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梦回青石坡(散文)

精品 【心灵】梦回青石坡(散文)


作者:史祖诚 秀才,1408.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19发表时间:2014-07-30 08:29:27

1、
   在我们前沟村,有一个地名叫青石坡。
   那是郑家前辈们用驴驼子把青石驼回来的,一块一块地铺成了门前的路,所以由此而得名。我小的时候不知道它的来由,是后来村里人象讲故事一样叙说着那个让人忘不了的艰辛。青石的路年长日久被磨的光滑闪亮,雨天不粘土,比水坭路还坚硬,而且还铺了三朵石花,非常的给人好看和趣意。
   青石坡上有两居院,这些都是郑家的祖居,分内院和外院,仅管是土建筑,但里里外外干干净净,内院外院都垒着花墙,什么凤仙花呀,九月菊,仙人掌,竹叶草等,每到夏日到秋后一直是花团锦簇,是农家一道美丽的风景画,那样自然而优雅,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小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了一次,自那次以后,我就常爱去青石坡了,因为那里有一个比我大一岁的伙伴叫郑仙兰。她圆圆的脸蛋,还有一对小小虎牙,她笑起来很甜,也比我会说话,她就是我们几个小伙伴的头儿。
   三月时节,山坡上的毛兰花开了,远远望去如火蒸霞。
   那时我们称仙兰为兰姐,兰姐带着我们几个就要去採花,出了村,爬上了我家对面的金沟岭。上午的金沟岭上阳光照射着,毛兰花在阳光下开的非常美丽,那小小的花瓣红中微带少许紫色,浓郁的芬芳气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兰姐和我们几个一起採起来,你一枝,我一枝节,一会儿功夫我们就採了那么多。兰姐把一小枝插在自已的头上,那个叫王先香的小妹妹也瞧着她的样子,也把子花插在她的头上了。我也要仿着她们的样子做,兰姐说男孩子不能学女孩子,要手里拿着,回家之后插在瓶子里,让家里美化起来那才叫好。
   採了花要回家,一路上我们很高兴,兰姐还教我们唱着儿歌:
   针圪噜,呀又呀
   我上南坡採绣花
   绣花不开兰花开
   张椤姐姐带过来
   前头梳的光油油
   后头梳的看家楼
   看家楼上好住
   栽上杨柳枣树
   ……
   回到村里,本该各自回家了,但玩兴正浓,还想再玩一会儿。
   我们把毛兰花放在一边,开始找砖头石块还有树枝,要做什么呢?兰姐说要给你们盖房子娶媳妇。我一听高兴扱了,便和小伙伴们动手做起来。材料很快就备全了,垒起了墙,屋顶用树枝撘起来,转眼间三座房子就建造完工了。可娶媳妇谁配谁这又成一个问题了,金銮配换英,他俩个点头应许了,让我配先香,我摇了头。
   “你不愿意?你要配谁?”兰姐问。
   我说:“我要配你!”
