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剪烛西窗 >> 短篇 >> 影视戏曲 >> 【西窗】情牵(电影文学剧本)

精品 【西窗】情牵(电影文学剧本)


作者:ran.t 榜眼,28155.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194发表时间:2014-07-24 22:11:24

1、马路夜外
   雨雾迷蒙。车水马龙。七色霓虹和车头灯的光交织在水气中,美而朦胧。
   吴恒一步三跳,伶俐地跑到马路牙子上。
   手上生日蛋糕的特写。
   红灯计时器读秒:75、74、73……
   吴恒看看蛋糕,看看手表,自语:来不及了啊!
   吴恒左右看看,快速横穿马路。视线死角处一辆车急驶而至。
   吴恒惊恐的神色。
   车头灯越来越大像史前巨兽的眼。
   刺耳的刹车声。
   蛋糕压得稀烂。
   镜头全黑。众人议论:“撞到人了!”“是个小孩!”“快打120!”
  
   2、医院手术室外夜内
   吴老太坐在长椅上不住念佛;吴永康焦虑地走来走去;
   手术室上“手术中”三个字的红光始终亮着。
   穿着护士服的夏炎对二人:青桦正在往这儿赶。
   于青桦急步奔进:怎么样,怎么样?小恒怎么样了?
   夏炎:你别急听我说……
   吴老太眼中冒火:你怎么不再迟点来啊?你再加加班啊!
   于青桦着急:妈,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小恒怎么样啦?
   吴老太:我孙子要是有个……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就跟你拼了!
   于青桦向吴永康:永康,儿子……是不是很严重?
   吴永康强抑着担心:你先坐一下。
   夏炎:来我扶你。
   于青桦摇摇头,扶着椅背,盯着手术室的门。
   门开了。医生走出。
   于青桦、吴永康、吴老太一齐扑上:医生……
   医生摇了摇头:对不起,我们已经尽力了。
   吴老太放声大哭:我的小恒哪,你才十岁啊!
   吴永康脸色惨白,眼泪流下,一手扶住于老太。
   于青桦傻傻地望着手术室内:不可能……不可能的……(泪水涌出)
   吴老太突然扑向于青桦哭着乱推乱扯:我跟你拼啦!你把我也杀了吧!小恒死了我这个老东西还有什么活头啊!
   夏炎忙去劝解:阿姨你别这样,别激动……
   吴永康并不阻止,只是冷冷地看了于青桦一眼。
   于青桦任凭吴老太推搡,呆了一般。
  
   3、于青桦家日内
   窗明几净。条桌上有一个可爱的功夫熊猫玩具。
   于青桦机械地擦着桌子,碰到那功夫熊猫,停了手,抚摸着熊猫头,捂住嘴不发出哭声。
   吴永康从房内走出:你考虑得怎么样了?已经一个月了,再拖下去也没意思。
   于青桦擦泪,回身:我不同意离婚!
   吴永康:现在不是你同不同意的问题。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小恒的事是我们之间的一根刺,永远拔不出,放不下,忘不了!
   于青桦:永康,你真忍心这么对我?
   吴永康一怔,吴老太走出来接口:那你怎么忍心害死小恒?
   于青桦:那是意外……
   吴老太:说下天来也没用,永康不可能再跟你过了!
   于青桦继续抹桌,有点倔强地:总之我不会答应的!
  
   4、小区傍晚外
   于青桦迟缓地从小区门口走进,拎着一网袋蔬菜,目光无神地看着前方。
   前面是揭开盖子、等待翻修的下水管道的圆洞,像一张张着的大口。于青桦浑然未觉,越走越近,一脚悬空,快要踩下。
   旁边冲出清洁工陈萍拉住:当心!
   于青桦一惊后退。陈萍连忙扶住。
   陈萍:于老师,你还好吧?
   于青桦惊魂稍定:哦,没事,谢谢你陈萍。
   陈萍一笑:谢什么。(又担心地)于老师,你最近精神不大好,走路可要留点儿神哪。
   于青桦:哎,我没事,真的没事。(略有些蹒跚地离去)
   陈萍扶着大扫帚的把子,叹了口气。
  
