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雀巢小说】我叫刘成信

精品 【雀巢小说】我叫刘成信


作者:瘦马宇龙 秀才,185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33发表时间:2014-07-23 00:23:22
摘要:这是一个关于千里路上还钱的故事,五块钱……

兴泰乡乡长杜小郡从县里开会回来,在乡政府的院子里一下车就听到有人喊:我是刘成信。
   杜小郡仔细一看,只见一个双鬓花白的老者,坐在花园边上,一手扶着树,一手捂着他的胸口。老者看见他过来,一下子站起来,险些栽倒在地,他几乎是跌在了杜小郡的怀里,小同志,我是刘成信啊。
   刘成信是谁?杜小郡想了半天也想不起刘成信是谁。看穿戴,老者不像是农村人,虽然满身尘土,嘴唇干裂,但是城市人的特征依然很明显。
   杜小郡第一个反应是这是一名上访者。自他上任两年来,接待大大小小、男女老幼的上访者不计其数,这次县里开会,就是传达省委关于维护稳定的指示精神,要求各地必须要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绝不允许矛盾升级和越级上访。回来的路上,杜小郡就绷紧了思想的弦,他把乡上那几个老上访户在脑袋里齐齐过了一遍,思忖着种种对策。
   谁知道,一进门,他就被人给缠住了,而且这人压根就不在他的应对对象里。但是,群众利益无小事,他不能掉以轻心。想到这里,他喊起了文书,小冯,来一下。
   文书小冯几乎是小跑着过来了。
   去,到吃饭时间了,把老人带到食堂吃饭。吃完饭领我办公室来。
   小冯站着没动,面带几分不情愿,杜乡长,这老头我看就是个疯子。到院子多半天了,说什么他是刘成信,他要找什么冯春雨,还说,他是咱乡政府的老职工。
   老者闻说,紧紧抓住了杜小郡的胳膊,乡长啊,我可找到你了,我是乡政府的老职工刘成信啊。
   刘成信被小冯带进杜小郡的办公室时,杜小郡正在翻看从会计那里拿来的离退休人员花名册,这些离退休人员每年春节乡上要组织慰问一次,所以有一半他还是见过面的。
   可是,他没有找到刘成信。
   老人家,基层条件艰苦,伙食差,就那么个条件,你就将就吧。杜小郡请老人坐在沙发上,给他倒了一杯水。
   这条件好了去了,我在的时候,乡政府在市场那个地方,那时候叫兴泰区,不叫兴泰乡,只有一排砖瓦房,伙食那就更差了,对了,我能不能在这里给我儿子打个长途电话,我到县城下车的时候钱包、手机都被人偷了。刘成信一边说一边从衣兜里掏出一小瓶药,端起开水吃药,还好,这药没被偷去,人老了,身体就差得很了,全凭药养着。
   你打,你打吧。杜小郡把电话推到办公桌边上,老汉先打了一个电话,是给老伴的,哎,我说,你在家呢,我到了,在县城汽车站遇到小偷了,钱包和手机全都让贼偷了,你给小刚说说,给我汇点钱来,刚才在乡政府食堂吃饭,连伙食都欠着呢。老伴在电话里嚷得话筒嗡嗡响,你不会直接给他打电话,我可找不到他。刘成信双手抓着话筒,手颤抖着,我不知道他电话啊,号码都在手机里存着,再说了,你让他陪我来,他说他忙,你养的这个儿子呀,是属兔子的,逮都逮不住。老伴又在那边嚷了,算了算了,你说怎么汇吧,我找他去,让他给你尽快汇去。
   刘成信老汉用手握住听筒,问杜小郡,乡长尊姓大名啊。杜小郡顺手拿起一张纸,写下了杜小郡三个字。刘成信对老伴说,你记一下,甘肃洛水县兴泰乡政府,杜小郡收,杜是木土杜,大小的小,郡主的郡,哎,真是,就是君王的君加个耳朵,对,对,就这。你让他快点。
   等老人打完电话,回到沙发上,杜小郡问,请问您老那一年在咱乡工作呢?
