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醉翁散记(散文)

精品 【江南】醉翁散记(散文)


作者:庐陵竹 秀才,143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36发表时间:2014-08-11 22:37:22

欧公故里,我的家乡。久慕文忠公千古盛名,长沐其冷峻而不失潇洒的文风,乘地主之便,我曾怀崇敬之心,无数次拜谒西阳宫,拜读《泷岗阡表》,站在那里,感受着其文其人所制造的强大磁场,那种特别的引力,任风吹日晒,沧海桑田,千百年来似乎并未有丝毫的减弱。
   西阳宫坐落在崇山峻岭葱茏欲滴的山岗,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典型的庐陵建筑风格。西阳宫内伫立着《泷岗阡表》,祭父碑文,真情毕现,千古一文,万古流芳,历经千年风风雨雨,仍然屹立不倒,彰显着一代文豪飘逸洒脱的风骨。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更号六一居士,江西省永丰县沙溪人。他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积极参与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革新,还与韩琦一起,赞立英宗,维持了朝局的稳定。他忧念国事,体恤民情,立朝謇謇,知无不言,虽累遭挫折,历尽坎坷,但始终坚持刚正之性,终因刚直不阿,一贬再贬,其文章、其风骨,其品格备受后人景仰。
   欧阳修的文章人们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醉翁亭记》,妇孺皆能吟诵的章句莫过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因被诬与外甥女有不伦之恋贬到安微滁州任太守。他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借酒消愁,纵情山水,写就了这一篇山水游记。作者以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与游客在醉翁亭中开怀畅饮的欢快情景以及亭子周围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然而,这些绘声绘色的描写却难以掩饰作者内心深处的抑郁之情。
   欧阳修被贬安微滁州起因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一首艳词,实则是因为欧阳修的文化改革新政,重创了官僚阶层的既得利益,一些守旧官僚集结起来,对新政派发动袭击,首当其冲受到打击的就是欧阳修,非要致欧阳修死地而后快。欧公啊欧公,你说你一个大男人,干吗要作小女儿状写什么劳什子词,这下好了吧,一首《望江南》:“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这不是给政敌送活靶子吗,告欧公搞婚外恋,并且是和自己的外甥女有不伦之恋,这具有非凡的轰动性,爆炸性新闻,即使到如今也会盖掉艳照门,没了任何绯闻。当此飞来横祸,欧阳修哭笑不得,文人写诗填词,原本是风雅之事,现在却成了呈堂正供。好玩好玩,我哈哈一笑,简直是娱乐之极,看来宋人远比今人会娱乐。
   欧阳修一生四海为家,现全国各地建有欧阳修纪念馆的有安徽滁州,湖北宜昌,四川绵阳。我地为欧阳修故里,自然纪念馆、雕像遍地。现居地庐陵文化公园内就有欧公雕像,醉卧侧立,神态可鞠。《醉翁亭记》文立于雕像身后,其文采绝非徒具虚名之辈,千年之后,笔者拜读,仍能遥想大家当年之风范,为其传世之作倾倒。然,其雕像醉卧侧立,实在是有些类似济公,遭到市民的普遍非议,市政单位听从民众意见,搬离醉卧侧立雕像,重塑大理石正面像,手持书卷,经纶满腹,雄视万方,方才平息了一场物议沸腾。
   欧阳修名满天下,名生天生。唐宋八大家里面,宋代的六位除欧阳修本人外其余五位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和王安石都是他的门生,其文坛泰斗可见一斑。欧阳修爱惜人才,奖掖后学的故事也名扬天下。宋仁宗嘉祐二年,礼部选才,欧阳修任“知贡举”,这次考试盛况空前,各路才俊云集,苏轼、苏辙、曾巩、程颢等都名列其中。当欧阳修发现了苏轼的答卷时,深深被苏轼的佳作所吸引,连呼妙哉,第一名非此人莫属。欧阳修正在疑惑这等妙文出自何人之手时,检点自己熟知的具备这种才气的考生,最终判定一个疑似人选曾巩。这下麻烦了,曾巩是自己的得意弟子,第一名给他,明摆着有“以权谋私”之嫌。好吧,只好忍痛割爱,曾巩同学,只能委屈你了,给你个第二名。直到发榜,欧阳修才知道自己真正委屈的并非曾巩,而是名不见经传的文学青年苏东坡。然而苏东坡并不知其中“猫腻”,中了第二名已经让他喜出望外,感激不尽,于是修书一封致谢恩人梅尧臣。信中除了精彩的“才艺展示”外,免不了向两位评委表示一番诚挚的谢意。梅尧臣随后将信转给欧阳修。欧阳修看罢深为苏东坡的才气所震撼,不由感慨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奖掖后生是欧阳大师一以贯之的好作风,王安石、曾巩、苏辙等都得到过他的举荐。当然,对于苏东坡,欧阳修更是有一种特别的偏爱,一天,他对次子欧阳棐说:“儿子,你记住我的话,30年以后,世人恐怕就不会记得你老爹的名字了!”言外之意预言苏东坡将会取代自己。果然,他身后苏东坡成为北宋执掌帅旗的文坛新盟主。