   先香不高兴了:“你不喜欢我,我还不嫁你,我要嫁还要嫁个大官儿呢。”
   先香是兰姐的表妹,兰姐对先香说:“先让金銮和换英扮一回夫妻,待一会儿站他俩离婚,然后再让金銮和你配成双,这不就行了吗?”她这样一说,先香才不捥眉白瞪眼了。
   怎么着,还得奏点儿音乐,于是便找了小鼓小锣小铙开始敲打起来。
   在奏乐声中,我们结双成对,把毛兰花掛在胸前,双方拉着手就算结婚成家了。我很高兴,兰姐就是我的媳妇儿了。不一会儿,金銮和换英离婚了,他要和先香结婚了,换英在那边假装哭,因为哭不出泪来,用口水抹在眼上就算是泪了,哭的还象模象样呢。
   我和兰姐没有离婚,我俩正幸福着呢,因为我俩是模范夫妻,而且要白头到老……
   2、
   前沟村的小学校是在一个叫新房院的地方,原是郑金銮家的房子,翻身前他家是富农,是一居四合院,高大的街门楼,石木结构,门楣雕花龙凤,门坎两边有两个石方樽刻有清波莲花,看起来很有气派。土改时化为富农成份,本该没收,那时正是解放战争时期,征兵南下,村上一个武装干部该他去,结果他怕死躲的寻不见了,只好让金銮的父亲郑有福替了他,这样就把三间房子回归了他家,他家也成了光荣的军属戶。郑有福南下参加了县武装大队,一次被土匪包围,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了,全家人非常痛苦,县政府给定为烈属戶。其后不久金銮的亲生毌亲悲痛交加,得了大病,就留下金銮死去了。家里的奶奶,大爷把他抱到庙背后住处,这里的房子就空下了没人居住,学校就在这里住下了,叫作前沟小学校。
   这些情况我当时不知道,是后来听人讲的。
   我到了上学年龄,那年我九岁,大山里的孩子上学年龄和城市里不一样,九岁也算是最小的。我不是爸爸妈妈去送上学的,当时都不兴父毌送,我是哥哥带我去的,我不去是哥哥连拖带拉到了学校。其它不愿意的,学校派几个同学在村里找,一旦找住了,问你愿意不愿意去,你若不去,他们就象抓壮丁似的把你抓到学校,用人看管几天,到你习惯了才解除禁令。
   我一到学校,就和兰姐分配到一张长条桌上,她比我早去了一年,她是二年级,我是一年级。那时候不是现在,从小幼儿到大幼儿,再升一年级,而是一到校就是一年级。采用的是一二三四年级复式教学,班次混合,一个老师教30个或40个通多是这样。
   我非常高兴能和兰姐在一张桌子上,但刚进校没有书本,由四年级同学用毛纸抄一个小本本,上面写一些简单的字,数字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2345678910,或人口手,天地人之类的字体。
   我第一天在校就只会写一个字,我画了一个大方框,里面又套了一个小方框,哥哥说我会写字了,他说你写的那个字叫回字。这就是我人生写的第一个字,这一点小小的鼓励,对我说来启开了我知识的天聪,以致影响到我的后来。
   兰姐很聪明,学习也很用功,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有她在我身边,我不会的地方,她还能帮我,这是天意,为什么能把我和她分在一起,连算卦都不能这样灵验。
   我本是一个顽疲的孩子,常爱捣乱,谁都管不了,可兰姐一说,我就听她的了。老师有一次把我调离,我乱的大家都不能安生,后来才把我回归原位。
   3、
   寒假和暑假是孩子们放飞自由的天地,那时候的假期作业一没有在孩子们这么多,二是也没有精采的图文并茂的作业书本,只是老师在假的最后一天在教室里安排一堂课,用笔在书本上勾划一下就可以了。什么时安全注意事项,老师家长签约书一槪都没有,就这样老师说一声下课,我们这些孩子就象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出了学校大门就自由飞散了……
   放假以后,那些作业三两天就做完了,根本不用放在心上,大量的时间是在玩耍。
   冬天,我们在场地上垒雪人,更多的时侯是在村前的小河上滑冰,冰面不宽,但很长,有一里路,不是直线,而是沿着河岸弯弯曲曲,常常不是摔倒了,就是碰破了头。那时候多数孩子没有棉鞋穿,就普通的布鞋还磨穿了孔,把脚丫子冻的紫红紫红的,破了的还流着脓水。就这样大家还玩的不离不弃的,一个个成了滑冰迷。