   53年,我只待了几个月,就调走了。你说这五十多年了,变化大得我都认不出来了,整齐、漂亮的两层小康屋,那时候连想都不敢想啊。一路打听,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乡政府。刘成信不停地感叹着。
   你从哪里来的?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啊。杜小郡还在想着他来究竟有什么事,既然是中途调走的人,他的福利待遇以及一切事情就该与兴泰无关了。
   河北任丘。一九九三年从华北石油管理局退休的,退休后家一直安在任丘,我祖籍是咱甘肃人呢。我知道,你最关心的是我来乡上的目的,我叫刘成信,我大老远来就是为了找一个人,这事还要麻烦乡长,我相信你一定能帮我找到。
   找人?谁啊,男的女的?杜小郡觉得十分好奇。
   冯春雨。男的,我在这工作的时候,他当文书。
   冯春雨?我好像没听过这个人。杜小郡感到这个名字很陌生,不过,兴泰姓冯的倒不少,冯坪村大都姓冯。这样,我给你打个电话,我问问冯坪的村主任。
   说完,杜小郡抓起了电话,喂,冯主任吗,我杜小郡,我向你打听个人,五十年代在乡上工作的冯春雨,你知道这个人吗。
   冯春雨?听说过,当过云台乡长,那时候我还穿开裆裤,经常带着他儿子钻在公社的瓜地里偷西瓜哩。乡长,你找他做什么,他早死了啊。
   死了?杜小郡喊了出来。
   对啊,当了六七年乡长,听说是死在云台了,活着的话保不准咱兴泰还能出个县长呢,听老辈人讲,县里当时要调他高升呢。
   村主任的话刘成信也听到了,他早就站起来凑到了杜小郡的办公桌前,急切地说,死了?他比我大不了几岁,你快问问,那他孩子呢?能不能找到?
   看到刘成信焦急的样子,杜小郡猜出他肯定有十分重要的事情,就在电话里说,我说冯主任啊,冯春雨既然死了,麻烦你能帮我找找他的儿子吗,我有十分重要的事情需要马上联系冯春雨的儿子。
   可是,乡长,这冯春雨死后没几年,他老婆就带着他儿子招银改嫁到许堡村了。多少年了我就从来没有见过,我咋找呢。
   哦,这样,那麻烦你了,谢谢啊。
   杜小郡挂了电话,对刘成信说,他老婆带孩子改嫁到许堡村了,老刘,你知道他老婆叫什么名字吗?
   杜乡长,实话给你说,我和冯春雨并不是很熟悉,我们一起共事才短短一个月,我三月来的,五月底就调到马寨乡粮管所了,年底粮食系统精简分流人员,我就被分流到西北石油管理总局下属的一个劳务公司,从此离开了洛水县。所以他老婆,孩子我根本就不认识,名字也不知道,唉,都怪我,早点来早就了却了一桩心事。
   老先生啊,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你们并不熟悉,你这么大年龄了,为什么跑那么远来找他呢?