   5、于青桦家傍晚内
   于青桦进门,放包。
   吴老太听到动静到客厅。
   于青桦迟疑地:妈,我买了点菜……
   吴老太:别这么叫,受不起。
   于青桦忍了忍:永康呢?
   吴老太:吴家的人跟你还有什么关系?上哪去要跟你汇报吗?
   于青桦:妈,你别这样,我已经……很累了。
   吴老太:嫌累?简单啊!(登登登进房拿出一张纸往桌上一拍)签个字就行了。
   “离婚协议书”的特写。吴永康已经签了字。
   于青桦轻轻推回:我不会签字的。我们是一家人。
   吴老太:天天吵架的有时候还是一家人,天天冷战还分床睡的,我看不如不各过各。(进房去)
   于青桦路经书房,踱进。几架子书,一支笛子。另有一张小床触目地摆在书房中央。那是吴永康的临时住处。
   于青桦把床单拉拉平整,把被子压一压。
  
   6、小区清晨外
   于青桦骑着车出门,脸色憔悴。
   陈萍在扫落叶,见了于青桦,打招呼:于老师,上班去啊?
   于青桦艰难地骑着:是啊,起迟了,再不去要迟到了。
   陈萍:车胎坏了吧?你看都瘪了。
   软软的自行车胎的特写。
   于青桦自嘲地一笑:你看我糊涂的。
   陈萍同情地:于老师,我虽然是外人,也知道你心里苦。小恒出了意外,你们家婆婆还……
   于青桦忙:她挺好的,老人家一时想不开,过几天就好了。
   陈萍:难得你还帮她讲话。你这车别骑了,我的车停在传达室旁边,你中午下了班骑回来给我就行。(爽快地把车锁匙把她手里一塞)
   于青桦挤出一个笑容:陈萍,谢谢你!
   陈萍淳朴地笑了:去上课吧。学生们等着你呢。
   于青桦振作了一下:对,孩子们在等我。(把陈萍的车骑走)
   陈萍目送她走远,才又“嚓嚓”地扫地。
  
   7、教室日内
   三尺讲台,黑板上有密密的板书。
   学生们分成四组,认真听讲。
   于青桦摁一摁手中的课本: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俗话说,父子之情大如天。今天我要大家说一说母子情。
   插入吴恒顽皮灵动的笑容。
   于青桦:大家一定很熟悉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插入于青桦一家四口郊外春游,草地上的欢乐情景。
   于青桦:在诗中,孟郊描写了慈母对游子的爱抚之情,也抒发了游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可谓母子情深……
   插入吴恒把一块蛋糕掰一半塞进于青桦嘴里的镜头。
   于青桦重复:嗯,母子情深……
   蛋糕幻化成生日蛋糕,又化为雨夜马路上压得稀烂的奶油、蜡烛和蛋糕糊。红色的果冻像血一样洇开。
   于青桦:同学们,同学们……(抬头看着大家,神色空茫)
   同学互相不安地看着:于老师怎么了?
   于青桦:母子……(晃了晃,晕倒)
   同学们忙跑上前去。
  
   8、学校办公室日内/外
   于青桦虚弱地靠在椅背上。年轻的老师刘丽、教导主任田主任站在一边。刘丽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高挑俏丽,目光灵慧,与此刻不无迟钝的于青桦恰成对比。
   刘丽:来,喝点水。
   于青桦:好,喝水。(勉强喝了一口)
   田主任:唉,你这个状态,我建议你在家休息一段时间。你打个假条,我帮你跟校长汇报吧。
   于青桦忙:不不,我不请假,田主任,我可以的,我保证没有下次了!
   田主任:好好好,你别激动,没关系,你歇会儿。(给刘丽一个眼色)
   二人走出。田主任:你劝劝她。这样不仅对她自己不好,对学生影响也不好。
   刘丽望了眼窗内失神的于青桦:于老师是想用工作填满时间,就不会总去想以前的事。您别逼她回家啊。
   田主任欲言又止,摇头走开。
   刘丽进办公室。
   于青桦回过神来:对不起刘老师,今天我失态了。
   刘丽有意岔开话题:翻翻报纸放松放松就好了。(抽了晚报过来)
   于青桦:谢谢。(随手翻着)
   刘丽在旁站着打岔:环保又出新闻了。您再看这个国际时事,各个国家也跟人似的,有的是朋友,有的是仇敌,有的单干,有的合起伙儿来欺负人。
   于青桦惊呼:啊!(报纸落地)
   刘丽吓一跳:怎么了?
  