   说起欧阳修,不能不提到江西另一个著名人物王安石。欧阳修和王安石同为江西人,故里也不过相距200公里,而且王安石曾受过欧阳修提携,前期两人交往甚密,可畏是亦师亦友。但是面对北宋统治者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而且采取“不抑兼并”态度,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农民暴动频繁时,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促使王安石奋起变法。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军事实力明显提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但是由于变革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被迫辞职。司马光出任宰相后,彻底废除了王安石的变法,连很有成效的募役法也被废除。王安石变法虽然好,但损害的利益太多了,触动的范围太大,不光利益集团,还有保守派、还有皇亲贵族,变法改革终被强大的利益集团落后腐朽的势力吞没。
   欧阳修晚年思想渐趋保守,虽然年轻时支持范仲淹的变革,但到了晚年对于王安石变法,却带领一帮子保守派横加阻挠。或许欧阳修是真的不合时宜了,或许欧阳修也是利益既得者,总归他由积极支持变革改为阻挠变革。战场相遇,两军对垒,是不认什么师生情谊的,他和王安石因政治理念和政治立场不同,导致的意见向左,尽管他们都是文学家,但从政治的角度而言,赞同与自己不同立场的人就等于将自己推入绝境,即使知道对方是正确的,他们也会为了反对而反对,古今政治皆同,因为不再同一个阵营,所以他们绝不会站在同一阵线。
   当然,王安石的变法很多地方并不切合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欧阳修反对也在情理之中。王安石与欧阳修谁是谁非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个国家要富强,肯定要改革,肯定要与时俱进,肯定要破除陈腐的制度,肯定要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北宋如此,现今如此,千古一理,对而今也颇具深刻的意义。
   北宋之前,五代宋初以来,流行骈文,文坛盛行浮靡之风,文风浮艳,搔首弄姿,宫庭文学,害人不浅。韩愈、柳宗元率先倡导的古文运动,经过二百多年的曲折,到宋代在欧阳修与苏氏父子、曾巩与王安石的共同努力,才获得最终的胜利。欧阳修身为师长,然因为政见不同,又与这些学生互相抨击,此消彼长,欧阳修一生的坎坷无不与他的这些学生有关系,终欧阳修一生,政治主张最为对立的莫过于王安石,数度被贬也和王安石有关,但他们却又能因文而友谊深厚,握手言和,也为千古奇观,古今叹服。北宋另一个才子曾巩,也为江西临川才子之乡人,其时朝庭官人大多为江西人,也正应合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人文盛况。
   欧阳修另一篇著名文章是《泷岗阡表》。《泷岗阡表》是欧阳修在其父逝世之后一甲子重修墓室的碑文。欧阳修四岁就失去了父亲,从小到大基本上对父亲没有什么概念,因此文中回顾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通过对母亲的回忆,衬托出其对父亲的敬仰之情。欧阳修母亲郑氏讳德仪,一位女中豪杰,将四岁的欧阳修拉扯大,留下了画荻教子的千古美谈。就欧阳修来看,其家教影响之大,对后世之人,启迪意义是极其深刻的。宋朝宽松的政治环境,造就了一代代留名青史的文学大家,现时有许多人羡慕宋朝的物资丰富,政治宽容,幸福指数高,或许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作为一个税务工作者,我在拜读享受欧公绝代文采之时,自然也不曾忘记以管窥豹地了解欧公的政治主张,治税思想,古为今用,也是另一种启迪。
   欧公二十四岁中进士后始入仕途,仕宦四十余年,历任知县、知州、馆阁校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等职。欧阳修有胆有识、直言敢谏、忧国忧民、矢志改革,是“庆历新政”的重要成员,在政治上,在经济上,他向朝廷提出了“通漕运”、“尽地利”、“权商贾”三大主张。
   欧阳修的治税思想主要体现在为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增加朝廷赋税收入,提出了“方田均税”法。宋初的田赋,按二十税一,或三十税二的税率缴纳。自耕农土地狭小,容易查实,得按查定田亩,如数永交赋税。大地主往往隐藏田产,偷漏赋税。又因为官僚大地主享有免役特权,一些中地主或自耕农伪立契据,冒充佃户,将土地寄于官僚大地主人名下,向他们缴纳少量的课租,以逃避朝廷税役,严重影响了朝廷收入。针对这种不合理现象,康定元年欧阳修在滑州任武成军节度判官时,采用“方田均税”法,查清隐田,平均赋税。庆历三年出任谏官时,又奏请朝廷予以推广新政中试点推行,取得一定成效。嘉佑五庆历年,又曾在河北、陕西等地试行,由于实施过程中出现扰民害民的弊端,而“小人希意承旨者,言利而不言害”对比,欧阳修很不满。他实事求是,敢于“言害”,当即上奏《论均税札子》,阻止了轻率地大规模推行“方田均税”法。三十年后,王安石变法时,颁布《方田均税条约并式》,才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实施,对开发土地,发展农业生产起了积极推进作用。