   刘成信的一番讲述让杜小郡感慨不已,他和刘老谈了大半夜,他久难入眠,他决定一定要帮助刘成信了却这桩心事。
   原来,刘成信千里迢迢是来给冯春雨还钱的。
   那是他欠了冯春雨五十多年的债,刘成信痛心疾首地跟杜小郡讲起了压在他心底半个世纪的心事——
   那年我二十三,从天水地委党校毕业分配到了咱乡,冯春雨是政府文书,乡长姓梁,叫什么我忘了。冯春雨也不到三十岁,为人平和,心地善良,自己家庭贫困,却经常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那年,清明节刚过,老家来信,说是在内蒙工作多年的大哥要回家探亲,让我回家一趟,我刚工作,还没领到一分钱,只好向冯春雨张口,他毫不犹豫地掏了五块钱塞在了我手里。没想到,我竟从此再没有见到冯春雨,半个月以后,我回到乡上,冯秘书却去地区学习了,一个月后,我就又调到了马寨乡的粮管所。紧接着,又遇到分流,就这样离开洛水县去了新疆,七十年代辗转到了河北。那时候,道路不通,联系不便,我一直记着冯春雨借我的五块钱,一年年过去,好多事好多人都想不起来,但是冯春雨这个名字和他的五元钱却深深地刻在了我脑海里。在新疆的时候,我给冯春雨写过好几封信,结果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退回来了。转眼到了九十年代,我从华北石油管理局运输公司退休,打算来一趟了却自己的心愿。不料,我却被查出严重的冠心病,来回往返于河北和北京之间治疗。随着自己健康的每况愈下,我心里愈加不安,时常担心在自己有生之年不能了却这桩挂在自己心间的心愿。
   第二天吃过早饭,杜小郡就开着他的桑塔纳拉着刘成信直奔许堡村,车上他给村支书打了个电话,说他要来村里,让他那里都别去。
   坐在车上,刘成信感叹不已,真想不到,现在连村路都铺上了油,兴泰的发展变化真是太大了。一路走着,杜小郡一路和刘成信说着话:
   我说,这么远的路,你的身体状况又这样。你为什么不让儿子或者爱人陪你来呢?你一个人这么远,他们就放心?
   唉,说来让人气愤,儿子大小是个经理,近年来却陷在三角债务里,人家欠他的货款,他就欠工人的钱,去年过年被工人逼债躲到我家里来,工人们还是找上门来了,声泪俱下地让我儿子给他们付工钱,我看不过去,劝说儿子哪怕砸锅卖铁也要让工人过年,儿子当着我的面给工人保证,一周内一定给大家发工资。工人走了,我把家里三万块的存款拿出来让儿子应急,他却一甩手让我别管,说他有办法。不怕你笑话,他的办法竟然就是一走了之,第三天他就带着老婆娃娃去海南过年了。
   杜小郡说,现在这社会,为富不仁啊。你儿子也真是,他这一走不是把屁股上的屎留给你擦了吗?
   是啊,一周后,工人来我家里要钱,我把家里那三万钱拿出来给大家分了,工人看出我也没办法,说刘经理不知道说了多少个一周后了,要不是他老人家说话,他们才不相信呢?一直说没钱,那度假就有钱了?破财事小,我们老两口被工人们好一顿数落。你说,他这样,能陪我来这么远还钱吗,他压根儿就反对我来,为此我们闹翻了。老伴一看我们爷儿俩彻底僵了,也就和稀泥劝我还是算了,不就五块钱吗。我没听他们的,就带上500块钱和自己从单位里开出的介绍信,独自上路了。
   杜小郡不住地感叹,现在这个社会,像你这样的人真的太少见了。
   两人一路说着话就到了许堡村。沈支书正在村委会杀了刚摘的西瓜等他们呢。
   支书三十来岁,对于谁续弦娶了冯坪冯春雨的老婆他也说不上来,于是他带着杜小郡和刘成信去找老支书,老支书84岁了,思维依然清晰,他对冯春雨一家的情况非常熟悉,他向两人介绍了冯春雨老婆带着四岁的孩子嫁过来的情形。沈支书一拍脑袋,你说的是王银子啊。于是,沈支书带着两人来到了王银子家。王银子的母亲也已经去世了,他经营着一个煤场,生意不错,他们进去时候,王银子正在院子里叫人放线,准备盖两层楼呢。
   刘成信得知对面这人就是冯春雨的儿子时,不由颤抖着双手从衣袋掏出路上杜小郡借给他的500元钱,“你父亲已经去世了,53年前我欠你父亲的钱,今天我还给你,了却我的一桩心愿。”如果不是刘成信老人今天找上门来,发生在53年前的这件小事,王银子永远也不会知道。提起自己的父亲,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王银子眼眶湿润了,他连忙把刘成信老人递过来的500元钱又装回到老人家的衣袋里,刘叔,50多年前的人情你还记着哩,现在像您这样的人不多啊!您老人家千里路上来还账,你的诚心做晚辈的承受不住啊!。但这个钱无论如何我不能收。