   9、小区日外
   传达室旁,保安在里面看报纸,陈萍在外面修车。
   吴老太往外走:你还会修车啊?
   陈萍笑:我们动手能力强。
   吴老太:咦,这不是青桦的车吗?
   陈萍:车胎上扎了个图钉。我就把我的车借给她骑了。(趁机)于老师真可怜,这一个多月都没精打采,上次差点掉到下水道里去。
   吴老太怔了怔,随即:哼,那还不是她自己做孽!
   陈萍修车:吴奶奶啊,别这么说你儿媳妇,她心里跟你一样难过……
   吴老太鼻子抽抽地要哭,忍住:我没这样的儿媳妇!
   传达室的保安朝这边看看。
   陈萍朝保安:没事没事,我们聊天。
   保安回过头去。
   陈萍另有所指:这个车吧,它现在虽然坏了,你给它修修弄弄就又能骑了。
   吴永康走近:但是补过的就是补过的,跟新买的怎么能一样?
   吴老太愣愣地:说什么呢你们。
   陈萍松手,打了一下车铃:好了!您给带回去?
   吴永康淡淡地:让她自己拿吧。谢谢你。(扶吴老太走远)
   保安伸出头来:你说他们会不会真离婚?老吴也罢了,吴老太太难缠。我看见她我都绕着走。
   陈萍:少废话,看你的报纸去。
  
   10、学校办公室日内
   于青桦疾速拾起报纸,哗哗地翻到社会版。刘丽伸头一看。
   特写:号召社会各届,争当社会妈妈。
   刘丽轻念:让失学的孩子重新走进校园,让无人关爱的花朵重获阳光雨露。(顿了顿)记者,赵岚。于老师,这怎么了?
   于青桦:照片,这儿,看这个孩子的照片!
   刘丽立刻明白:这孩子有点儿像……吴恒。
   于青桦激动地:哪止一点儿像?你看这眼睛,这鼻子,跟我儿子像了个七成!
   刘丽:下面有名字:常路。他也是缺少关爱的儿童,要不……
   于青桦:我要助养他!(拉过电话)这有联系方式的,晚报,妇联,庄主席……不,不,我还是过去一趟好了。小刘,妇联在哪儿你知道吗?
   刘丽:在正东路,老市政府对面。你想去报名做社会妈妈?
   于青桦点头,收拾东西。
   余光走进,中年人的油滑写在他脸上:忙什么呢二位?
   刘丽:忙社会妈妈,又不是社会爸爸,有你余老板什么事。
   余光:什么老板哪,做小生意的哎。(把一包饼干、一袋方便面放在刘丽旁边的空桌上):张老师点名要的,我看看没什么事,就亲自给他送来了。
   刘丽笑了:“亲自”二字,可圈可点。
   余光略带尴尬地笑着:嘿嘿,刘老师,别老拿老实人开心撒!(见于青桦快手快脚收拾)于老师,社会妈妈这个事我倒是知道的,你要报名啊?
   于青桦:嗯。(欲走,又停)会不会有一个孩子几个人争着领养?
   余光:有的有的。欲购从速。
   刘丽不满地:少胡说你。
   余光:社会妈妈不光是助学,还关照小孩子的生活,有些还见面,情同母子呢!我跟踪看了好几批了。
   于青桦点点头走出。
   余光感叹:可怜!
   刘丽:什么可怜?
   余光:简直是可悲呀!你看不出来吗?于老师的儿子没了,母爱无处寄托,只好认一个“社会儿子”来打打岔,分分神。这在心理学上就叫“移情”啊!
   刘丽半调侃地:你懂得还不少啊。
   余光得意地:那当然。别小看我。我很喜欢看书的,还有文化界的朋友,是“轻度知识分子”。
  