   夏天,又是另一番情形,我们有两个去处,一是到山上树林子里採野果,什么山桃子,山葡萄,或是挖野菜。天气虽然很热,但小孩子们不怕这些,相跟上几个翻山过岒,或学是八路军在行军打仗,冲呀,杀呀,喊叫声在山沟里回响。二是在村前的小河里玩水,把沙子堆积起来拦水作垻,或者打水仗,有的哭,有的笑,闹的不亦乐乎。
   这些都是男孩子玩耍的项目,兰姐她们从不参加,女孩子她们是抓石子在空中玩,或操交,那是用线在手上变化线形,以求的心灵手巧。那时没有玩具店,孩子们因地制宜用这些土办法在假期求得愉悅,经济实用,几乎一分钱都不用花费。
   无论是寒假和暑假在孩子们说来根本感觉不到就过去了,在家长说来是有些太长了,不上学在家里不安生,除了不安全外,免不还要闹些是非来,上了学让老师管住,家长省心了,多少还能识个字。
   新学期又开始了,校园又喧闹起来,我们这些野鸟们又关在笼子里了。
   一年一年就是这样,兰姐升了四年级,我也是三年级了。
   又一年的时候,兰姐考上了北上合完校,我和她见面的机会少了,只是在寒假暑假的时间,再一个就春节期间。第二年我也考上了北上合完校,那时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下,我们前沟村成了大炼钢铁的重要基地,土高炉到处林立,白天黑夜烟火升腾,每天都在放卫星,人海战术席卷在我村这条山沟里。
   1959年底大炼钢铁结朿,1960年公共食堂还在成立,到1961年村人们生活非常困难,说什么低标准,瓜菜代,每天半斤粮,把村人们饿的忍无可忍,月月都死人,到处闻哭声。只到61年下半年公共食堂才被解散。说来也怪,前一天还喊叫:公共食堂万岁,谁反对公共食堂谁就是反革命。到了第二天,有些人交头接耳地说,要下食堂了。有人说,这不敢瞎说,让人报告了就把你打成反革命了,
   就在人们议论之中,干部宣布:公共食堂从今天起正式解散。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特大喜讯,也可以说全国农村公共食堂在一夜之间解散了,万年食堂只是一句话,中国的老百姓才走出了苦海。
   我就在这年北上合完校毕业,回村当上了放羊工。回村之后,我也没见到兰姐,天天在放羊坡上根本没时间。到了年底,一天我在山坡上,听到村里锣鼓声响,大羊工说今天仙兰嫁往北上合了,她的男人是在读山西大学生。听到这个消息,我头脑里炸了一下,这是真的吗!她为什么不吿说我,我为什么不知道?
   我在山坡上怔出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是多么喜欢她呀!我把她爱在心里,因为我年龄小,还不到公开向她求爱的时候。她也只不过比我大一岁,按年龄也只有17岁,为什么就这样早早嫁人了?我心里想不通,可有一点我不恨她,只是心里象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我十八岁那年回到了生产队里,才有机会和兰姐接触。
   我大了,她也嫁人了,叫兰姐是小时候的事情,我就直呼她其名。我初见到她,看了她一眼,一句话也没跟她说。当着社员们的面她装的很淡然,可是不久她背过脸,眼圈有些发红了,不敢和我打对面。
   她嫁离村了,为什么又回到娘家来?后来我一调查才知道是由于这些原因:
   一是她戶口没有拿走,男人在读没有毕业。二是婆家没公婆,是在姐夫家居住,和丈夫的姐姐合不来。三是就男人毕业了,有了工作,她一下也转不到城市戶口。不在娘家能到那儿?这我才明白了。
   她嫁人了,在我心里确实是有很大的落差,一时也填补不过来。
   这一天下工后,她叫住了我:“我有话要跟你说。”
   我看到她眼里噙着泪水,我心里也象刀剜一般,看到她那个样子,我也流出泪来……
   就这样我俩走到一棵大柳树下,她说:“咱俩有必要勾通一下,在一个队里天天要见面,通憋的过去吗?”
   “你说。”我淡淡地说了一句。
   她说:“你真的爱我吗?下一辈子吧,今生还是做朋友吧,算我欠你的。你不知道我的家庭情况,我父毌早死了,跟奶奶叔父在一起,他们要把我早嫁出去,省的养活我,我无办法之下只好从命了,你说我该怎办?你当时小,也没跟我说一句,就这样决定了。”
   她这样说,我觉的也有道理,我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我说:“对,我没意见。”
   她说:“我俩以后还是好好相処吧!”