   宋朝的政治宽容,欧阳修思想也具有开放性,正如当今改革开放一样,他主张放宽商禁,促进市场交流,增加朝廷税收,达到国家与商人共利。欧阳修认识到国家商业发展同商人与国争利的辩证关系,指出只有分才利于商贾,市场才能流通不滞。如果国家压制商贾,企图独专其利,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他反对“夺商之利,一归于公上而专之”的官商垄断。这种官商垄断政策的集中表现,就是当时官府对茶、盐、矾等物质的“榷禁”(专卖)制度。庆历四年,欧阳修奉使河东,使命之一就是考察官营炼矾亏损问题。他批评河东都转运司擅自改变法制,官府自行炼矾,结果“见一时之小利,致经久之难行”,导致私商“积压矾货,出卖不行”,政府亏损十五万税金。他的《论矾务利害状》,建议朝廷下令取消官营熟矾,继续让私商经营,国家坐收税金,增加财政收入。他说道:“夺商之谋深,则为国之利益损。夫欲十分之利皆归公,至其亏少,十不得三;不若与商共之,常得其五也。”可见,欧阳修不是一般的腐儒。他有经济头脑,对社会经济问题很关心,也善于分析,他考察并总结以往商业发展的规律,主张国家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不较锱铢而思远大”,在一定时期内,“分利诱商”,促进流通,发展商业,增加朝廷财政收入。
   欧阳修博学博才,华冠古今。他以自己卓越的才能,创新的思维,为后人留下一曲曲千古绝唱。他开启了一代文风,不愧一代文宗。他政治主张鲜明,力图新政,对繁荣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千古,人文千古。
  

共 44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可以说这是一篇很具有历史感的文章,内容涵盖了许多历史时期相应发生的一些事件,而这些事件当然是围绕着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欧阳修所展开。作者以时间为轴承向我们简单的展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再缓缓道来欧阳修在各个阶段所做出的表现。或是曾经对变法的支持,或是晚年的保守,有的时候并不能用简单的事非来衡定。历史从来就是即兴之作,只是有一天当它们成为了历史,才会被千秋万代的后人喋喋不休地议论着,众说纷纭。欧阳修的做法也许与他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也许,只是一种纯思想的认知,可是那已经不是我们去深究的东西,我们只需记得,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这样一位文学家,记着他的《醉翁亭记》,他的《泷岗阡表》。他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记得他曾经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着浓抹重彩的一笔,曾在北宋的政坛上、文坛上都留下了自己的风采。就够了。正如作者结尾说的那样:他为后人留下了一曲曲千古绝唱,他开启了一代文风。真的是文章千古,人文千古。文章语言精炼、大气,结构严谨,阅读的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浓郁的历史的味道。很精彩的文章,倾情推荐。——编缉:指间年华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813004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庐陵竹        2014-08-11 22:43:18
  先坐自家的沙发。华华辛苦啦,喝茶。
未曾出土先有节,待到凌云也虚心!
2 楼        文友:杨柳依        2014-08-11 22:47:46
  先占个沙发。
热爱文学和音乐
3 楼        文友:指间年华        2014-08-11 22:49:16
  竹子不地道,抢我的沙发,趁人之危。
指间年华
4 楼        文友:指间年华        2014-08-11 22:50:01
  我还得说我水平太薄,编得有点吃力,不妥的地方竹子你就忍忍,咽了吧!哈哈……
指间年华
回复4 楼        文友:庐陵竹        2014-08-11 22:52:42
  华华辛苦啦,喝茶。
5 楼        文友:一朵午荷        2014-08-11 22:55:41
  洋洋大观,欧公之文、之政、之德面面俱到。
在安静中学会坚强。
6 楼        文友:秋绪        2014-08-12 08:25:20
  好一篇《文章千古,人文千古》,人文历史的味道尽享,欣赏了!
我以我笔写我心,轻描淡泻酬知音。
回复6 楼        文友:庐陵竹        2014-08-12 10:42:48
  感谢老师到访。
7 楼        文友:杨柳依        2014-08-12 11:11:25
  《醉翁散记》这题目拟得好,想起了《醉翁亭记》,虽然两篇文章的内容、风格各不相同,但都写得大气、厚重。赞一个!
热爱文学和音乐
回复7 楼        文友:庐陵竹        2014-08-12 12:55:59
  题目是老师拟的,有水平吧?
8 楼        文友:宿昔难梳        2014-08-12 11:26:55
  我想起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欣赏竹子哥的大文!
回复8 楼        文友:庐陵竹        2014-08-12 12:56:43
  小梳子,你会酒乎?
9 楼        文友:杨柳依        2014-08-12 13:20:28
  俺猜到的,嘿嘿。
热爱文学和音乐
10 楼        文友:宿昔难梳        2014-08-12 14:12:48
  安可不会乎?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