   11、妇联日外/内
   “妇联”的门牌。几盆茁壮成长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泛出嫩绿的柔光。
   妇联工作人员领着于青桦走进庄主席的办公室,介绍:这位是于老师,这位是我们妇联的副主席庄主席。
   于青桦:谢谢你!
   工作人员退出,带上门。
   庄主席起身握手,热情地:于老师你好!
   二人隔着一张办公桌对面而坐。庄主席是个四十来岁的女人,戴着金丝边眼镜,端庄中带着干练:谢谢你,于老师,社会需要你这样的好心人!
   于青桦有些惭愧:您别这么说,我只是……
   庄主席善解人意地:我明白。之前在电话里你说了你的情况我就知道,你看中的小男孩比你孩子小几岁,但是外貌相似。不过以这种方式怀念失去的亲人,总比较有意义,你说是吧?
   于青桦点头:我想了解一下具体的结对方法。
   庄主席把一张流程表推到她面前:是这样的:你把资助款存到“社会妈妈助学基金”专用账户,等会儿我把账号告诉你。然后你拿着银行的回执来我们妇联“儿少部”,我请部长帮你联系资助对象,填写“社会妈妈登记表”。小学生每年三百元,初中生五百。
   于青桦:我就资助这个常路。(拿出晚报)
   庄主席一看,随即从一叠资料中翻开一页,显得了然于胸,机敏异常:这是常路的资料。这孩子没有母亲,父亲成天喝酒又不大管他,要是没人帮助,能不能念完这学期都难说。所以我们调查以后,把他列入了这一批受助名单。(热心地)是个聪明孩子,成绩非常好,人也老实。
   于青桦迫不及待地:好,那就是他吧。
   庄主席与于青桦握手:真的谢谢你!
   于青桦:哪儿的话……我想跟小常路见个面,您看方不方便?
   庄主席高兴地:怎么不方便?星期六行吗?

