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同根兄弟>同根兄弟(八)

同根兄弟(八)

作品名称:同根兄弟      作者:吉林老兵      发布时间:2014-08-06 16:52:22      字数:3295

  张家的孩子从来没和人家打过架,在左邻右舍是公认的好孩子、乖孩子,陌生人见到四个娃都会说:“哎呀,这几个大儿子,真老实呀,张嫂你可省老心了吧。”大娃一直憨厚老实,脑子有点转不来个,二娃不惹事,可心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头,三娃、四娃还小,也不敢惹什么事。可有时候事到临头了,二娃也不得不站出来维护自己的“面子”,在弟弟面前充当一把保护神。
  一天放学了,二娃、三娃一起回的家。走到供销社时,正好碰上了二娃同班的一个很调皮的“坏”同学。平时这个同学就牛得很,经常在校欺负别人,这次看到二娃和弟弟在一起,所以想在三娃面前显示一下他老大的地位吧。于是,用一种轻视的眼神看着二娃。二娃不知哪来的劲头,也盯着他的眼睛看着。这下可惹怒了这个同学,似乎他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他直接就奔二娃冲过来,盯着二娃撇着嘴说道:“看我?啥意思?不服?单抠吗?”二娃不服气的劲上来了:“单抠就单抠,谁怕谁呀。”说着,两人开始撞起了肩膀。三娃看着有点害怕,一个劲地拉着哥哥。对方觉得二娃有点示弱了,更是步步紧逼,撞得更起劲了。二娃趁他一撞时一躲闪,他撞空了往前抢了好几步差点摔个“狗啃屎”。他恼羞成怒抢胳膊就向二娃打来,三娃吓得一闭眼睛。二娃挺机灵的,一侧身躲过挙头,顺手给了对方一挙,正好结结实实打在脸上。好在是冬天,都戴着厚厚的棉手套,不然肯定打对方一个“满脸花”。同学显然是被二娃这一挙打晕了,根本没想到会遇到二娃的反击,正想再往上冲时,被路过的行人拉开了。但同学仍嘴不饶人地说:“好,哥们,等着,早晚报仇。”
  总算有人拉开了架,二娃此时才感觉到紧张和后怕。腿开始有些哆嗦,领着三娃往家走时,都不知道如何迈腿了。喘均了气才对三娃说:“三娃,不许把打架的事告诉妈妈呀,不然我肯定挨削了。”三娃佩服地说:“二哥真行,我都吓傻了。你打赢了,还不能告诉妈吗?”“胡说,赢输都不能告诉妈妈,妈要听说在外面打架,那还不得掐死我呀。”二娃瞪着三娃。三娃不敢吱声了,点了下头,跟在二哥身后,他觉得二哥就是他的保护神。
  乡村长大的孩子,羡慕着城里孩子的生活,每当妈妈唠嗑说到城里的家、城里的亲戚和曾经住过的老房子时,哥几个都是那样的向往和渴望。
  火车站离家只有不足百米,那个城市距离小镇也不到一小时的车程,可四个娃去城里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时隔很久城里的亲属才来乡下串一次门,他们太渴望去城里逛了。因为四个娃已经好久没有坐火车了,上次坐火车还是三年前,张家从外地搬来时,坐汽车到火车站,然后再乘火车来到这个小镇。当时二娃感觉很是奇怪,就这么一个大铁厢子就能跑得这么快?伸头看着前面使劲拉车的火车头,尽管煤烟中喷出的灰碴子打在脸上象小刀割的一样疼,还是盯上这个铁家伙出神。要不是张嫂硬是把他从车窗上硬扯进来,说不上脸上都会打出无数的麻子。
  都说知子莫若母,看来还真是准,好象张嫂知道娃们的心事一样。
  一天,张嫂决定“六一”节带孩子们去城里逛一逛街,去走走亲戚,看看高楼大厦,瞧瞧宽宽的街道。大娃没有了份,他要上班挣钱呀。
  跟着母亲来到天天玩耍的火车站,可感觉就是与往日不同。石头砌的票房子依旧是原来的浅灰色,水泥的栅栏留下的还是原来抄近路进出车站的人们掏的大洞,车站对面的货场上那曾经藏猫猫的草跺、粮堆、空车皮趴在那里不知多少年了。这些抬头低头都见的东西今天看来却觉得很新鲜和很亲切。
  火车一进车站,带来一股强劲的风,吓得四娃紧紧拉着妈妈的手。二娃在心里骂到:熊蛋包,平时和小伙伴追着火车跑,还扔石头打火车的劲头哪去了?多年后,二娃才体会到啥叫心态决定世界的道理。
  火车发出“咔嚓咔嚓”声响驶出了小站,越开越快,“咔嚓咔嚓”声变成了“咔嚓嚓”的响。窗外的树木、房屋、小山头飞速地向后倒去。四娃兴奋地说:“妈妈看,树都往后跑了,比火车还快。”三娃斜了四弟一眼没理他,把手伸出车窗外想体会着风袭的感觉。可手刚一伸出车窗口,被强风一吹猛地向后拽去,三娃吓得赶忙把手缩了回来。张嫂打了他一下:“死孩子,这么不老实,多危险呀。”三娃吐了吐舌头,张嫂顺手把车窗“哗啦”一下放下。三娃则把脸贴在车窗上,使劲往外看,鼻子都压扁了。过了一会儿,四娃又对妈妈说:“妈,咋有点晕呢?”张嫂拍了拍四娃的头:“小傻瓜,总往外看能不晕吗,你往前看就不会晕了。”