   欠账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赶快收下。见王银子不肯收钱,刘成信老人急了,一边瞅着杜小郡,一边把500元钱又塞到王银子的手中,捏着他的手迟迟不肯松开。王银子扶着老人进了屋,在沙发上坐下,趁老人不注意把钱又装到老人的衣袋里。
   一个执意要还账,一个坚决不收钱。看着这样僵持而又闪现着人间真情的动人情景,杜小郡打了一个圆场,刘老,我看这样吧,你给王银子只还5元钱就可以了。王银子听说马上赞成,沈支书也说这个办法好。但是刘成信老人却摇起了头,那个时代的5元钱相当于冯春雨半个月的生活费。所以,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再也不能还5元钱了。
   沈支书说,这样吧,你大老远来了,又是银子爹过去的同事,我看你给银子的孩子再给五十块钱的瞌睡钱就行了,了却一下心愿就可以了。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刘成信,刘成信坐在沙发上纹丝不动,“这钱你们不收,我永远不得安心。直到你们什么时候收下,我才能高高兴兴地回去;也才能了却我半个世纪的心愿。”
   经过一天的接触,杜小郡算是基本了解了刘成信的脾气和为人,他终于发了话,银子,刘老觉得在你父亲活着的时候他没能来,现在人都走了,他觉得自己来迟了,除了还钱帐,还有人情账,你就收下吧,你不拿,老人死不瞑目啊。
   王银子堂堂七尺男儿,闻此语不由地眼眶通红,他接过了刘成信手里被捏得潮湿的五百张票子。
   下午,邮局就送来了刘成信家里汇来的两千块钱。刘成信万分感激地把五百元还给杜小郡,又去食堂开饭钱,被杜小郡拦住了,这饭算我请你行不。刘成信被杜小郡的诚意打动,多亏了你,你真是个好乡长啊。
   杜小郡说,我们做官的,还要向你学习啊。
   第三天,杜小郡亲自开车送刘成信去县城长途汽车站,进了站,刘成信走向了一个小店铺的公用电话,冲那个女人说,认识我吗,我还要打电话。
   那女人说,还是那句话,没钱不能打。
   杜小郡过去问怎么回事。刘成信笑着说,我来的时候,发现东西被偷了,就想在这里给家里打电话让汇钱来,结果这女人死活不肯,说不欠账,没钱不能打。刘成信说,我保证还你钱,要不把我的外套押下。女人还是不肯。
   杜小郡听罢对女人说,你放心让他打吧,打到美国他也付得起你钱的。
   刘成信呵呵笑着从兜里掏出一百元放在铺面上,抓起了电话,拨通了,大声说,老伴啊,我是刘成信……
  
  
  

共 510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的画面感极强,与其说读不如说看,文字构画出的场影、对话与人物形态,鲜活的展映在眼前,时间攸地过去了。瘦马老师的叙事风格是我偏爱的,不浮不燥,不华丽不婉约,质朴的像山间的麦穗,平实中透着顽强的生命力。五元钱,衬出的是一个人的良心与爱。如果社会上的人,都如刘成信,那该是多么完美的世界!推荐(清格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723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屈瑛华        2014-07-23 06:24:44
  读这篇文字,眼泪几次都欲留下来,不多说了,一个好字了得,非常感动人性化的文章!
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从事金融业。榕树下“雀之巢”社团常务副社长。
2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07-23 09:12:10
  人间还是有好人。
   至少你也该回复一下来读你文章并留下的评论。
江山任鸟飞
3 楼        文友:瘦马宇龙        2014-07-23 10:50:00
  呵呵,才看见,歉。清格勒先生的编者按写得真好,让我回头再读文章而发出自问:真是这样吗?瑛华能感动,我也有了自信,不求文字成精品,只要一人能心有所动,足以。谢谢键盘提醒!
4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07-23 17:57:30
  你的“精”来得到快。多发些能得精的文章来挖
江山任鸟飞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