   我点了一下头。
   有了这一次勾通以后,我在忍痛割爱中又和她接上缘了,而且一天比一天温热起来。
   我一有时间就常到青石坡,而且我也真正开始了解到青石坡正版的故事。
   4、
   在我们村上,郑家虽然家族人丁不旺,但年头可不短了。据家谱云是从河南来的,先在襄垣虒亭镇郑家庄落脚,因兄弟不和才来到武乡前沟村,那是明朝年间的事。一晃就到清朝,接着就到了民国年间。传到郑毛丹,他弟兄俩个,他是老大,另一个就是老二了。老大有俩个儿子,一个叫郑进财,一个叫郑巨才,下还有几个闺女。老二家有三个儿子,一个叫郑老明,一个叫郑雪明,还有一个叫郑秃狗,其有两个闺女,一个叫郑月梅,一个叫郑五梅。
   当初门前坡上铺青石路是郑老明和郑进财为主力军,我们这里是煤矿之乡,那时开的都是小煤窑,为了挣钱买了小驴,置了编娄,从煤窑上驼上煤炭到浊漳河一带去卖,回来时是空行,所以就从漳河滩上把青石捎驼回来。一年又一年,整整驼了三年八个月,这条宽五米,长四十米的青石路铺成了。这样的工程在当时这个小村子说来是一项私人的民心工程,不知出了多少力,流了多少汗,风里雨里受了多少累。
   郑毛丹在家种着十几亩地,早就想给儿子娶媳妇就是没钱,只到把大闺女嫁到蟠龙才卖了些银元,这才从王家峪给郑进财娶回一个黄花闺女成了家。那时郑巨财还小,指望二闺女嫁出去有了钱给他娶也不迟。
   郑进财的这个媳妇叫朱花香,个子虽然不大,但生的一表人才,过门以后就被村上的后生们盯上了。俗话说:丑是家中宝,花是祸根苗。这朱花香锇蛋脸,牙齿雪白,逢人笑脸相迎,让人不着迷才怪。郑进财有了这样一个好媳妇本该守花护香才是,但他的心思是想发家致富,根本在家里呆不下来,每天还是起早贪黑地驼煤卖炭,由于太累,一睡下就忘记了身边还有一个漂亮的女人。渐渐朱花香就对他心冷了,晚上在被涡里偷偷地流泪,感到嫁了一个木头的男人,什么也不知道对女人甜蜜一些。

共 656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真诚的笔墨,详细叙述了自己在家乡---青石坡自己的青春故事,和心爱的兰姐终未成伴侣的爱情故事。小时候到青石坡去玩,和自己的孩童伙伴在一起采花花唱歌,玩过家家,和兰姐憧憬着爱情生活,在上学时,天公作美的又和兰姐坐在了同桌上,这也许是天意,加深了我和兰姐之间的友情,后来我们虽然考上了同一个学校,但是见面的机会少了,人世沧桑,我们经历了人间许多变故,等我再次得到兰姐的消息,却是她要结婚的的消息,这对于我来说,无意于晴天霹雳,心中不是滋味,等再次见到兰姐,兰姐叫住了我,说出了她心中无奈和对我的不舍之情,兰姐身世坎坷,父母早亡,丈夫早逝,幸好还有我这个好友,有这么一段真情的友谊,有了我们第二次握手,虽然不成眷属,但美好的回忆可以温馨时光。散文叙述了一段青少年时期的一段美好恋情,让人感慨万端。文章回忆美好,抒发情愫,感怀岁月,深情动人!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73100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4-07-30 08:33:03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夏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4-07-30 08:34:58
  散文叙述了一段青少年时期的一段美好恋情,让人感慨万端。文章回忆美好,抒发情愫,感怀岁月,深情动人!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4-07-30 08:35:39
  祝作者创作丰收,佳作不断,江山红火!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