,有人隔岸观火,有人忧心忡忡。但历史的车轮始终向前,不曾为谁停留,滚滚红尘,湮没了黄尘古道,在社会变革的巨浪中,生活变得欣欣向荣。
   进步人士以田福军为代表,不断改写着地区的历史进程。从中纪委的高步杰,到省委书记乔柏年,客串的副总理,他们代表着那一时期的先进领导集体。当然也有落后势力的代表苗凯、高凤阁等人。社会的两面性都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社会就在这样的矛盾与变革中向前推进。
   《平凡的世界》用三条线索来写那时的社会生活,一条就是以干部群体为代表的人,他们的升迁浮沉对历史的贡献;另一条就是以普通农民为代表的人,他们的前后变化对乡村发展的改变;第三条就是以进步青年为载体,来讲述他们在历史洪流中不可抵挡的作用。
   这三条线索构成了这部书的整体,交错的视角切换,紧张而有序地推进这部书的进程,将那些消散在历史中的小人物的故事娓娓到来。我们看到了社会的进步,看到人民的愚昧,看到进步青年自强不息的奋斗。
   即使在改革后的日子里,农村仍然有追求迷信的神汉刘玉升,但同样也有着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孙少安。沉重的生活和劳动击垮了秀莲,让我们再次明白保重身体的重要性,同时也表现了那个年代人们对生命的看法和顽强的意志。生病了也许挺一挺就会过去,这种思想的落后,也在书中做了点到为止的描摹。
   即使是今天,重读这样的小说,仍然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放眼当今的社会,许多现象仍然存在。在我们老家,依然有风水先生,在老人入土前用罗盘测量棺位等。即使是许多的企业,也都很讲求风水学说。这种东西有人说是迷信,有人说是科学,争论不休。若从文王演周易来看,这也是一种学说,学术界称之为玄学,国外称之为神学。但如果走入误区就会成为一种伤害人身本体的邪魔歪道。这种东西需要我们每个人辩证地去对待,才能有正确的看法。
   二零一四年七月十九日晚十点三十七分,我看完了《平凡的世界》。躺在床上思绪万千,联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人生》和一些其他的乡土小说,觉得心中郁结了很多想法。是该好好捋捋的时候了,于是利用今晨休息的时间写下了这篇不伦不类的书评。
   之所以说“不伦不类”,是因为这篇书评不仅仅是评论书的本身,其实更多想表述的是我个人的想法,以及对路遥、对这部书的感悟。
   晚上十点三十七分,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发了条微信。内容是:“某人,在你看完《湖光山色》的时候,我也在几个小时后看完了这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记得下午的时候她跟我说她看完了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而当天晚上我也看完了这部巨制长篇《平凡的世界》,所以便有了这条朋友圈的微信。
   一些看过该书的朋友留言,有的说这部书写得辛酸,有的说这部书写得压抑,有的只简短地说了两个字“好看”。但从他们的只字片语中不难推断出他们对这部书的喜爱。辛酸也好,压抑也罢,都不能抹杀这部书的历史价值。
   最后我统一回复:这是一部励志的经典的值得所有人一品的好书。
   读路遥,你会收获很多。

共 531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遵循、追求的精神内核之一。著名作家路遥用温暖的现实主义方式,呕心沥血所作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正是对这种精神内核的自觉继承,为广大读者开启了一扇充满正能量的精神大门,激励、导引无数平凡的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构建出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作者旁征博引,有理有据,给读者介绍了作家路遥和他的宏篇《平凡的世界》,分析了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质、反映的社会背景和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等,并在原作基础上采用发散性思维,谈论了自己对平凡,对幸福,对人生等的体悟。与原作一样,是值得细品的书评。推荐。【编辑:素馨】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721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馨        2014-07-20 22:07:39
  感谢朋友支持酒家。《平凡的世界》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宏篇巨著,改变了很多平凡的人的人生轨迹,值得好好品读,永不过时。
借用中医手段,切脉世间冷暖。
回复1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4-07-21 12:29:20
  问好素馨,谢谢编审。
2 楼        文友:素馨        2014-07-20 22:09:22
  读朋友的作品,就想起自己看《平凡的世界》的情景,第一次读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高一的时候,翻开第一页时正在长江上的一叶扁舟上。记得当时读真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借用中医手段,切脉世间冷暖。
回复2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4-07-21 12:30:05
  传说中的“书痴”么,哈哈,开个玩笑,别介意啊。
3 楼        文友:冰城深雪        2014-07-21 23:31:54
  读这本书的时候,最打动我的是金波和那个藏族姑娘的爱情。语言不通素不相识的两个人,通过一首歌达到灵魂的交流互通,想想就觉得很浪漫。田晓霞死的那节也让我哭得很惨。大概只有深刻体会过人生的人,才能把人的内心和情感书写得如此细腻真实吧。比那些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不知道好多少倍。
执执念而死,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
回复3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4-07-22 11:51:36
  深雪妹子,你能有如此感悟,说明你也经历过类似的感情啊,一不小心着相了。哈哈
   不过晓霞不死,后面不好安排了,如果不把少平的师傅写死,倒是晓霞不用死了。
   不然惠英怎么办?
4 楼        文友:冰城深雪        2014-07-21 23:39:51
  总觉得田晓霞的死,是中国女性的独立和自由长期以来受到压制的某种暗示,她若是没死,会让多少男人汗颜。觉得真是可惜。
执执念而死,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
回复4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4-07-22 11:52:59
  晓霞确实是为优秀的女性,其实我还是蛮喜欢兰香的。哈哈
5 楼        文友:风轩        2014-07-23 13:38:04
  没想到你也在读平凡的世界,我早有此书,却一直没看,最近才读到五十多页,不得不说,这是部伟大的著作,贫穷是那个时代的烙印,少平总是最后去拿黒馍馍产生的自卑心理,以及他的姐夫犯事时对他们的描写,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后面还木看。。。发现,那时候的人,很小的人都特别的懂事,现在的孩子,无语啊。。
风轩
回复5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4-07-23 13:48:28
  这样的书,可以忆苦思甜,对比出来的幸福,值得珍惜,至少你不该再去抱怨太多。
回复5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4-07-23 13:48:32
  这样的书,可以忆苦思甜,对比出来的幸福,值得珍惜,至少你不该再去抱怨太多。
6 楼        文友:芈蜜        2014-07-24 12:04:49
  逗逼,都比,你猜验证码是多少
回复6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4-07-25 16:20:51
  一边玩去
7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4-07-25 15:55:08
  能够精心读书,已是很好~
回复7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4-07-25 16:20:35
  亲爱的,你来啦,好久不见,想我了么?
8 楼        文友:云也        2014-07-26 21:03:33
  弟弟,哥哥来看你来了,八错八错,加油写
回复8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4-07-28 08:17:35
  死孩子,越来越放肆了。
9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4-07-27 23:07:44
  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是该文的创作谈,值得一看。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回复9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4-07-28 08:17:15
  嗯,有空去读一下。
10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4-07-31 22:00:25
  高中毕业那年,九十年代的事情了,看过一部分,很震撼,可惜当时忙于高考,没有看完。而后的岁月里,错过。
   看了这篇文章,又涌起了去读的念头。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10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4-08-01 09:32:35
  恩,这部书很励志的,值得多读几遍。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