  四娃把眼光转到车厢内,开始打量着扛着大包小裹的来往旅客和一会儿一趟推车叫卖的售货员。二娃一直没有说话,他看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想的什么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二娃是妈妈最喜欢的孩子,人虽小可做事总是显示出大样,言语不多可心事很重,有些事总是做后再说,或做了也不说,是最令父母放心的孩子,也是父母寄予厚望的一个。“二哥,快看山上还有凉亭呢。”三娃喊着。二娃似乎没有听到,依然盯着窗外愣神。“二哥二哥,快看呀,山上有凉停。”三娃又在喊了,并用手推了一下二娃。二娃猛地一惊,看着三娃:“喊我吗?啥事?”三娃泄了气地埋怨到:“想啥呢?都过去了,啥也看不到了……”
  列车喘着粗气停在站台上,一小时的车程转眼的事儿。可孩子们还没有欣赏够这一路的好风景,就随着车上的旅客纷纷收拾着东西,蜂涌着挤向车门。
  张嫂带着三个孩子挤出了车站,站前广场像泄洪似的人潮扑向四面八方。几幢高楼伫立在广场四周,广场一角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公共汽车,还有像扎了小辨子的电车,广场上最多的则是成堆成堆的自行车。接站的人们伸长了脖子在找下车的人,下车拎包的旅客东张西望在找接站的人,都是一副紧张焦急的神情。偶尔还会有零星的马车驶过,马掌踏在水泥路面上,发出“咔咔”清脆而有节凑的声响,不时还夹杂着小商贩扯着脖子叫着“冰—棍—儿”的喊声。
  张嫂轻车熟路,带着孩子们上了一路汽车。三娃的屁股刚刚坐定,汽车就一阵颤动,屁股后冒出一股浓浓的黑烟开动了。四娃问妈妈:“这车咋不等人呢?没坐满就开了呀?”张嫂带着微笑说:“这车是按点开的,到点就走。”二娃问妈妈:“妈,大姨妈咋不来接呢?”“你大姨在家要照顾姥姥的,没事,妈知道路。”妈妈安慰着二娃。汽车走走停停,旅客上上下下,不一会儿人就越来越多,有的开始站着了。窗外的楼越来越高,道路显得越来越窄,纵横交错的路让二娃有点分不清东南西北,只是觉得这城市里热闹、混乱、吵杂。十几分钟后,售票员扯脖子喊着:“下站公安局,下车的提前做好准备……”张嫂喊着三个孩子向车门口挪去……
  张嫂带着三个孩子左钻右蹿,在一个狭窄的小胡同里一栋旧楼前停住了,这就是姨妈的家。一栋很旧的建筑,走廊很暗很窄,楼道里摆满了坛坛罐罐。上了三楼,张嫂敲开了右手门,大姨妈开开门探出头来问:“谁呀?哎呀,妹妹呀,快进来快进来,这来咱不告诉一声呢。几个孩子快进屋,哈哈,又都长高了。”大姨妈喊着母亲的小名,看到妹妹到来很是兴奋,回头朝屋里喊:“妈妈,你的宝贝女儿回来了。”然后拉着妹妹的手说:“我说我这两天做梦老梦到你,还真准。”张嫂家就他们姐俩,感情很好的,这些年年龄大了,走动得少了,今天的突然到来,当然令全家都高兴了。最高兴的应该是七十多岁的姥姥,好久没看到老闺女了,今天来了,老太太高兴坏了。
  屋子不大,真像传说中的“鸽笼子”一样,一下子进来一帮的人,显得很是拥挤,但还是比镇里的房子强多了。姥姥从自己居住的小屋炕上挪了下来,本来就不大的小脚,加上七十多岁的年龄,行动更加的迟缓。说话前总是先干笑两下:“呵呵,老姑娘回来了,快来让妈妈瞧瞧,这在农村可把你累坏了吧?这几个半大小伙子可够你受的呀,呵呵,来,让姥姥看看,我的外孙子们。”张嫂挨个让孩子们叫着姥姥、姨妈。二娃和三娃听话地叫着,只有四娃胆怯地往张嫂身后藏,怕见生人的毛病一直没改掉。姨妈家只有两个孩子,本来还想要孩子的,怎么也就不生了,一儿一女的也算圆满的,可还羡慕着妹妹家孩子多,老的观念中不都讲究多子多福嘛。
  姥姥哆哆嗦嗦在一个小木厢子里找来了大枣、饼干、糖果分给哥几个,几个孩子看看母亲没有伸手。张嫂说:“拿着吧,谢谢姥姥。”有了妈妈的命令,孩子们这才伸手去接。张嫂和妈妈唠了几句,就被姐姐拽到另一屋中,姐俩去唠着他们自己的故事去了。姥姥把小短腿往上一盘,两只手捏着自己的小脚丫子,就开始给孙子们讲起了曾经的往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