共 70096 字 15 页 首页1234...15
转到
【编者按】每次盯着屏幕看一部电影时,看到的是画面上经导演拍摄剪辑完后完美无缺的影视作品。但是,读这样的剧本,自己可以做自己的导演。眼睛盯着一行一行字,脑海中闪过各种各样的情景,喜怒哀乐随着剧中人物的经历一变再变。这部作品,由一个母亲失去孩子那一幕开篇,牵引出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失去孩子的于青桦,以做“社会妈妈”来弥补失去孩子的痛,婆婆当初的不屑一顾,态度恶劣,她没有气馁。她也曾犹豫过,也曾想过要放弃,可是她还是一如既往扮演好“社会妈妈”这个角色。《情牵》这部作品的内涵极其丰富,一个人做好事,牵动更多的人;一个家庭里,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教化着别人,譬如吴先生与吴老太对于于青桦态度的转变;由于社会妈妈这则新闻,也成就了一段姻缘……这部作品,画面感强,一个情节牵动一个情节,一处留白为下一个剧情而埋下伏笔。细微之处的描写非常成功,比如吴先生下棋境遇的改变,直接影响着他心态的改变,植物的颜色容易联想到人物的心情。这部作品最出彩的当属它的立意,“社会妈妈”是个大的课题,常常听说这是个冷漠的时代,可我分明在这样的一部作品中,看到了人间真爱,享受这一份温暖!作品语言具有特色,引用哲理名句信手拈来,部分歇后语歌词富有意蕴,更加贴合当时人物心理和剧情情境,有教化人的力量。关于人物的描写,立体丰满又形象,于青桦作为一个老师一个妻子一个儿媳一个妈妈的大度善良,周到细腻,将一个具有超级人格魅力的女教师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也将其余人物的心理矛盾,处事方式的改变表现得恰到好处。细细品来,个别有张力的句子会让你随着剧情唇边露出微微的笑意。作品首尾遥遥呼应,失去,也是另一种得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好的作品,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一部具有正能量的力作,极力推荐给广大江山文友共赏!【编辑:温柔小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725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4-07-24 22:15:23
  师兄,感动ing。明天剪烛西窗的“满月宴”,师兄竟然送了这么一份大礼。真是开心啊!这部剧作品,今天我从来到尾读了两遍,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悟。
   欢喜,无尽的欢喜。谢谢师兄,祝福创作愉快!
   读这样的作品,是一种享受。我一直喜欢师兄的作品。
   晚安……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2 楼        文友:晋忻李        2014-07-25 08:11:26
  弘扬社会大爱,感人肺腑力作,细节丰润独到,手法炉火纯青。难能可贵之作,拜读学习,期待不久见到影片。问好陶然。赞一个!
晋忻李
回复2 楼        文友:ran.t        2014-07-25 20:33:29
  谢谢李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鼓励,作品有可能开拍,只是尚未完全敲定。如果运气好,有一天能看到成品我第一时间给您留言。
3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4-07-25 12:29:44
  美文配佳按,好马配良鞍,真是妙哉。
   比较长,俺可要慢慢地读。此类佳制,无论写与读,都像喝八宝粥,营养在慢慢中,可是急不得,嘻嘻。
   问好师兄。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回复3 楼        文友:ran.t        2014-07-25 20:36:06
  谢谢鱼师妹。过誉了。写得挺累人倒是真的。
4 楼        文友:禹鼎侯        2014-07-25 12:33:22
  太长,不看。。。啧啧
禹鼎侯
5 楼        文友:禹鼎侯        2014-07-25 12:34:01
  六万字,这是爆发了呢,爆发了呢,还是爆发了呢?
禹鼎侯
回复5 楼        文友:ran.t        2014-07-25 20:37:07
  就算真是爆发也是曾经的爆发了,现在的状态是写得越来越少。
6 楼        文友:杏叶儿        2014-07-25 16:48:11
  我的个神,六万多字,要写几年呀?我分四次看。祝福柔柔!全是厚礼!学习ran.t 老师,静心写作,都是大作!
只顾低头耕耘,不问花开几何
回复6 楼        文友:ran.t        2014-07-25 20:39:05
  谢谢杏叶儿的关注与鼓励:)
7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4-07-25 20:08:30
  你这个不属于电影文学剧本的文体,属于分镜头剧本。以后注意。还是给个精品吧。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回复7 楼        文友:ran.t        2014-07-25 21:00:02
  分镜头剧本通常是导演根据编剧的文学本进行再划分,不仅有场号、景别、角度之类,甚至每一景几秒几秒的拍摄时间都得说清楚,有时还有备注,提示此处有特殊的拍摄要求。老实说,导演的分镜头剧本比我们编剧的文学本要辛苦得多。我这个是文学本,除了把每一景的“镜头1”换成“1、某地,内或外”,有些地方加了音乐之类的提示。这些是我的小习惯,有点越俎代庖,大概有的导演会不高兴的,不过这并不改变文学本的基本属性,就像有的人请了钟点工打扫卫生,自己忍不住也要帮把手,但这不代表他也成了钟点工:)另外,即使有作者真的发表了分镜头剧本,我个人感觉这也不算什么先天不足,如果质量真的不错,也可面无愧色地申报精品的。
8 楼        文友:ran.t        2014-07-25 20:27:26
  看了编按,非常感谢小娴,看得全面而细致,评得用心又动情!祝愿西窗社团能像柏杨的“西窗随笔”一样“经典永流传”。
9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4-07-26 08:46:43
  我已经为你加精,说的是一点意见,不想争论。
   文学剧本是要讲清楚故事情节、细节描写、人物内心、对话、景色环境等等,具有文学描写的情节和细节。
   电影分镜头剧本又常被称为导演台本或导演剧本。 是由一个个场景组成的。因为看到你的是分场景了,而对于人物的情绪、心态交代不足,主要是使用了所谓“日内”“日外”这个标准的分镜头剧本的格式,才说了点意见。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10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4-07-26 08:48:01
  你说的“不仅有场号、景别、角度之类,甚至每一景几秒几秒的拍摄时间都得说清楚,有时还有备注,提示此处有特殊的拍摄要求……”那不是分镜头剧本,是拍摄脚本。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回复10 楼        文友:ran.t        2014-07-26 09:36:32
  欣雨老师说不争论,还是立刻连跟了两个评论:)人物的情绪、心态如果一一交待明白,那就迹近小说,或者剧本梗概了。影视剧本和舞台剧本的特点就是心事的外化,人物的心理和情愫都要通过语言和行动体现出来,或借景色来象征隐喻,实在没招了,才来一个画外音,“此刻的我是如此的孤独”之类,让角色直抒胸臆,这已是落了下乘(当然,像王家卫那样让所有人都喃喃自语是他的个人风格,不赘述)。剧作者的基本素养就是要用言行来写内心,而不是在文学本中像写小说那样直接去写此人在想什么,感受是什么。如小说中写一人“怒极,气炸了胸膛”,电影文学本中则应说“脸有怒色,眉头紧煞,拳头紧握”。现在编剧的文学本,不管电影还是电视剧,多数都分镜头,如果连这点工夫都不做,就有偷懒耍滑之嫌。您心中文学本的形态像是无限接近分了行的小说,而您认为的脚本却又接近当下的分镜头剧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时代变了的原因呢?我去年接《乖乖隆的咚》电视剧,观察了一下年青一代的导演,他们还要先做话题包,每一场次后面都有气氛、场景、四字以内的剧情核,跟你所大致了解的应该又有不同。
共 30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